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同情> 【精華】同情心作文彙編八篇

同情心作文

【精華】同情心作文彙編八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同情心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同情心作文 篇1

  對一個衣衫襤褸的老者給與幫助,即使最終發現他是個騙子,也絕不後悔,絕不詛咒;對那些身殘志不殘的個體,報以常人的目光對待,而絕不特別對待……是的,這就是真正的同情心。

  真正的同情心,絕不是那用可憐心態佈施的1元錢,絕不是那將身殘人士當特別的幫助……一次真正的同情,也許能讓一個騙子從此誠信起來,也許能讓一個身殘志不殘的青年重創奇蹟,又也許讓一個頹廢的身殘者獲得重生的希望……

  相信吧,一次真正的同情一定比一次帶著異樣目光或者載滿悲痛情愫的同情更讓人欣然接受,也只有真正的同情才能從心靈深處幫助一個受難的人。

  真正的同情,才能幫助一個人。

  哪怕是送一碗熱騰騰的飯,哪怕是遞一瓶冰透清甜的泉水,更哪怕只是佈施你身上僅有的1元錢,只要你用真心,用充滿善意的同情,這都是真正的同情。千萬別把熱騰騰的飯倒在受難者的身旁,更別大張旗鼓地圍著受難者佈施你那可惡的十元錢,這絕不是同情,這是一種對弱者生命的侮辱和不尊重,這更是一個人品質低下的可笑的舉動。

  也許因為你的嘲諷,你的大張旗鼓,讓一個剛剛燃起的火焰再此熄滅,讓一個受盡肉體上折磨的人再受精神的恥辱……別忘了,一個厭惡的眼神可以殺人,一句無意的話可以刺痛人,又何況一次充滿異樣目光的同情呢!

  真正的同情,是幫助人走向光明的火把。

同情心作文 篇2

  思想形成人的偉大。——摘自《人是能思想的葦草》

  法國思想家帕卡斯說過:“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人是多麼的渺小,只是滄海一慄,所以人與人之間是需要扶持、鼓勵、同情的。中國偉大的思想家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是的,人並非天使,亦不是禽獸,人是有血肉之軀,有思想,有感情的,有著內在高尚靈魂的生靈,在內心的最深處必然有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這“烈火“是用來為同胞兄弟姐妹驅寒的,讓那些受苦受難的人感受到”家”的溫暖。同情可以融化心間的寒冰,可以使迷茫的人找回方向,亦可以挽救一條生命!

  沿記憶逆流而上,中華民族經歷過多少次災難的洗禮,想想災難中那一雙雙渴望幫助的眼睛,惻隱之心便油然而生……

  也許你的腦海中永遠也不會忘記20xx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房屋倒塌了,山川不動了,災難中的人都在與死神作鬥爭,一瞬之間,世界彷彿不動了似的,幾千萬人的心連在了一起,幾千萬的心都沉默了,空氣中彷彿能夠聽到幾千萬人“砰砰”的心跳聲,人們的心中都湧動著對受災姐妹同胞的同情,這一切彷彿有人在指揮似的,都演奏著那份本能的民族自尊心、那份對民族的熱愛、對廣大同胞的同情的交響曲,幾千萬人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災難後的幾日,訊息一傳開,幾千萬同胞無償的捐獻了棉被、衣服、書籍、現金等。聽!一個小男孩走過來了,,向募捐箱逼近了,踮著腳把手中的存錢罐中的錢都倒進了募捐箱內,還從兜裡翻出20元的零錢現金,一併投進了募捐箱內,然後向箱前導師敬了個禮,後面的同學陸續捐出了自已的零用錢,在早晨陽光的折射下,這些小朋友也成了天使,成了最美麗的孩子……

  世界太大,我們太小,我們的世界並不和平,想想非洲那些孩子,想想他們那雙渴望得到食物、會說話的眼睛,他們正向你傾述他們的不幸,他們的無辜。

  “求求你給我點水喝吧!”

  那種痛苦的呻吟始終在腦海徘徊,你在浪費水食物的時候是否愧對這些孩子呢?當你在浪費水、食物時你想想那些受苦受難、吃不飽穿不暖的同胞,想想那雙大眼睛……

  人是有思想的,思想形成人的偉大,決定人的高度,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同情他人,溫暖自己,這世界將會燦爛美好!

同情心作文 篇3

  又是一個星期天,我早早起來,踏著我的小車飛向奶奶家。

  一路春風拂面,蝴蝶翩飛,花兒招手,鳥兒歌唱……好一派明媚的春光,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到心情舒暢。我喜愛春天,因為春天總能帶給我驚喜,我就是春天出生的,騎車也是春天學會的……

  到了奶奶的村子口,很遠就看到奶奶在門口迎接我了。我趕緊飛過去,撲在奶奶懷裡,叫聲奶奶好。奶奶照舊從口袋裡掏出早已準備好的零花錢,我收下謝過之後,便拿著椅子坐在門口。不遠處一個人影漸漸清晰起來,原來是一個衣衫襤褸的,步履蹣跚的老人。他慢慢地向我走近,飽經風霜的臉上有幾道像刀刻出來的皺紋,髒亂不堪的頭髮散在腦後,衣服上結滿了補丁,粗糙的手遞過來一隻破舊的'飯缽。很顯然,他是讓我給點錢。可是,可是我只有奶奶給我的一點零花錢啊,我真不想將這剛到手還沒捂暖的錢給他。於是我吞吞吐吐地說:“我……,我……,我沒有……”我不知所措的樣子也許得到了他的諒解,沒有半點怨言,他又緩緩地向前移去。

  我這時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給吧,也許下個星期就要艱苦生活了;不給,又覺得良心上過意不去。寒假裡剛讀的《水滸傳》裡的人物,哪個不是扶危濟困、仗義疏財的英雄啊,這麼一點忙我都不想幫,我真的是小氣鬼,是懦夫!想到這,我的同情心油然而生,於是打定主意,邁開雙腿向前奔去。終於追上了老爺爺,我拉著他的手,掏出僅有的十元錢,氣喘吁吁的說:“老爺爺,對不起,給……”他終於收下錢,眼裡滿是淚花。

  在這個美麗的春天,我收穫了同情心,收穫了助人為樂的好品質,我為我自己而自豪!

同情心作文 篇4

  看到乞丐渴望的眼神而心生不忍,是同情;看到殘疾人艱難的行走而心生憐憫,是同情;看到人傷心痛哭而心酸,是同情;我們的同情心經常受到可憐事物的作用,而跑出來憐憫他人,但同情心並不是經常用對地方的,來看看現在同情心怎麼了?

  同情心被欺騙,如何是好?

  街邊常有一些"文章乞丐",他們用粉筆寫下乞討原因,然後跪在街邊等待別人援助。"文章乞丐"年齡範圍廣泛,上到老人,下至3歲幼童,他們衣衫破爛,目光呆滯,引得行人紛紛注目,同情不已。但很多這樣的乞丐都是騙子!那是一個個詐騙集團賺錢的工具!被騙的人,痛心不已,痛心自己被欺騙,痛心扔下的錢,也痛心人性的醜惡。那被欺騙的同情心也偷偷落淚......

  難道同情心被騙了,我們就不再同情乞丐了嗎?當然不是,被欺騙又如何,幫了人,心也舒坦,何況並非每個乞丐都有詐騙集團控制的。再者,即使你施捨的乞丐真的是被控制了,你拋下的錢可以使那乞丐少餓一頓飯,少挨一頓毒打,又何樂而不為?同情心被欺騙,我們無暇理會,我們忙著將善良的同情溫暖更多的人。

  同情心被厭惡了,如何是好?

  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別人同情,別人受苦受難了,要自己站起來,你那氾濫的同情心只會招來白眼,招來厭惡。你也莫名其妙:"我只是覺得你可憐而已,想幫幫你而已,有什麼不對呢?"

  氾濫的同情心讓人受不了,自己被厭惡了也覺得難受,那我們為什麼不把同情心管好呢?別人可憐,是值得同情,但別人沒開口請求幫助,就別自作多情。桑蘭半身癱瘓夠可憐了吧?可她不需要我們同情,因為她有足夠的力量掙脫命運的擺佈,我們的同情只需化作鼓勵,為對方加油打氣。

  同情心被誤會,該如何是好?

  試過可憐別人丟了錢包,請對方吃飯,反被懷疑偷錢包的是自己嗎?我試過。結果哭笑不得,也罵自己為何多事,那被誤會的同情心委屈得想哭。

  被誤會了,就不再幫助別人了嗎?當然不是的。那就真誠地幫助別人吧,即使被誤會,真誠地解釋一番,別人會明白理解的!真誠的同情心一定會被接受的。

  現代社會,同情別人也要受罪,但那又如何,我們的同情心無罪!將我們的同情給與真正需要的人,我們就能收穫一份滿足,別人也收穫一份快樂,何樂而不為?

同情心作文 篇5

  有一天突發奇想問朋友:“同情心是好是壞?”

  朋友說:“有人不忍蠶受破繭之痛,用剪刀幫助它們,但蠶卻死於人的同情心。農夫溫暖了凍僵的蛇,卻被蛇恩將仇報,至死都悔恨自己的同情心。”

  我說:“看來同情心害人匪淺啊。”

  或許,因為同情心有害,人們都不願意容納它,更不願意展示它。所以日本9級大地震發生後,不少國民冷眼旁觀。更有甚者借日本近代侵華史大呼痛快,冷冷地說:“日本幹了如此多傷天害理的事終遭天譴,是罪有應得。”我看到這些驚悚的語句大驚。日本與中國是一衣鄰邦,他們遭遇災難,我們不應該同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嗎?為什麼在此冷嘲熱諷?歷史只是上輩子的恩怨情仇,為什麼非得把仇恨延續到毫不相關的新一代呢?有人大笑。同情?此刻的同情換來的只是日本鬼子的忘恩負義。同情是不想回報的。看來這些人已經沒有同情心了,他們只是在用仇恨掩飾罷了。

  同情心就真的一無是處,遭人唾棄嗎?

  慈善首富陳游標一生最大的事就是幫助別人。他覺得在幫助那些貧窮、不幸的人時,自己能感受到他們的辛酸,能理解弱小的他們面對殘酷現實時的無助,更能體會到他們在不幸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這一切他可能不會經歷,但他以他人的經歷充實了自己的人生閱歷,從而使他的思想更成熟,精神更高尚。正是同情心給他帶來人們的敬佩,給他帶來自我價值實現的快樂,帶給他精彩的人生。

  從這個角度講,開展希望工程活動還有一個重要意義:生活相對優越的孩子透過向山區孩子捐書捐物,感受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求學的艱難。讓孩子知道此刻幸福來之不易,要努力學習。這份優越對貧困的同情心給孩子上了很好的一課,這一課比所有的苦口婆心更具有說服力。

  我問朋友:“你還要不要同情心?”

  朋友笑笑說:“豈能害怕被其黑暗一面所害而捨棄它呢?”

  在不對的時候出現的同情心的確會害人,但更多時候它傷害的只是我們的時間和金錢。讓同情駐紮心中,勿做無情人。

同情心作文 篇6

  同情心,是善良與愛的完美體現,是人性中最柔弱的情感之一,能夠溫暖人心的感情。然面,在這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卻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丟失了,僅僅是我們的疑心。

  就在不久前,我一個人去家門前的一條街上吃中餐,正在吃著,突然看見對面走來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一手拄著一根彎彎的木棍,另一手顫微微地端著一個小塑膠碗。很顯然,這個老奶奶是來乞討的。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看到這個老奶奶,我就有一種討厭的感覺。我不是還算很善良的嗎?怎麼也會有這種感覺?正想著,那位老人已經走到了我旁邊那一桌的桌邊,那桌上正坐著一對青年男女,老人站在桌邊,嘴裡還好像唸唸有詞,那個男青年好像一臉的不耐煩,假裝沒看見、沒聽見,埋頭大吃。漸漸地,男青年的耐心已經被老人的堅持消磨殆盡了,他像一頭髮瘋的獅子,不顧形象地朝老人大吼:“你到底有完沒完啊!我上次看著你不是給了你錢嗎?”老人默默承受著青年的憤怒,一臉的茫然。到這裡,坐在旁邊的女青年好像有點看不下去了,她把手伸進口袋,正在摸索,一邊的男青年那炸雷般的聲音又響了起來:“別管她,她就是那種乞丐騙子,怎麼也討不完的。”男青年刺耳的叫聲像鋼針般扎進老人的心裡,寫作女青年無奈,只好把伸進去的手又縮了回來,老人也無奈,她知道,再這樣下去也沒有結果的。

  為什麼,我們都沒有同情老人,科技日漸發達,生活節奏日漸加快,我們的同情心也日漸泯滅了嗎?這一點錢對於我們微不足道,僅能買一份早餐,或者什麼也做不了,面對於乞討者們來說,又何嘗不是一點微薄的幫助呢?我們又為什麼不能放下戒心,向他們伸出援手呢?

  這時,老人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她肯定是把希望又寄託在我的身上了,我沒有再多想,把口袋裡剩下的零錢都小心翼翼的放進了老人的塑膠碗裡。老人一愣,笑容又在突然間綻放在了她的臉上,接著,老人用我聽不懂的口音輕輕地說了一句什麼,緩緩的離開了。

  人們啊,請你們放下自己的猜疑,為弱勢群體出一份力。並且,找回自己丟失的同情心。

同情心作文 篇7

  一天正鑽研課題時,客廳裡突然傳來“砰砰”的撞擊聲。思緒被打亂,就起身去檢視,不出所料的又是我家那“人工智障”掃地機器人在不遺餘力地撞著桌角,一下一下,大有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意志,要是母親在場一定會樂不可支地笑了起來,她把它當成我們家的一員了。但我知道這不過是程式設計上的不足,它僅遵著程式行事罷了。

  我堅信機器人不會像人類一樣思考,因為意識只會在人腦中產生,但我著實沒有想到,機器人會同化人的思考方式。

  人工智慧的運作方式要由專業人士來解答的話,其複雜常人並不怎麼能聽懂,但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程式。人類為它設計程式,程式上寫的做,沒寫的不做。而人類的思考與行為則應該要複雜的多,除了先天的“程式”,也就是吃飯睡覺的本能,還有後天培養的思想道德價值觀。說的高深點,就是心理學上說的,“本我”、“自我”和“超我”。若這世上有多半人做到了“超我”,那麼世界就會變得無比美好,可惜現在多數人都以本我行事,甚至理直氣壯,沾沾自喜。

  人類的本能程式,說到底一個利字,凡事先考慮個人利益雖然不太好,但也無可厚非,但若只考慮個人利益,就有些可怕了,因為他們的思想已然成為一種被利益操縱的程式了,只做能為自己帶來利益的事情,甚至是那些只能為自己來帶來利益的事。這樣的人說的好聽些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說的難聽一些,就是無良商販,冷漠路人,笑天災人禍者的總稱了,於是有了“小月月事件”,“慰安婦表情包”這種驚怒世人,寒徹肌骨的事情,這些人便不再是人,不配為人,只是一群機器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線價值觀與同情心已從程式中刪除,留下的只有血淋淋的利。

  但這並不是最可怕的,畢竟這樣的人還只是少數,最可怕的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在發生著偏移,同情心正在逐漸消失,去年十一的逃票入虎山,結果被老虎咬死的事件在網上是一邊倒的“咬死活該”,甚至以惡毒的語言咒罵那個已經受到死亡代價的人,想到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著那血肉模糊的影片照片拍手叫好,突然遍體生寒。這已不是規則意識的重要性的問題,而變成了社會同情心淡薄的一次全民展示,當規則和法律成為程式,這也許是好的,但不應該以價值觀與同情心的泯滅為代價,這是比那些利己主義者所造成的影響更可怕的,整個世界成為一個機器。

  人工智慧從不需要擔心,需要擔心的是使用人工智慧的人。

  思緒突然回攏,我定了定神,把那個聒噪的機器關了,鎖進櫃子裡。自己拿著掃帚,把桌角的那堆燒灰掃了。

同情心作文 篇8

  大難之中有大愛。這次四川地震發生後,四面八方伸出了援助的手,男女老幼捧出了火熱的心,動人的故事每時都在發生,感人的淚水每刻都在流淌。大愛是愛心的凝聚,愛心是同情心的使然,同情心是每個善良的人所具備的可貴品質。

  無論是東方的哲學家還是西方的哲學家都認為,同情心是人和動物區分的開始。有了同情心,人和動物就不一樣了,同情心是人類全部道德的基礎。孟子說的“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就是指同情心,如果沒有同情心就是“非人也”。西方的哲學家也是這樣看的,比如,亞當斯密認為:人都有同情本能,能夠推己及人,這就是同情心。同情是人類社會一切道德的基礎。他說:“人類有兩種最基本的道德,正義和仁慈。”正義就是不可損人,用孔子的話來說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慈就是要幫助人,用孔子的話來說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兩種最基本的道德實際上都是建立在同情心的基礎之上的。凡是好人,其最基本的品質就是富有同情心,因為他對生命有一種感動。反之,人一旦失去同情心,他就什麼壞事都能幹,他就自己把自己淪為獸類。

  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時候本沒有名字,沒有身份,沒有職務,什麼都沒有,這些東西都是後來附加的。可是後來,慢慢地,我們就不是作為一個生命來生活了,而是作為一個身份或者所謂身價。而且往往也是把自己看成這樣,很少去傾聽自己的生命到底要什麼東西,自己的生命過得舒服不舒服,這種敏感沒有了,更普遍的是追求物質的東西。

  在如今市場經濟時代,似乎財富是最值得追求的,而全部的生活內容無非就是賺錢和花錢這樣兩件事,覺得這就是生活。其實,人的生命對於物質的需要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物質並不能讓你的生命感到真正快樂。實際上,物質的慾望是被社會刺激起來的,並不是生命本身所具有的,但我們往往被這種物質的慾望所支配了,而忘記了我們的生命需要什麼。一方面對自己的生命的感覺麻痺了,另一方面,相互之間也不是用生命對生命的態度來對待,往往是身份和身份之間、利益和利益之間的較量。人和人的關係成了不是生命本身的一種關係,而是利益的關係,我覺得同情心的泯滅就是從這裡開始的,生命感覺的麻痺也是從這裡開始的。這次四川大地震雖然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悲痛,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它給我們補了一堂課,關於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同時它還考量了人們善良的潛在能量,喚醒了人們對於生命感覺的遲鈍,強烈地衝擊了現今社會普遍存有的一種對他人的冷漠,對生命的冷漠,甚至是冷酷的現象。

  當前,舉國上下正在全力以赴,眾志成城地抗震救災。災區傳來的每一個電視畫面、每一條訊息、每一幅攝影圖片都牽動著人們的同情心。災難面前發生的事實讓我們看到,天災無情人有情,生命貴在同情心。我們每個人的人性中都有善良的種子,善良就是生命對於生命的同情。現在有個流行語說得好:中國有十三億人口,每個人都獻出一份愛心,十三億顆愛心就能匯成愛的海洋。試想,在這愛的海洋裡,還有什麼樣的困難不能淹沒,還有什麼樣的傷痛不能癒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