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親節的作文1400字3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母親節的作文1400字3篇,歡迎大家分享。
母親節的作文1400字 篇1
我乘坐在喧鬧繁華的都市公交車上,看著車內擁擠的人群手裡捧著一束束鮮豔的紫羅蘭或康乃馨,花葉上垂掛著:“母親辛苦了!母親節快樂等字幅,抑或打電話向母親問候道祝福之類的愛母方式;但更撩拔人心的是車上廣播裡傳來毛阿敏演唱的《燭光裡的媽媽》。讓整個車廂都快凝滯了!原來今天是世界所有母親的節日,我心裡百感交接,酸酸的、澀澀的,心隨動情的節奏湧動著,激動的淚水一下滾落出來,粘乎乎的。
下車後,一股莫明的衝動促使我索性抓起公用電話,撥通了家裡的電話。只聽到電話那頭傳來母親氣喘吁吁、急促粗暴的聲音機械式地說:“有啥事,是不是錢不夠用了!要注意身體,照顧好自己呀!假如沒錢了,我過兩天給你匯過來,牛的草沒了,我還要去割草呢?
頃刻,我的喉嚨象被一塊厚重的石塊狠狠堵住似的憋悶而沉重,語音遲緩的細聲說,今天是母親節,媽媽辛苦了!不料媽媽卻在話機那邊絮叨著,說我閒著沒事幹,在城裡居住幾天就變瘋了,什麼父親節母親節的,她一天起早貪黑,有時都顧不上煮飯,還什麼母親節,簡直叫沒心情。母親還說,只要我好好讀書,她在苦也是心裡樂滋滋的……
結束通話電話後,母親淳樸的話語久久在我耳畔迴響,她瘦削的身影在我腦海閃動,往事一幕幕如潮水般在腦海裡翻卷著,似乎歷歷在目。母親,沒人會料到,她孱弱的身體在以“計工分”(大躍進時期)吃飯的年代出人預料地能背140多斤,為了我們五姊妹,母親的背上被堅硬的重物壓起雞蛋大的一個“肉球”,每逢天氣變化,就是最好的天氣預報了,常聽到她痛苦不堪的呻吟。其實,很多時候,母親辛苦的勞作,不正像家裡那頭老牛麼?任勞任怨,直至老去。
母親有一顆善良的心,每當村裡來了乞討的,別人是遠而避之或是緊閉房門。母親則不同,她是主動把乞討的帶到家裡來吃飯,若有不來的,她就會熱一碗飯端去。因此她經常遭到村裡人的取笑和家人的不解,她卻若無其事、毫無怨言地說,人是三截草,三窮三富不到老,誰又願意這樣呢?還說什麼好心有好報,客吃客送來等安慰的話,原來聽起來這些話只當作是母親自我解嘲的座右銘,但今天細細讀來,我彷彿悟到人生的一點什麼!我想,要是我向母親一樣用個“換位法”,有顆慈善的心世間就充滿了愛。
母親是最容易滿足的人。記得上次我去黔靈公園玩,聽人說老虎尿能治風溼病。我特地花了30元錢買了兩斤帶回家,不料母親不悅地說:“花這樣貴的錢買來幹什麼?我這是老病了,什麼藥都不能治;只有棺材能治。”聽得我鼻子酸酸的。接下來的日子母親每天都像排了課表似的按時擦藥,碰上上了年紀的村民們她還一個勁地說這藥是我在哪裡買的,藥的功效如何好,那刻,我心裡樂滋滋的。其實,我心裡有底,知道這藥是不能治好風溼的,但她為了感激她的孩子,卻津津樂道地一個勁說好。
在記憶深處,使我難以忘懷的是上高一時,個性犟的我跟母親爭吵了幾句,於是堵氣去了浙江,在那裡找了份拋光的活,才上了五天,在第六天早晨不幸的事發生了,我被飛速運轉的砂盤破裂打昏在地,當我醒來時已躺在醫院的急救室。待出院後老闆給了點車費和補貼,我就踏上了回家的列車。到家裡,我特別恨母親,她叫我不應,問我不睬。當她在父親處聽到我被砂盤打傷的訊息後,那晚母親啜泣了一夜,第二天眼皮都是紅腫的,她說是她給我造成的創傷,是她的錯,希望我原諒她。其實,母親並沒有錯,錯的是我的任性,但母親看著受傷的兒子,她想用母愛撫平兒子那顆受傷的心,她不想再傷兒子的心,便作了退讓。最後,我忍不住衝進母親的懷裡痛哭了一場。
夜很深了,孩兒希望您今晚做個好夢;孩兒想對您說,您瘦削的身體歇歇行嗎?您太辛苦了,您太寬容了,您太善良了,您太容易滿足了,您太偉大了。您淳樸的愛如一泓流經山谷的潺潺小溪無聲無息地流淌著。母親,您的辛苦勞作,孩兒感到無比的感激和快慰,孩兒要刻苦努力才對得起含辛茹苦的您。其實,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問題上永遠像一個不成功的商人,投入了巨大的金錢。時間。感情。犧牲,但很少有回報,就算有,他們往往也會選擇放棄。可在我的耳畔,又迴盪著“您的眼睛為何失去光華,您的腰身為何不再挺拔……噢!媽媽,燭光裡的媽媽。”我的眼淚在深遂的夜裡劃下了一滴滴、一行行……
母親節的作文1400字 篇2
清晨的太陽, 映紅飛鳥的翅膀,它的目光多溫和啊!多像我的母親。想起了母親,這陽光下熙熙攘攘的塵世,便下起了綿綿不斷的陰雨。
不知不覺來到花店門前,眼睛突然一亮,我記憶中的母親,好像與這鮮豔的花兒有關。店主笑吟吟地說:“先生,今天是母親節,買一束花吧。”我心裡一顫,啊,今天是母親節,可我從來沒有想起過。我這才確切地憶起母親是很喜歡花的,各種各樣的花兒都喜歡,我掏空了衣袋, 一樣一束的買了一大把。我把花兒緊緊地摟在懷裡,低下頭來看它會笑的神態。
我嗅到了春的暖融融的氣息,像是童年的呼吸。迷人芬芳的童年,就像這花兒,但倘若沒有了母親,童年的花朵也就枯萎憔悴了。母親是花朵上一顆顆晶瑩的露珠;是黑夜深處看不見的根。
街上的人來來往往,有抱著嬰兒微笑的母親;有拄著拐仗送兒子去闖天下的母親。可我抱著花兒,不知該往何處去。世上所有的母親,此時此刻在我的心中,是何等動人心魂啊!我的眼淚流了出來,因為我真的不知該去何處尋找母親。
我最後一次,去探望母親的時候,是我妹妹打來電話催促我去的,她說母親,一連五天幾乎沒進食物。當時我嚇了一大跳,第二天拖著還沒開完散學典禮的兒子,匆匆往家裡趕。我萬萬沒想到,母親依然面帶笑容坐在椅子上看著我。吃完飯,仍去廚房洗刷碗筷,我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第三天也就是20xx年2月3日,我登上了由武昌開往深圳的火車。20xx年2月10日下午5時左右,我接到了妹妹打來的電話,說母親患了肝癌,要我快快趕回,跟母親見上最後一面。我呆呆地握著電話發愣,這麼多年了,我可從沒聽見母親哼過一聲啊!我簡直不敢相信!
我突然憶起母親年輕時,對著臉盆吐血的一幕,那時我嚇得快要哭了,她則平靜地用一張紙,仔細地擦去唇邊的血跡,手輕輕放在我的頭上,撫弄著我的頭髮,然後五個手指頭在我的頭上重重地按了一下:“記住,不要告訴你爸爸。”一會兒,母親好像想起了什麼似的,從床上跳了下來,隨即一陣風似的出了門。母親回來時,手上捧著一大把從山上採來的鮮花,插在床頭上,插在陰暗的房間裡,輕輕地觸弄著花瓣,聞著花香,對著花兒喃喃地說著話兒。那時的我,竟以為我母親就像這花朵,就像這春天,年年去了,年年有。
2月11日夜晚,坐在火車上,那遠去異鄉的燈火,彷彿是從母親心靈裡開出的花瓣,開在夜的脖子上,開在我寂寞人生的旅途上。上午7點時分,當我衝進家門時,母親已停止了呼吸。跪在母親的跟前,我淚如泉湧。
大妹用顫抖抽泣的聲音告訴我, 母親在快要斷氣之前,仍沒說上一聲疼。更讓所有的人驚奇的是,母親是自己起床洗澡,不聲不響地換上一身乾淨的衣服。她的眼睛因為肝的惡變而幾乎失明,上廁所時,卻不使喚兒女,自己悄悄爬起來,扶著牆壁摸索著去衛生間。母親生命垂危之際,吐血吐得厲害,可她都堅持撐起上半身,將口對著地下的盆子,一口一口地吐,床單沒有弄髒,地下沒有弄髒。母親一生給兒女洗了無數件衣裳,堆起來足足有一座大山那麼高,離開人世間卻走得如此乾乾淨淨。
夜黑透了,四處靜悄悄的,雨水滴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淒冷而響亮。蠟燭之光,在風雨之夜掙扎著。它的身子慢慢縮短著,一顆顆淚珠兒似的光明悄無聲響地落下,滴在母親的遺體旁,最後凝成一朵朵鮮紅的花瓣,綻放在母親的靈前。母親是喜歡花的,我竟忘了在母親靈前插上一朵鮮花。
我憶起這些片斷,淚水打溼了衣衫。母親是愛花的,可我從沒有給我的母親買上一束鮮花, 即便是母親彌留之際。今天是母親節,我所憶起的母親,已躺在冰冷的泥土之中。母親從沒有節日,只有那長年累月趴在盆前洗衣的情景,在我的心靈中閃現。鳥語花香,陽光燦爛,街上行人川流不息,我捧著鮮花,渴望將它送給我的母親,然而母親卻永遠嗅不出我手上的花香了。
我向一座山上走去,母親的墳上,雜草叢生,嗚嗚的冷風吹過,草叢流水一般地響起。啊,母親。在您生前,我沒有給您買上一束鮮花,沒有給您過一次生日,今天在您的墓前,我才想起了這些。我把鮮花一一插在母親的墳上,花兒隨風飄動,瀰漫出的香氣,彷彿母親從我童年久遠的巷子中,飄然而至。五彩繽紛的花朵,彷彿剛剛從童年的花園中,從母親的.花園中採摘下來的,帶著溼潤潤露珠的清亮。
樹林嘩嘩作響,一隻鳥兒啼叫著划向深邃的天空,划向一顆太陽。我何以要在母親的墳前,復活一個鮮豔欲滴的童年,復活我那可憐的母親呢?眺望晝夜不息的江水,我恍然大悟:那是一條永不枯竭的母親河啊!一瞬間靈魂浸入了波濤滾滾的江水。
母親節的作文1400字 篇3
父母均是耄耋之年的人了。而我現在,竟也不能陪伴在其左右。今天提起筆來,就想寫寫他們的故事。
父親年近九十,身體也還算硬朗。只是血糖偏高,而正是因為受這一點的困擾,父親的耳朵不是很好。每次回老家,總是要對著父親的耳朵大聲叫上幾句話,父親再辨認一會兒,才能認出我這個兒子。其實與父親一年也就見上兩三次面,而每次見面也無非就是帶他老人家出去洗個澡,吃個飯。但是,父親每次都表現的很滿足。而這種父子情,對於我來說,是何等的珍貴,卻也帶著些許無奈。
出生於解放前的父親,可謂是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一路走來。父親當過兵,為了共和國的安寧,父親曾在福州海防前哨站崗巡邏。而讓我感受最大的,則是他為子女辛勤操勞的一生。父親到了八十歲時,才逐漸放下手中的勞作。
父親一生簡樸,向來與菸酒無緣。在我的印象裡,父親總是穿著我們換下來的舊衣服。然而,他對我們的要求卻是十分嚴格,甚至是嚴厲的。以至於我們從小,對父親都有一種畏懼感。記得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父親的一巴掌》。現在想想,那就是愛的一巴掌吧。後來這篇文章還被收錄到了一本課外書中,想來,那本書的編輯也希望更多的人去理解“父親的一巴掌”吧。漸漸的,我們都長大了,父親也似乎不那麼嚴厲了,我們開始更多的接觸父親,親近父親。原來,父愛是這麼的博大和寬廣,又是那麼的溫暖與慈祥。在我的印象中,“付出”就是父親的標籤吧。
父愛就像是一座山,給予孩子們希望:父愛就像一面旗,指引著孩子們的方向:父愛就像一棵樹,為孩子們遮蔽著風雨。
談到與父親之間的遺憾,那就是我曾經許諾父親,帶他到上海的虹口,帶他去福建的福州,也就是他曾經當過兵的地方。父親嘴裡常常唸叨著,然而卻因為我的種種原因也可以說是藉口,至今沒有實現。哦,對了,我曾經還答應過父親替他聯絡到幾個之前的戰友,後來,也是因為種種原因,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也許,這恐怕是我這輩子對父親最大的愧疚吧。
母親比父親小上幾歲,出生於書香世家。外祖父是鄉里的文化人,卻因為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只把二舅和四姨供到了大學,當然,他們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都成了名校畢業的高材生。母親就似乎沒有那麼幸運了,12歲時才進入小學。然而母親卻僅僅用了四年時間就完成了五年級的課程。後來,有了一個參加民辦老師考試的機會,外祖父就陪著母親步行十餘里去參加。考試結束後,主考官就對外祖父說:“老爺子,可以回家了,您的女兒考上啦。”母親沒有仔細給我描繪過的當時的心情。但是,從她每次講起這句話時的語氣和表情就能體會到她當時的興奮與喜悅。之後,母親便被分配到一所學校,教授一年級課程。後來,母親又被分配到一所師範學校進修了兩年。這也是在她記憶裡,很快樂兩年吧。母親一生從教三十餘年,培養了幾代學生,如今又做起了父親的專職保姆,每天照顧父親的飲食起居。
母親熱衷於公益事業,即使現在已經八十多歲了,還仍然堅持每天去村頭的大雲寺(我們當地的文化廣場)做義務的管理員。活動中心的榮譽碑上,經常可以看到父母親的名字。
母親身體尚好,這個年齡還騎著腳踏車到處亂跑。有一次,一大清早騎車,被路邊的石子絆倒,幸好沒有傷到。但是,我們子女還是批評了她。讓她慢一點,更不要在單手騎車。她老人家卻淡定的回了一句“沒事,有菩薩保佑呢。”不過,之後她還是聽從了我們的意見,之後騎車便小心多了。
母親與我們的之間的聯絡也許就是電話吧。每天晚飯後,母親最大的奢望就是聽到家裡的電話鈴聲響起。因為,在她心裡,那是來自兒女的聲音。父親常常告訴我們,每一次電話聲響,母親都會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兒,像個孩子一樣跑過去接電話。其實,每次通話的內容都不外乎家長裡短,電話的最後,母親也不忘說“過兩天不忙了,就再打過來。”冷冷的電話線,傳遞的卻是暖暖的親情。記得曾經有人說過“父母在的地方,是家;父母離開了,那裡便也只能稱作故鄉了。
龍應臺對於父親,寫的是長長的《目送》,朱自清對於父親,寫出了暖暖的《背影》。而我,不想有太多的修飾和比喻。既然是寫我的父親母親,那就便叫做《我的父親母親》吧。在母親節即將到來的時候,謹以此文獻給全天下的父母,祝天下所有的父母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