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一節作文課的教學反思

一節作文課的教學反思

一節作文課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節作文課的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文難寫,這也是很多學生的心聲。那麼,語文老師,怎樣上好作文指導課呢?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文指導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透過讀題,找到作文“要寫什麼,為什麼寫,怎樣寫”,教師只在學生不懂或有困難的地方幫助解釋即可。其次,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獨立審題,獨立作文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指導課上,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如審題的規律、確立中心、選材的方法、佈局謀篇的方法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自如寫作。再次,鼓勵學生說真話。讓學生把自己所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過的事真實記錄下來,哪怕是錯的也要如實記錄。只有這樣,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質量才能得到保證。

  二、幫助學生拓展思路。第一,教師要指導學生多角度去考慮問題。面對話題,多方求問就是啟用思維的有效途徑。比如:圍繞話題“錢”,可以自問“誰在賺錢”、“他是怎樣賺錢”;“誰在用錢”、“他又是怎樣用錢”;“錢的作用有多大”、“錢是不是萬能”;“學生在花錢問題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現”;“未來的世界裡錢還會不會存在”等等。多角度解讀話題,使學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穎。第二,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從小事中抽取出帶有本質性的東西,豐富學生作文的選材。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這些小事中提煉出中心,這對豐富學生作文的素材,開拓學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三、讀與寫相結合。教師要把讀和寫結合起來,讓學生透過“讀”去解決寫作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典範的文章,非常適用於“寫”的指導。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訓練上,很多都照顧到了“讀”與“寫”相結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些範文的寫作特點,也可以在學生寫作中,遇到實際問題時,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從中受到啟發,找到方法。

  “讀”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內容,在選取內容時,通常是為了解決作文中的某一問題,而選取一個片斷,讓學生透過閱讀,對作文的'一些方法有所感知和領會。

  四、作文與做人相結合。作文指導課,教師很少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造成一些學生在作文的立意上出問題。

  教師必須在指導學生作文時,結合具體的型別作文,同時滲透理想、道德教育。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人物”的作文時,教師一方面要求學生選取先進的典型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描寫,刻畫出人物的特點,啟發學生寫出人物的高尚品質。

  一節作文課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作文課,內容不是書中園地的習作題目,透過設計一個情境,獲得一次體驗,完成一次寫話練習。

  這節課我設計了三大環節:

  一遊戲親自實踐

  二動筆寫寫體驗

  三作品簡單展現

  設計理念:

  三年級是學生作文起步階段,對於他們來說,寫作可能還是個難題,缺乏的不是寫作的熱情,而是不知該怎麼寫,寫什麼。在這節課中,我採用了活動式匯入,選擇了一個小遊戲,想透過遊戲,提供一個寫作素材,激發孩子的寫作靈感,學生不會感到厭煩,不會把寫作當做成一種機械,枯燥乏味的任務去完成,希望透過這種形式,讓孩子不害怕上作文課,期待下一次的作文課。

  這節課沒有提出太多的寫作要求,孩子不會望而生畏,只要能用通順流利的話來表達出自己的所見所感就值得讚揚和肯定。

  課後老師點評:

  1在說一說遊戲過程時,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說。

  2作品展現的同時要加入現場的點評。

  課後自我反思:

  學生有真實的感受,作品在上完課後檢查,基本都很充實完整,經過評改,已經抄寫在大作文字上。

  一節作文課的教學反思

  上週我給學生們上了節作文課。因為我的教學物件是一群初三年級的特別害怕寫作文的孩子們,所以在上課前,我就在想怎麼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學生們對“寫作”的畏懼感呢?我打算認真地傾聽一下同學們的心聲。因此在這節課的準備過程中,我向同學們提了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覺得寫作文難嗎?具體難在哪裡?”鼓勵同學們暢所欲言。學生們也許也許也是感受到了我的真誠,也許是少了課堂的約束,表現的特別積極。有的說:“沒有內容可寫”。有的說:“不知道怎麼把要寫的內容表達出來”。有的說:“寫出來的內容像白開水,越寫越沒信心了”。聽了學生的發言,我心裡有底了。

  學生們在寫作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一、生活中不是沒有寫作的材料,而是同學們很少留心觀察生活中值得記錄的小細節,缺少了善於發現的眼睛。

  二、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忽略了對寫作技法的歸納和演練。

  三缺乏必要的文辭積累,文章缺乏文采。既然找準了病根,那就得趁熱打鐵,對症下藥。

  在上課伊始,我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標題:“三句話寫好作文”。學生們這下可炸了鍋。有的人表示懷疑,有的人迫切想知道究竟是那三句話。

  在學生的“千呼萬喚”中我板書了這三句話並作出了簡明的解釋:

  一、把要寫的事情寫清楚了。(及格)

  二、把要寫的事情寫清楚了,並有文采。(優秀)把要寫的事情寫清楚了,並有自己的感悟。(高分)。公佈答案後,學生似乎對我的說法將信將疑。於是,我拿出了事先準備的兩篇中考考場作文(《懷念蔥油餅相伴的日子》、《那一刻我長大了》),請學生們當一回“小老師”評判一下文章寫得怎麼樣。接下來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有的同學說:兩篇文章的作者都從生活小事中感受到了真情。有的同學說:《那一刻我長大了》這篇文章,作者觀察很細緻,用詞也特別準確,也很有文采。譬如,作者寫因為天氣熱,補鞋子的老爺爺額上滲出了汗珠。用“滲”而不是“流”。待學生評判完畢,當我告知學生這兩篇作文就是今年中考的高分作文時,學生終於信服了寫在黑板上的三句話。

  最後,我給學生們提出了有關寫作的兩點希望:

  一、多觀察,多練筆。

  二、從身邊的小事寫起,記小事,書真情。

  課後,我認真地反思了這節課的教學。在課堂上我充分地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給了學生一些寫作上的啟發。但課堂有限學習無限,要想讓學生們真正地愛上寫作,寫好作文,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會學生立足生活,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