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清平樂村居10篇
改寫清平樂村居1
在一個寂靜的小山村裡,有一座矮小的茅草屋。旁邊的小溪歡快地向前奔跑著,叮叮咚咚地演奏著美妙的樂曲。小溪旁邊長滿了綠油油的青草,真是風景如畫啊!忽然,聽見茅草屋內有人帶著柔媚的吳地方言,似乎正在逗趣取樂。咦?究竟是誰呢?哦!原來是一對白髮蒼蒼,年逾古稀的老夫妻呀!兩人相對而坐,互斟美酒!
老夫妻有三個懂事的兒子。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面的豆田裡鋤草呢!烈日炎炎,大兒子被太陽曬得汗流浹背,但他卻依然在豆田中賣力地幹活,從不埋怨,叫苦叫累。二兒子正在屋旁的大樹樹蔭下,用乾草編織雞籠,手指被扎破了,也不哭泣。全家也只有調皮的小兒子無事可做了!他正趴在溪邊的草地上一邊吃著蓮蓬,一邊哼著小曲兒,好不自在呢!鄉村生活就是這樣,平淡而又愜意,令人無限嚮往!
改寫清平樂村居2
一漲清溪,優哉遊哉地流著,叮咚作響,像流動的水晶;溪底的細黃沙和白石子像篩出來的金屑和瑩潤的珍珠。那溪水可真清!清的向天真少女純淨的眼波;流水碧沉沉的,像是一疊厚厚的玻璃,連溪底的游魚和碎石也歷歷可數。沿著小溪的上游一直往前走,一陣濃郁的荷花香撲鼻而來,清涼的馨香。
荷花旁的草坪上有一座茅草屋,屋簷很低,上面還爬著瓜蔓。溪邊的草長得正旺,綠綠的,還帶一點青,愈發愈現出了夏天的生機。茅草屋裡有一位老爺爺和一位老奶奶。鬢邊的頭髮全白了。唯有那向上翹起的嘴角,顯示出了他們零星的活力。老爺爺一手端著酒,一邊操著吳地的方言與老奶奶談論著:我們的兒子們越來越懂事了,總算沒白養他們。老奶奶回應道:是呀,在這兒的確很好,兒子們又孝順,環境也很好。下半輩子在這可真是舒坦啊!他們已經七旬了,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了。
瞧,那是他們的三個兒子!大兒子戴著斗篷,赤著上身,賣力地鋤著豆田裡的草,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卻早已汗流浹背;二兒子坐在樹蔭底下,細心地編織著雞籠,頭上的藍絲帶不停地搖著,他還時而搖搖雞籠,看看結不結實,時而又拆了,重新編一點,好像這樣會更漂亮;最可愛的可就是小兒子啦!他趴在溪邊,頑皮地翹起腳,一會兒剝剝蓮蓬,一會兒又逗逗溪裡的小魚兒,小魚兒也不怕他,還咬著他手指。小兒子被魚兒咬疼了,倒吸了一空涼氣,還甩著手指,不跟小魚兒玩了,繼續剝著蓮蓬。這真是一幅和睦的田園風景呀!
泉水繼續叮咚響,一家五口也繼續著他們悠閒的田園生活
改寫清平樂村居3
夏日的一天,在一個小村子裡,有幾座山連綿起伏,蜿蜒起伏的群山像一條即將騰飛的臥龍,又像曲折的萬里長城。山上樹木蔥蘢,鬱郁蒼蒼,一點也不比金山銀山遜色,正所謂“金山銀山,不如青山綠山”!
山下,十幾棵大樹疏疏朗朗,那兒一棵,這兒一株,綠得好像是用深綠顏料濃妝淡抹的一樣。旁邊一片田野一望無際,這一塊種著豆秧,那一塊種著玉米,綠油油,金燦燦,這景色也別有一番情趣。豆田裡,一箇中年人挽起褲角,戴好草帽,正在烈日下鋤草,豆大的汗珠滴入土中,正如李紳所說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啊!
田野邊上,一座茅屋後,一片茂密的小竹林青翠欲滴。茅屋前有幾棵大樹枝幹遒勁,枝葉茂盛。有對老夫妻正在絮絮談心。旁邊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正默默無語地編織雞籠,那雞籠即將編成。邊上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清澈見底,岸邊有許多青草生機勃勃。小溪裡荷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綻裂似的。一位四五歲的小孩小心翼翼地採了一枝蓮蓬,剝出嫩嫩的、香香的蓮籽兒,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好一派農村美景呀!
改寫清平樂村居4
微風輕輕吹過,午後的陽光隨著輕風灑滿大地,那麼柔和,那麼舒適……
詩人走在鄉村的道路上,享受著這美好的時光。走著走著,就走到了一條小溪旁。小溪邊長滿了柔軟的青草,令人情不自禁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忽然,在詩人的耳邊響起一陣歡笑聲。詩人將目光落在了低小的茅草屋裡,坐在窗邊的一對白髮老翁、老婦身上。只見他們正操著吳音,說笑逗樂呢!雖然詩人聽不懂他們所說的,但還是感覺到了一股濃濃的幸福與溫暖在他眼前,更在他的身邊……
在小溪的東面,有一個小夥子在豆田裡鋤著雜草呢!詩人走上跟前,與那小夥子拉起了家常。哦!原來那個小夥子是老夫妻的大兒子。老夫妻的大兒子十分盛情,詩人也是如此。
坐在茅屋前的那位是老夫妻的二兒子。他專心致志地編織著雞籠,準備拿去市集賣呢!瞧那雞籠子,個個精緻小巧,多好看啊!
“嗯嗯,真好吃!”隨著這聲,詩人再次轉移了目光。只見在那長滿圓盤似的荷葉的小溪旁趴著一個調皮可愛的小娃娃,正翹著小腳丫,休閒地剝著蓮蓬呢!還一邊品嚐著美味的蓮子,一邊細細地欣賞那明如玻璃的小溪,看著在溪中嬉戲的小魚,聞著那一股股淡淡的荷葉清香,真是可愛極了!
多麼其樂融融的一家子啊!詩人深深地陶醉著,忍不住拿起了紙與筆,揮筆一作,就將眼前那幸福的畫面寫成了一首詞:“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詩人落筆後,繼續陶醉在這一幅美好、幸福的畫卷裡……
改寫清平樂村居5
隨著公雞的打鳴,人們紛紛起了床,新的一天又開始了。辛棄疾也早早地起了床。不知不覺,已是晌午時分,辛棄疾散著步,不知不覺來到了一條小溪邊。這條小溪上早已看不見荷花的粉、白,或濃或淡的綠色,讓人心曠神怡,消去了一身的疲憊。
一座茅屋迎溪而建,一對白髮夫婦溫馨地坐在一起,好像是喝醉了酒,互相用辛棄疾聽不懂的方言打著趣,雖然辛棄疾聽不懂,但也看得出他們十分幸福。
小溪的最東頭,那是老夫婦的菜地,他們的大兒子正辛勤勞作著,鋤著豆田裡的野草,皮膚已經因此曬成了古銅的顏色,汗水落到了土地上。小溪中間,則是老夫婦的二兒子,竹條在他的手裡靈巧地穿梭著,織成了一個雞籠。
啊,溪頭的那個小孩是誰,原來是老夫婦的小兒子啊,他和哥哥們不同,獨自趴在地上,吃著美味的蓮蓬,一副天真自在的樣子,逗笑了辛棄疾。
風輕輕地吹,又是一個早晨……
改寫清平樂村居6
夏日。午後。
天如青石,日如金盤。天地之間一片華麗。遠處的鄉村,在一片綠色中,顯得那麼樸素。
小路旁,青草散發著香味,不知名的野花,在風中搖晃。沿著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往前走,看到一間又低又小的茅草屋。一陣風吹來,輕輕地拂過臉頰,甚是清涼。也把略帶醉意的聲音傳到了我們的耳邊。原來,茅草屋內一對老夫婦,操著柔媚的吳地方言,正略帶著醉意,互相說笑著……
老婦對老翁笑著說:“老伴啊,我們的三個孩子慢慢長大了,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我真是太高興了。我們可以放心地安享晚年了。”老翁聽了這話,連連點頭說道:“是啊,是啊!你看,我們的大兒子不僅勤奮而且肯吃苦,將來一定是我們家中的頂樑柱,可以照顧好兩個弟弟。二兒子心靈且手巧,可以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不過呢,我還是最喜歡我們的小兒子,他可愛頑皮,真是我們家的“開心果”。老翁說著說著,不約而同地和老婦一同望向了屋外。
此時,大兒子正在小溪東邊的田地裡賣力地用鏟子鋤豆,任憑汗水溼了衣服,也沒有停下。二兒子坐在大樹下,編織著雞籠,速度極快,手法熟練。小兒子最頑皮了。你看,他扎著兩個羊角辮,額頭前留著一縷劉海,身體橫臥著,雙腳翹得高高的,正剝著荷花里長出的蓮蓬呢!他邊吃著,嘴裡還邊哼著小曲兒,時不時搖頭晃腦,真是惹人喜愛。
鄉村生活真美好啊!
改寫清平樂村居7
一天,早晨我看見了一座茅草房,那茅草房的屋簷又低又矮。溫暖的陽光下,小溪邊的小草被陽光照射的格外蔥綠。
我好像聽到了一個阿姨和一個叔叔在說話,我走進一看,咦!怎麼會是兩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呀!我仔細一聽,他們在說南方話,還喝了一點酒,他們可真有趣,還在開玩笑。
他們的大兒子在地裡鋤草,二兒子在編織雞籠,再來看看最調皮的小兒子吧,小兒子在小溪邊剝蓮蓬吃呢!
改寫清平樂村居8
盛夏的一天,灼眼的陽光潑灑在大地上,枝葉繁茂的的柳樹在燥熱的夏風中飄逸著長髮,發出“沙沙”的響聲。
柳樹旁,有幾間又低又矮的茅草房。房子雖然小,卻簡樸大方,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柳樹下,一公一母兩隻雞繞著房子散步,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餓了,就伸著頭,找蚯蚓吃。
茅草房上,長著幾顆尚未成熟的小南瓜。它們藏在寬大的葉片下,羞怯地露出小腦袋,東望望,西望望,好像怎麼也看不夠。
房前,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這裡可是人們的樂園:平時,孩子們在這裡嬉戲、玩耍,大人們在這裡洗衣、打水。
這時,茅草房裡傳來一陣陣談笑聲。原來,是一對老夫妻,正在用家鄉話在聊天呢!
老翁笑眯眯地對老婆婆說:“你看喲,咱們的三個兒子可越來越能幹嘍!”
“可不是嘛!他們身上還真有些你年輕時候的幹勁哩!”
老翁聽了,笑意更濃了,臉上也有了淡淡的紅暈。他晃了晃杯中的酒,輕輕抿了一口,說:“你看,咱們的大兒子正在豆田鋤草呢。”
老婆婆順著老翁的目光向溪東看去,他們的大兒子正在豆田裡揮汗如雨,一邊鋤著草,一邊樂呵呵的看著田裡茂盛的豆苗,自言自語地說:“莊稼長得這麼好,今年一定會有個好收成咯!到時候,俺要請人多磨些豆漿,多做些豆腐,孝敬俺年邁的父母親啊!”
老婆婆又把目光轉向柳樹下,他們的二兒子正在樹下用柳條編著雞籠。二兒子的手可真巧啊,編織的雞籠又美觀又結實。那兩隻雞在籠子旁好奇地伸著頭打量著。二兒子調皮地對它們說:“看,這就是你們的新房子,冬暖夏涼,保證你們住得舒舒服服的。你們可要多多下蛋給我們吃哦!”
老婆婆開心地笑了,對老翁說:“咱兒子的莊稼活兒幹得好,手藝也不賴哩!”
老翁自豪地說:“那是啊,咱們的兒子還能差嘛!你看,小兒子還捉了許多魚呢!”
不遠處的小河邊,一個渾身曬得黝黑的小夥子,頭枕著河邊的青草,身子卻泡在清清的河水裡,一隻腳翹出水面,腳趾間還夾著一片荷葉,兩手也沒閒著,正在剝著蓮蓬,一顆顆往嘴裡送呢。他的身旁,十幾條一尺來長的鮮活鯉魚在魚網裡撞來撞去,不時地掀起一片片水花。原來,他們最喜歡的小兒子,捉足了魚,順手摺了鮮嫩的蓮蓬,在犒勞自己呢。
夏日的驕陽下,清澈的小溪緩緩地向遠方游去,一路上唱著歡快的歌,傳遞著豐收和幸福的喜訊……
改寫清平樂村居9
辛棄疾被放逐到鄉村當官。
他一臉憂愁,來到一條小溪邊。溪水叮叮咚咚地流著,活潑可愛的小魚在玩耍。再向前望去,有一座低小的房子,房頂用茅草遮蓋著。房頂爬著幾條南瓜藤,南瓜又大又圓,風一吹南瓜的葉子就飛舞著,時而像個芭蕾舞演員一樣,不停地旋轉,時而像個沉思者一樣靜靜地停在那兒。房屋旁一棵樹上長滿了青蔥的樹葉。樹下幾隻肥壯的雞在覓食。
茅草屋裡有一位老翁一老婦在用濃重的鄉音說笑。老翁手裡拿著一小杯酒對老婦說:“你喝了酒臉紅裡透白勝過十八歲的少女!”老婦笑笑說:“你這個老頭兒,我都快八十了你還拿我取樂!”“也是呀!我們也都老了兒子們也能幫我的忙了。”老公公說道。老婦又品了一點兒小酒望著舉起鋤頭揮汗如雨邁力地幹活的大兒子說:“你看看,我們的大兒子真懂事!地種得挺棒!他也大了,等過年了,給他取個媳婦兒吧。” “你也瞧瞧我們的二兒子,孝順啊!你看他都把我的手藝全給學到了,織的籠子多結實。”老翁自豪地讚歎道。老婦連連說:“小兒子也招人喜歡呀!你瞧。”只見他們的小兒子正臥在溪邊。頭上織一個牛角辮,穿著一個紅色的小肚兜,手裡還不停地剝著荷塘邊的蓮蓬。真是個快樂無憂的小傢伙啊!
看到這,辛棄疾想,我為什麼一定要在宦海沉浮呢?這不正是我向往的生活嗎?
改寫清平樂村居10
今天天氣晴朗,在一個茅屋下住著一戶人家。屋前有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站在小溪邊都可以見到魚兒在水裡你追我趕,好像在游泳比賽。溪邊長滿了綠草,草叢中一朵朵小紅花吸引蜜蜂和蝴蝶的到來。蜜蜂忙著採蜜,蝴蝶翩翩起舞,這真是一副活的畫。
院子裡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在說點什麼呢?我走近一看,老爺爺鬍子白,頭髮白,可臉微紅。只見他舉起酒杯和老伴乾杯。老伴笑著說:“少喝點,醉了。”老爺爺幾杯酒下肚,聊起了自己的孩子。哦,原來他們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在河東豆地裡鋤草,可勤快了,二兒子正在忙著編織雞籠,手藝真巧,最令人喜歡的是頑皮淘氣的小兒子,正在小溪頭的草地上,剝蓮子吃。看著老爺爺一臉的幸福,相信他們是幸福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