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關於習俗的作文合集五篇

習俗的作文

關於習俗的作文合集五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習俗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習俗的作文 篇1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的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 “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宋周密《乾淳歲時記》說;“以小蜘蛛貯合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樂事》說,七夕節“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為得巧多寡。”由此可見,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習俗的作文 篇2

  每地的春節習俗有所不同,如:北京的春節各家在大年三十晚不過十二點不能睡覺、鞭炮徹夜不絕;可壯族在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可我們這卻又不一樣。

  在春節期間壯族家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粽子用翠綠色的粽葉包裹著。他們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最大的粽子重達一二十斤,味香堪稱一絕。可我們這裡的粽子則小巧玲瓏,六七口就能吃完。我們的粽子裡的糯米和棗子等煮熟後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米團裡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棗,紅、白、綠三色相映襯,顯得十分豔麗,可壯族顧不得粽子的外貌,只顧粽子的味道。

  我們的年夜飯一定要越少越好,夠吃就行了,代表明年有一個新的開始。壯族與我們恰恰相反,他們的米飯煮的越多越好,象徵富裕。我們在元宵節時要吃元宵,寓意著來年團團圓圓。

  壯族在除夕要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燒肉等。我們要熬甜湯,期盼生活甜甜蜜蜜;我們要親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兒可以收到紅包。

  一眨眼,孩子們要去上學了,大人們也該上班去了,店鋪都開了門,但不可以拖地哦,聽說是要保留住去年的財氣。

  不同地域的節日習俗真是千奇百怪啊。

習俗的作文 篇3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和家鄉的風俗。每個家鄉的習俗都有各自的講究和不同。而我們家鄉的習俗也頗有講究,下面讓我為你們介紹吧!

  我們是蒙古族,主要居住在美麗的內蒙古自治區。蒙古牧民喜愛穿滾邊長袍,頭上戴帽或纏布,腰帶上喜歡掛鼻菸壺,腳穿長皮靴,多住於蒙古包。

  我們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講究禮儀。我們請客進入蒙古包時,總站在門外西側,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門,請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後,主人按淺茶滿酒的禮俗熱情敬上後,並把哈達託獻給客人。當客人接過後,左手捧杯,用右手無名指蘸下向上,先祭天“再蘸朝地下,表示祭地”第三滴向前,祭祖先,隨後一飲而盡。

  招待來客的家宴有手把肉和烤全席,我們蒙古族人忌諱吃狗肉,不吃魚蝦等海味以及雞鴨的內臟和肥肉。我們蒙古族熬得奶茶非常純,奶豆腐做的非常香,嚼口做得非常好吃。只要你來,保準讓你滿意而歸。

  那達慕大會是我們蒙古族的傳統節目,一般會在每年的七、八的月份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群眾性盛大集會。其中包括:賽馬、摔跤、賽駱駝和射箭;女人們比針織,辮繩子和擠奶比賽。每個人都有強項。其外,大年春節和臘月二十三是蒙古的重要節日。

  我們蒙古族很有講究吧!如果你來我們這做客,一定會讓你大飽口福,也會讓你充分了解我們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和好客。怎麼樣?我們的家鄉習俗頗有講究吧!歡迎你來我們美麗的家鄉,我們會熱情接待你的。

習俗的作文 篇4

  雲南的`春節雖不及北京那麼熱鬧,也不及紹興那麼多樣,但卻也隆重非凡。從除夕到初七,雲南一直沉浸在濃郁的年味中。

  雲南分為好幾個少數民族,傣族和彝族在其中佔極大的部分。在楚雄途經彝族家庭,一大塊碧綠的,用草鋪成的,厚厚的毯子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它如同一塊平坦的,柔軟的草地一般。撫摸著,一陣舒適隨即襲來。據彝族老人介紹說這草毯是使家人能在下一年有個平平安安,風調雨順的“好兆頭”。那夜是除夕,彝族老人盛情邀請我們一起入席,坐在那塊草蓆上,吃著熱騰騰的年夜飯,那滋味可別提有多幸福。

  年夜飯中有牛肉!羊肉!魚肉!豐盛的佳餚中透露著彝族人民對春節的喜愛和重視。飯後,彝族的男女老少還得圍著篝火翩翩起舞,飲酒作樂,通宵達旦。他們穿著鮮豔的禮服唱啊!跳啊!還不時端上一些“美味”。突然,媽媽驚叫一聲:“這不是我們小時候常吃的手工花生嘛!”我忙向媽媽請教,媽媽這才娓娓道來。原來,這種花生在媽媽小時候盛行。但漸漸也就因為太麻煩,就不再炒了。從那以後,人們漸漸在記憶中對它也就淡褪了顏色。萬萬沒想到,在這兒竟能品嚐到兒時的滋味。媽媽激動不已!我也趕緊拿了一顆嚐嚐,香甜柔軟的感覺沁人心脾。因時間倉促,我們無法去看精彩的鬥牛,鬥羊表演,但彝族這種獨具特色的民族風已深深烙在了我的心上!

  在前往德宏州傣族時,我的心一直嘭嘭直跳,因為我對傣族這個神秘的少數民族充滿了好奇與嚮往。猛然間,一陣嘹亮的歌聲將我喚醒。傣族的大門就在這兒敞開了!入內,必須將鞋子脫去,其中還有許多規矩,顯然傣族在少數民族中家教堪稱嚴厲。熬到下午2點,才開始吃中飯。咦!這第一道花花綠綠的菜是什麼?我一臉疑惑地瞟了瞟正在上菜的傣族小卜少。小卜少笑著介紹道:“這是我們當地有名的`土鍋子'。在我們這裡可以算是美食了,也就在新年幾天才可以吃到!”這土鍋子的外表是用黏土做成的,它是用炭燒的。鍋底的綠色是用青菜做成的,傣族人希望把青菜燒成像長條餅乾那樣,預示著長長久久。青菜上面鋪著一些肉類和水果。我嚐了幾口,甜滋滋的卻不帶一絲油膩,柔軟卻不帶一絲厭倦,美味縈繞在舌頭彷彿不忍離去。飯後,幾位傣家少女為我們跳起了喜慶的節日舞蹈《邵多麗》,她們如同一隻只飛翔的鳥兒為人們帶來了春的氣息,精湛的舞藝令人們如痴如醉。直到結束,人們還沉浸於此,無法自拔。

  就這樣雲南的春節在人們的歡笑聲中悄然離去。土鍋子、草毯、手工花生、邵多麗彷彿為雲南的春節披上了一件獨特的衣裳,令人回味無窮!

習俗的作文 篇5

  暑假到湖南旅遊時,由於唐導是土家族的族人,所以給我們講了不少土家族奇特的習俗。

  第一是“踩腳Y”。大家認為就是生氣地狠狠地踩人家的小腳Y,或者是鞋子。在土家族可不是要決鬥的意思,這裡可隱喻著愛情呢。究竟什麼意思呢?請聽我細細道來:土家族的男孩十分直率,喜歡誰就直接告白或“踩腳Y”,踩得越疼就說明你越喜歡她。如果女生也喜歡對方的話,那她也會踩一下男孩的腳Y。在此,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感人的故事。在一個村子裡,有一位姑娘叫“翠翠”,她花容月貌,有很多男孩子喜歡她。經過層層挑戰,一對兄弟成了候選人。翠翠就讓他們唱山歌,誰唱得好聽,她就嫁給誰。第一個晚上,哥哥唱起子山歌,不知是哥哥嗓子好還是聲音圓潤,博得陣陣掌聲和句句讚美。弟弟起了嫉妒心,跳江自殺了。哥哥不敢相信,於是,便追尋弟弟去了,生死未卜。翠翠就一直去小溪邊,等,等哥哥來娶她……;男孩子告白方式還有就是“攀高樓”。在土家族有一種建築是上面一間屋子,下面八排竹子。女孩子站在屋裡,男孩比攀高樓,誰先攀上去,誰就可能被接受,如果女孩不喜歡這個男孩子,就把他狠狠地推下去。

  第二是“哭嫁”。當女孩子到了該嫁的年齡時,婆婆就會將她許配給一個男人。在出嫁前的兩個月,也是十分有講究的,第一個月要接受祝福,從哥哥嫂嫂,叔叔嬸嬸,阿姨姑姑那兒“要”點兒手鍊、掛墜、項鍊等之類的貴重物品。怎麼“要”呢?當然就是在他們來跟姑娘告別的時候,哭哭啼啼地抓住他們的手臂、衣襟、脖子,死活不肯放手。然後長輩們就會拿出銀項鍊或者手鍊等貴重物品安慰姑娘……第二個月,姑娘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日日哭,夜夜哭……

  看了這麼多土家族習俗,大家是不是十分驚奇呢?你是否也知道不少民族的一此習俗呢?那就一起來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