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700字精選9篇

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700字

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700字精選9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700字精選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700字精選9篇1

  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裡,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是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每個人的成長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而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中。

  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滿和睦、社會進步發展的基石。

  百善孝為先!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教育我們要孝順的話似乎不曾說過幾句,然而,他們卻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身教”。

  從去年起,爺爺的身體一直不大好,每隔一個月都去醫院輸液療養,在爺爺住院的這幾天裡,爸爸總是一天24個小時在醫院陪護,在病床前忙個不停,生怕對爺爺照顧不周,媽媽也是天天變著法給爺爺做營養粥,不管颳風下雨都準時去醫院送飯。受爸爸媽媽孝心的感染,我也特別孝敬關心家裡的每一位長輩,堅持每週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打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告訴他們多保重身體。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的印在我的心裡,影響著我的言行:每次去超市買

  東西,我會在腦子裡事先造個購物清單,買生活中的必需品,買價效比最高的物品,食品類的東西不能買太多,吃多少,買多少。在穿衣服方面,我也從來不攀比,只要乾淨舒服就行。學習用品,我也會非常愛惜,文具包髒了洗過繼續用,本子直到一頁不剩的用完為止。

  最後是勤。“勤”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生活中,每天媽媽下班後,從來沒有坐在沙發上看過電視,到家馬上開始洗手做飯,打掃衛生,吃過晚飯後,媽媽還是沒有休息,會接著給我改作業,洗衣服。我看到媽媽這麼辛苦,也會主動幫媽媽做些家務,鄰居見了都誇我是個勤快懂事的小姑娘呢!其實都是受媽媽影響的,也是我家的家風在我身上的體現。

  我要時刻牢記“孝、儉、勤”的家風家訓,把這種優良品質保持下去。

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700字精選9篇2

  對於幼兒的成長來說,家風是最重要的生態環境。所有的成長其實都一樣,最需要的不是某種單一的給予和關注,而是對整個環境的構建和良好生態的呵護。

  在教育幼兒中,有意識的部分其實往往不被受教育者所接受;而無意識的教育才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更有效。所謂的教育無痕,道理正在於此。

  家風的生態環境會讓孩子學會自我教育,這種教育才是真正有益的教育,是主動性成長,是一個人一生中都很重要的一種素質。一個孩子的未來,是需要看自我發展的能力的,俗話就是說看後勁。而自我發展是和自我教育分不開的,家風就可以做到讓孩子自我教育、自我發展,有後勁!

  所謂家風不是能馬上立竿見影的事,也不是一朝能夠實現的。而且,家風建設不是從孩子開始,而是從父母開始,有時候甚至從祖父母開始。

  想把孩子教育好,第一個條件就是父母需要足夠優秀足夠好。想讓孩子優秀,父母得優秀。要以身作則,所以在教育中,當然必須也得以身作則,父母先把自己做好。所以一個家庭家風如何,當然是父母決定的。甚至,家裡輩分最高的人,是決定家風的人。現在很多祖父母會參與到小家庭中,和年輕父母一起育兒,這對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不可倚老賣老,要給全家做好榜樣。

  一個家庭在養育幼兒時不要單打獨鬥,應該形成一個教育者整體。當然這不是說教育方式要保持完全一樣,只要能互相配合好,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養育目標是否一致。而想有效形成目標一致,家風建設是非常好的紐帶。它能讓家庭形成一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家庭是幼兒走向社會的演習場,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孩子從家庭進入社會的坡度,讓孩子能很快融入社會。

  幼兒什麼樣就是好?不是父母自己看著好就好或老師看著好就好的事,最終、最有權威的評判者是社會,是世界。從這個角度上說,幼兒只有知識和學歷是不能立足於社會的,也不能擔起民族復興的重任,他身上的那些從家風中生長出來的做人最根本的素養,包括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責任感,那種勇於擔當、勇於創新的精神等,才是最重要的哦。

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700字精選9篇3

  家風對家族的傳承至關重要。沒有淳厚家風,無法使一個家族瓜瓞不絕,更無法使一個家族不分崩離析。有認同感的家族才有凝聚力,這種認同感顯然不可能是家族財產,因為財產常常被瓜分而最終罄盡,只有一種東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成員分沾,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因此增值――那就是讓所有家族成員引以為豪的“家風”,家風是一個有影響力有美譽度的家族必備的要素,也是一個家族最核心的價值。

  家風往往體現在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訓家規中,這些家訓家規在中國有著諸多的名稱:“家規”“家矩”“家訓”等等,若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教”。無形的家風必須依賴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傳併發揚光大。

  “家教”是所有民族都擁有的一種對子孫的教育方式,但以中國為最有特色,因為,在中國,“家教”尤為重要和必要。中華民族歷幾千年而血脈不斷文明不墜,我們自有我們全社會共同尊崇的價值基礎。這個價值基礎是以儒家道德信仰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我們民族的信仰系統不是仰仗宗教,而是仰仗對自身傳統道德的尊崇和修習,修習的最普遍方式,非儀式而是“教化”。

  “教化”的方式包括多種:宗法制度的薰陶和約束、官方倡導鼓勵以至於全民崇尚的讀書(以讀儒家經典為基本內容)、良風美俗中的禮儀習得等。而家教,是“教化”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形式,直言之,沒讀過儒家經典的人在古代中國比比皆是,但是,完全沒有接受過家教的人幾乎沒有。很多沒有受過學校教育、又無宗教信仰的人,其基本價值觀並無悖謬,甚至道德信念極深,為人極其誠愨敦厚,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中國式的“家教”。

  中華民族創造過世界民族中罕見的奇蹟:那就是,國民整體的教養氣質,都是彬彬有禮溫柔敦厚的,國民的行為舉止,也是有理有據規矩方圓的。這是“教化”之功,而“家教”,在“教化”之中,居功至偉。

  中國人安身立命之處不是天國,而是家國。家風乃吾國之民風。

  家風、家教,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詩書傳家、勤儉持家、尊老愛幼、明事知禮??這些,是家風家教的永恆主題。好的家風家教,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舊時代的家風家教,常常是糟粕與精華並存。

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700字精選9篇4

  家,就像一顆蘋果樹,樹上的蘋果是好是壞、是酸是甜,與家庭的家風家訓密切相關。我家的家風家訓有些特別,它們並不是條例守則,也不是掛在牆上的醒世箴言,但它們卻隱藏在家人的一言一行中。

  奶奶經常教導我:做人要有愛心。她跟我講了這樣一個神話故事:在一個臨海的小村莊裡,住著一位善良、有愛心的小女孩。有一天,小女孩在海邊的`淺灘上發現了一隻小海豚,小海豚的鰭受傷了,小女孩因為不捨將小海豚留在那,便用玻璃打造了一個大魚缸,然後把小海豚放到大魚缸裡養傷。一個月後,小海豚的傷好了,小女孩便把它放回了大海。小海豚歡快的遊入海中,突然之間,大海驚濤駭浪起來,小海豚擔心小女孩,便遊了回去。昔日寧靜的小村莊已面目全非,小海豚在廢墟中找到了已經遇難的小女孩。傷心的小海豚把女孩拖入海中,誰知小女孩忽然也變成了一隻海豚!於是小海豚和小女孩一起歡快的遊向了大海深處。是啊,好心有好報,奶奶教會了我善良。

  爸爸不善言辭,但他對爺爺奶奶的"孝"卻是我能看見的。爸爸心疼爺爺大把年紀還在外奔波,總是定期給爺爺奶奶買各種營養品。爸爸還怕爺爺奶奶不願亂花錢,總是在網上親自給他們買好衣服。從爸爸身上我明白了百善孝為先。

  媽媽教會我了溫柔和善的對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雖然說母女情深,但有時我也難免對媽媽發點小脾氣,每當這個時候,媽媽總會耐心聽著,然後和顏悅色的跟我談心,排解我的小煩惱,最後再說幾句有趣的話,讓我“多雲轉晴”。當我和朋友鬧矛盾時,我也會用這個辦法,果然百試百靈。溫柔的對待他人,他人也會回報以溫柔。

  而爺爺教會我的是學習要勞逸結合。我的爺爺已經60多歲了,但他仍然像個孩子,記得那次爺爺陪我在小區裡打籃球,玩的可開心了,我馬上就把上學的疲倦丟掉了。平時喜歡運動和養生的爺爺,身體也倍兒棒。爺爺常說,人就像一根小棒,不管後面積攢了多少"0",只要小棒一倒下,後面有再多"0"也沒用了。

  雖然我說不出我的家風家訓,但它們卻使我記憶深刻,這些東西烙印在我的心上,讓我在成長的路上走的更穩更快。

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700字精選9篇5

  我有一個溫暖的家。我生活在這個家裡學到了許多的道理。

  從小,奶奶就告訴我,做人要時時刻刻為別人著想,通情達理,不能為了一己私慾而傷害他人。我深深地記住了這句話。

  記得那是二年級暑假的時候,我的右胳膊骨折了,在家休養,不能按時開學。媽媽為了不讓我落下三年級的新知識,就買了許多輔導資料,讓我在家自學。媽媽每天還要佈置第二天的學習任務,晚上下班回家檢查學習情況。本來以為可以痛痛快快在家玩的我,當時很生氣,心想:我都快是個“半殘疾”的人了,還佈置這麼多作業,真煩!媽媽卻說:“你右手寫不了字,不是還有左手嘛!媽媽不要求你字寫得多漂亮,只是想透過作業來看看你一天的學習情況。”我一邊很不習慣的用左手寫著作業,一邊心裡犯著嘀咕:哼!媽媽才不是奶奶說的那種無私奉獻的人呢!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我改變了對媽媽的看法。

  有一年的冬天,我放學早,就去了媽媽單位,當時媽媽和她的同事正在忙工作,我就安安靜靜的做作業。我無意間開啟媽媽的抽屜,發現一張紅色的卡片。原來是媽媽參加慈善活動,義務幫助了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貧困學生,給他購置了書籍和過冬的衣物。這張紅色的卡片就是那個學生回給媽媽的感謝信。看著正在忙碌而無暇顧及我的媽媽,我心裡頓時感到很溫暖,覺得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柔最可愛的人。

  而我的爸爸也是奶奶說的那種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人。爸爸經常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經常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有時候我很不理解他,就會問:“爸爸,我們家也不是很富裕,你怎麼總是很喜歡幫助那些人呢?”爸爸總是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咱們再不富裕,也比在街邊頂著大太陽賣菜的老奶奶老爺爺強吧?咱們家裡也有老人,要是你奶奶這樣在路邊,你幫不幫?”“我幫!我肯定幫!”我搶著回答。爸爸摸摸我的頭,笑了。

  我的父母不僅給了我生命,更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在父母的盼望中出生,在長輩的教導中成長,在生活的經歷中成熟,我要帶著這些,走好以後的每一步。

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700字精選9篇6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風的樹立、存在,對整個社會是有好的幫助的。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座;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個人禮儀素質和道德水平的體現,還是一個人背後家風好壞的體現。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我健康茁壯成長著,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風印跡。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上一個暑假,我的奶奶因為生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責任。住院期間,媽媽每天要去醫院照顧奶奶,幫奶奶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奶奶準備各種有營養的飯菜,給奶奶送到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直照顧奶奶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說累。爸爸媽媽對奶奶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著我,每天我自覺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儘量不讓他們為我的事情操心。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地成長著,我們貪婪地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麼無私的愛著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後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媽媽也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同學們,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團員。讓核心價值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點燃,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成為人們一種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

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700字精選9篇7

  每個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麼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的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她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導師。

  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是覺得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媽媽常常對我警告的有這幾點:1、吃飯不要狼吞虎嚥,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2、吃飯時嚴禁邊吃飯邊大聲說話。3、不能翹腿。等等……雖然還有很多條的規矩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我讓我更好的成長。而我和媽媽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作息表,週一至週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週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週日媽媽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常常會聽到旁邊的人會被這麼讚揚“這個孩子真有修養,看上去就很乖的樣子。”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人這麼誇獎是因為她長期處於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修養是一時裝不來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們何嘗不是處於一個不好的社會環境中,而且他們大多數家中都不會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才會導致他們這樣,相反如果他們的家人更多一點關愛他們,家中也沒有什麼不好的風氣,他們也不會邁出小混混的這一步。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儘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

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700字精選9篇8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至今已經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傳承至今。它的文化深深地銘刻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從大家到小家,每一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修養,他們看似無形卻深深的滋潤著我們,使我們幼小心靈茁壯的成長,健康的成長。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需敬聽。父母責需順承。”從幼兒園開始時,我就開始背誦弟子規,它承載了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中國最傳統的作風,從中我感到“孝”的重要性。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孝”就是我所遵循的家風。

  父母是把我帶入世界的第一人,首先我感恩他們讓我真切的感受世間萬物,他們是成長的第一任老師,我愛他們,更要孝敬他們。我記得,我的第一次發燒,晚上半夜,感覺全身無力滾燙,我起床去客廳的時候,媽媽聽到了,就起來問我,我滿臉通紅,媽媽直接帶我去醫院,在我旁邊待了一夜未睡覺,物理降溫,隔一段時間就測量體溫。一整夜的守護,一整夜的操勞,我至今還記得他們疲勞的臉和滿眼的血絲。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孩子的一切似乎都是他們的生命,

  我記得有一次我玩心大發,嚷嚷著要出去玩。爸爸媽媽看著很無奈,因為他們的工作不允許他們的停留和停歇。我記得爸爸給他們的老闆打電話的語氣,聽著有一絲的哀求,有一絲的請求。那時的自己真不懂事。後來還是成功的出去了,好開心,好像忘記了老師的批評,忘記了作業的煩惱。一路上他們陪我笑,陪我鬧,看山,看水,看風景,我忘記了所有的壓力,所有的煩惱。父母是我學習的調味品,是我壓力的釋放氣包。

  我記得,父母帶我去看爺爺奶奶的情景,老人臉上的舒心的笑容,讓我感覺他們年輕了很多歲。父母當時告訴我,他們是我的父母,一定要常回家看看。頓時我讓我熱淚盈眶,“我的父母”,多麼沉重的詞語,我也要用我所有的後半生去護他們,愛他們,孝他們。

  “孝”,只是一種,還有很多的優良傳統,優良的作風,我需要一一的學習,一一的體會,一一的實踐。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統,我要傳承,永記,以身作則,把他們當成今後道路的另一種除了知識以外的文化信仰。

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700字精選9篇9

  一個家庭,有良好的家風,才能夠和諧的融洽發展;有良好的家教,才會讓子孫後代守德尊規,持續繁榮。我的家庭在家風和家教方面就非常重視這,尤其是我的父親,對我們的要求,尤其用心嚴格。

  感恩,是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應該履行的義務。很小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讓我背誦弟子規三字經之類的,他常說:人要學會感恩,感謝身邊的每個人,別人在你有困難時施以援手,你要做的不僅僅是感恩,還要在他人有困難時,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人。我謹記父親的這句話,並努力的完成著。

  孝順,百善孝為先。小時候,我常見父親用自己的雙手和爺爺奶奶做著農活,他總是自己辛苦的幹著,讓爺爺奶奶回家歇著。每當我給爸爸送水的時候,他總說:先給爺爺奶奶喝,爸爸不渴。可是我明明知道他很渴,很想喝水,卻不理解他的這種做法。我問過父親,他說:我的父母養育我長大不容易,小時候的我不懂孝順,現在我要好好地彌補。父親用他的實際做法告訴我該怎樣孝順,告訴我孝順的重要性。

  睦鄰,鄰居與我們抬頭不見低頭見,如果能做到相互關心,相互諒解,那就給自己和他人都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記得小時候找父親,那時他們單位住的是一幢瓦樓房,父親住樓上,上下是木樓梯,如不小心走得重或者水弄在樓板上,父親一定要批評,因會影響鄰居。幾年來,我們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只要有機會在一塊都有講不完的話,說不完的家事,十分開心。鄒家在房頂上種了蔬菜,不同季節有不同的菜,總是熱情的送上門或讓我去採摘。有時我從兩家之間約一米高的隔牆上爬過去,把需要的菜採過來,綠色環保的菜味道就是不一般,吃著放心,然而更多的是暖心。

  點點滴滴的回憶,讓我對父親與家庭充滿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恩,我愛我家。然而,沒有國哪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構成社會的細胞,千萬個家庭有好的家風,國家就和諧穩定、蓬勃向上、國富民強。讓我們重視家風、端正家風、涵養家風,共同建立社會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