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高一作文彙總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作文 篇1
上個世紀的一個黎明,在巴黎鄉下,一位大文豪“每天拼命工作,不接待來訪,不看報紙,按時看日出……”
這位大文豪用自己的行動在告訴我們:讓每一天“新的開始”。
清泉寺旁,蘭溪水畔,是誰在吟誦:“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是蘇軾,這位大詞人以豪情來鼓勵我們:讓心中的人生“新的開始”。
新的開始,是要我們將心置於原點,不要讓過去的失敗牽絆前行的雙腳,不要讓過去的成功黏住信念的發條,將心境歸於平和,讓人生再回“年少”。
新的開始,於是有了珠穆朗瑪從海底崛起的巍峨壯觀,於是有了“冬天來了,春天就不會遠”的期盼,於是有了“月缺花殘莫愴然”的寬慰。
這裡有白手起家的傳奇故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不就是身揣兩美元而來的嗎?他並沒有因貧窮困苦而懊惱命運,他只是將自己放在兩美元的起點,起跑、飛奔……這裡有蹶而復起的蓋世英雄,前蘇聯一位飛行員截腿安上假肢之後,以驚人的毅力重新站起,再度繼續他的飛行生涯。
正是對“新的開始”的信賴和執著,成就了這兩段成功的人生。
新的開始,圓了多少人的夢想,回報了多少人的辛勞?反思自己,是否仍每日賴在被窩裡遲遲不起,恨不得每日清晨日落西?是否仍在命運的彎路岔路蒙面痛哭,悔不當初?丟失了回到起點的信心和勇氣?
不要在一旁空嘆“船到江心補漏遲”,請餘出空閒將記憶的鐘表調到零點,讓你懷著零時的希望與抱負重新投入你的追求——滿懷熱情,而不是滿懷悔恨的追求。
新的開始,撇開舊日的輝煌與黯然,迎接新一天的美好時光。
看,那浴火的鳳凰,已重生了!
高一作文 篇2
時間總是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消失在我們眨眼之間,而我們稱之為的青春,正試圖偷窺我們的一切。
高中,是我們的學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裡面包含著我們的喜怒哀樂,任由我們在這個地爐裡掙扎狂奔,最後遍體鱗傷。
贊新的學期,每次看到那個紅紅的刺眼的紅色,我就很熱容易心驚膽戰。那個意味著這段時間的白費的成績,讓我感覺整個世界籠罩在了寒冷之中。但在寒冷的背後,我沒有在心靈上過分糾結。拿起筆,書寫自己的青春路。
又是一次失敗,我緊緊攥著試卷,記不清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多少次,也記不清自己是否還能夠繼續下去。我只知道,我變得不再懦弱,不再有彷徨失措。即使成功的`小徑上遍佈荊棘,到處都是困難,我也不會心灰意冷。因為我會去攀登,去奔跑!!
不知從何時起,我變了。放在書桌上的不再是一本本小說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疊疊厚厚的練習卷;下課活躍的身影中少了我的那一份,上課伏首記筆記的背影中多了我的一份。站在不斷前進的列車上,我開始變得不再慌忙;站在時間長河中,我不再為自己的選擇而後悔。
我開始努力,開始拼命地閱讀,去汲取那書中無窮無盡的營養;我開始感覺到並留意身邊的一切,因為他們在現在的我看來是那麼的生動活潑,為我的生活增添上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不知不覺中,我開始享受學習的樂趣和歡樂,不管外人怎麼評價我。我發現原來自己不屑一顧的書中原來有那麼多令我愉悅的事;原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中還有那麼多,我沒發現的美妙的滋味;曾經整天抱怨的作業,現在帶來的不是煩惱,而是生活中的充實。我掛在嘴邊的不再是“聽天由命”,而變成了“人定勝天”。
在充實的生活中,我再次迎來了人生中的磨難,雖然它還是和上次一樣,但我,卻不是上次的我了。終有一天一雪前恥。我還是我,曾經的傲慢已不再;我還是我,曾經的浮躁已不再;我還是我,曾經的沉默已不再。我,愈發成熟了。
驀然回首,如今的我,卻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是啊,我長大了,在不知不覺中,無聲無息地,在時光的某個角落。我不覺得驚訝,只是好奇,都不曾發現。不知是我太遲鈍,還是在悄悄的長大。
長大,我還是一片迷茫,即使經歷了這麼多次的磨礪。但我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了,奮鬥過了,即使失敗,也是甜蜜的,心中的希望之火就不會熄滅。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紅的時候;而我成長的時光卻一去不復返。
我正悄悄長大,我正用生命最燦爛的時光,續寫生命最悠遠的芬芳,去希望那明日。我等待希望的成功,因為,那很美。
高中時我們學習階段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同時也是最為痛苦的階段,在這個時光裡,會不會有人拿了你的筆,開始記錄你的紛雜念想,愁與滋味。
高一作文 篇3
最近很少去關注微笑小天使的作品,也許,我更欣賞的還是他個人吧。
記得最初留意他,就是因為他的一次訪談,言辭很坦誠,很接地氣,就像一位鄰家男孩在講述自己的工作,講述自己對於生活的理解,很真誠,而且還有一張可愛而不自知的娃娃臉,笑起來竟是比女生都要甜。
後來才知道,有好多人都是看了他的那個採訪對他印象深刻。
之後又有一個機會,看到了他給過逝的一位長輩寫的一封信。這才瞭解了他曾也算是一位”留守兒童“吧,父母工作忙,是他的姥爺把他一手帶大。那是一位很有文化的老人,雖然身材高大,卻是有一顆柔軟的心。對於他這個小外孫,老人家既嚴厲又疼愛,在那個小小的孩童心裡栽下了美好的種子。
節目中,他讀著自己寫的信,淚流滿面,而看節目的我,也跟著落淚了。因為真實吧,也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過讓自己難忘的童年生活,即使是痛過哭過的童年,也是彌足珍貴的。
也是看了那個節目之後,才會更明白他所講的,今天的他就是受了姥爺很深的影響,而那是一位有著高學歷的學哲學的老人。近年來對於哲學有了瞭解之後,才明白哲學並不枯燥而是一門很優秀的學科。所以看到如今優秀的微笑小天使,似乎真的能在他身上找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答案。
一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像發光源,給人溫暖。
高一作文 篇4
夜晚,涼風襲襲。一人獨行。
偶然抬頭,我便看見那細弱殘眉的皎月在漆黑的夜幕上懸著。那月的白與天的黑,月的亮與天的暗,月的小與天的大便構成了一幅極佳的畫卷。
明明只是一彎極小的月牙卻有著如此的光芒與魅力,讓我讚歎不已。不過若將它置身於太陽身旁,只怕它只如滴水入海般悄無聲息與暗淡,哪有這番景緻?想著想著,我不禁為它的智慧所折服,它選了一個對的底色。
記得一個星期前我幹了一件傻事。那天早晨,我氣喘吁吁的跑回教室,推開門看見黑板後卻又立馬走出去並看了了一下班級牌號。原因便是後面黑板上的水彩被擦掉了,只露出它藍黑色的底色,讓我格外陌生。記得那幅畫出自我前排女生之手,她畫的櫻花讓我記憶格外的深刻,我甚至忘了她是畫在黑板上的。淡粉色的櫻花在藍黑色的黑板的映襯下更顯其淡雅、純潔。但觀看過的人,也包括創作者卻都只關注作品本身的色彩,卻忽視了那淡淡水彩下的底色,甚至把它排除在作品之外。殊不知好的底色對一幅作品來說是多麼重要,不僅能起到襯托、烘托的作用,有時甚至可以豐富畫面。
每次考試過後,不論大考小考,總有一些考好的人在我面前炫耀。而當你某天和他們談起一些成績不好的人時,他們往往會在不經意間表現出一種驕傲和不屑,彷彿他們很偉大,很厲害。但他們卻不曾想到班裡的所有同學都是他們的競爭對手,沒有了對手,考再高又能有什麼意義呢?只有在他們的協助、陪伴、映襯下,你的成績才會有人羨慕、關注,而你也才會有成就感,更有學習動力,充滿更多對未來的渴望。優秀的你如果是畫中的主角,那其他人便來構成底色。相比畫面中主角的鮮豔、亮麗,我覺得底色的溫暖、和諧可能更具有意義和價值。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來來往往,不只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實現人生價值來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他們自己可能並沒有這麼想過,但他們的每一滴汗水,每一點努力卻都是他們對社會的貢獻,都值得肯定。不論是種田的農民大伯,清潔的環衛工人,創業的大學生,亦或者是京東的劉強東,阿里巴巴的馬雲,微軟的比爾蓋茨,他們都是當今社會的底色。他們中有人被熟知,但更多的卻是默默無聞。這或許就是底色的一種精神,一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底色絕不只是底部顏色那麼簡單,它更是一種犧牲奉獻的精神,是社會的一部分。
社會因底色的存在而閃耀。
高一作文 篇5
“爺爺、奶奶,再見——”爸爸啟動了車子,車窗被放了下來,家漸漸地離我們遠了。後視鏡裡,我看到了爺爺奶奶站在門口,他們神情黯然目送著我們遠去。我似乎看到了奶奶眼裡隱隱的淚光……
正月初六,媽媽起了個大早開始收拾行李,因為明天爸爸媽媽要上班了。奶奶也幫忙著一起收拾,但是奶奶說話的語氣裡似乎少了往常的快樂,反而多了那麼一絲絲的悲傷。爺爺也一樣,打一早開始就坐在沙發上,一言不語地看著我們,眼中有些不捨。是呀,一年365天,能夠回家陪著倆老的時間加起來也不足20天。
開始裝車了,後備箱被塞得滿滿的。有奶奶昨晚一個一個包好的土雞蛋,有她親手包的肉粽,有剛剛地裡採摘的綠色蔬菜……要是後備箱再大一點,估計奶奶把家裡能帶的東西都塞進去了。這時,爺爺拄著柺杖,顫顫巍巍地站在門邊,看著我們。自從爺爺病後,他不愛說話了,因為他說話有些含糊不清了。可他還是喜歡和我嗑叨,可我總是不耐煩地應兩句,有時還會發脾氣。可他總是點點頭,笑笑,然後看看窗外。奶奶一直幫忙著搬東西,一絲不苟,生怕落下了什麼。這幾年,她照顧爺爺,原先的活力彷彿也退了幾分。她和爺爺一樣,也是這樣一直站著,看著,等著,等著車子離開的那一刻。車輪移動了,我們要離開了。在車後是兩道目光,溫情、不捨、夾著淚光。在我的身後是一場目送,一場無聲的目送。
不禁想起來前不久才看的龍應臺的《目送》。你無法挽留,只能目送他遠去,只留下個背影,消失在拐角。同樣有些悲傷難過,不同的只是這一次是老人目送子孫罷了。
其實,這樣的目送,不知道已經發生了多少次。每次我們回家,爺爺奶奶歡歡喜喜地迎接我們,好吃好喝地招待,然後到離開的那一天,他們都是這樣站在門口,直至車子不在他們的視線裡。
突然想起全國各地,家家戶戶這樣的目送不是一樣在上演著嗎?時代會變,演員會換,但是藏在演員心裡的那份賦予目送的真情是不會變的,所以觀眾總能看到這一場場煽情的目送。
所以,不為什麼,就為這無止境的目送,放下手頭工作,抽個空閒,常回家看看吧。不需要禮物,不用大包小包,回去看看家裡的老房子,回去看看那望穿秋水的老人,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