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古詩改寫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詩改寫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古詩改寫作文 篇1
這天,楊萬里乘舟來到安仁縣遊玩。他悠閒地站在船頭欣賞著河邊的美景。
湛藍的天空就像被水洗過似的明淨,草地就像一塊碧綠的地毯,空氣中瀰漫著青草的芳香。一陣微風吹過,柳枝開始翩翩起舞,好像在炫耀風婆婆對它的撫愛。清澈見底的河水緩緩地流淌著繞城而過,陽光灑在盪漾的河面上,泛起萬點光芒。
突然,楊萬里發現不遠處有一葉小船在清澈的河水中飄蕩著。所過之處,蕩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紋,煞是好看。細細一看,在那船上的是兩個小孩子。這兩個小孩,一個身穿紅肚兜外套一件無袖的白色小褂,另一個穿著一件短袖的白色衫,衣服敞開著,沒穿肚兜,露出了雪白的小肚皮。他倆圓圓的腦袋,大大的眼睛,都在頭上挽著三個髮髻,褲角捲到了膝蓋,光著一對小腳丫,頗顯幾分靈氣。只見這兩個小孩坐在船裡,嘰嘰呱呱地,也不知在說些什麼,笑些什麼,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噴發著太陽的香氣息。也許是熱了吧,他倆互相拍起水來了,激起的小水珠在他們的身上、臉上跳起了歡樂的舞蹈。聽著那陣陣鈴兒般響亮的笑聲,楊萬里也停下了船跟著他們一起沉浸在歡樂之中。
過了一會兒,兩個孩子雙雙並排坐在船頭,抬頭仰望著天空。楊萬里這才發現,他們雖然坐在船上,卻並沒有划船。那用來撐船的長長的竹竿已經收起來了,架在船尾的支架上。而且那兩個小孩身旁還張著一把傘。“他拿傘做什麼?難道要下雨了嗎?”楊萬里抬頭看了看天空,萬里無雲呀,哪有什麼雨呀!這下楊萬里心裡更好奇了。
忽然,一陣風吹來。一個小孩子趕忙把傘拿起來,另一個歡呼著:“風來嘍!風來嘍!我們的船要起航嘍!”楊萬里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用傘藉助風的力量讓船前進啊!
古詩改寫作文 篇2
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籠,無邊無際。
一個小孩正躺在那厚厚的、軟軟的草地上,邊歇息邊放牛,牛的那一次次叫聲就像金色的音符一樣傳到我們的耳邊。牛走在哪裡都像是給無邊的草原種上了一顆顆的黑豆。風一吹,草兒彎腰了,就像伸懶腰似的,舒展著她那細嫩的身軀。
輕輕的風吹來了笛子的聲音,這聲音傳到了村裡,傳到了田野上,傳向了遠方,就像一隻小鳥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這美妙的聲音彷彿連那些吃草的牛兒也聽懂了,似乎正在為牧童表示高興呢!笛子的聲音是那麼悠揚,側耳傾聽,給人無限回味餘地。
太陽已經偏西了,到了黃昏時分,牧童也要放牧回家了。吃過飯後,太陽已經落山了,天漸漸地黑了。牧童躺在草原上也不肯脫衣服,望著那藍藍的天空,不禁回想起了放牛時的景像和那些美麗的大山、小草,那山高得馬上就要插入雲層了;那綠草把整個大地都籠罩了;那樹枝彎的像在人們面前跳舞似的。想著,想著,牧童伴著明月睡著了,周圍有許多迷人的小花和小草圍著他,好像在為牧童一天的勞累表示同情呢!
古詩改寫作文 篇3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尋隱者不遇》
這一天我寫了一首詩,突然想起了一個隱居在山林裡的老朋友,於是準備去拜訪他。
那天我正好沒有什麼事做,就來到了他隱居的山裡,我環視了一下四周,只見一棵棵松樹蒼翠挺拔,一叢叢鮮花爭奇鬥豔,一道道瀑布蔚為壯觀,一朵朵白雲環繞群山。令我深深陶醉,我感覺我來到了人間仙境。我走在曲徑通幽的山路上,發現竟然有幾隻野兔在吃草,遠處隱隱約約有一隻小鹿在吃樹葉,不時的到處看看,我不禁羨慕起好友住在這詩情畫意的地方。
到了好友的家門口,發現有一位5-6歲童子在和一隻小花狗玩遊戲,我慢慢走過去,怕驚擾了他,輕輕的問:“小朋友,你師傅在家嗎?”男童抬起頭,停頓了一下告訴我師傅不在家,進山採藥去了。這時他旁邊的小狗“汪汪汪”的叫了起來,好像在怪我打擾了它平靜地生活。我接著問童子知道師傅去哪裡採藥嗎?童子說:“師傅就在這座山裡採藥,但是山裡雲霧瀰漫,而且山路曲折,我也不知道他具體在什麼位置。”我只能在那裡等待,等了很久朋友都沒有回來,我只好回家了。
回來之後我有感而發,作了這首詩《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清平樂·村居》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著小村莊。溪的兩邊,長滿了綠色的青草和荷葉。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一陣風輕輕的吹過,荷葉翩翩起舞。瞧,溪裡倒映著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那是誰呢?原來是溪前的一棵大柏樹呀!柏樹旁,一座低小的茅屋,藤條爬上了房頂,結了許多個大南瓜。
屋裡,滿頭銀髮的老爺爺和老奶奶正藉著酒意說著悄悄話。老爺爺笑著對老奶奶說:“你喲,可真是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漂亮了喲!”老奶奶一聽,可樂了,說:“你也一樣啊!”
這時,太陽已經在當空高照。
大兒子十分勤快,在溪邊的田地裡鋤草。望著田裡的未成熟的豆子,甩了把汗,高興地說:“今年一定是個大豐收。”
二兒子正坐在大柏樹下編織著雞籠呢!他一邊編織一邊想:等到雞籠編好後,小雞們便可以住進來了。!
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蓮蓬吃,還自言自語地念叨著:“人間的佳餚,我給爹孃和哥哥們帶個去!”
太陽已經偏西,路過此地的辛棄疾看到了這樣一幅景美人樂的畫,揮筆寫下了:“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春曉》
(原詩):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改寫):
在一個春天的早晨,天不知不覺的亮了。我起了床,在院子裡散步。春天到了,萬物復甦了。院子裡的花都開了,粉紅色的桃花開滿了枝頭,遠遠望去就像一片一片的紅雲,美麗極了!一隻小鳥落在了枝頭上,嘰嘰喳喳地叫著,彷彿在告訴大家:“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在院子裡,到處都能聽見鳥叫,這鳥叫預示著春天來了。
到了晚上,雷“轟隆隆”在響著,雷公公正敲著大鼓,為春姑娘奏樂,春雨姑娘隨著風,跳起了舞蹈,一滴滴水落了下來,掉在屋簷上,“滴答滴答”的聲音好聽極了。風雨聲在夜裡不停地響著。我心想:在院子裡的花,不知道又會給吹落了多少呢?
第二天,我來到了院子裡,看見那些鮮豔的花朵,都被無情的風雨打落在地上,一片片花瓣兒散落了,我看著這些花瓣兒,好似一場花瓣雨,不禁心裡有一絲絲悲傷……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回鄉偶書》
賀知章是一位有名的大詩人,他的詩家喻戶曉。從小他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裡,他三十七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便離開故鄉,來到京城尋找自己的新生活, 就這樣過了幾十年過去了,賀知章,越來越想念自己的家鄉了。
有一天賀知章正坐在井邊休息,這時他發現自己的家鄉口音雖然沒有改變,但是,兩鬢已經花白了,賀知章看到了井中的自己,已經老了於是就辭官回村了,一路上他日夜兼程,就是盼望早點回到故鄉,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他終於來到了故鄉,他在家鄉的小路上溜達,邊看看家鄉有沒有變化,家鄉的美景依舊。遠處一排排高山高聳入雲,山下的青草碧綠碧綠的,有一條清澈的小河,一排排房屋乾乾淨淨,整整潔潔。
這時他看見幾個孩子正在村口玩遊戲,賀知章走過去,小孩看見了一個陌生人很奇怪,就笑著問:“您是從哪來的呀?”賀知章有點傷感,心想:看來我真老了,連自己家鄉的人都不認識我了。賀知章回到家寫了一首詩“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這首詩一直流傳著,直到現在。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小兒垂釣》
一天早晨,9歲的小牛娃一起床,臉都沒顧得上洗,頭也沒梳,就急急忙忙地拿起頭天晚上準備好的釣魚工具,向河邊飛快地跑去。小牛娃高興地來到了河邊一看,河水很深、很綠,上面還有美麗的荷花呢!小牛娃側著身子,坐在了莓苔上。河邊的草很高,把他的身子遮住了,只露出了一個小腦袋。
小牛娃在魚釣上裝好魚餌,把魚釣向河裡一甩,只見魚釣“刷”地一下沉入河中,魚漂靜靜地浮在水面上。小牛娃目不轉睛地盯著魚漂。可是魚漂一動不動。小牛娃把魚釣提起來,又放了一些魚餌,再甩出去。過了一會兒,魚漂還是一動不動,於是他又提起魚竿,在魚釣上又放了一些魚餌,再把魚釣甩出去,靜靜地等啊等。不一會,只見魚漂在水面上動了一下,他全神貫注地盯著魚漂。正在這時,一位過路人向他喊道:“小孩子,去張大人家怎麼走啊?”小牛娃急忙向他搖了搖手,意思是說:別大聲說話,我正在釣魚。
這時,小牛娃把魚竿猛地向上一挑,一條大鯉魚被釣了上來。他把魚放到魚簍裡,收拾好魚具,高高興興地向那個問路人走去,一邊走,一邊說:“是去張大人家嗎?我知道,跟我走吧。”
古詩改寫作文 篇4
在大唐天寶年間,汪倫曾給“詩仙”李白寫過一封信,信上說道:白兄,我聽過您的大名,非常仰慕您。所以,請您來和我飲酒作詩,並且我們這裡有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請您務必來我們這裡做客。
李白聽後非常開心,特別想去。於是坐船到了那裡,汪倫早已在岸上等候多時,準備迎接李白了,李白和汪倫兩人互相行禮,李白迫不及待地上岸,上岸之後向四處來回看,似乎在找些什麼。汪倫說:“李兄你在找些什麼東西啊?”李白說:“你在信上說的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在哪裡啊?”汪倫笑了笑,說:“李兄啊,這十里桃花呢,說的是在十里處的桃花渡口,萬家酒店則是一個姓萬的人開的酒店”。李白聽了哈哈大笑,便跟汪倫去了十里桃花,他們邊喝著美酒,邊觀賞著桃花。
過了幾天,李白覺得待在這裡的時間有點太長了。於是,早上凌晨就揹著包裹走了。剛上船,就聽到岸上傳來唱歌聲,回頭一看,原來是汪倫和鄉親們趕來送自己。李白內心非常感動,眼裡含著淚花,汪倫說:“白兄,你怎麼走了也不告訴我一聲啊?”李白說:“因為我在這裡很長時間了,也該走了,不能再繼續打擾你了。”汪倫拿出了一些美酒,說:“在走之前,咱們再乾一杯吧!”“好。”李白好爽地回答道。兩人乾了這杯酒後,汪倫拿了一些點心送給了李白,在李白接下了點心後,詩興大發,寫一首《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古詩改寫作文 篇5
夜,萬籟俱寂。家,燈影舞動。
我坐在母親的身邊,閱覽著古人留給我們的文化巨資。我那慈愛的母親,正藉著我這盞煤油小燈的微弱光線,一針一線地為我縫做著衣服。
我叫孟郊,是個詩人,小有名氣,但遠遠比不上李白、杜甫這些名人。前幾天,皇帝讓我去當一個小官,去的地方離家十分遙遠,而皇帝又要我明天必需起程。軍令如山,我不敢怠慢。為此,母親特地為我添補幾件衣服。
母親盤坐在麻席上,一個裝著針線、碎布、剪刀的籃子靜靜地躺在離燈不遠的桌面上,旁邊還有我為她涼的一碗淡茗,幽幽淡淡的茶香充滿了這間窄小的房子。
說我在看書,倒不如說我是用書來掩蓋著我對母親的張望。母親的一舉一動都落在我的眼裡:她左手扶著衣服,右手穿針;針在粗布上飛快地穿梭著,一上一下,一穿一拉,一鬆一緊;不時,她用口吹一下被針刺痛了的手指,又趕快穿起針來……啊,我的眼睛溼了,不得不用看書來稍作遮擋。但母親的身影卻怎麼也離不開我:她雖然已是一個八旬上下的的老嫗了,但做起事來一點也不含糊:穿線、縫線、拉線、結線、剪線,每個細小的動作,她都會認真細緻去做,爭取做得最完美。這一針一線包含著多麼偉大的、高尚的、無私的母愛啊!我知道,她把衣服做得這般完美,是怕她遠去的兒子很久很久才能歸來。
我輕輕地說:“媽媽,茶涼了,喝吧!不要乾了。”
“不行,還有幾件沒補好。”母親說著,手不停,頭也不抬,好象在她的世界裡,只有那衣服。我不得不沉默了,靜靜地看著她……
她,只是一個平凡的母親,只是千千萬萬母親中平凡的一員。她,代表著所有母親的心。她真象這黑夜裡的月亮。不,她象春天裡普照大地的太陽,而我,只不過是大地上的一棵幼嫩的小草。啊,誰說幼小嫩草的心能報答春天裡陽光的哺育之恩呢?
想到這裡,我詩意大發,迅速拿出筆和紙,龍飛鳳舞,一首歌頌這偉大母愛的小詩《遊子吟》誕生了。倘若此小詩能有幸給後人讀到時,不知到他們能否體會到我此時此刻的感受?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古詩改寫作文 篇6
冬伯伯帶著凌冽的寒風悄悄地遠去了,美麗的春姑娘跳著優美、動人的華爾茲回到了這個被團團白雪包裹的世界。
小河被明媚的春光所籠罩,它漸漸地充滿了活力,開始奔騰不息,一群群灰褐色的大雁撲打著翅膀從南方飛來。在這樣美好的春天裡,我——南宋詩人葉紹翁也很有興致地欣賞著春天的美景,準備到好友的園子裡遊玩。
我滿心歡喜地向友人家走去,剛走到友人家門口,突然發現,潮溼的土地上長滿了密密層層的翠綠的青苔,我踮起腳尖,生怕踩到園主心愛的青苔,走到門口,輕輕釦了扣柴門,耐心的等待著園主來開門,可是等了許久都沒看到有人出來,我激動的心情頓時蒙上了一層暗紗,大老遠跑到這裡,為了看看朋友園子裡春天的美景,哎,估計這次要白跑一趟了。
我環顧四周,就在這時看到了一支紅色的杏花,正調皮的從院子裡探出頭來,順著枝頭看過去,花朵像是綻放在枝頭的笑臉,滿枝都是,紅裡透白,白裡透綠,有一股淡淡的花香從院子裡飄出來。我心想,獨獨一枝杏花都這麼美,那院子裡的還了得。
想到這裡,我彷彿看到了園子裡的美景,小草揉了揉眼睛,從睡夢中醒來,柳樹長出了嫩芽,在風中起舞,小鳥在綠色的枝頭歡快的唱歌,海棠花也來湊熱鬧,她們有的已經綻開了笑臉,有的像個害羞的大姑娘,包裹著花骨朵,還有的才開了一半,欲說還羞。
這時,我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句:《遊園不值》
應憐履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回家的路上,我想,雖然沒有進去朋友的園子裡,欣賞不到裡面的繁花,但是透過那一枝紅杏,彷彿看到了滿園的美景,也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