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作文600字集錦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臘八節作文600字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臘八節作文600字 篇1
每年農曆的十二月,我們都叫臘月,十二月初八就是臘八節,稱作臘八,在這一天我們中國人要喝臘八粥,你喝了嗎?昨天早上,我沒有喝臘八粥,是因為時間不夠,媽媽說只吃餃子就可以了。可我知道我們河南人吃臘八飯,是小米、綠豆、麥仁、花生、紅棗特等八種原料配合煮成,熟後加些紅糖、核桃仁,粥稠味香,比喻新的一年裡五穀豐登。
為什麼要叫臘八節呢?為什麼要把農曆十二月稱作“臘月”?帶著許多疑問,我從網上查詢到了資料。原來,臘祭所拜之神據文獻資料所載有:一為先嗇神,祭神農;二為司嗇神,祭后稷;三為農神,祭古時田官之神;四為郵表畦神,祭始創田間廬舍、開道路、劃疆界的人;五為貓虎神,祭其吃野鼠野獸,保護了禾苗;六為坊神,祭堤防;七為水庸神,祭水溝;八為昆蟲神,祭以免蟲害。共有八種,因此又稱為“臘八”;因為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閒的人們無事可幹,便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所以把十二月稱作為臘月。
在臘八節裡,除了要喝臘八粥以外,還有哪些習俗呢?有祭祀的習俗,從先秦到唐宋,再到明清都要敬神供佛。直到現在,我們都在臘八節裡喝臘八粥,做臘八蒜、臘八豆、臘肉、臘腸等;還凍冰冰,這個最有意思了,有的地方家家都要在臘月初七夜,為孩子們“凍冰冰”。在一碗清水裡,大人用紅蘿蔔、白蘿蔔刻成的各種花朵,用芫荽作綠葉,擺在室外窗臺上。第二天清早,如果碗裡的冰面凍起了疙瘩,便預兆著來年小麥豐收,表達了勞動人民期望豐收的美好願望。然後將冰塊從碗裡倒出,五顏六色,晶瑩透亮,非常好看。孩子們人手一塊,邊玩邊吸吮。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人們就要採購年貨,年味是越來越足了,告訴我們快要過年了。原來,臘八節的習俗這麼多,真是令我大開眼界!
臘八節作文600字 篇2
農曆十二月初八,民俗謂之臘八,就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此後"年味"日漸濃郁起來。在民間,一直流傳著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俗。
關於臘八粥的來歷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雲遊四海。有一天,他因飢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於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蒐羅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後,很快甦醒過來,並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一天,寺廟裡的僧眾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後,再分給窮人食用。後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南宋詩人陸游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臘八粥作為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每年的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全家人熬一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那時的生活很清苦,沒有太多的東西用於做粥的配料,可是母親卻總會想盡辦法給我們做上熱騰騰的臘八粥。母親把事先煮熟的紅豆、綠豆、花生和淘淨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鍋中,蓋上鍋蓋,在灶裡架好火。待開鍋後,母親隔一段時間用飯勺攪幾下,防止粘鍋,隨著鍋裡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臘八粥的香味頓時溢滿了整個土屋。
手捧著盛滿香噴噴臘八粥的大碗,心裡感覺幸福極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暖和溫馨,給全家人平添了一種過年前的節日氣氛。那時我只是覺得臘八粥好吃,而沒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後離開了家,才越發感受到這其中承載著母親太多的辛勞,太多對子女的美好祝願。
臘八節作文600字 篇3
很多人都不知道每年的臘八節是幾月幾日,的確,因臘八節是陰曆臘月初八,所以臘八節每年的陽曆日期都不盡相同。20xx年臘八節是1月27日,臘八節即將到來,關於臘八節的`作文改怎麼寫呢?
草草地吃過早飯,匆匆地上市場買菜。有人告訴我說,今天是臘八節。我一個人都過糊塗了,聽後,才有了點離年傍近的感覺。
回到家裡,樓室空空。一股懷舊的情思便縈繞心頭。記得小的時侯,一進臘月,便期盼新年的到來。我們幾個孩子幾乎一有時間就翻看日曆,將春節那天的紅頁摺疊,一遍遍倒記時數。一天,兩天,三天……恨不得春節即刻來臨。我們的母親見我們渴盼的樣子,便笑著說起了童謠: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小年過大年。聽著母親那慈愛的吟誦,便感覺春節真的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
臘月初七晚上,家裡開始熱鬧起來。父親將黃米、糯米、紅棗、和紅豆用溫水泡上,接著就用砂鍋在火爐上煮板栗。父親說,做臘八粥得要用五種材料,預示著來年五穀豐登。我們哥幾個圍在父親身邊,象幾隻沒扎翅的小鳥,等鳥媽媽餵食。栗子煮好,父親用乾裂的手剝開褐色的硬殼,將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顆顆輪流送進我們的嘴裡,可他一顆也捨不得嘗。這時,母親盤腿坐在炕頭,在明亮的罩子燈下,為她的這幾個兒女趕製新年的衣裳。橘紅色的罩子燈光柱直映用白紙糊的頂棚,頂棚便出現一輪圓圓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一家。臘八節的早晨雞還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頂著星星抱進柴草。輕輕的開門、關門聲,他咕噠,咕噠的拉風匣聲,現在好象還響在我的耳畔。我們也都醒來,捲縮在溫暖的被窩裡聽著風匣發出的有節拍的響聲,象在聆聽馬頭琴上優美昂揚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親呼喚著我們起床,笑著說:“快吃!快吃!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穀子先黃尖。咱們家早吃。”於是我的眼前又浮現了一片金黃。
臘八節年年有,而我們的父親、母親卻早已做古。我們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儘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種奢望。那美好的時光再也不會回來了!,想著想著,兩行熱淚便從眼角流出。
臘八節作文600字 篇4
很多人都不知道每年的臘八節是幾月幾日,的確,因臘八節是陰曆臘月初八,所以臘八節每年的陽曆日期都不盡相同。
草草地吃過早飯,匆匆地上市場買菜。有人告訴我說,今天是臘八節。我一個人都過糊塗了,聽後,才有了點離年傍近的感覺。
回到家裡,樓室空空。一股懷舊的情思便縈繞心頭。記得小的時侯,一進臘月,便期盼新年的到來。我們幾個孩子幾乎一有時間就翻看日曆,將春節那天的紅頁摺疊,一遍遍倒記時數。一天,兩天,三天……恨不得春節即刻來臨。我們的母親見我們渴盼的樣子,便笑著說起了童謠: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小年過大年。聽著母親那慈愛的吟誦,便感覺春節真的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
臘月初七晚上,家裡開始熱鬧起來。父親將黃米、糯米、紅棗、和紅豆用溫水泡上,接著就用砂鍋在火爐上煮板栗。父親說,做臘八粥得要用五種材料,預示著來年五穀豐登。我們哥幾個圍在父親身邊,象幾隻沒扎翅的小鳥,等鳥媽媽餵食。栗子煮好,父親用乾裂的手剝開褐色的硬殼,將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顆顆輪流送進我們的嘴裡,可他一顆也捨不得嘗。這時,母親盤腿坐在炕頭,在明亮的罩子燈下,為她的這幾個兒女趕製新年的衣裳。橘紅色的罩子燈光柱直映用白紙糊的頂棚,頂棚便出現一輪圓圓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一家。臘八節的早晨雞還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頂著星星抱進柴草。輕輕的開門、關門聲,他咕噠,咕噠的拉風匣聲,現在好象還響在我的耳畔。我們也都醒來,捲縮在溫暖的被窩裡聽著風匣發出的有節拍的響聲,象在聆聽馬頭琴上優美昂揚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親呼喚著我們起床,笑著說:“快吃!快吃!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穀子先黃尖。咱們家早吃。”於是我的眼前又浮現了一片金黃。
臘八節年年有,而我們的父親、母親卻早已做古。我們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儘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種奢望。那美好的時光再也不會回來了!想著想著,兩行熱淚便從眼角流出。
臘八節作文600字 篇5
“吃飯了!”我剛放下書包,爸爸便急忙喊道。的確有些餓,想到馬上就能吃到媽媽燒的香噴噴的紅燒肉和拿手的糖醋魚,我趕緊去洗了手。
“什麼?今天喝粥?”我望著每人面前的一碗粥,不滿地嚷道。抬眼看看平時一樣討厭喝粥的爸爸,想找到同盟,一齊“反抗”,沒想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著。再看看媽媽、爺爺,他們也都吃得樂呵呵的。這是怎麼啦?爺爺看我在發愣,便放下碗,饒有意味地吟誦道:“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婷婷,粥是寶啊,不可浪費!”我還沒回過神兒,媽媽義開口了:“早(棗)下力(慄)氣,來年豐收。婷婷,這粥有營養,吃吧!吃了臘八棗,背起書包往家跑。婷婷,快放假了吧?別呆了,快吃呀!”
“哦……”似乎這粥還有什麼深意!我剛捧起碗,爸爸一陣狼吞虎嚥,一碗粥已吃完了。他放下碗,大聲喊道:“過了臘八,不怕啦!”看著奇怪的大人們,我也學著他們的樣子,“大吃大喝”了起來。真是奇怪,一陣猛喝之後,原本冰涼的手變得暖和起來了。
邊吃邊聽他們聊著,我才慢慢明白過來:原來今天是十二月初八,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飢餓勞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發現,用大米粥救活,後來大徹大悟,得道成佛。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摻在白米中的五穀雜糧總計不下20種,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故又稱“福壽粥”。
原來,這看似普通的一碗粥有這麼深刻的意義,於是我趕快請媽媽傳授做“福壽粥”的方法。媽媽告訴我,先準備好要用的材料:必不可少的是粥米,豆、棗三樣,其他可根據自家人口味配比,如核桃、粟子,玉米、葡萄乾等。玉米要提前泡3—4小時,其他材料可混合洗淨,再將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鍋內,加足量水,燒開小火熬成粥即可。喜歡甜的就放些冰糖一起熬,用紫砂煲,三小時就能喝上粥了……
在我們這裡,臘八粥熬好後,先要敬神祭祖,再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儲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思。
這象徵著多福多壽的臘八粥,人家可別忘了十二月初八喝一大碗啊!
臘八節作文600字 篇6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初八,是要喝粥的。
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家家戶戶都要製作。傳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穀物。光看著就讓人聯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禍,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穀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花花綠綠的,散發著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著,我現在終於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著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
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裡面的水幾乎消失待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彷彿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
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著一絲滑爽,彷彿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說:“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
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臘八節作文600字 篇7
“好香啊。”農曆臘八的早上,一起來,我就聞到了一股香味,匆匆穿好衣服,來到飯桌前。這時,一碗粥浮現在了我的眼前,正準備拿起筷子好好品嚐一番,媽媽突然走過來笑笑說:“小饞貓,你知道這是什麼粥嗎?”我搖了搖頭。
“這個是臘八粥,每年農曆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媽媽說著,拿起勺子舀了一點粥,吃了下去。“說起臘八粥的來歷,那就悠久了。你想不想聽?”我開心的笑了:“肯定啦,瞭解一下也好嘛。”媽媽唸唸有詞的講解著臘八粥的來歷:“好了,我開始講了: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雲遊四海。
有一天,他因飢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於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蒐羅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後,很快甦醒過來,並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
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一天,寺廟裡的僧眾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後,再分給窮人食用。後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南宋詩人陸游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臘八粥作為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從此,每年農曆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了。”
我用湯勺輕輕地在碗裡的四周劃了幾下。然後,舀一勺放進嘴裡,粥熬得爛爛的,不用嚼,很快融化了,嘴裡還留有餘香。喝下了這碗臘八粥,我的心就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