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觀後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82年生的金智英》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電影裡的女主看起來瘦弱,打扮平民,但絲毫未減弱她的美,也許是自然吧。她因生孩子,辭掉工作,一心在家照顧孩子,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蟲媽”,她的丈夫在外人看來是體貼入微的.好男人,確實相對大部分男人來說已相當好了。她在公園裡帶孩子,喝咖啡,旁人羨慕她的“養尊處優”,然而,事實怎樣,只有她心裡最清楚。
她的母親,在少女時期,成績是家裡孩子中最優秀的,長大後想當一名老師,但被迫退學去當女工掙錢以供養她的兄弟讀書。在她大學畢業時,因未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不願意去拍畢業照時,被爸爸怒罵說她到合適的年齡嫁出去就好了,母親當即袒護她的女兒說想去做什麼就去做吧。因長期在家未工作的她一度和常人不一樣,時不時會出現幻覺,她的丈夫建議她去看精神科醫生,她的母親看到女兒如此時痛哭流涕,回家難過臥床,爸爸回來拿了一箱補藥說是給兒子滋養身體,媽媽一度生氣,摔掉藥箱,大哭大鬧,心疼自己的女兒不被人所愛。
電影所反映的是現實中的“重男輕女”現象,以及女性為家庭所做出的隱忍和犧牲。劇中女主,她的母親,姐姐和老闆,某種程度上都是受害者,但幸運的是,她們深知自己是“不得不”。現實生活中和她們的處境相似的不勝列舉,但卻有時深陷其中而不自知,以為這是一種美德,一種責任,一種理所當然,一種天經地義,放眼望去,身邊的人幾乎都持有如此想法,細想便覺得可怕。前兩天看音樂治療的書,其中有提到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將音樂治療應用於緩解疼痛中的都是女性,她們無私、溫柔、善良、博愛,她們有其存在的宏大意義與價值,上帝的天平不會側重於哪一邊,只是人心中偏袒和扭曲了事實,我相信來自女性的偉大力量。
遲來的節日祝福,獻給我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