查文庫>臘八節> 有關臘八作文10篇

臘八作文

有關臘八作文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臘八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臘八作文 篇1

  臘八到了,我不光會想起臘八粥,還會想起臘八蒜。

  據說,只有在臘月初八這天泡的蒜才會碧綠如翠。

  臘八這天,白天,一早搬出備好的瓶瓶罐罐,一一洗淨,放到陽臺上晾乾。然後,精心挑選個大的白皮蒜頭,瓣多的,殷實的,最好。

  晚上,喝罷臘八粥,便開始泡蒜。

  剝去蒜瓣上一層層的薄如蟬翼的白皮兒,洗淨,擦乾,將米醋倒入罐內,加入蒜瓣和白糖,拌勻,蓋上蓋子,密封好。放在陰涼處,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一週後,奇蹟出現了,原本白白的蒜瓣慢慢開始變得通體翡翠如玉。

  米醋,最好選用上好的,因醋色淡,泡出來的蒜便呈碧綠色,好看。若用陳醋,泡出來的蒜,色澤就差,蒜瓣不夠綠,口感也差。

  臘月間,天氣寒冷,泡的時間越長,味道就越純正。

  泡好的臘八蒜,口感酸辣適度,據說有開胃祛膩、幫助消化和軟化血管之功效。

  臘月裡,殺豬,宰羊,免不了吃喝一通,大葷大膩。臘八一過,馬上要過大年了,魚肉葷膩胃裡裝了不少,吃點臘八蒜,一點油膩感也沒有了,反而越吃越香。

  除夕夜,一邊吃著餃子,一邊就著臘八蒜,越吃越有味道。

  近年,我每年都泡點臘八蒜。只為守住一點所謂的傳統,只為領略一份蒜的辛辣與醋的清香完美融合後產生的那種神秘味道。

  臘八,這樣的節日,總讓我想起農曆,想起鄉村,想起人煙。臘八蒜,總讓我想起光陰深處,那些不變的東西。

  土有土味,花有花味,臘八蒜有種特殊的味道。這味道,會讓我想起故鄉,以及一些跟故鄉有關的事情。

  今年臘八,我還要泡些臘八蒜。

臘八作文 篇2

  似乎只是眨眼之間,曾經以為會是多麼幸福的明天,擺在眼前時也不過如此,原來,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今天是臘八,可惜好多天天被工作和生活搞的暈頭轉向如我的人是記不清這些日子的。一早起來,我用高壓鍋做了小米粥,煮了雞蛋,這才跑到網上,這也算一種統籌安排時間的方法吧,做飯上網兩不誤。看到搜狐社群首頁有關於臘八的來歷,教做臘八粥之類的帖子,這才恍然,原來是臘八啊。

  曾經,我也很喜歡喝臘八粥。母親用紅棗、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綠豆、紅豆之類加上白糖熬成的熱騰騰的粥在我眼裡曾經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當然,並不需要在臘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親有沒有時間,有沒有心情。每當母親說要熬臘八粥了,那我會開心的幫母親剝栗子、花生等等,還熱心的儘可能湊著八種原料,回想起來,吃臘八粥是一件很麻煩很熱鬧的事。

  而如今,小吃攤上隨處都可以買得到的八寶粥讓臘八粥對我的吸引力消失貽盡,只要想吃,出門就可以買的到。我再不會對母親央求:“今天我們做臘八粥吧。”只因為,實在沒必要費工費時去準備那些東西,真想自己做,超市裡就可以買到一應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準備的那番忙碌,喝臘八粥也便沒有了以往的樂趣。有時候,我們所在意的,真的並不是事情的結局,而是完成這件事的過程而已。就象臘八粥,沒有了為其忙碌的必要,品嚐起來便彷彿失去了當日的香甜。

  臘八是如此,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也是如此。當月餅不再是隻有八月十五才可以吃到的美味,中秋節在我的眼裡便黯然失色。當新衣服不是隻有在新年才能穿上身,只要想買,隨時隨地就可以購置新衣;當麻花、丸子、耦合之類不在是必須在年前準備的美食,只要想吃,隨時都可以吃得到,春節在我眼裡便也成了越來越不熱鬧的節日。為什麼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只因為,已經沒有什麼能令人企盼的東西。曾經和母親忙碌著擰麻花、炸耦合的我已經一去不回了,取而代之的,是年關將近卻暗暗嘆息又老了一歲。似乎只是眨眼之間,曾經以為會是多麼幸福的明天,擺在眼前時也不過如此,原來,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臘八作文 篇3

  北方有過臘八泡臘八蒜的習俗,今年臘月初八,我也親手做了臘八蒜。 首先,把剝好皮的蒜放到罐子裡;然後,往裡加醋和適量砂糖;最後,把罐子封閉好,一直到除夕。之後的每一天,我都要看看臘八蒜泡的怎麼樣了;據說泡好的臘八蒜色如翡翠。我真期待看到我泡的`臘八蒜的成果。 今天是除夕,我看到了我泡的臘八蒜的成果:像一粒粒翡翠,味道酸酸的、辣辣的,還有微微的甜味兒。 臘八蒜是怎樣來的呢?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是這樣的:“蒜”字和“算”字同音,意思是每逢臘月初八,商家都要算自己一年的帳,如果有別的商家欠貨款,除夕那天就送給欠錢商家一罐泡好的臘八蒜,表示該還錢了。現在我泡蒜絕對不是要別人還錢,而是把它當作一種美食來享受。 我把泡好的臘八蒜端上餐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心裡美滋滋的。

臘八作文 篇4

  今年的臘八節真的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因為我和媽媽一起醃製了臘八蒜,說幹就幹,我們開始動手啦!

  媽媽買了紫皮蒜和米醋,找到兩個空瓶子,用熱水洗乾淨晾乾。晚上我和媽媽、小姑、妹妹一起剝蒜,一個個小蒜瓣就像一個個小娃娃,白白的,可愛極了。把蒜瓣洗乾淨後控幹水份,裝入瓶子裡,再倒上米醋,用保鮮袋把瓶口封好,到過年的時候就可以吃上真正的臘八蒜了。我和妹妹每人泡了一瓶,可以觀察它們顏色變化的過程。媽媽告訴我,臘八蒜泡好以後,顏色就像翡翠一樣通體碧綠,特別好看,而且吃著酸辣可口。真想讓它們快點泡好!

  體驗泡臘八蒜的臘八節讓人難忘啊,真的感覺有快過新年的味道了,而且我覺得自己動手最快樂。祝大家臘八節快樂!

臘八作文 篇5

  每年過春節吃餃子時,我們都要吃媽媽泡製的臘八醋和臘八蒜。那碧綠碧綠的顏色、辣辣的醋和酸酸的蒜,都會給春節的餃子增添濃濃的北京味。這天,媽媽端出早已準備好的大蒜,讓我和她一起泡臘八蒜。

  每年過春節吃餃子時,我們都要吃媽媽泡製的臘八醋和臘八蒜。那碧綠碧綠的顏色、辣辣的醋和酸酸的蒜,都會給春節的餃子增添濃濃的北京味。這天,媽媽端出早已準備好的大蒜,讓我和她一起泡臘八蒜。

  我們先把大蒜頭掰成小瓣,然後再將小蒜瓣的皮剝開。小蒜瓣的皮真不好剝,勁小了剝不開,勁使大了就會摳破蒜瓣。我們剝了好長時間,慢慢的我熟練 多了,不但剝去了外皮,還將薄薄的內膜也剝得乾乾淨淨。媽媽取來了一隻大口瓶讓我把剝好的蒜都裝進去,然後媽媽把醋倒進瓶口,把瓶裡的蒜全都沒過後,擰緊 瓶蓋,放在背光陽臺上。媽媽說:“等到春節吃餃子時它就會綠了。”

  從那天起,我每天都好奇地跑到陽臺去看“它怎麼還不綠呢?”我想,今年的臘八蒜一定特別好吃,因為這是我親手剝的。等哥哥春節回來,我一定讓他好好嚐嚐,看看我有多棒!

臘八作文 篇6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

臘八作文 篇7

  “臘八,扎花,支灶,年下。”小時候,一到臘八節那天,母親便說這句話。不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只記得這天的母親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拿出過年的衣裳讓我換上,仔細地給我梳了頭,洗淨臉,擦上雪花膏,然後在我的兩個辮子上戴上兩朵花。花是母親用一碗豆子從貨郎那兒換來的,兩朵豔粉的絹花。母親給我戴花時,嘴裡又唸叨那句話:“臘八,扎花,支灶,年下。”

  小時候盼臘八,不僅臘八那天能穿新衣裳,戴花,還能吃上臘八糕。為做臘八糕,母親提前好幾天做準備呢。

  母親說蒸臘八糕要用江米,江米發黏,口感好。在我看來,那分明是大米,我看不出江米和大米有什麼區別,都是白花花,亮晶晶。母親把江米放簸箕裡反覆簸幾遍,混雜其間的小草葉小石頭什麼的都隨著簸走了,江米更白更乾淨了。

  母親又開始準備蒸糕用的紅棗。紅棗是我家棗樹結的,棗子成熟季節,那些小的或是不好看的母親都讓我們吃了,模樣好的都留起來,曬乾,留著過年時蒸臘八糕、蒸棗饃。母親拿出乾癟成一團的紅棗用水泡上,眼見著那紅棗滋滋地喝水,又恢復先前的模樣了,又紅又亮。忍不住拿一顆放嘴裡,甜,但沒先前的脆勁。

臘八作文 篇8

  臘八節由來已久,為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之一,有關臘八節的傳說,民間也有多種,傳說畢竟是傳說,其中也不乏感人的傳說,下面就來看看最常見的兩種有關臘八節的傳說。

  臘八節的傳說一: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苦苦修行多年一無所獲,一直追逐飢餓折磨,在十二月初八這一天,釋迦牟尼終於再也支援不住,因飢餓勞累栽倒路旁,一位善良有牧羊女從路邊經過時發現了他,並用大米、慄等做成的粥給釋迦牟尼吃,將他救活,一碗小小的粥米讓飢餓中的釋迦牟尼覺得神清氣爽,覺得是世間美味。後來釋迦牟尼潛心修行,終於他大徹大悟.得道成佛。臘八節由些而來。

  臘八節的傳說二: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時候家裡窮,只好去給財主放牛,有一天卻因牛腿摔斷被財主關在一間屋子裡,3天沒給飯吃,他飢餓難忍.到處搜尋.終於發現了一個老鼠洞,從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種糧食,煮成粥後食用,覺得非常香甜,而這一天正好是臘八初八。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還時常想起小時候吃那頓粥的味道,就命太監在臘月初八這一天,用各種糧食煮了一鍋糖粥,歡宴群臣,後朝中文武百官爭相效仿並傳入民間,遂成了一種節日和臘八節吃粥的習俗。

臘八作文 篇9

  今年臘八,姥姥泡了許多臘八蒜,過了一段時間這些白生生的蒜瓣就變得綠綠的,正如老舍先生在《老北京的春節》中描寫的——“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

  可是臘八蒜為什麼會變綠呢?為什麼以前泡的蒜不綠呢?我問了問媽媽,媽媽也不清楚,我便還是來請教電腦吧,下來是我們的對話。

  臘八蒜製作過程中不見陽光,產生的綠色不是葉綠素,而是大蒜綠色素。大蒜綠色素實際上是一種先生成的藍色素和一種後生成的黃色素組成的,藍色和黃色混合就形成了綠色。

  為什麼臘八以前泡的蒜會不綠呢?

  因為溫度不夠低。而低溫是恰恰是打破大蒜休眠、啟用蒜酶、發生綠變的條件。

  中國有句俗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所以我推測,臘八蒜並不是必須在臘八這一天泡,只要天氣足夠寒冷就可以了。

  我的智多星姥姥有個妙招,一起來聽聽。要想讓臘八蒜綠得快,就把蒜放在醋裡,然後把裝蒜的器皿放在暖氣片上,很快就會綠了。

  還沒有做臘八蒜的朋友趕快照著這種方法做做吧。

臘八作文 篇10

  臘八古稱“臘日”。從先秦時起臘日已被當作一個節日來過了,但當時臘日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時,臘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從此人們在這一天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並祈求來年能夠豐收。

  在歷史上,每年的臘日,天子們都要向天祈福,並且大宰牲口,舉辦“臘”這種祭典,以求神靈、祖先保佑,取得來年豐收。“臘鼓鳴,春草生”是漢代流傳的民諺,它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在臘日敲鼓驅疫,迎接新春的儀式和情景。而到了現在,過臘八馬上讓人想起來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臘八粥了。

  臘八粥顧名思義,是要湊夠八樣的,紅棗、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隨自己喜歡的來搭配,有些像我們平常喝的八寶粥。到了臘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婦就開始準備了,在街頭巷尾碰巧見了,不妨站一會兒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樣,我是哪八樣,真是十分好笑呢。總有人忽然的驚叫一聲:哦,我忘了!然後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當地大聲笑起來。臘八這天早上,家家戶戶飄著濃濃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學生一直討論到上課仍爭執不休到底誰家的粥更好喝。

  關於喝臘八粥的由來,有很多種傳說,其中以來源於佛教的說法較多,一說傳為佛教徒仿牧女供養世尊乳糜之典故,而於臘月初八日用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一說農曆十二月初八為佛誕日,諸大寺作法佛會,煮果品、五穀等物為粥,寺院以此粥供佛後多饋贈信徒,以邀佛佑。其後,此風氣漸傳至民間,成為我國民間風俗之一。不過,我老家卻有一個和這毫不相干的傳說,倒也有趣。講的是很久以前,一個非常不仔細(方言:其意為很奢侈)的富人整天花天酒地,一年一年的,花錢就象流水。這一年到了快過年的時候了,我想就是臘月初八日吧,才忽然發現所有的家產都已經花完了,甚至連吃的也沒有了,飢餓之下只好把家裡所有的裝糧食的缸底兒給清了清,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剛好湊了八樣,就熬了一鍋粥,這鍋粥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難盡……最終這個人還是飢餓而死。為警示後人,所以家家到了這一天都要熬臘八粥吃,以示珍惜糧食和財富之意,也有過日子要思量,別鑽過頭不顧屁股之意。

  小時候每年喝臘八粥母親都會講這個故事,然後說:“其實也就是快過年了,讓人家兒都把缸底兒的剩糧食清清,打掃乾淨,利利索索的過個年。”母親對什麼事的分析總是一針見血的,我想也許真的是這個意思吧。那臘八節這一天,就讓我們別忘了清清自己的糧食缸,乾乾淨淨利利索索的過個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