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精選粽子的作文8篇

粽子的作文

精選粽子的作文8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粽子的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粽子的作文 篇1

  端午節快到了以前粽子都是外面買的,所以媽媽覺得你這次自己做。因為之前沒做過,所以媽媽決定這次。先買一些來練習。

  到了端午節的時候自己也不用買了,有過節的氣氛,也可以體驗一下包粽子的樂趣。媽媽,發動店裡的員工一起來吧。說幹就幹,買了些粽葉,糯米,紅棗,五花肉。下午就開始包起了粽子。

  首先把糯米泡好五花肉醃好粽葉煮一下一下。就可以包了雖然很多人會包,但是這會保的也沒幾個。所以就兩個師傅帶著一大幫徒弟。你把粽葉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再放入糯米再放上一些其他配料,再加點糯米,用粽葉包起來,咱用繩子一捆就好了。就做好做好以後我們把粽子煮熟啦。大家都說漂亮的是自己包的醜的都是別人包的。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有菱角型的,追形的還有好多形狀看也看不出來。有的說像正方體,又不想。有了說下,圓形又不想,什麼樣都有。因為是自己做的,大家都說特別好吃,我也這麼覺得挺好吃。自己做的總會有些缺點的。

  包粽子真是一個不錯的決定,大家都自己動手。這樣才有過節的氣氛你能從中體會到樂趣我也能飽飽口福。

粽子的作文 篇2

  這天已是放寒假的第一天了,大家都高興萬分,都顯得無憂無慮,在操場上,在空地裡,都可以看到玩耍的孩子,都可以聽到一串清脆的笑聲。

  這天,我在外婆家,弟弟和妹妹也在,可是不知為什麼變得那樣的無聊,因為我們沒有像小時侯那樣天真了,幼稚了,我們根本想不出來有什麼好玩的遊戲,只知道那些遊戲太幼稚了。

  這個時候,外婆走了出來,說道:我們來包粽子吧!正好我現在有時間包,今天一次性包完算了。我們都非常地贊同外婆的意見,大家爭先恐後地說:我要包,我要包。心裡想著:太好了,總算有事情幹了,包粽子一定很有趣。

  先把粽子外面的一層皮擦乾淨,再把米給淘乾淨,再準備好捆粽子的繩子,還要準備好粽子的夾心,就可以開工包粽子了,以前,我不包,便只傻傻地看著大人包。

  現在我想自己動手包了,可是,我連包粽子的第一步還不會,經過媽媽的指導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放米了,也不可隨意的放米,米放進去之後,一定要用力地按緊,要不然粽子就變成米飯了,不會聚在一起了。第三步就是把粽子包好,再用繩子繫好,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可是,看看簡單做做難呀!我嘗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我非常地沮喪,我垂頭喪氣地對媽媽說:媽媽,我粽子包不好。媽媽說:沒有關係,你照著我做。我學著媽媽的方法做,總算一個粽子包好。

  外婆表揚了我,我高興極了。

粽子的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天,人們要裹香甜可口的家鄉粽子。

  談起家鄉粽子,歷史上還有個傳說。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由於屈原不願意隨波逐流活著,投江自殺。人們把竹筒子裡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第二年人們划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裡去祭祀他。後來,他們又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家鄉粽子。家鄉粽子外面包上箬竹葉,四角形狀,繫上五彩繩,再投進江裡。

  於是從那時到現在,人們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都要裹家鄉粽子吃。家鄉製作家鄉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箬竹葉、細長的棕葉、糯米、板栗、臘肉、蜜棗。媽媽先把箬竹葉與棕葉一起放在清水中浸泡,並用刷子洗乾淨,把臘肉切成臘肉丁;然後將箬竹葉圍成圓錐的形狀,像一個又尖又大的漏斗,用勺子盛起糯米一層一層的平鋪在箬竹葉上,一邊放上板栗,另一邊放上蜜棗;接著將臘肉丁放在中間,再鋪上一層薄薄的糯米,好像為板栗、蜜棗、臘肉蓋上雪白的被子;最後把箬竹葉裹起來,成為一個個家鄉粽子,每頭有兩個尖銳的小角,好像一個穿著綠衣裳,頂著四角帽的小精靈。這樣,一個家鄉粽子就做成功了。

  家鄉粽子包好以後,放在鍋中煮上幾個小時,便可出鍋拿來品嚐了。媽媽開啟鍋蓋,一股熱氣立刻衝了出來,熱氣中摻雜著濃濃的香氣,撲鼻而來。我解開家鄉粽子的衣裳,裡面露出了白花花、香噴噴的糯米,咬下去一口,糯米既脆又軟又黏,十分潤滑。一顆顆糯米就像一顆顆白玉珍珠,一邊的蜜棗散發出誘人的氣息,像一顆顆紅珍珠,它那耀眼的光彩染紅了周圍的糯米,使白糯米換上了紅衣裳。蜜棗甜甜的,又香又脆,板栗雖有點苦澀,但苦盡甘來,使人回味無窮。

  吃家鄉粽子有很多種方法,可以放在鍋裡煮,可以放在火爐上烤,還可以切成片狀,放在鍋裡煎。家鄉粽子吃不完可以放在冰箱裡,儲存很久,想吃時再拿出來煮、煎著吃,也可以送給親朋好友,增加朋友之間的友誼。

  家鄉粽子,你香甜可口,是端午節裡一道香甜的食品,是人們心中喜愛的食品。我愛你,家鄉的家鄉粽子!

粽子的作文 篇4

  “香甜的粽子嘍……”賣粽子的老人在樓下吆喝。兒子要了1元錢,喜滋滋地跑下樓,嘴裡喊著:“老奶奶,慢些走,我要吃粽子。”我推開窗,看著孩子猴急地扯開粽葉大口貪吃的樣子,不由笑了,小時候的我可比他還饞著呢。

  每年端午節的前兩天,母親就開始準備粽葉、糯米、甜棗、紅豆、鹹肉等原料。粽葉要選用長寬適中的光滑的葦葉,新鮮的葦葉採來後要浸泡12小時或用沸水煮軟,這樣才柔韌、有張力。尖尖細細的糯米洗淨後,要浸泡三四個小時的光景,紅棗、紅豆也要泡發好備用。母親將兩張葦葉均勻攤開,稍稍重疊一部分,折成錐形,舀入一匙米放上餡料,再舀入一匙米,手用力壓實,使其成飯糰狀,以葦葉用力纏繞,裹緊,包合後以繩紮緊。看著葦葉在母親的指間翻飛,我們這些孩子也“依葫蘆畫瓢”,無奈那些米粒竟耐不住寂寞,左突右奔,不是從這個角冒出,就是在那邊漏出,包好的粽子鬆鬆垮垮,全然不像母親包的有稜有角。

  煮粽子是件浩大的工程。家裡的大鍋添足了水,水開後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水重新開以後要用文火煮2個鐘頭左右,粽子才會熟透。糯米和葦葉的清香在氤氳的蒸汽中愈加濃郁,饞得我無心寫作業,無心玩耍,只是眼巴巴等著那綠蓑衣裡的白胖子。

  粽子出鍋了,我顧不得燙,左右換著手拉開粽葉,吸一口,呵,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香甜鮮美。我多半會忘了母親說的貪吃傷胃的話,一口氣吃上三五個,直至肚皮溜圓,再也容不下東西為止。

  婚後有一年,因為工作繁忙,沒有在母親家等著吃煮熟的粽子,母親便送來了包好的生粽子。我們那時還住在單位的宿舍裡,廚房在樓道里。入夜,老公在一個蒸饅頭的大鍋里加足了水,粽子塞了滿滿一鍋。那鍋粽子的香氣就在樓道里肆意飄蕩,引得路人口舌生津。最妙的是,鄰家的一個週歲的小男孩一直在學步,不敢獨自走。那天聞到粽香,竟然撒開父母的手,搖搖擺擺直奔一鍋粽子而去。惹得鄰家打趣,這粽子是送子的,你家要添公子呢。果不其然,幾個月後,我家的小臭蛋就來了。這粽子,還真和我們有緣呢。

粽子的作文 篇5

  “農曆五月五,家家稻米香。”這是我們家鄉流行的一句對歌詞。

  往年的粽子總是我的外婆包,今年我纏著我的外婆,硬是要學包粽子,我的外婆拗不過我,只好答應另外。

  初四下午,我就跟著我的外婆學包粽子,我的外婆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捲,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我的外婆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我的外婆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住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裡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我的外婆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我的外婆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裡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裡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裡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緊。我的外婆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清一些,把粽葉捏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最後一道工序捆繩。只見我的外婆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歲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透過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

粽子的作文 篇6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充滿著愛。在我身邊的每一件事都能深深地感受出了愛的味道。每個人都體會過愛的味道,可每個人對愛的詮釋卻是不同的。在今年的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我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粽子裡哪濃濃的愛。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我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吃到奶奶包的粽子,心裡難免有些遺憾。可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愛,依然去買了一個粽子,可讓我失望的是任何的粽子都沒有奶奶親手包的粽子那樣令人回味無窮的'味道。

  可端午節剛過後幾天,我卻意外地收到了一份粽子。正當我一頭霧水時,媽媽向我說明了事情。聽完媽媽的話,聞一聞那粽子的味道,我的淚水不停地湧出來,因為這些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包含著濃濃的愛的粽子!我立馬開啟包裹,一股粽香味向我襲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想好好地品嚐這充滿著愛的粽子!

  後來,我才知道奶奶始終牽掛著我,她知道我最喜歡吃粽子,但又不捨得讓我吃外面那添加了防腐劑的粽子,於是就親手為我包了這些粽子的。

  雙手捧著粽子,心中不禁想起了可愛的奶奶。奶奶非常疼愛我。在老家時,她總是無微不至地關心我。我知道奶奶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了,雙手不麻利,無法承受包粽子這辛苦的活。包這粽子,別人只要一天,而奶奶卻要付出比別人多一倍的時間。這難道不是奶奶對我深深的愛嗎?

  那些粽子讓我品嚐了好多天,可那濃濃的糯米香和清清的粽葉香卻依然一直瀰漫在我的家裡。雖然那些粽子已經被我品嚐完了,但是哪包含在粽子裡的愛將永遠讓我無法忘懷!

  其實,愛一直就陪伴在我身邊。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就能體會到愛無處不在。雖然愛是什味道,我也說不清,但是生活中哪些像濃濃的粽香情將一直陪伴我成長。

粽子的作文 篇7

  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老師為了讓我們更加了解端午節的習俗,就準備組織包粽子實踐活動。老師請來了幾位爺爺奶奶、阿姨等家長來教我們包粽子。

  我們分成了八個小組,每六人一組,那些爺爺奶奶、阿姨們在食堂裡早已準備好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兩個盆子,一個裝著煮好的蘆葦葉,另一個裝著糯米、花生和紅棗,它們混合在一起好像是沙漠中一顆顆發亮的紅寶石。我們一進食堂分分圍到指定的“老師”身邊,都仰著頭認真地聽“老師”講解包粽子的方法。

  我們小組的“老師”是一位奶奶,奶奶一邊做一邊講解,同學們的眼睛個個都直直頂著奶奶的動作,她拿起三片蘆葦葉,均勻分開並一片壓著一片,然後拿起剪刀剪去蘆葦葉的兩端,特別在剪蘆葦葉頭那端時,因成大約三十度角。之後,中指和食指要成剪刀形,夾在蘆葦葉頭那端向內捲起,就像一頂尖尖的“小帽子”。我們學著老師的樣子,第一步很簡單,第二步卷就有點難度了,我捲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要麼尖的地方有一個大“洞‘,要麼”小帽子“太小了,連餡都裝不了多少,怎麼辦呢?我心裡想著。突然聽見旁邊的蔡文傑興奮地喊了出來:”我會捲了“。

  還高高地舉在手裡,非常的漂亮。接著又有好幾位同學也說會捲了,我心裡可急了,我認真地看著”老師“到底怎麼做的呢?自己又試了幾遍,終於成功了,於是我在”小帽子“裡灌上一點米,在米的上面放上一顆大大的紅棗,再蓋上點米和”小帽子“口平齊,學著”老師“的樣子用蘆葦葉剩餘部分繞過來,將口封住,再用一片蘆葦葉將口封堅固,最後用細繩將粽子捆住,不可以鬆開,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接下來又包了一個、兩個、三個……即使這一次自己包的粽子沒有像”老師“包的那樣精緻好看,但我心裡很高興,因為我又學會了一樣本領,以後每逢端午節就可以自己包粽子了。

粽子的作文 篇8

  今年的6月6日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相傳古代大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殺,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包粽子緬懷他。

  很多同學都喜歡吃粽子,粽子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有肉的,有點心類的,有香米的……可大家有沒有自己動手包包試試呢?包粽子可真不容易,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其實,“粽子好吃,卻更難包”。聽姥姥說,包粽子的過程麻煩之極,首先要把粽子葉刷好,把米淘好,然後才能開始包,包完還需要煮上兩個多小時呢。

  星期天,我終於有機會親看去實踐一番了,舅媽領著我一起來包粽子。我首先挑了一大一小兩張粽葉疊在一起,用手捏住葉子的兩端,小心翼翼地捲成一個漏斗形,放入米和棗,最後扎繩子,由於不小心,包好的米突然全撒了出來。真是好事多磨啊,眼看馬到成功,只由於一疏忽……哎,包粽子也大有學問哪。

  再包粽子,我可就積累了不少經驗了,要重點做好扎繩子這個環節。選葉子、疊成漏斗形、放米都非常順利,到扎繩時我更加小心,舅媽也在旁邊提醒我:“你動作不熟練,一定要小心啊!”我點點頭,隨手拿起一根繩子,在粽子外面纏了又纏,直到扎得十分牢固了,才放心地打了個結,得意洋洋地遞給了舅媽,舅媽直誇我進步大。

  煮粽子也是慢工活,足足煮了兩個小時,那粽子的濃香直沁人心脾,有一股茶香的味道,雞蛋裡也滲入了粽子的味道,芳香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