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精選12篇

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作文精選12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作文 篇1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們去奶奶家吃粽子。

  路上,我問媽媽:“媽媽,端午節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賽龍舟和吃粽子?”媽媽說:“端午節五月初五,可能是因為這段時間蚊子等害蟲比較多,所以古代先賢教育老百姓用艾草、菖蒲驅趕害蟲免得生病。賽龍舟是春秋時期百越地區以龍舟競渡方式祭水中蛟龍,吃粽子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楚國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一進奶奶家,奶奶已經在忙了。奶奶一看見我,就高興地讓我和她一起包粽子。只見奶奶把粽葉折成鬥狀,盛滿糯米,再把粽葉層層包上,用線緊緊綁牢,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不亦樂乎地包起來,但每次不是餡弄太多,裹都裹不了,就是綁得太鬆,稍微一動,米粒就會爭先恐後地從各個角落鑽出來。每當這個時候,奶奶總是鼓勵我:“沒關係,不要灰心,只要你去努力,總會成功的。”

  雖說包粽子不行,可吃起來我最在行。鍋裡粽子的香氣漸漸瀰漫了整個房間,奶奶一掀開鍋蓋,我便迫不及待地扒了一個,“哎呦,好燙!”我忍不住把粽子扔回了鍋裡,並吹了吹手指頭。奶奶一邊笑一邊用碗重新給我盛了一個粽子,我接過碗,對著粽子吹了幾下,然後解開繩子,扒開粽葉,對著粽子就是一口,哇,糯米里既有肉的味道,又有蜜棗的味道,還有它自己本身糯糯的味道;蜜棗裡既有糯米的味道,又有肉的味道,還有它本身甜絲絲的味道;肉裡既有糯米的味道,又有蜜棗的味道,還有它本身嫩嫩的味道,真好吃。

  沒過幾分鐘,我便吃完了,但我卻捨不得把粽葉扔了,因為粽子實在太好吃了,我一定要把粽葉上的每一粒糯米都吃了再扔。

  端午節真好,我真愛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2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紛紛到汨羅江邊去紀念屈原,漁夫們在江上面划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都去模仿,後來因為怕食物被蛟龍吃掉,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之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等的習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最受歡迎的就是粽子了,每個地方包的粽子的型別都不太一樣,比如我的家鄉湖北包的就是三角粽,不過是尖尖的像圓錐似的粽子,我們一般都不往裡面包東西,只放糯米進去,蒸好之後裹著糖吃就可以了,吃起來甜甜的,糯糯的。

  端午節這天我們去外面摘了粽子葉,一滴滴的露水在上面遊動著,好像一顆顆珍珠似的來回滾動,不過摘粽子葉的時候可是要很小心的,因為你一不注意就會被它的邊上劃到,它的邊是有一點鋒利的。接下來我們又去摘了粽葉子,和粽子葉雖然名字很像但是是長得不一樣的,粽葉子是用來捆綁粽子的,細細長長的,很好認出來,我們摘好之後就回到家把這些洗乾淨,我看著媽媽包粽子的樣子好像很簡單,但是我包起來確是扁扁的,沒有粽子的樣子,媽媽告訴我說包粽子可不是這麼好學的,她當年也是學了很久才學會的,先是拿兩張葉子,背面緊貼著背面,在一卷捲成圓錐的樣子後把糯米放進去,按壓一下把角摺好,最後再用粽葉子把粽子捆好,就可以了。

  我們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包粽子,雖然我沒有包出粽子的樣子,但是多嘗試幾次之後以後就容易了,粽子包好之後,放進鍋裡面煮上幾個小時,熟了之後就可以拿出來細細品嚐了,有葉子的香味也有糯米的香味,還有甜甜的味道。

  端午節作文 篇3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端五……

  在我的記憶裡,端午節是在前兩天就開始準備材料之中開始的。

  農曆五月初四,我們家就開始了包粽子。將粽葉備好,洗乾淨,與粽子放在一起,之後就開始了備食料。包粽子,一般有甜鹹兩種,甜的餡用紅棗、紅糖,鹹的餡則是用紅燒肉、蛋黃包成的。

  我跟著奶奶學包粽子:先將粽葉包成一個三角形,再舀起一勺浸泡好的糥米倒入漏斗狀的粽葉,接著把你要放的餡給放進去,然後又添上一些糥米。注意,倒入的糥米要與那包好的三角相平才行,再把那多出來的米部分給包進去,最後用粽繩把粽子給捆上。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

  到了端午這一天,將昨天包好的粽子用開水煮好,就可以開吃了!粽子出鍋後,再把粽葉給扒開一看,那包著紅燒肉的,粽體則是紅紅的,油光可鑑;而包紅棗的則是白白的,那紅紅的棗兒待咬開了粽子才能覓得它的芳蹤。按老一輩的習俗端午這一天,還要在家門掛蒲、艾葉等,據說這樣可以除蛇、蟲,不會讓它們進來。端午這天按習俗還要除邪氣,其實就是把艾草這些東西煮在水裡用來洗澡。

  端午節的賽龍舟,是一項十分熱鬧的比賽,每年觀看的人都非常得多。那擂鼓的人把鼓擂得巨響,各個運動員鼓足了勁兒用力地划船。一條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衝去……場面熱火朝天,即使沒有得到名次,也沒有關係,大家依然鑼鼓震天地玩得開心,爭取下一年再次努力創佳績。一次比賽的結束後,是另外一次比賽的開始,新的比賽又在震天的吶喊中開始了。

  端午這一個傳統節日給我們帶了快樂,我們要把它們發揚光大並一脈傳承!

  端午節作文 篇4

  這個端午節我是在外婆家裡度過的。

  早上,我一睜開眼,就興沖沖地跑去看日曆。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想起今天要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就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完後奔向廚房。

  外婆已經把做粽子的材料全部準備好了:糯米、紅棗、肉末、花生、箬葉、棉線……我開始認真地觀察奶奶包粽子,只見外婆快速地把寬大的箬葉折成漏斗形狀,再放入泡好的糯米,然後放入紅棗和肉末,最後把“漏斗”的口封起來,纏上棉線打個結,一個可愛的粽子便問世了。

  我也想做一個粽子,可是糯米總是從粽葉的縫隙中頑皮地“逃跑”,我嘗試了好幾次,手中的糯米卻依舊不聽使喚,外婆看見了,笑眯眯地對我說:“在粽子底部放一顆花生,糯米就不容易溢位來了。”我聽取了外婆的意見,果然,糯米沒有再溢位來過。

  我和外婆一共包了很多粽子,外婆把它們放進鍋裡煮。不一會兒,一盤香噴噴的粽子便出鍋了!我享用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裡美滋滋的!

  吃著美味的粽子,我問爸爸:“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呢?”爸爸邊品嚐著粽子邊回答:“楚國有一位大夫名叫屈原,經常向楚王提有益的建議,但是楚王不聽屈原的勸告,結果造成了楚國滅亡。屈原非常傷心,就跳進了汨羅江。老百姓就把粽子丟進了汨羅江裡,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吃掉屈原的屍體了。這樣,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我點點頭,繼續問:“那麼,還要其它的習俗嗎?”“當然還有了。”媽媽回答道,“在古代,划龍舟、掛艾草、撞蛋、飲雄黃酒也是在端午節挨家挨戶都會做的事。但是現在除了划龍舟流傳了下來,其它的習俗已經很少見了。”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很遺憾,不過想到吃粽子和划龍舟現在還沒失傳,我又開心了起來。

  我希望這些習俗能一直流傳下去,繼續隨著我們的傳統節日發揚光大!

  端午節作文 篇5

  一年中的節日,我最喜歡的要數端午節了。

  每到端午節,我總要起個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氣四溢的一個早晨。清晨的空氣格外的清新,滿街都是賣香草的農人,推車的、挑擔的……他們帶來了許多還沾著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蘇、薄荷、燈心草、車輪葉……他們還帶來了一些香花:梔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處瀰漫著這些花草的香味,流連於其間,不光是嗅覺,幾乎所有的感官都興奮起來,讓人的心情不能不美好起來。

  花上不足一元錢,買上幾把香草回來,插在門上,擱在窗臺上。再買幾枝香花,養在花瓶裡,一下子滿室清香,神清氣爽。家家都是這樣,你走在院子裡、樓道里,滿是濃濃的艾草味、菖蒲味,讓人聞不夠……

  大街小巷賣香囊的小攤也常引人駐足。一個個香囊縫製精巧,造型奇特。你買一個小老鼠的,他買一個小兔子的,掛在孩子的身上,也送給孩子了許多美好的念想。家家粽子飄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種口味的粽子一籠一籠出鍋,那種香味真是誘人。剝一個沾滿蜂蜜,滿口滿心都流動著甜蜜。

  鼻子、耳朵、額頭抹上雄黃酒。因為有著特別的意義,那雄黃、獨頭蒜泡成的酒在這個節日裡也不再令人討厭了,似乎也成了香醇美酒。一切一切,都因為這個節日而美好起來。這是個飄香的.節日,不僅僅空氣中流動著香氣,似乎連帶著人和各種事物都“香”了起來。

  這是大詩人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那個朝飲晨露、讚美香草、行潔志廉的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一個拒絕邪毒,崇尚高潔的節日。這是一個飄香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 篇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重大節日。屈原見國家走向滅亡了,不想被敵人無俘虜,所以跳河自盡。後來人們為了屈原的屍體不被魚吃掉,就往河裡丟竹筒飯,後來,又成了粽子;為了把魚趕走不讓它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人們賽龍舟,一代又一代傳了下來。每到端午節,人們家家戶戶就會包粽子,賽龍舟來過端午節。每到這一天,大人們還會讓孩子洗艾澡,是為了去溼氣,不讓孩子們容易生病。

  端午節一大早,我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一下樓,原來是姥姥在蒸粽子。我和哥哥偷了五個,然後就去“賽龍舟”了。

  一到海邊,早已有選手在等候,我和哥哥也體驗了一場“龍舟”賽。首先每個人先找來一個泡沫艇,然後去有水流的地方,然後拿一根船槳,接著坐到艇上,用人的重量和船槳來掌握方向,以此類推,多找一些泡沫艇,新和以和小夥伴們去賽“龍舟”了。三、二、一,開始!我和哥哥一路過五關斬六將,三兩下就打敗了他們,然後我們去領獎時,發現,獎品竟然是粽子。

  傍晚,姥姥煮了一大鍋艾葉水,讓我和哥哥洗澡洗頭。艾葉水倒出來,一股淡淡的艾草香味,我先是深深地吸了一口香味,然後就跳進桶裡泡澡了。泡澡起來,我感覺渾身舒暢,精神清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節日文化,更多的是對我們有益的習俗呢。

  晚上,媽媽叫我給大家背誦有關端午節的詩歌,我大聲背誦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作文 篇7

  說起端午節,大家想到的便是吃粽子,是啊,那香噴噴的粽子,單單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盤大盤地裝著,大口大口地吃呢。

  粽子的歷史其實是很悠久的,傳說屈原在戰國時期,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作為楚國的一份子,聽到這個訊息後,悲憤難耐,跳入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的百姓乘舟打撈,為了不讓河裡的魚蝦損壞他的軀體,便將粽子丟入江裡。自此,吃粽子的習俗便流傳下來了。

  每到端午節,媽媽便在頭一天晚上泡好一大盆糯米,第二天一早,便開始包粽子了,粽子雖然小,但是卻有不同形狀,含有不同寓意的:你看,爸爸包的粽子是長方形的,兩半粽子合在一起的,稱為夫妻粽;我包的是四角的,只有爸爸的六分之一大小;媽媽包的最好看了,小巧玲瓏。之後媽媽便把那一大盤粽子放在鍋中足足煮上3,4個小時,晾涼後,扒開那綠綠的葉子,露出來的是一個個白白胖胖的糯米糰,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羞澀的小女孩,漂亮又可愛。至今再次回味起來,依舊是那麼香甜可口,耐人尋味。

  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都要買一小撮艾草,插在家裡的房門上,因為“艾”同音“愛”,這表示的是家中的每個人對幸福生活的熱愛和對家裡人的濃濃的愛。

  晚上,一家人圍在桌前,望著那明亮無暇的月亮,品嚐著香糯可口的粽子,再談談家中的變化,幻想一下美好的未來,這真是快樂幸福的日子啊!

  家鄉的端午節啊,你帶給了我們快樂和幸福,也為我們的生活添彩,你別有那番韻味,讓人陶醉。

  端午節作文 篇8

  城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年這個時候,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會用包粽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我會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去姥姥家,姥姥、姥爺早早的準備好了江米和大棗、粽葉來包粽子,並在煮粽子的時候煮上幾個雞蛋,用來給我和弟弟妹妹吃。在吃粽子的時候,我就問姥姥,為什麼人們要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門上要插艾草,這時候姥姥就會把弟弟妹妹叫到一起,講有關屈原投江的故事。

  屈原是我國春秋戰國楚懷王統治時的貴族,並擔任大臣,他力主聯齊抗秦,遭到其它被收買貴族和楚懷王之後的打擊報復,被免去職務,並被流放,在流浪期間,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等著名不朽詩篇,在秦國攻破楚國國都,他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這一天,抱石投汩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老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去汩羅江邊憑弔屈原,並拿出準備好的飯糰和雞蛋丟進江裡想讓魚蝦吃飽,不用去傷害屈原的身體,慢慢就演變成吃粽子、雞蛋等習俗,用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姥姥給我們講完故事後,問我和弟弟有什麼想的說的嗎?我發表了自己心中感想,說:屈原是我們應該記住並不能遺忘的愛國主義詩人。

  這時候,爸爸把煮好的粽子放在桌子上,叫我們來吃,我吃著又香又甜的粽子,想著姥姥講的動人的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對我來說:古人的愛國主義精神會讓我深愛教育並激勵我將來好好規劃人生軌跡,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不能辜負姥姥講故事的深刻涵義。

  端午節作文 篇9

  我國有個起源於春秋戰國的節日,叫端午;我國有個防疾病的節日,叫端午;我國有個運動的節日,叫端午!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歷史十分悠久,傳承了幾千年!

  關於端午的來源,人們有許多說法,但其中流傳最遠、史書也有明確記載的就是為了紀念屈原。相傳,屈原本來是楚國的三閭大夫,因為當時的國君十分昏庸無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秦國又蠢蠢欲動,準備攻打楚國。屈原向國君進諫,卻被罷了官,放逐到了鄉村。後來秦軍攻破了楚國國都,楚國滅亡了。屈原聽到訊息後,悲痛欲絕,在自己生活下的茅屋裡寫下《懷沙》後,望著楚國國都,向滾滾的汩羅江中跳去。大家見了,有的拼命打撈,有的用粽葉包著糯米往河裡扔,還有的在用雄黃驅趕蛟龍。為了紀念他,人們把這天叫端午節。

  端午節是春夏交際之時,蚊蟲眾多,疾病易發。所以,每到端午,人們都要驅五毒、吃五黃、插艾草、菖蒲。大家還會從街上買來蛋,把它放進鍋裡和艾葉一起煮,把蛋吃掉後,再用煮蛋的水洗臉,傳說一年也不會被蚊蟲叮咬。小孩兒還會把自家煮的蛋拿出來,和鄰居玩“碰蛋”,看誰的蛋結實。贏家據說一年都不會被病魔困擾!

  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會組織去划龍舟。江邊聚滿了人,他們瞪著眼珠子,不停地喊著“加油加油”,為龍舟上的人吶喊助威。而龍舟上也擠滿了人,他們雙手拿著漿,使勁地劃啊劃。當有一隻龍舟最先劃到終點時,觀眾就會熱烈地鼓起掌來,有的甚至跳了起來。整個場面熱鬧非凡,充滿了喜悅!

  這就是端午節,這就是我國的端午節!我愛端午!

  端午節作文 篇10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它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它是怎麼來的呢?透過查資料,我瞭解到:原來,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一樣的愛國人士的,而且,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囊等。我喜歡吃粽子,這次也不例外,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

  我們準備了許多材料:有粽葉、糯米、紅棗和鹹肉等。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浸泡在水裡,再把粽葉和紅棗放入水中清洗一下,將棗核去掉;然後,把浸泡好的糯米放入鋪平的粽葉裡,包成三角狀,不封口;接著,將處理好的紅棗放進去,又在上面撒了一層糯米,封上口;最後,在粽子外面繫上腰帶。我也跟著做。很快,一個一個口味不一的小粽子做好了,它們排成一排,可愛得很!媽媽把它們放入鍋裡,用中火蒸。我開啟了等待之旅。

  不大一會兒,美味的粽子就要出鍋了。那香噴噴的氣味勾引我來到了鍋前,開啟鍋蓋,抓起一個粽子:“哎呀!呼呼!好燙!”我慌忙扔掉粽子,把伸出去的手又抽了回來。媽媽轉個頭來提醒我:“小心點兒,你這個小貪吃鬼!別添亂了,還是讓我來吧!”說完,媽媽拿來筷子,把粽子一個一個夾到盤子裡,端到桌上。這些三角形的粽子,像一座座小山,堆在盤子裡,真好看!我耐心等了一會兒,等粽子不燙了,拿起一個粽子,解開它的帶子,脫掉它的綠衣服,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一旁的爸爸見我吃得這麼香,笑了,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像屈原一樣的愛國人士,我們可不能忘記他們。”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爸爸說得對,絕對不能忘記這些為國付出的人。

  這次的端午節,我覺得自己又長大了一歲:作為中國人,我定要向屈原他們學習,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好男兒!

  端午節作文 篇11

  從前,有個人叫屈原,他因為自己的國家被入侵了,心如刀割,所以跳進了江中。人們為了魚和蝦們不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中扔一些飯糰、蛋黃、豆子等其它食物。等魚和蝦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

  現在,我們在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做香包……

  端午節的時候,小姑奶奶包粽子,看著她嫻熟的動作,弄得我眼花繚亂,我驚羨不已。我不甘心,於是決定自己也包一個大粽子。我學著小姑奶奶的樣子把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後一折,再一擰,也成了一個漏斗。可是漏斗下面有一個洞,往裡裝米時,“譁”米全從下面的洞裡漏了出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了桌子上。可是我沒灰心,決定再好好包一個粽子。這回我把粽葉捲成漏斗狀之後,檢查底下沒有洞,才往裡面倒上米,再把三四個棗填在米里,撒上一層米,把蓋蓋上,三纏兩繞,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小姑奶奶說我可以把粽子包的更好,於是我更認真更細心地包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粽子。小姑奶奶和其他人都誇我包的越來越好,這就使我有點不好意思了。

  包完粽子我們就蒸粽子。蒸粽子的時候,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位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粽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等粽子蒸熟之後,我就迫不及待地開啟繩子,再剝開綠色的粽葉,一股粽香撲鼻而來,露出乳自色的糯米。沾點白糖,輕咬一口,嗯,這粽子的味道太好了!我讓別人也嚐了這粽子,都說這粽子好吃。

  吃著香甜的粽子,我感受到了做什麼事都不能半途而廢,要把它做完、做好,這樣才能有收穫。

  端午節作文 篇12

  農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我是不大愛過節的,去年這時,有朋友向我祝端午節安康,我本想回個同樂,但也不太想總這樣敷衍,便回了句“端午節快樂”,結果對面就和我爭論起來,說端午節應當說“安康”。安康,平安健康,是個好詞,可怎麼就不能是快樂呢。

  有關端午來歷的說法不少,但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多感興趣,祭龍祖也好,紀念屈原也好,真假都不是我能夠說得算的事情。至於安康和快樂,我想也不必要去計較,遇上我這種不愛過節的,說什麼都是白搭。可端午就在那裡。

  碰上我這種無趣味的人,大概都是要躲著走的,結果朋友家做多了粽子,就往我這送了好幾個,味道也是豆沙的,肉的,白的都的,個頭不大,串成串有些可愛,還有著葉香。這粽葉可比外頭賣的好,畢竟是朋友的老家帶來的,他們家好過節,雖知道我的性子,但大約從沒信過我的話,去她家做客時,阿姨也總是熱情的很,起初我覺得十分的不自在,畢竟在家也不見得有這樣溫情,久了也知道阿姨和朋友都是一個性子,也就適應了。我雖不過端午,但我卻不想沒有朋友,於是只好收下了。我大概是要過個端午的,不,不是的,我只是不好拒絕,粽子平日裡也是可以吃的。我將粽子小心的放在冰箱裡,算計著是當早飯還是當午飯,要不要同媽說一聲,她若是也買回來了可怎麼辦。不,這不干我的事,我是不過端午的。

  沒等我訊息發出去,媽就回來了,家裡沒什麼人愛吃粽子,家裡也不怎麼興過節,媽卻拿了艾葉回來,說是近來天氣熱,用來洗澡的,我卻覺得她這錢花得冤枉。現在什麼沐浴露,風油精都可以用味道驅蚊,薰艾是件麻煩事,不值當的。誰說要薰艾?我大概是逃不過端午了。

  端午還可賽龍舟,今年大概是沒有這項活動了,縱然有,大概也找不到屈原。端午有驅邪防疫的說法,倒是很有必要。今年特別,過個端午大概也是應該的,就大大方方等著端午來,哪怕下場端陽雨,也是要懷著希望過日子,借龍舟水洗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