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 有關談讀書作文八篇

談讀書作文

有關談讀書作文八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談讀書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談讀書作文 篇1

  很多人認為:讀書苦,讀書累。而我認為:有時,讀書是苦,但有時,讀書也是甜的;有事,讀書是累,但有時,讀書也是輕鬆的。

  有的人讀書是為了考試能考好一些,將來也就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以後,工作就會很輕鬆。對於這種人,一般都會覺得學習是很苦的,讀書是很苦的。殊不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奧妙和讀書的樂趣。

  而有的人讀書,只是為了謀求思想的進步,知識的積累。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是的,有了知識就有了力量。這種人總有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很多困難的事,總是看起來很快樂,很開心,不焦不愁,不求功名利祿,相反更喜愛歸園田居的愜意。

  有的人認為:“讀書,讀書,就是閱讀書籍嘛!”其實,所謂讀書,何止讀“書”?歌德說過:“聰明人就是最好的教科書。”是的,有時讀一個人也是讀一本書,甚至比讀一本書更難,更有用。讀一個人需要細細品味他的優點、缺點以及各個方面:而讀“書”也是這樣,但讀“書”讀出來的蘊含、哲理總是積極的,總是大致相同,而小有異同。而讀“人”則是大有異同,而小有相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與頭腦,品味出來也就各具特色,又因為每個人觀察的細節不同,因此評價、體驗、感受也就各自不同。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你不需要改變你所選的細節,改變你的評價!

  讀書也正是如此,只要你認為是對的,你就可以大聲地討論出來,即使和別人有爭議,你也有權利把你的想法說出來。其次,一本好書是值得我們反覆的翻閱的。孔子不是說,“溫故而知新”嗎?

  一冊小小的書,可以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中;一冊小小的書,可以帶我們尋找斑斕的世外桃源;一冊小小的書,也可以帶我們領略人世間的真諦。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說:“質樸無華的‘書’裝載了人類靈魂的全部美麗!”讓我們熱愛上它——書籍!讓我們熱愛它,熱愛讀“書”!

談讀書作文 篇2

  書,在我們人類世界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也有著很高尚的地位。莎士比亞說“書是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生活了沒有陽光。”皮羅果夫說:“書是,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與氣質。”而我說:“書是路標,指領我們走向智慧和思想的城堡。”

  雖說開卷有益,但讀書不能盲目,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必須有選擇的讀書,把有限的時間放在好的,適合的書籍上。在選書上,不看庸俗無聊之書,不求高深專業,但要切求實用。讀書不要過於專一,要追求廣博。讀書如同交友,只是呆在一個小圈子裡,容易自我封閉,自我限制,所以要廣交朋友,經史子集,古今中外,各種書籍都要儘可能涉足。

  在讀書過程中,也要用腦。在思考中完成與作者的對話,用腦讀書,獲得一種簡單的快樂與安寧,更是一種洗禮與昇華的過程,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學習必須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最佳化的效果。

  我認為,讀書是一種快樂。

  讀書是一種最為簡單的快樂;讀書是一種讓心靈安靜,拋開煩惱的快樂;讀書是一種獨立思考與作者對話交流的快樂。一段快意恩仇的故事,一個精妙絕倫的比喻,一個構思精妙、啞然失笑的結局都能讓我欣喜不已。書的世界,會有激情似火,也會有沉靜似水,也會有百般無奈,感慨嘆氣……

  “書到用時方恨少”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嘆,所以,我們應該視書籍為進步的階梯,千萬不要“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啊!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在書的瀚海中遨遊吧!

談讀書作文 篇3

  XX年04月05日 星期四 天氣:晴

  靜謐的午夜,渺無人靜,一切都如此的恬靜,如此地祥和。月亮仍然依附在暗藍色的天空中,柔柔的光線透窗而入,彷彿在室內籠起了一層淡黃色的紗簾… 如果你在如此美麗的夜景下,輕輕地開啟一本書,細細品味那書中的情節,書中的意境,書中的樂趣。該是件多麼自然,多麼寫意的事情。 就是要懂得讀書的樂趣,讀書的樂趣在於讀書的過程之中。讀好書,實在是一種無可替代的樂趣。正如高爾基所說:“每一本書都是一級小階梯,我每爬一級就更脫離畜牲而上升到人類,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觀念,更熱愛這本書。”

  當然,不同的人喜歡讀的書不同,讀的書不同就有不同的感受。惟有自己身臨其境,才能飽味書中的樂趣。閱讀小說的人,有時就象看電影,觀電視,體味其中的酸甜苦辣,並從中學得一些人生的道理,領略人生之況味。愛欣賞散文,詩歌的人,就象徜徉在百花盛開的原野,漫步於幽靜清新的山谷,品味一杯千年醇酒,美詩“下肚”之後,“餘味三日不絕”。有人說,如果你被科技著作的思辨力量引入佳景,頓而就有一種迷戀之感。理論文章以雄辯取勝,能令人心悅誠服。許多人讀好書象賽跑一樣快,更有甚者:買了不讀,而是把它放在書架上,默默祈禱:“等我有空再來讀你吧!我現在得去買更多好書啦“真是好笑!經典的`書籍,是可以讀一輩子的,常讀常新,每一次讀都會有新的領悟,那是一種不愛讀書的人難以理解的快樂。

  子曰:“溫故而知新,不亦悅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遍不懂,兩遍;兩遍不行,三遍……有時間就讀,做到手不釋卷,這本好書會讓你覺得常讀常新。如果你體會不到,那說明你還不會讀書。 朋友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迷上任何一種興趣都比不上迷上書更能讓人受益非淺的了!讓我們都迷上這份“營養”最豐富的精神“食糧”吧!

談讀書作文 篇4

  今天,一個老鄉兒子結婚,因為他一家從縣城搬到市裡很多年了,多年未見,我也感覺陌生,感覺到那場合肯定認識不了幾個人,跟一桌不認識的人吃飯總感覺很尷尬,因老公出差,本來可以讓同學捎個禮的,可是他非要讓我參加,說這樣是對人家的重視,沒辦法,我請了兩節課的假,怕晚了,打的去吧!

  到了飯店門口,正好碰到我縣書店的會計和副經理,因為我跟他們很多年前就認識,也很熟悉,這樣,我便跟他們坐到了一桌,後來一個人給我敬酒,我才知道那是書店的王經理,他是一個很有涵養的人,從他的談吐感覺他應該是一個很愛學習的人吧!

  因為我下午要趕著上班,所以席間便問:“你們誰開車來的?吃完飯在市裡還辦事嗎?”王經理說:“司機今天有事,我開車來,吃完飯我們就回縣城,您要是回去可以坐我們車的!”我說:“太謝謝你們了!”其實,我老公也是熱心腸,自家車送人是很經常的事情,但是,每次遇到別人的熱情幫助,我都是非常感激。

  吃完飯,我們四個人回縣城。縣城到市裡20公里,開車也就是20幾分鐘的樣子,因為我是學校的圖書管理員,他們三人是銷售書的,應該都是跟書打交道很多的人吧!我這個人性格很開朗,跟人交流是不成問題的。所以,我們談論了很多問題,包括讀書,教育孩子,經營家庭,社會上的很多不正之風等問題。當我問到:“你們在書店上班,是不是經常看書呢?”沒想到李經理風趣地回答:“我們二十四小時都在看書!”王經理一本正經地說:“我們即使守著書,但是也很難靜下心來讀一本書了,因為每天要跟李經理想著如何保證書店員有飯吃!”會計是這麼回答的:“我們很多時候把書擺到書店前賣,即使賠錢賣也很少有人來買,現在,能把書賣出去就是我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聽他們這麼一說,我也感覺自己很少進書店了。

  南和縣城的新華書店以前是兩層樓都擺滿圖書的,近幾年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很多知識足不出戶,只要一點選滑鼠便可知曉,既方便又快捷,所以書店這幾年在市場競爭中一直佔劣勢,效益不好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這點兒我感觸是頗深的,因為新華書店就在我居住的單元樓前邊,十幾年來,我親眼看著“新華書店”四個大字被醒目的“萬家樂超市”幾個字代替,現在,書店的整個一樓和二樓的一半都租給了萬家樂超市,只留了一百多平米的地方擺放圖書,收取租金也成了他們最無奈的生存方式。

  書店的蕭條,跟社會的進步,資訊科技的發展雖然有關聯,但是我認為跟國人的閱讀能力差關係更大,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又怎能愛上書店呢?猶太人為什麼會出那麼多名人,因為他們是一個愛讀書的民族,芬蘭人為什麼素質高,因為他們國人愛讀書。

  西方好多國家,好多家庭的成員週末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的。他們會在車的後備箱準備很多食物,然後一家人進行親子閱讀,既豐富了一家人的知識,也增進了家人的感情。

  記得有這麼一種說法:即使你不愛讀書,也要手裡經常拿一本書,即使裝裝樣子,也可以讓你的孩子喜歡上讀書。

  記得還有一種說法:當你家的小孩子手裡拿著一本書,最好不要給他們設定目標,正是他們沒有目的的瀏覽,久而久之便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慢慢學會了閱讀。請相信,一個愛上讀書的孩子一生都會受益。

  我儘管白天跟書形影不離,但是我還會在枕頭前放三本書,臨睡前,或者睡醒了,都會隨意地翻上幾頁,我也會定期給女兒和老公推薦一些書,其實就是為了讓他們養成學習的習慣。

  朋友們,當你工作疲勞了,就靜下心來讀一本書吧!不為別的,就為影響孩子和沉澱自己!

談讀書作文 篇5

  人生一大樂事——讀書。

  一杯濃烈的咖啡,有人說它苦澀;有人說它香甜,各執其辭。讀書亦是如此,有的人認為是一件快樂的事,有的人認為是一件痛苦的事。那麼讀書到底是一件快樂的事呢?還是一件痛苦的事?

  巴羅曾經說過:一個愛讀書的人,他必定不至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只要有書的陪伴,就有無窮的歡樂,必然會遇到很多的苦,但達到了一個境界,就會真正體會到此苦亦為甜,此甜藏於苦中。

  我們現在還是學生,學生就應該好讀書,讀好書。但我們被學習,考試,升學等壓力纏繞於一身,除了為完成任務還是完成任務,久而久之,就認為讀書特別乏味,枯燥,是苦差事。因此,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讀書觀,認為讀書時人生一大樂事,把壓力拆除,拋向天地之間。

  正如“頭懸樑”,“錐刺股”,“囊螢映雪”等故事中的主人公,他們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他們為了讀書,受到了身體上的痛苦,但是他們覺得苦嗎?不苦,因為他們熱愛讀書,早已把痛苦拋向九霄雲外的地方。“五柳先生”陶淵明他也不是常常“好多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嗎?他們透過讀書,陶淵明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品質,昇華了內心。讀書難道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嗎?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史使人聰慧,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讀書使我們有百利而無一害,難道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嗎?“鳥魚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正值青春期的我們有著積極進取的心態,有著勇於拼搏的豪情。

  因此,我們應該把讀書作為享受,人生一大樂事。善於讀書,熱愛讀書,從中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和自身價值。

談讀書作文 篇6

  俗話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其實,讀書也正是一個人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翻開散發著墨香的書籍吧,它會使你變得更加成熟、睿智。——題記

  臧克家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交了一個益友。”而這位“益友”會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幫助你,是你受益匪淺。

  讀書使人堅強。例如我曾讀過的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其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在患有肺炎、眼睛失明的艱苦條件下依然堅持不懈地寫作,進行鬥爭。他的這種堅強的毅力,堅韌不拔的精神時時刻刻感染著我。每當我遇到困難想要退縮時,總會想起他那緊咬著的嘴唇,抖動著的筆尖,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眼。於是,我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如果沒有他對我的鼓舞,我會堅持下來嗎?不會的。

  讀書使人勇敢。曾讀過一本名叫《狼圖騰》的書,這本書以陳陣在大草原上的活動、見聞為線索,表現出了狼群的勇敢、堅強、智慧與團結。每當想起狼那銳利的目光,在捕獵時無所畏懼地衝向獵物的情形,胸中頓生一股英勇之氣、一股豪壯之情。所以,多讀書吧,它會使你的懦弱轉化為一種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讀書使人善良。每當讀高爾基的《童年》時,我總會對黑暗的資本主義社會恨之入骨,同時也會為主人公阿廖沙的悲慘遭遇流下一行行同情的熱淚,每讀一次便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行行的文字如同一顆顆“催淚彈”,催人淚下,又如一瓶瓶的“洗潔精”,刷洗掉了我們內心的假惡醜,只留下了真正該屬於我們的真善美。所以,書籍又是感化一個人、淨化一個人的靈丹妙藥。

  讀書使人堅強、勇敢、善良。所以,同學們,多讀書吧,讓書籍陪伴我們成長!

談讀書作文 篇7

  時間:20xx年9月12日 地點:表姐家裡

  我:表姐,我聽姑媽說你自小就喜歡讀書,現在我想就讀書的問題向你做份訪談,行嗎?

  表姐:(笑)當然可以!那你就隨便問吧。

  我:你平時愛讀些什麼書呢?

  表姐:一開始我是喜歡看漫畫書,它圖文並茂。後來升入初中,我漸漸喜歡上看名著,比如聽《三國演義》、《紅樓夢》等,中國的四大名著我也是在那會看完的。到現在上了大學,我就開始接觸外國的文學,比如《簡愛》、《傲慢與偏見》等。

  我:那你有什麼好的讀書方法嗎?

  表姐:說到讀書方法,沒有一個準繩。就我而言,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弄清楚故事情節、人物關係。然後細細揣摩人物的特點,最後還要體會作者的思想態度。這個過程不是讀一遍就能領會的,可能需要讀兩遍,甚是是更多。

  我:表姐,我的作文總寫不好,你有什麼訣竅嗎?

  表姐:寫作文首先要親身體會,作文自然就寫得具體感人。其次要靈活運用積累過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這樣文章就生動傳神了。最後,還要善於借鑑作家、優秀作文佈局謀篇的方法,這是寫好作文的必經之路。同時,還要多讀書、樂讀書,要有恆心,日積月累,只要腹中有墨,還怕寫不出好的文章來嗎?

  我:看來讀書、作文是息息相關呀!我記住了,謝謝你,表姐!

談讀書作文 篇8

  屈指數來,結識書本已十二載有餘,書本於我,既是良師又是益友,堪為至交。

  從幼年時的格林安徒生到如今的川端康成,讀的書在同齡人中也算不少的了。因此對於“讀書”二字逐漸有了自己的認識,雖則淺薄,但不吐不快。

  曾聽說一言,知識即善。初聞不然,細較則盡然。只是這裡的“知識”二字須作計較。雖然如今人們都將讀書人稱之為“知識分子”,但在我看來,知識並不全限於書本。有些人也許目不識丁,但秉性純良,這至善的性情必是有人教授感化才能有的。有好的東西自己悟之,他人授之或書本習之皆是知識,而有識之士才能做到善其身而檢其行。

  學習知識的途徑雖多,書本卻是其中極其必要的。

  讀書須知寧精勿濫,當前有一批號稱“90後作家”的網路寫手,文章中既無大見地,又無好文筆,卻能在校園中大行其道,奇也怪哉,我猜想個中緣由莫過於此類書製造的“肥皂泡”太吸引人,無病呻吟的作者們的白日美夢居然也能忽悠一批又一批的年青學子。難道現今的學生會空虛到相信著別人,連三歲小孩也騙不了的謊言來尋求自我安慰嗎?此見閒書誤人的一大表現。因此我說讀書要慎,書本應為至交,豈能因其自誤前程?

  讀書時應懂得思考。有些人看書純當消遣,一本書只關注其情節發展,其它的全然不顧,殊不知有時這一漏是何等遺憾。如曹雪芹的《紅樓夢》,雖然其中的人物糾纏著實吸引人的眼球,但若因此忽略了其中對日常起居,遊戲往來,社交禮儀等的詳盡描寫,豈不辜負了曹公批閱十載,增刪五次付出的心血。

  讀書要做到不偏激,兼收幷蓄。中國文學的深刻細緻,日本文學的隱晦清新,美國文學的熱情現實,英國文學的優雅圓滿,法國文學的浪漫憂傷,皆有可取之處,如能遍覽,文章必大有進益。曾有人戲說“天下文人是一家,你抄我來我抄他”。此話太過,但仍有一定道理,唐朝大詩人杜甫曾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如果能多閱讀名家大作,從中學習,取彼之長,補己之短,將來就有機會在文壇上獨樹一幟,自成一家。

  書讀到一定的時候,又要學會選擇——列位看官,聽我此言必有疑問,何來前面說書應遍覽如今卻出此言?事實如此,讀書有一個過程,在剛開始確應訪覽名家在心中細細比較,然後擇其高成者悉心研究,才能形成鮮明觀點見識,學海廣博,若自始至終的泛泛而學,不可能有大成就,只有在集中後才能拼出一番作為,就拿本人來說,曾渴慕哲學的智慧,康德、尼采、叔本華等大家的著作借閱不少,最終覺得還是柏拉圖高一等。雖然我於哲學是門外之人,而帕拉圖的大作又號稱千年來無人能懂,但由於他的某些觀點讓我深為敬服,因此心中也就推他第一了,雖如今尚不入門,但興趣依然,有必學之,豈不比泛泛而自省力?

  所以,如果書能讀好,即使不得像先賢那樣胸中涇謂分明,舉筆字句珠璣,也能心明眼亮,不墜青雲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