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的作文彙總9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察的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察的作文 篇1
海邊有許多五顏六色的貝殼,讓每一個親近它的人都要去撿一些回來。我家的魚缸中就有7只漂亮的貝殼,它們是去年我去舟山海邊玩的時候精心地挑選回來的。
最大的一隻,是黃色的,旁邊長著六隻角,貝殼上面,有許多花紋,很漂亮。稍微小一點的那一隻,就更漂亮了。身上的圖案主要是由桔黃色的波浪線還有黑色和粉紅色線段組成,有時我還有點懷疑這隻貝殼的圖案是天然形成的呢,還是別人畫的?接下來我要介紹的是一隻很像茶壺的貝殼,它是桔紅色的,前面有一隻長長的“壺嘴”,樣子很有趣。我還有一個更有趣的貝殼,它像一個沒包好的春捲,鼓起來的地方像含著一塊肉,外層就像一張麵餅,這張麵餅還沒有完全捲住呢!剩下的三個貝殼,是我最喜歡的,其中兩個是一對,我就先介紹它們吧。它們的外面是綠色的,上面有一個個黑色和白色的小點,很漂亮。有趣的是,貝殼裡面亮晶晶的,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呢。另一隻就更別緻了,它是純白色,上面有一個個小疙瘩,很像漢白玉雕的。
海邊的貝殼還有很多很多,我真想把整個海灘都搬回家裡,那樣我就可以擁有漂亮的貝殼了。
觀察的作文 篇2
大家清楚:作文要過五關,斬六將,難以上青天。失敗是成功之母,今昔之別,今年我縣小學畢業生水平測試作文,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以及水平上都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筆者從監考到對卷面的仔細推敲得出,師生們之所以笑逐顏開的原因是: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解決了作文難的問題,是教得有方,學得有法的結果。全縣4300份作文的水平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真的讓人興奮。筆者認為成功的原因是教師巧攻觀察作文教學的五關。
一、攻觀察。這是學生習作要過好的'第一關,觀察解決材料問題,找米下鍋,作文,是把觀察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語言文字表現出來。即把米煮成飯。同一個班級的學生,雖然生活環境基本相同,但是由於觀察能力不同,學生對事物觀察敏捷度也不同,有的觀察後印象深刻,記憶猶新,有的卻恍恍惚惚,印象淡薄。為此,指導學生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學好觀察作文的關鍵。導看,主要應抓好兩個環節,1、是指導學生勤於觀察,學會留心周圍的人和事,對家裡的事。學校的事、乃至社會發生的事都做到心中有數。為了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我經常佈置學生觀察家裡人各自的性格特點,同學的外貌與習慣,市場街道的變化,自然景象的特徵,節日活動的狀況... ...學生經常帶著任務觀察,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觀察的習慣; 2、是指導學生善於觀察。就是指導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讓學生做到觀察有序,觀察有重點。如指導觀察節日活動,我要求學生按活動順序觀察,並著重觀察自己感到最精彩的部分,觀察人物活動,我要求學生先觀察其外貌,再觀察其行動表現;觀察動物,我要求學生先觀察靜態狀況,再觀察動態情況;觀察景物時,我要求學生按方位順序觀察。學生在完成觀察任務的過程中葉掌握了觀察方法。這樣,學生懂得了看什麼和怎麼看,也就為寫好觀察作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攻聽話。為了瞭解某一事物的全貌,憑看是遠遠不夠的,如到一個風景區,憑看只能看到其壯觀景物,而許多典故,歷史就難以明白了,【如南靖-土樓】若再聽聽導遊的解說,瞭解的也就更全面了。為此,在指導學生觀察後,也應充分調動耳朵的功能,讓學生多聽。觀察自然景物時聽鳥語,聽自然界的多種聲音;看演出時聽音樂、聽臺詞;參觀訪問時聽解說;看^電.影、電視時聽新聞、聽對話......讓學生把看和聽緊密地結合起來,既看又聽。為了對事物的全面瞭解,還應當多問,聽聽別人的見解,這樣就能收到良好的觀察效果。例如:一次我指導寫《偷聽來的家事》作文時,學生寫了父母親對“當老師有啥不好?”的爭論,以小見大,反映了社會對教師工作的見解,很有意義。
三、攻思索。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是觀察的繼續,是觀察的深化。只有透過思才能去粗取精,才能變周圍事物為自己寫作素材,所以應指導學生觀察與思考相結合。為了指導學生多做思的習慣,我每次佈置觀察時都要求學生要邊看邊想。如看節目活動要想什麼活動最精彩,看自然景象時要想想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看人物表現時思考他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說明了什麼... ...總之要求學生不僅要有所見聞,還應當有所思有所感,每觀察一個事物時要考慮好什麼是可寫的,什麼應略寫,想想自己的看法或態度。有了思的環節,學生也就不會“眉毛鬍子一把抓了”。
四、攻說話。從說到寫是作文教學的一大原則。《兒童心理學》指出:小學階段的兒童表達能力是從口頭表達向書面表達的過渡階段。從說到寫,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易為兒童所接受。所以在寫之前,先安排了說的環節很有必要。每次寫觀察作文時,我總是要求學生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先說出來,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聽後提出自己的意見。例如:寫《我喜愛的一種玩具》,我要求學生帶著三個問題觀察:玩具是什麼樣的?玩具是怎麼玩的?你為什麼喜愛或怎樣喜愛它。寫作時,我就要求學生帶著這三個問題進行說的訓練,學生說後互相補充,到寫時學生便不感到難了。這樣,既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為書面表達鋪平了道路,一箭雙鵰,何樂而不為。
五、攻寫作。觀察是手段,作文才是目的。前面說的四攻都是為了寫作奠定基礎和鋪平道路。如果沒有抓好寫作這一環節,前面的工作將前功盡棄。所以寫作應抓得紮實有效。幾年來,在這方面我主要抓了以下幾年:1、是抓選材,把看到的和聽到的材料進行篩選,選取有用之材;2、抓安排材料,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詳寫什麼,略寫什麼?做全面佈局,精心安排;3、抓試作交流;4抓修改,在學生交流之後根據大家的意見進行修改補充,使之完善。學生有了觀察的基礎,有了表達的交流,又有修改和補充,寫出的作文也就有了較高的水平。
總之,抓好五攻,是抓好觀察作文的有效方法,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教師導得有法,學生的作文將有一個較大的飛躍,就會如今年畢業生那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怕作文難的問題也迎刃而解了。
觀察的作文 篇3
炎熱的夏日,我和爸爸抓了一隻蟬,爸爸把蟬送給了我,我高興極了。
蟬長的很美麗,也很威武,頭是一個圓形,兩隻美麗又漂亮的凸出眼睛,它的身體黑黑的不像白鷺那麼白,它的身體是一個圓形,背上有一個透明乳白的大翅膀,抖動起來十分有力,它還有六條細長細長的小腳,每個小腳上各有個“魚鉤”,有這些小魚鉤就好辦了,它們上樹下樹就不會摔下來,可以穩穩的在樹上生活,蟬不但是皇室裡的小美女,也是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
我們抓的這隻蟬脾氣可大了,我把它拿回家放在一個小盒子裡,不讓出來失去自由,但它會想盡一切辦法想掙開牢籠,可次次都以失敗而告終,我看它好可憐,準備把它放出來,它飛走了一段時間,還回頭“吱吱”了兩聲,好像在像我道謝,說完它越飛越遠,慢慢地消失半空中。
放走的時候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諾貝爾,他發明了炸藥,但是發明的過程中,失敗了無數次,最後總於成功了,失敗是成功之母。
生活中我們無論幹什麼事情,都要像蟬一樣,我們要向自己的目標努力!
觀察的作文 篇4
我家養了一隻可愛的小白兔,它穿著一身雪白的襯衫,好看極了。它小巧玲瓏,一對光閃閃的小眼睛下面,長著一個三半嘴,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白白”。“白白”一身美麗,可愛,乖巧,機靈。
清晨,“白白”餓了的時候,就像鬧鐘一樣叫我起床,我就給它喜愛吃的食物白菜和胡蘿蔔,它吃得很快,長得也很快。它有一個特點,喜愛動,跳舞,還會轉圈。
我只要一摸它,它就又蹦又跳,好像是在為我跳舞一般,沒想到,它還有這麼多可愛的地方,我喜愛這隻小白兔,可愛的“白白”。
觀察的作文 篇5
我們家有一盆漂亮的花,它的名字叫百合花。它有長長的花杆,花杆上長滿了綠油油的葉子,上面開了兩朵潔白的百合花,它的樣子就像兩小喇叭對著天空吹著動聽的樂曲。
我每天早上都要餵它喝一點水,有時候還用小木棍鬆鬆花盆裡的土,天晴的時候就把它放到窗臺上曬曬太陽。爸爸說:“只有這樣植物才能健健康康的成長”。
有一天,我發現有一株小百合歪歪倒倒的好像生病了,我連忙去喊爸爸,爸爸看了說:“沒關係,這是小百合長大了的原因,花盆裡的土不夠了,它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要為它填填土”。後來我就在樓下用鍬挖了一點土給它填上。沒過多久,小百合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公主站立在花盆裡,散發著淡淡的香味!
從這以後,我知道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它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需要關心和愛護它,這樣我們的家園才會變得更加漂亮!
觀察的作文 篇6
一天,科學課上老師要求我們種蠶豆。
一拿到種子,我就仔細觀察起來。蠶豆的肚子胖胖的,綠油油的,還有一道黑痕,像是被黑線縫過似的。
一回家,我就把五顆蠶豆寶貝種在紙杯裡,給它們蓋上了一層白白的棉被——溼餐巾紙。蠶豆們對這個新家似乎挺滿意,在被窩裡舒服地睡著覺。
第三天,一條白白嫩嫩的小東西鑽了出來,這就是根!
根不停地向下鑽、向下鑽……一會兒扭曲,一會兒筆直,像一根白色的扭扭棒。隨著根越長越長,我把蠶豆們移到了花盆裡,紙巾棉被換成了泥土棉被,蠶豆寶貝仍睡得舒服。
幾天過去了,一棵嫩綠的小芽兒冒了出來,它是多麼小巧、可愛,像是一位綠娃娃“千辛萬苦”地鑽出來向世界問好。又過了幾天,其它四棵也爭先恐後地鑽了出來。
如今,它們長出了許許多多嫩綠的葉子,猶如一位位綠色仙子,上面的葉子好似仙子的翅膀,下面的葉子好似仙子的連衣裙,頂端的嫩芽就像仙子的髮夾,仙子們亭亭玉立在泥土上,真漂亮!
從一個綠胖子變成一位綠色仙子,多麼不容易啊!期待蠶豆們開花結果!
觀察的作文 篇7
在百花叢中有一簇花,花還未開放,那花骨朵像仙女一樣等待綻放更多的美麗……
夜了,葉子稍稍收斂,唯有她夜來香正悄悄綻放。粉白的花瓣,晶黃的花蕊,翠綠的枝葉…但她所有的美全部都在那花開的一瞬間,一瞬間她就脫去舊衣變成仙女,一瞬間她的光便能照光花園,一瞬間她的花香便傳出千里,一瞬間她的美就展示給世界……她雖沒有玫瑰的豔麗,沒有桃李的芳香,沒有康乃磬的甜美。但她有她的特點:夜裡下起了絲絲細雨,雨水滴落在那嬌豔欲滴的花骨朵上,那幼小的骨朵努力抵抗只為搏取最後的美麗,可惜那玫瑰的骨氣太嬌氣,抵不住這微弱的打擊,幾乎是幾下就被打落在地,但是夜來香呢?她不會放棄的,也不會失敗,就算有多艱難她也要堅持下去,堅持下去她就能香氣傳千里,堅持下去她就能將美麗瞬間展開給世界……夜來香骨子裡透著傲氣,不可認輸,也不能認輸,認輸了就沒有機會去展示美,認輸了就沒有機會去奉獻美……
終於在細雨過後,夜來香開出了動人的花,像一位舞女在風中翩翩起舞,又像一條魚兒在水中嬉戲,“噗哧”的一聲輕響另一朵夜來香也開花了,開得雖沒有玫瑰花那麼轟轟烈烈,但也在靜謐之下盛開了,開出了更美的花兒……
觀察的作文 篇8
9月15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放學回家,我拿了一點黃豆,放進小碗裡,倒了點涼水進去。你們知道我是幹什麼嗎?對,我是要泡黃豆呢!爸爸告訴我,要幾個小時後,黃豆才會有變化。我便密切監視著著黃豆的一舉一動,好像生怕它跑掉似的。剛過一個小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前去偵查,誰知,它竟然如此沉得住氣,來個按兵不動。我不由焦急起來,心裡暗暗說:“小黃豆,你快點變化呀,別讓我不耐煩了!”可小黃豆不為所動,好像跟我鬧脾氣,依然我行我素。過了三個多鐘頭,謝天謝地,小黃豆終於心軟了,有了一點兒細微的變化,一粒粒的顏色變淡了。“你總算中了我的招了”我有一絲的竊喜。
9月16日
星期三
晴轉陰
今天一放學,我就飛奔回家,趕緊給小黃豆換了水,免得它鬱悶。這時,我發現小黃豆發福了,肚子圓鼓鼓的。“瞧你多貪吃呀!”我風趣地對它說。小黃豆好像熱了,把它那層鵝黃色的外衣敞開了,露出了自己白白胖胖的小肚子,真像一位將軍。它的身上有一絲裂縫,好像咧開嘴在對我笑呢!我也高興得笑了。
9月17日
星期四
多雲
今天,我發現小黃豆的皮已經快全脫了,我剛想幫它把皮拉下來,可想到爸爸說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才忍住了。小黃豆的味道沒有變,仍是微甜的。一想到小黃豆快要脫皮了,我的心裡呀,就是美滋滋的,好像熊吃了蜂蜜似的。
9月1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聞了一下豆子,酸極了,小黃豆好像洗了一個“酸澡”,還帶著一點兒臭味。我摸了一下小黃豆脫下的皮,像豆腐一樣,嫩嫩的,一捏就碎。小黃豆有的裂開了,像兩個小半圓。真可惜,爸爸把它倒了,因為我的小黃豆把家裡都弄得充滿了酸味,我真傷心!
這小小的黃豆真是有趣呀!
觀察的作文 篇9
我們家養了三條小魚,兩條“白老鼠”,一條“透明魚”。為什麼叫“透明魚”呢?是因為它的身體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它骨頭,所以我才叫它“透明魚”。
我發現天變冷了,小魚再也不游到魚缸的上面了。吃魚食的時候,它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快速地游上來吃。原本游來游去的小魚,現在也每天在水草叢中發呆了。它睡覺的時候也不再搖動它美麗的尾巴了,有一點和以前一樣,它睡覺的時候還是張著明亮的眼睛的,因為它們沒有眼皮。
這就是我觀察的三條小魚,原本活潑可愛的小魚,因為天氣有點冷了動作就變得有點慢的三條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