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關於端午的作文(通用15篇)

端午的作文

關於端午的作文(通用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端午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端午的作文1

  “噢!再讓我睡會吧!!”這是我的叫聲,瞧吧,這是我爸爸叫我起床。我昨晚差不多10點才睡著,今天7:30叫我起床,我能不叫嗎,我敢說,換了你也會的。我只好戀戀不捨得離開了我可愛的小床,朦朦朧朧的走向衛生間去。待我們準備出發的時候都已經8:00了…… 一路上我都是餓著肚子搭爸爸的車的,因為奶奶是在催得太緊了,害得我們連早餐都沒得吃就要要上路了,那個慘啊!!剛開始我的心情還蠻好的,可是剛出了博白,爸爸的車速明顯的加快了,剛開始還是40速,可是……爸爸逐漸的把車速加到了—60速,我在那一個命的叫他減速,可他哪裡聽得見,還不是因為氣流太強了。那我還不如留著點力氣來觀賞風景,不仔細一看,還真不知道有這麼美麗的景色,是自然的景色,在那熱熱鬧鬧的城市裡用多少錢還買不到呢,我便仔細的觀賞起來,你還真別說,我那時太投入了,還真像在觀賞大畫家的畫呢。漸漸的,我又覺得這樣的農村分光還真難得,在這裡,你永遠都聽不見城市裡吵鬧的叫聲,只有鳥兒的歌聲、小溪流水叮咚叮咚的聲音,聽這個可比聽那什麼音樂會好多了,這裡對於我來說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

  經過一路上的奔波,終於回到了老家。飢餓的我一頭衝進了廚房,不顧一切的向奶奶要了一條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要吃的東東,(*^__^*)嘻嘻……,就是棕子。剛吃完,我在這最要好的朋友就來找我去玩了,我不忍心拒絕,只好答應了,我們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我最喜歡的是一座小山坡,在哪裡我們盡情聊天,躺在那裡可以看清天上的白雲和小鳥,那裡很安靜,沒有人來打擾這倆個好久不見的小姑娘,簡直就是我們倆的天堂,仍我們擺佈…… 今天,我在老家度過了一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我真希望這種節日來的多一些,這樣我們兩又可以在那片屬於我們的天堂裡盡情的聊……

關於端午的作文2

  在這個細雨綿綿的日子裡,我像剛盛開的微菊,綻放在思想的境界中……

  我想起了故鄉。那是一個寧靜而美麗的鄉村,每當到了端午時節,那兒便會熱鬧起來。走在街上,彷彿置身在歡鬧的海洋裡。路不寬,人很多,你會不由自主地隨著人群走向河岸邊。河面是龍舟的世界,一隻緊挨著一隻,選手們在碼頭上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隨著響徹雲霄的鼓聲,賽龍舟開始了。頓時,人們的呼喊聲、選手們的吆喝聲、鼓手敲擊的鼓聲交融在一起,組成了一支雄壯的進行曲。龍舟駛遠了,但選手們的吆喝聲還在河上回蕩。

  我亦想起了在這兒度過的端午,

  這裡總是熱鬧、有氣氛的。到了端午這個時候,人們更是不亦樂乎。每家每戶都忙著包粽子、看賽龍舟、佈置家居。最稀奇的節目還是“憶”屈原。人們總會在端午節這一天,製作550只蓮花燈,點上蠟燭,讓它們沿江河飄蕩,以此表達對屈原的思念與尊敬。

  我還想起了屈原,

  他心中懷有一種悲哀,楚懷王無力辨別臣子,使得屈原一生抱負無處施展。近乎絕望的屈原慢慢邁向江邊,他無助地站在那兒,看見百姓生活在苦難中,“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繼而,一股不可阻擋的怒濤在心底激盪卻無處發洩。於是,他化為怒吼的雷,化為霹靂的閃電,隨著雨的來臨而消失了……

  雨依舊在下,微菊仍在開放,陰雨朦朧的日子給人無限遐思……

關於端午的作文3

  在小時候,端午總是充滿著濃濃的歡樂色彩,在這一天人們放下平時的勞碌,開開心心地包粽子,扒龍舟,熱熱鬧鬧地快樂一天。我也不例外,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裡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來歷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據記載,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卻無能無力,他心如刀割,於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臨了,一轉眼,端午節來臨了,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後,就匆匆忙忙地出門去看賽龍舟了。剛來天鵝湖只見從遠處划來了十幾條龍船。龍船偏長細窄。龍頭有黑。灰。紅等顏色。很快,比賽開始了。選手們爭先恐後,不甘落後。觀眾們也在一旁加油鼓頸。就要接近終點了,選手們敲鑼打鼓,唱著打油詩。到終點了,來自荔灣區的選手獲勝了。接著就是最有趣的“搶鴨子”遊戲了。資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許多鴨子仍進水中。選手們從船上跳進水裡抓鴨子,抓到的歸自己。圍觀的觀眾也不甘落後,紛紛跳進水中,場面一片混亂。

  比賽結束了,我回到家中,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家人說說笑笑,開心極了!端午節也將隨著笑聲一直留傳下去,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節日。

關於端午的作文4

  小學生原創習作(小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習作要求:

  我國有56個民族,疆域廣闊,民風民俗特色鮮明而又豐富多彩。請你將調查瞭解到的民風民俗加以整理,寫成一篇習作。可以寫節日習俗,也可以寫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飾、飲食、民居,還可以寫新穎、別緻的民間工藝品,要抓住所寫民風民俗的特點,表達真情實感。字數450字左右。

  我最喜歡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雖然沒有中秋的花好月圓,也沒有除夕的張燈結綵,但獨具一格——熱鬧溫馨。

  在端午節這天,我便早早起床,幫媽媽和外婆包粽子。我先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折成一個角,再往裡面塞些糯米,然後再塞些配料,最後再蓋些糯米,再拿出幾片粽葉將它包起來。看著一個個包好的粽子,饞得我連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中午,我如願以償地吃到粽子。粽子香極了,還沒上桌,我便遠遠地聞到了竹香味。

  下午,我們在電視上看賽龍舟。寬闊的湖面上,有三條龍舟,每條龍舟上有十三個人,一人打鼓喊口令,另外的人划船。岸上有許多觀眾在觀看,他們都在為自己支援的隊伍加油鼓勁。“一二三,一二三??”賽龍舟便在這整齊的口號聲中結束了。

  晚上,媽媽端來一盤鹹鴨蛋,我拿起一個,剝開蛋殼,輕輕地咬

關於端午的作文5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子;

  初三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著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裡面大大的棗子,家裡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裡,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裡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裡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著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裡,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關於端午的作文6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它的過節方式雖然一直是划龍舟,吃粽子,但是總能讓人們期待……

  在端午節當天,家鄉的人總會划龍舟,他們把龍舟抬到江上,頭一個上船,後一個穩扶著,輪流下去,直到每一個人上舟,領頭的那一個才開始擊鼓,舟上的人都喊出自己這一隊的口號,鼓舞一下氣勢,然後,把槳掄一圈,一平一劃,一平一劃。最後,當大家準備好後,便一二一二地喊了起來,大家齊心協力,動作一致,用力地劃,喔!還差200米,100米,50米,10米……到了,觀看的人都歡快起來雷鳴般的掌聲頓時響了起來。

  除了划龍舟,還要吃粽子。每年端午節我的父母都要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準備好鹹鴨蛋黃,幹菇,五花肉,剝了皮的綠豆,香脆的花生等食材,還要把竹葉和草繩分配好,洗乾淨。然後,把竹葉包的像一個鏟子,先放一滿大勺加有綠豆的糯米,再依次放入鹹鴨蛋黃,幹菇,五花肉……最後再放一勺子糯米,再拿一片竹葉包好,用草繩綁好,一個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當然,還要把粽子煮熟。吃著美味的粽子,就是最好的滿足,但有時吃膩了,我就會東一家跑,西一家跑,跑完整一條巷子,也就吃飽了,用爸爸的話來說,我就是吃百家粽長大的,每次爸爸說的時候,我心裡就一陣竊喜……

  每次到端午節,我們都會唱起那首童謠:“端午節,好熱鬧,粽子香味滿街跑,人們刻苦又勤勞,大家歡聲笑語道…..”

關於端午的作文7

  你聞到了嗎?空氣中摻雜著糯米的清香;你看到了嗎?孩子們胸前搖曳著香囊……。怎麼了?一定是端午節到了!————題記

  又到端午節,大清早,你就能聽到“香囊!香囊!”的叫賣聲,粽子的清香味充滿了你的鼻腔 ……。看到大人們忙忙碌碌的,我再也坐不住了,走,約上同學一起包“粽子”去!

  在端午節前夜,我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看著有些大人拿著粽子,不禁靈感一動:“快到端午節了,咱們也來包粽子吧!”我的提議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同意。說幹就幹,走,和我一起準備一下吧!

  包粽子沒有粽葉怎麼能行?可大點的葉子上哪兒找啊?我們正在苦思冥想,不知誰說了一句“大家快看,那兒有好多粽葉!”我們順著她的手指找到了“粽葉”。那是一種不知名的植物,葉子很大,符合做粽葉的標準。我們趕緊跑過去,七手八腳地動手拔了起來。“一二一,一二一,拔呀拔,拔!用力拔!”我們喊著口號,使出了吃奶的勁,也沒從根拔斷。“不信了!”李同學腳踩住植物的幹,憋紅了臉,使勁往外拔,可那葉子很頑固,就是不斷。“我來!”曹同學踩住葉子上方的莖,沒用多大的勁,就把葉子拽了下來。看來,幹什麼都得用巧勁啊!

  粽葉有了,餡兒用什麼呢?下一個目標就是找泥土做粽餡。不一會,我們就把所有的材料準備好了。最後,我們就要動手做粽子了。

  我們也學大人樣,先把“粽葉”捲成漏斗狀,把角往上折,加上餡兒,再依次用“粽葉”把它包裹起來,纏上線,一個逼真的、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

  “露陷了! 露陷了!”李同學拿著她的粽子,”曹同學,你能再個給我弄點餡嗎?我的粽子寶貝露餡了呀!”她一驚一乍的把我們嚇了一跳,還好只是露餡了。

  不久,我們就做了一大堆的粽子,真讓人垂涎欲滴啊!

  雖然我們沒有進行正規的戴香囊、插艾葉等程式,但我們體會了包粽子的快樂,體會到了民俗的快樂!

關於端午的作文8

  今天,是中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而這一天主要紀念一位戰國末期的偉大詩人——屈原。

  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在戰國時,屈原雖忠於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屈原被流放後,仍然為國著想,心中十分悲憤。在這期間,他寫下了許多名著,其中代表作有《離騷》《九歌》等,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 “楚辭”這種文體也是他創立的。

  而端午節的由來也有許多傳說,而最著名的傳說主人公當然以屈原為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大家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大家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現在,我聞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朋友,你今天吃了粽子嗎?快去吃吧!

關於端午的'作文9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跳進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著小船把竹筒裡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與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著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是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划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的作文10

  滿街的吆喝聲,滿眼的彩色絨子——我猛地想起這個特殊的日子——端午節。

  在我的記憶裡,這個日子是從爺爺的竹籃裡開始的。每到這一天,我都會急急忙忙地催促著爺爺。而爺爺總是不急不慢地在磨刀石上磨著小鐮刀

  悠閒地抽著煙,眯著眼,笑著看我這個毛躁的小毛孩。“好了!”爺爺拿著小竹籃帶著我一起去採藥。

  那並不是藥,而是一些普通的可以驅蚊蟲的花草,一種古老的傳統,最令我者迷的是爺爺口中的那個愛國詩人——屈原。蠻強的愛國熱情,卻懷才不遇,遭遇奸人陷害

  看著支離破碎的國家,他黯然神傷,選擇了投江自盡。我深刻地記著,在說到屈原被陷害時,爺爺的眉頭擰著緊緊的

  眉宇間表現出無比憤怒之情。他狠狠地割下草,嘆了口氣說:“哎,多好的一位英雄啊,卻——爺爺欲言又止,輕輕地提起籃子,便走了。”憤怒與惋惜在空氣中久久迴盪。

  當然,端午時回憶屈原的情境很悲傷,但也充斥著歡笑與快樂。

  洗澡水的顏色是綠色的,我曾以為是飲料,偷偷地喝了一口,又苦又澀。奶奶笑眯了眼,爺爺也不由得哈哈大笑。

  小小的我常傻傻地問奶奶:“奶奶,為什麼要洗澡哩?”奶奶扇著大蒲扇說:“這樣不怕小鬼來抓你,你夜裡也不會害怕了。”

  奶奶笑了,深深的皺紋就像一朵盛開的菊花。彩色的絨子的吸引是很大的,我常常是剛一洗好,便火急火燎地跑去奶奶跟前,讓奶奶給我係上絨子,跑去與朋友炫耀。

  噴香的粽子,引起了我的食慾,吃了慢慢的一肚子。爺爺常逗我說:“粽子都吃光了,拿什麼喂小魚呀?”我聽爺爺說屈原的事。

  急的我抓耳撓腮,一時間竟不知所措。爺爺奶奶笑的已不成樣子,我這也反應不過來。

  端午節的回憶是多麼美好啊!我真希望這一次端午節,能再和爺爺一起去採藥,聽爺爺講那屈原的故事,讓奶奶給我……

關於端午的作文11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著小船把竹筒裡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母親。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夠吃到可口的粽子。母親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母親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

  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著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後,母親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母親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划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的作文12

  端午節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節日,每年,人們都將在這一天包粽子,插艾草,賽龍舟,懷念愛國詩人屈原。今年,外婆又要包粽子給全家吃,我很好奇,粽子究竟是怎麼包的?我決定向外婆請教,自已也包出幾個好吃的粽子來。

  一大早,外婆就忙開了,我也趕緊過去幫忙。外婆先將糯米淘好,放在一個大盆裡,又準備了好多塊醃肉,幾個蛋黃。由於還要包肉粽,因此外婆又拿來醬油,往米盆裡倒了些許,攪拌了幾下,米馬上就變成了醬油色,接下來,就要開始包了。

  外婆先拿好一張箬葉,手把手教我。她拿住箬葉的兩端,捲成一個漏斗狀,往這裡面加了三大勺米,又在米的中間放上一塊鹹肉,然後將它撫平,看不出一點兒向上凸的痕跡,再將沒有碰到米的箬葉向前折,再將多餘的部分向兩邊折,用手將它捏住。這樣,一個粽子就成形了。接下來,就要在粽子外面縛上白紗線,防止粽子裡面的米漏出來。我先在粽子偏上方的地方繞了幾圈,又在下方更緊地繞了幾圈,最後,把繩子的頭和尾打一個死結,一個粽子就完美誕生了!我興奮極了,也按照剛才的步驟去做,可是,剛要將肉放進去,“嘩啦”,一下,我手裡的箬葉鬆了,將米全倒了出來。我並沒有灰心,又繼續包起來,可箬葉就是不給我面子,剛包好,要繫繩子了,“沙沙沙”我的“漏斗”漏了,幸好我眼疾手快,將米還有肉全倒在了邊上的米盆裡,這下,我可真是大冬天吃雪糕——涼透心了。外婆過來安慰我:“每件事都有從不會到會的過程,慢慢來,會包好的。”我又振作起來,經過了十分鐘的努力,我終於親手包好了第一個粽子!之後,我越包越熟練,看著一個個自已包的粽子,我的心裡樂開了花,在這個端午節,我學會包粽子了!

  端午節那天,滿屋子都是一股淡淡的粽香,我吃著自已包的粽子,我想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端午粽飄香,粽子香,學包粽子的過程更香!

關於端午的作文13

  6月16日是端午節,我與爸爸媽媽一起騎摩托車到離城很遠的山上踏青。一路順風順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剛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車後輪胎突然癟了。我們只好推著洩了氣的摩托車打道回府。

  因為這裡離市區很遠,所以在短時間內沒有地方修理。摩托車本來就比較重,再加上沒有氣,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著非常吃力。我在後面推,爸爸在前面推,過了不大一會兒,我們兩個就氣喘吁吁、汗流滿面。媽媽不但一直給我們鼓勁,而且還積極的尋找修理點。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因為我自己也盡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

  經過一番拼搏與努力,我們足足走了5公里,但還是沒有到達目的地。向當地村民一打聽,說再往前走半小時會有一個修車的地方,到那裡就會有希望了。雖然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但一聽到這話,我還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來。在這半小時裡,可能是我這一生中最漫長的30分鐘,路上我竭盡全力的向前走,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勝利。終於,在我與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這段艱難的旅程。

  這次特殊的旅行,讓我真正的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相信這次旅行會讓我終身難忘,我想今後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束手無策了。

關於端午的作文14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來臨的時候,就會有許多的節目,列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吃雞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節裡,我學會了一樣東西——包粽子。

  “包錯了,哎呀,又包錯了。”“你包了多少?讓我來數數。”“哈哈”一陣陣歡笑聲。埋怨聲。高興聲……不時從這兒那兒飛揚開來。“咿,是哪兒傳來的聲音?”哈哈!結果是五年級五班在包粽子呀。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親手動手過,知道今天,我才算大看眼界。

  我乖乖的坐在老師旁邊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在老師示範的過程中,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臉老師都包了“好幾百個”才包好一個。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以前包粽子的樣兒這出一個圓柱形來,再在摺好的角里放上一點已侵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塊臘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的完成一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老周替我解了圍——割掉了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追簡單的步驟——扎粽子。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我拿出一個繩子,將繩子圍繞了幾圈,好了,開始扎,我用嘴咬住繩子的另一半,用手拿住一半,紮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

  只聽“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一粒的掉在地上。看來包粽子真不是這麼好包。

  最後,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透過這一次包粽子活動,我明白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恆不要半途而廢。

關於端午的作文15

  我國有許多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但是今年的端午節對我來說是最難忘的。

  那天,田老師帶來了一包溫暖的粽子。他們穿著白色腰帶和綠色襯衫,笑嘻嘻地躺在口袋裡,好像在對我說,“來吃我吧。氣味撲鼻而來,我的胃已經在唱歌了。我躺在桌子上,茫然地看著美味的棕色肉。我迫不及待地想咬它。

  田老師似乎猜到了我們的想法,笑呵呵地說:“小饞貓,請吃吧。請排隊並儘快嘗試。”“萬歲!”學生們高興地跳舞。田老師慢慢脫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一個上面鑲嵌著幾顆紅寶石的雪白糯米球。過了一會兒,終於輪到我了。我跳到平臺上,拿起牙籤,輕輕地捅了一團糯米,蘸了一點白糖,高興地跳了起來。回到座位上,我有點貪心,立刻把它放進嘴裡。太甜了。最後,在你的嘴唇上舔一口糖真的很美味!我以前不喜歡吃粽子,為什麼今天我改變了主意?彭伊穎也走上前去,捅了一個小球,大搖大擺地走下講臺,來到我的座位上,自豪地嗅著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憐的眼神盯著她(意思是給我點味道),她盯著我(意思是我還沒嘗過新鮮的),所以她一口吞下粽子,大聲喊著要好吃的食物。我最後的希望破滅了。

  每個人都急切地看著田老師手裡剩下的最後幾個粽子。田老師笑著說:“誰還沒吃過粽子?”每個人都舉起他們的手說,“我,我,我。”在老師下命令之前,每個人都像一群蜜蜂一樣衝向講臺。田老師不知道該怎麼辦。就連那個真的沒吃粽子的男同學也被我們遠遠地推到了後面。大家刺,刺,我明白了,時間終於到了,把你的手放進去,唉!我被別人的牙籤刺傷了。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剩下最後一個粽子了,每個人都更加擁擠了。一個粽子被我們撕成了碎片。田老師著急了,不知所措。正當我失望的時候,田老師突然轉過身來,把一團粽子塞到我嘴裡。我喜出望外,捂著嘴,愉快地回到座位上,心裡有說不出的甜蜜。粽子分發後,一些學生失望地回到座位上,而另一些學生很高興,可能搶了很多粽子。

  這個快樂的端午節令我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