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明> 實用的寫文明的作文三篇

寫文明的作文

實用的寫文明的作文三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文明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寫文明的作文 篇1

  當代,文明禮儀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是人類進步的標誌,是社會生活的必須品。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孟子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講究禮儀,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號。作為小學生,我們更應該講文明、懂禮儀。

  然而,在我們周圍,總會看見一些同學不文明的行為,個別同學有時會在樓上製造“瀑布”,而這“瀑布”卻不比黃果樹瀑布遜色;有時會在潔白的牆壁上留下眼花繚亂的“傑作”,而這“傑作”也不次於書聖王羲之筆下的《蘭亭序》;更有一些同學,在家不理解家長的辛苦忙碌,在校不聽老師的教誨。說話不文明,舉止不文雅,讓文明失去了美,讓禮儀沒有了愛。

  其實講文明知禮儀非常簡單,在學校裡,紙屑、果皮不亂扔,“瀑布”不亂造,看到垃圾要主動撿起,上課認認真真聽講,下課不大聲喧譁,輕聲慢步過走廊,上下樓梯向右靠,見到老師行個禮,遇到同學問聲好,公交車上要讓座,有禮節,互尊重,禮貌待人品行好。這樣我們不僅做到了文明,還宣傳了文明。只要人人邁出文明一小步,社會文明就會邁出一大步。我們作為安順的小市民,要發揚講文明守禮儀的好習慣,從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以文明的行為來規範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總之,文明禮儀已不只是在課堂上和在家裡,應是無時無刻,不分地理空間,時時牢記在心。

  懂文明,講禮貌,這是我們小學就開始學習的。讓我們共同攜手把中國建設成一個文明禮儀之邦。

寫文明的作文 篇2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每個炎黃子孫,都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文明之風。

  打個比方,如果說人才是棵參天大樹。那麼知識就是木,而文明則是根。人們所需要的往往只是樹幹,樹枝,因為它們可以加工成各種木製品,也就是所謂的“有用”,而深埋在土裡的樹根大凡無人問津,因為它對於人們而言,實在沒什麼多大用處。難道真的是這樣嗎?若沒有根基扶持,大樹能迎風不倒嗎?若沒有根基吸收,大樹能得甘露養料嗎?若沒有根基支撐,大樹能繁榮生長嗎?果實有多大,根便有多廣,多深。無根之木,從何而來?

  你是否聽到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孩子到山裡去玩,當他罵人的時候,山谷裡的迴音便把髒話還給了他,這個孩子當然很惱怒。後來,在他奶奶的教育,這孩子學會了使用文明用語。當他第二次到山裡的時候,由於他能講文明語言,他聽到的大自然也是熱情文明的語言。

  同樣,我們這個社會也是一座無形的迴音谷,當我們使用禮貌用語時,我們所得的,自然也是文明用語。相反如果你出口傷人,得到的也是髒話。

  我在書上看到這麼一個笑話。一個年輕人不認識路,見路旁有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便開口問:“哎,哎老頭兒,從這兒到車站還有多少路?”老大爺說:“喔,大概還有八丈。”年輕人笑笑說:“路是倫理的`!”老大爺捋捋鬍子說:“倫理?倫理你應該叫我大爺。”這雖是一個笑話,但也體現了文明的可貴。

  有人說,在如今繁榮的市場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文明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了。真是這樣嗎?那就讓我們在茫茫人海中,點一盞心燈,開始尋覓文明,其實,不是所有的文明都流失在人心中的沙漠裡。文明依然在這些淳樸美麗的人們心中生根發芽。你看——

  文明是別人不小心碰到你說的一聲“對不起。”

  文明是你幫助別人後,他們說的一聲“謝謝。”

  文明可以在你的一言一語中體現,也可以在你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體現。

寫文明的作文 篇3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

  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只有同學們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

  記得六一節前夕,班級要舉行聯歡會,大家踴躍報名參與。在佈置教室時,許多同學不得不借助同學們的桌子、凳子。本以為有人會三下五下直接跳到桌子上,可是同學們卻不約而同從別處拿來一張張舊報紙鋪到桌上,之後再小心翼翼的站上去,臨下來時還將桌子擦了一遍又一遍再放回原處……

  看到這一幕,我感動了許久,也思考了很長時間,一直以來,人們把文明看得很重。文明,其實就只有一張紙的厚度,甚至只是一句話的感動。一句“你好”,綻放了你我的笑容;一聲“對不起”,融釋了心中的冰雪;一句“您先請”,換得了他人的讚許;一語“我幫你”,架起了心靈的溝通……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標準,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