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動物觀察日記彙總六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這一天裡,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日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動物觀察日記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動物觀察日記 篇1
在爺爺的幫助下,終於在一個潮溼的牆角里找到了兩隻小蝸牛。後來我把它們放在一個小盒子裡開始仔細地觀察。
它們的背上揹著一個漂亮精緻的“小房子”,柔軟的身體就藏在這個房子裡。 我發現蝸牛好像沒有骨頭,身體柔軟,全身溼漉漉的。頭部有一對螺旋形的觸角,對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應。如果把它放在陽光下暴曬,它們很快就從用薄膜封閉著的“門洞”裡出來了,這說明蝸牛非常害怕強光的直射。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跡,在陽光下閃爍。這說明它行走時需要潤滑。
可是,蝸牛的嘴在哪兒呢?我找來一個放大鏡仔細地看才發現一個很小的圓點,我想蝸牛一定吃得很慢。於是我做了一個實驗。我拿來一片菜葉放在盒子裡,把蝸牛捉來讓它吃。我等了好長時間也沒有看到它吃菜葉,我就把盒子蓋嚴,去睡午覺了。當我醒來的時候,我吃驚地發現蝸牛把葉子快吃完了。但我始終沒有看見它吃東西 ,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細一看,盒子裡有許多黑色的小顆粒,放菜葉時並沒有這些東西,那一定就是蝸牛的排洩物了。我大概睡了三個小時,這說明蝸牛是在黑暗中吃東西,而且吃得很慢。
蝸牛真是一種神奇的動物,特別是它那背在背上的保護著它的.“小房子”,給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感覺。
小動物觀察日記 篇2
下午,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去菜地裡觀察螞蟻。我抓了一隻非常大的螞蟻,把它關在了一個玻璃瓶裡,然後邊養邊觀察。因為它的個頭特別大,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巨無霸”。
我發現,小螞蟻的嘴巴和我們的嘴不一樣,它的牙齒像一個尖尖的彎刀,也許就是這把彎刀才能夠更好地把食物切割然後吃下去吧。小螞蟻的身體分三節,第一節是它的頭部,第二節是它的腹部,第三節是它的尾部。長了八條腿,有趣的是它頭上長著兩根觸鬚,我想為什麼它要長二根觸鬚呢?
於是我跑回菜地去想弄個明白,這時我發現了一隻小螞蟻發現地裡有隻死了的青蟲,它試著搬了搬可太大了搬不動,這時它急忙掉轉頭去尋找它的夥伴,它用觸鬚向伴們對話,過了一會兒我看見一隻只的小螞蟻排著隊像條黑色的長龍似的湧向了那條青蟲,然後,大家一起奮力地拖著往洞裡搬。
我興奮地對著媽媽大叫:“我明白了,原來螞蟻的觸鬚是用來招喚同伴的,是它們用來交流的。”
透過觀察小螞蟻我還知道了一個道理,別看螞蟻小,但團結力量大,不論做什麼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成功。
小動物觀察日記 篇3
因為昨天有新發現,所以我今天一大早就起床觀察倉鼠。
我先將倉鼠放到黑暗的地方,好觀察它們的活動。果然,倉鼠們又站起來。我發現鼠糧沒有,它們一定餓,我急忙拿起鼠糧,喂一些給它們,結果我又有新發現!
我剛放好鼠糧,它們便蜂擁而上,一起來吃鼠糧,哈,真是餓呢!小饞鼠!
小動物觀察日記 篇4
我家養了一隻小黃狗,名叫“旺財”。
它有一對摺起來的耳朵,耳尖成三角形一樣折下,兩顆像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小的黑鼻子,紮了兩個小孔,大大的嘴巴,閉上時,就會看見下巴和嘴連成一片黑乎乎的,脖子這一年被鐵鏈勒瘦了,四肢還是粗壯有力,尾巴如同一條天尾鞭,時不時地搖甩著,又彷彿是數學中的9!
今天,我早餐吃不完,就把剩下的麵條倒在了旺財面前的地上。旺財一看見吃的,眼睛發光,就使出了“餓狗撲屎”,撲到麵條上面,地上的麵條就猶如一條條小蟲,被狗一條條地吃個精光,狗還用舌頭仔細地舔乾淨那些美味的湯,真貪吃!
旺財真是一隻又可愛又貪吃的小狗啊!
小動物觀察日記 篇5
大自然裡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有可愛的小鳥,有兇猛的老虎,有五顏六色的小魚……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小蝸牛了。它有著一個小小的腦袋,圓圓的殼,可愛極了。
蝸牛在晚上吃東西,傍晚出來活動。吃東西的時候,它先爬到葉子中央,再沿著邊緣一點兒一點兒慢慢的啃。
在傍晚活動的時候,小蝸牛們有時藏在菜葉下玩捉迷藏,遮遮掩掩的,有時一隻爬到另一隻上面疊羅漢,下面那隻好像在說:“輕一點,別把我的房子壓壞了!”真逗。有時還抱在一起爬來爬去,身子緩緩抬起來又慢慢落下去,好像在舞蹈,難道他們現在流行舉辦“可愛動物舞蹈比賽”,如果真是這樣,那可真的太太搞笑了,我心愛的小蝸牛們迷住了我。
雖然那幾只小蝸牛已經被我們放回美麗的大自然了,但它們給了我無窮的快樂,有時讓我討厭,有時讓我喜歡。說到底,我愛我的小蝸牛們。
小動物觀察日記 篇6
7月8日 星期天 晴
今天,我們家來了一個特殊的成員——一隻小白鼠,我叫它豆豆,豆豆是個響噹噹的“男子漢”,小傢伙的毛是花色的:頭和屁股是淺褐黃色的,身體中間是白色的;三角形的頭上一雙小黑珠子似的眼睛總是那麼有神,滴溜溜直轉;耳朵似尖又圓且大大的,總是豎得挺挺的,很精神。
我給它安排了一個蘭色的小鐵籠別墅。豆豆在這個新環境,一切都很好奇,爬上爬下,這瞅瞅,那望望,高興得直叫喚。豆豆從一開始就不拿自己當外人,小傢伙挺能吃,吃起乾麵條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彷彿麵條從口直入腸底部了;麵條一到嘴邊,就毫無差錯地猛地咬上去便一口氣吃完。感覺很好養。
7月12日 星期二 晴
豆豆是個淘氣包,我可算是知道了,才來兩天,就受不了籠子裡的寂寞,急於想出來看熱鬧,到處爬,到處啃,這傢伙肯的時候,兩腿分得開開的,以便於發力,用自己的大板牙,把籠子啃的咔咔響,用小尾巴支撐身體。
它天天咬,天天啃,天天鑽,就這樣,兩天才過,小傢伙就鬧了個紅眼泡,眼睛天天腫的睜不開,眼屎糊的到處都是,名副其實的金魚眼,可這傢伙還不死心,還在繼續工作,堅貞不屈,這種精神實在讓人敬佩。
7月16日 星期六 晴
豆豆是個攀爬高手,所以他得了個既俗氣又別緻的雅號——“鼠猿泰山”,鼠猿泰山一日不可少攀爬,不只是因為淘氣,是本來愛攀爬,四隻小爪吧嗒得快極了,倒掛金鉤是它的絕技,你瞧它,兩隻後爪緊緊抓住籠子,還時不時蕩一盪鞦韆,它那緊握籠子的小爪像極了嬰兒的小手,粉粉的,可愛極了。
8月3日 星期四 陰
豆豆不僅是個攀爬高手,還是個好吃鬼。你什麼時候看他,他總在吃東西,對於豆豆來說:“有好吃的,不亦樂乎”。就在我欣賞豆豆吃東西的樣子時,我發現了一個秘密。
那天,我給豆豆喂吃的,豆豆並沒有細嚼慢嚥,而是把麵條咬成一段一段往嘴裡送,好像喉嚨裡安有運輸帶,一整根掛麵轉眼之間就沒了。望著豆豆鼓起的兩側腮幫子,我覺得很好玩,食物把他三角形的腦袋撐成了扁方形,真好笑。突然,豆豆開始躁動不安起來,他找了一個角落,居然小心地用前爪一下一下把食物從嘴裡拽出來。我楞住了,它要幹什麼?我為豆豆的古怪行為百思不解。以後幾天裡,我不停地觀察,冥思苦想;一般的,豆豆吐出的麵條、豇豆大多是二至三釐米長,有時,它吐出的食物裡盡有長達一寸多長的。忽然有一天,我又看見豆豆把食物
快速吃下去,儲存在腮幫子兩側時,我眼前一亮:它這樣做,可以把找到的食物儘快儲存為己有以防被對手搶走,也可以將食物搬運回家。啊!我為我的解答感到愉悅。
小老鼠,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