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精選】四年級觀察日記範文集合5篇

四年級觀察日記

【精選】四年級觀察日記範文集合5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穫的,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觀察日記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1

  我家衛生間的木門下沿,因長期潮溼,大都腐朽,現長起許多小蘑菇。每天上廁所的時候我都能看到蘑菇的生長,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好奇心理,想把蘑菇的種種瞭解清楚。

  於是,我開啟電腦進行搜尋,原來:蘑菇是菌類,喜歡在陰暗潮溼的地方生長,它是由菌蓋、菌柄、菌褶、菌環和菌根組成的;蘑菇可以食用,味道鮮美,尤其是和小雞一起燉。看到這,我興高采烈,想:如果我家的蘑菇是無毒的,我就可以吃到蘑菇了!想著想者,我不禁讒言欲滴。

  以後,我每天都給蘑菇澆水,期盼它快快長大,讓我一飽口福。

  突然有一天,蘑菇全都死了,我看到後很納悶,想:為什麼天天澆水蘑菇還會死呢?疑問驅使著我再一次開啟電腦搜尋:它是因為我給它澆太多水了,蘑菇不能通氣,而憋死了,但是還有期望,菇種還沒死(因為菇種是由子實體和有機物質組成的,這兩種物質都不怕水,所以菇種沒死),只要操作適當,就能成活。我欣喜若狂,想:只要付出了,就一定會有收穫。

  我按照電腦上說的做,蘑菇果然又生機勃勃起來。我很興奮,可這次不光是因為能吃到蘑菇,更是因為自己又學到了新知識。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2

  三月的天空,飄起了綿綿細雨。我和媽媽準備泡豆子,觀察豆芽的生長過程。

  我迫不及待地挑選了一些顆粒飽滿的黃豆浸泡在水裡,看著它們靜靜地躺在盆子裡,就像一顆顆金黃色的珠子。浸泡後,豆皮起皺了,好像老奶奶臉上佈滿的一道道皺紋。晚上,黃豆脹起來了,像個大頭娃娃,顏色也淺了,由金黃色變成了淡黃色。

  我堅持每天給豆子換水。過了幾天,我滿懷期待地給豆子換水時,發現豆子變得更大了,彷彿馬上就要破裂似的。有些豆子已經發芽了,淡黃色的芽戳破豆皮,好奇地探出腦袋。其他的豆子也不甘示弱,好像在說:“哼,等著瞧吧,過幾天,我也會長大的。

  接著幾天,大部分豆子變成了綠色的,豆皮也裂開了。

  又過了幾天,我發現豆子都發芽了,彎彎的,像一個個鉤子似的,可愛極了!有的根鬚向下垂直生長,好像老爺爺的鬍鬚。而落在盆底的豆子,芽兒蜷縮成一團,似乎在尋找繼續伸展的方向。

  在陽光的照射下,依靠充足的水分和氧氣。豆苗兒長高了,漸漸地開始脫皮,綠色的豆瓣也慢慢地分開,長出了許多小米粒大小的根鬚,白中泛黃,似乎想迫不及待地投入大地媽媽的懷抱。

  看著這些充滿生機的豆苗,它們像一個個高低不同的音符在跳躍。透過這次觀察,我不僅瞭解了豆芽的生長過程,也多了一份收穫的喜悅。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3

  我家來了一群新朋友,就是13條蠶寶寶。蠶寶寶黑黑的,乍看像一群小螞蟻趴在盒子裡。小蠶頭大身子小,叫蟻蠶。

  過了幾天,我去看小蠶們。呀!它們長大了不少,身體變長了,食量也大了不少。我把嫩嫩的桑葉切成了細細的小片放了進去,小蠶似乎感覺到食物來了,頭一搖一晃地爬到桑葉邊上。它先聞了聞,再用吸盤式的腳牢牢地吸住桑葉,開始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仔細一看,我發現它們的嘴移動得風馳電掣。我看得入神了,自己的嘴也跟著“吧嗒吧嗒”地嚼了起來。

  由於最近作業多,我已經好幾天沒餵過小蠶了。開啟盒子一看,小蠶身上皺巴巴的,像一個個小老頭。媽媽告訴我,那是蠶寶寶要蛻皮了,因為小蠶不斷地長大,但身上的皮不會跟著變大,所以小蠶要脫掉舊衣服,換上新皮襖。

  小蠶經過了一次又一次蛻皮,已經變得雪白雪白的了,我和妹妹發現,在蠶寶寶腹部的前幾節身體的邊上,都有一個黑色的“圓片”,我上網一查,原來那是小蠶的鼻孔——氣孔,它們都靠這些小孔呼吸,而且在呼吸的.時候,它們背上有一條時粗時細的線,那是“背脈管”,是蠶寶寶輸送血液的地方。

  漸漸地,蠶寶寶要吐絲了,這時蠶寶寶的顏色有一些小小的變化,看上去要略黃一些,而且黃得透明,特別是胸部,似乎已經能夠看到它身體裡面的蠶絲了。只見它們先吐出一段雪白的絲,織成了一個“Z”形,然後再用絲把自己一圈一圈地圍起來,變成一個透明的球。

  幾天後,我開啟盒子一看,雪白的繭子做好了,蠶寶寶們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裡面,媽媽說這是蠶要化蛹成蝶啦!我期待著我的小蠶破繭成蝶。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我們在雕塑公園學無線電。中途休息時,我看見兩隻螞蟻從我身旁悄無聲息地爬過,我突發奇想:螞蟻是怎樣的呢?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就想抓幾隻螞蟻進行觀察。

  我拿出我們科學課上用的飼養盒,往那兩隻螞蟻身上一個“蓋帽”,那兩隻螞蟻都被我蓋住了。我好不容易把兩隻螞蟻裝進飼養盒,蓋緊蓋子。心裡可高興了。

  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從包裡拿出飼養盒,謝天謝地,螞蟻還好好的,沒被我悶壞。我仔細觀察,發現螞蟻頭上有一對大顎,還有一對觸角。觸角分成兩截,觸角尾部很粗,像一個大棒槌。

  我給它們都起了個名字,一隻螞蟻可活潑了,我給它取名叫“小猴子”,它喜歡在瓶子裡爬來爬去,你看,它又在亂爬了;另一隻很懶,總縮在那裡不肯動彈,還喜歡把身體縮成一團睡大覺,我就給它取名叫“懶洋洋”。聽說螞蟻喜歡吃甜食,我就放了一些白糖進去。果然,兩隻螞蟻開始飛快地在白糖堆上爬來爬去,彷彿在比誰爬得快似的,又像在打架,搶白糖吃似的。我不禁為“小猴子”助威,一會兒我又開始擔心“懶洋洋”會不會被打傷。我就輕輕地拍了拍瓶子,它們彷彿聽懂我的意思似的,兩隻螞蟻立馬分開,各佔一地。

  然後乖乖地、靜悄悄地在自己一邊的白糖堆上又飛快地爬來爬去。

  我捉的兩隻螞蟻真是又聽話又可愛呀!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5

  20xx年10月30日 雨

  新 居

  今天,我那美麗的魚缸裡住進來了一個小傢伙――小蝦。這隻小蝦呀很活潑。可是它太孤單了,因為它沒有夥伴。但我的朋友,別為它擔心,大約三分鐘以後,又住進了一位新夥伴――小燒火魚,自從有了新夥伴,這裡就熱鬧起來了。小蝦和小燒火魚相處得很好。小燒火魚,不!小“姐姐”從水面拖下來些美味佳餚給小“弟弟”――小蝦吃。小“弟弟”乘“姐姐”休息的時候,悄悄從後面繞過來,調皮地用長長的觸鬚去撓小“姐姐”的尾巴。這位小“姐姐”呀,嚇得一下子蹦出了水面。小“弟弟”卻在水底抖動觸鬚,揮舞著小腳,正高興呢!

  20xx年11月5日 陰

  死 亡

  可惡的死神把黑手伸向這對小“姐弟”中間,今天中午,可憐的小“弟弟”不幸去世了,“姐姐”非常難過,它老是悲痛地在小“弟弟”的身邊游來游去。我見了也很悲傷,我把蝦“弟弟”放進了旁邊一個裝著防腐藥水的瓶子裡,讓“姐姐”能時時刻刻看見它。

  20xx年11月9日 晴

  解 放

  小燒火魚姐姐就這樣孤獨地生活著。儘管缸裡裝飾得是那麼漂亮;水底的鵝卵石是那麼光滑;水中的魚草是那麼嫩綠,可是小燒火魚卻如同坐牢一般。水面上浮著許多香甜可口的美味,可小燒火魚連看都沒看一眼。它一會兒停在水中,好像在思念死去已久的“弟弟”;一會兒又游到水底,對著鵝卵石,似乎在傾吐心中的哀情。看到這情景,我流下了眼淚。

  我們不能離開集體,小燒火魚也不能離開伙伴。我痛苦地把它放進了魚塘裡。小燒火魚向我擺擺尾巴,它是在向我道謝嗎?

  啊!再見了小燒火魚,再見了我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