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改寫> 改寫古詩作文彙編七篇

改寫古詩作文

改寫古詩作文彙編七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究竟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改寫古詩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改寫古詩作文 篇1

  同學們,我們中國可以是一個詩的國度,詩的歷史源遠流長,而且內涵豐富,美不勝收。“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多讀古詩能提高我們的文學功底是大有好處的。

  雖然說古語有“熟讀百遍,其義自見”的說法,可是光靠背誦的方法來學習古詩是遠遠不夠的。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方法,這種方法把學習古詩和習作練習結合起來,就是“古詩改寫”。

  改寫是改變原文的表現形式或部分內容的一種作文訓練。改寫的過程是一個新的構思過程,全新剪裁,全新佈局的過程,是較有難度的寫作訓練。

  改寫古詩,要做到“三要”。

  1、要理解古詩的意境

  2、要把握古詩的原意

  3、要展開合理的想象

  《宿新市徐公店》前兩句“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點出兒童捕蝶的背景。籬笆和小路,點明這是農村;“花落未成陰”和結句中的“菜花”都說明這是暮春季節。因此,在改寫的時候要把握住特定的時間和地點。

  後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詩人將彩筆轉入畫面的中心,描繪兒童捕蝶的歡樂場面,這是這首詩的傳神之處。“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這兩個動詞十分形象貼切,將兒童的天真活潑、好奇好勝的神態和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而“飛入菜花無處尋”則將活動的鏡頭突然轉為靜止。“無處尋”三字給讀者留下想象回味的餘地,彷彿我們面前又浮現出一個面對一片金黃菜花搔首踟躕、不知所措的兒童。因此,此處要展開合理的想象,抓住孩子的動作、神態,想象孩子的語言,讓古詩豐滿起來,這樣,才能讓古詩所表達的內涵凸顯出來。

  改寫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純粹翻譯詩句。

  (2)改寫的內容不能脫離古詩詞原來的意境。

  (3)在符合古詩詞原意的基礎上可適當地進行想象、創新。

  (4)行文過程中適當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比如比喻、擬人等,可令改寫的文字更加生動。

  (5)描寫人物可適當運用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6)補充背景材料。在改寫一些古詩時,還可以根據詩的內容特點和自己的理解情況,適當地補充季節特徵、天氣狀況、地理環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方面的背景材料。這樣一來,就能進一步使改寫的內容更加具體,生動形象。

  總的來說,在深入理解古詩的基礎上,只要能恰當地翻譯出詩的意思,充分地想象和領略詩的意境,和諧地融入人物的感受,並自然地新增有關背景材料,就一定能使改寫出的習作具體、生動。雖然改寫後已不再是詩的體裁,卻仍然充滿詩意,能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例子:改寫《武陵春》

  夕陽西下,今天又要過去了。而你依舊沒有梳理你那早已花白的雲髻,縱然它是那麼的凌亂不堪。你呆呆的坐在窗前,眉頭緊鎖,臉頰上掛者早已風乾的淚痕。

  窗外的風已停歇,花瓣零亂的撒了一地,只是塵土中花香猶存。“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淚水再一次從你的眼中滾落下來,多愁善感的李易安,你是在為這凋零已盡的百花,遍地的殘英落紅而善心嗎?或許是它們又一次觸動了你心中的哀愁吧?那國殤之哀,家破之痛,夫亡之悲一絲絲一縷縷纏繞在你的心頭,“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面對這景物依舊,人事具非的你,只能獨自分擔那滿腹辛酸,每每想到這些,眼淚就滾落下來,你仍憑淚水打落在桌上------

  忽然你想起了聽朋友說雙溪河鳥語花香,陽光明媚,是給遊玩的好地方,正打算去那裡駕著輕舟泛遊來排解心中的愁緒,你忽然又哀嘆道:“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你心中的愁是多麼的有重量呀,李煜寫過愁的長度:“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白寫過愁的疊加:“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可愁在你的心中,卻有了如此的重量,重重壓在心頭。

  剎那間,你再一次淚如雨下!

  不朽的失眠

  張曉風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紙那麼大那麼長,然而,就是沒有他的名字。啊!竟單單容不下他的名字“張繼”那兩個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筆一劃寫在榜單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覺裡,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這件事,令他羞慚沮喪。

  離開京城吧!議好了價,他踏上小舟。本來預期的情節不是這樣的,本來也許有插花遊街、馬蹄輕疾的風流,有衣錦還鄉、袍笏加身的榮耀。然而,寒窗十年,雖有他的懸樑刺股,瓊林宴上,卻並沒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風。

  江楓如火,在岸上舉著冷冷的爝焰,這天黃昏,船,來到了蘇州。但,這美麗的古城,對張繼而言,也無非是另一個觸動愁情的地方。

  如果說白天有什麼該做的事,對一個讀書人而言,就是讀書吧!夜晚呢?夜晚該睡覺以便養足精神第二天再讀。然而,今夜是一個憂傷的夜晚。今夜,在異鄉,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節,容許一個落魄計程車子放肆他的憂傷。江水,可以無限度地收納古往今來一切不順遂之人的淚水。

  這樣的夜晚,殘酷地坐著,親自聽自己的心正被什麼東西齧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聲音。並且眼睜睜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勁風中的殘燈,所有的力氣都花在抗拒,油快盡了,微火每一剎那都可能熄滅。然而,可恨的是,終其一生,它都不曾華美燦爛過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張繼,睡不著。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敗葉落餘的`枯樹,似梁燕飛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也罷,這半生,不是處處都遭排拒嗎?)而後,是他在賭氣,好,無眠就無眠,長夜獨醒,就乾脆徹底來為自已驗傷,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興闌珊的樣子。有烏啼,粗嗄嘶啞,是烏鴉。那月亮被它一聲聲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結千草。夜空裡,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悽絕。

  在須角在眉梢,他感覺,似乎也森然生涼,那陰陰不懷好意的涼氣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來貼綴他慘淡少年的容顏。

  江上漁火二三,他們在幹什麼?在捕魚吧?或者,蝦?他們也會有撒空網的時候嗎?世路艱辛啊!即使瀟灑的捕魚的,也不免投身在風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種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張繼,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個,是既沒有權利去工作,也沒福氣去睡眠的一個

  鐘聲響了,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鐘聲。一般寺廟,都是暮鼓晨鐘,寒山寺廟敲“夜半鍾”,用以驚世。鐘聲貼著水面傳來,在別人,那聲音只是睡夢中模糊的襯底音樂。在他,卻一記一記都撞擊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鐘聲那麼美麗,但鐘聲自己到底是痛還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寫下“楓橋夜泊”四字。然後,就把其餘二十八字照抄下來。我說“照抄”,是因為那二十八個字在他心底已像白牆上的黑字一樣分明凸顯: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感謝上蒼,如果沒有落第的張繼,詩的歷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詩,我們的某一種心情,就沒有人來為我們一語道破。

  一千二百年過去了,那張長長的榜單上(就是張繼擠不進去的那紙金榜)曾經出現過的狀元是誰?哈!管他是誰。真正被記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張繼”。有人會記得那一屆狀元披紅遊街的盛景嗎?不!我們只記得秋夜的客船上那個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場不朽的失眠。

改寫古詩作文 篇2

  在一個陽春三月的早上,陣陣鳥鳴聲把我從夢中驚醒,我披衣下床,準備出門遊玩。

  我輕輕推開窗戶,欣賞著窗外的景色,稀疏的籬笆旁有一條幽深的小路伸向遠方,我報目望去,一座座高達的山峰連綿起伏,霧氣繚繞,我對著小路的盡頭有所好奇,便決定出去走一走。

  心動不如行動,我來到這裡散步,只見路旁的幾棵柳樹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似得,微風吹 來,柳樹的枝條在空中隨風飄蕩,好像他們在舒展著頭髮。

  我沿著湖畔走著,不知不覺來到了油菜花地,只見這些金燦燦、黃橙橙的油菜花就像黃色的錦緞一樣,點綴著綠野,微風拂過,他們在風中翩翩起舞,似乎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陽光灑在上面,似乎是給它披上了金紗,油菜花上的露珠還未蒸發,被陽光照的發出了一種耀眼的光芒,我情不自禁地摘下一朵嗅了一嗅,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撲鼻而來,啊!真香啊!油菜花的香味似乎是無形的磁鐵,引來了一隻只蜜蜂和蝴蝶。

  突然幾個活潑機靈的小孩子跑了過來,只見他們眼睛看見那金黃色的蝴蝶,便用手撲了過去,一不小心,腳一滑,便摔了個狗啃泥,蝴蝶也就趁機飛走了,小孩子毫不氣餒,再次去追趕蝴蝶,只見他看準時機雙腳騰空,用力一蹬,雙手用力一抓,頓時,他的手就像變成了一個袋子,把蝴蝶給收了進去,只見他撲在地上,慢慢地開啟手掌,想看看蝴蝶,頓時,蝴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入油菜花中。小男孩再也找不到了。看著那一大片金黃的油菜花,小男孩茫然失措,他瞅了我一眼,便躥跳著跑開,去尋找新的快樂。

  我看了,詩興大發,即興吟出了這首詩: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改寫古詩作文 篇3

  在銀白的雪山上,一支僅十幾人的軍隊在夜以繼日地走著。突然,不知是誰打響了大炮,他們的行蹤被敵人發現了。敵人馬上躲在隱蔽的地方向他們發起攻擊。軍隊為了消滅敵人,便發起了反攻。

  可是敵人眾多,軍隊不得已用上了大炮。終於躲在隱蔽地方的敵人被消滅了,但軍隊只留下了最後一個大炮。

  正當他們感到高興的時候,敵軍隊的主力向他們衝來。手腳忙亂地拿出了最後一門大炮。突然間,大炮被一位英武的小夥子搶去了;他扳開拉勾,對著雪山就是“呯呯……”打響了。

  “譁——”雪山驟然間崩塌了。雪像一塊塊巨石落了下來,可憐那十萬敵人,包括單于在內,全部被大雪活埋了。

  可是,這支軍隊同樣也處於危急之中。聰明的小夥子馬上騎上敵軍的馬,將剩下的戰友扯上馬,飛快地逃離了雪山。

  敵軍全部消滅了,小夥子和他的戰友們辭別了可汗,向家鄉出發。

  小夥子快到家鄉了,他遠遠望去,他的爹孃和鄉親們早就在村口等候他們多時了。

  這小夥子是誰?他就是立下赫赫戰功的木蘭!

  回到家後,木蘭急急忙忙跑到臥室,脫下了征戰時的袍子,換上了一身女孩子穿的衣服。出門一看,戰友們個個大吃一驚:“呀,,我們同戰十多年了,哪曉得你原來是個女孩子呀!”

  “是這樣的。十二年前,點兵的名單上有我爹的名字;可當時,我爹臥病在床,我沒有長兄,只好替父從軍了……”

  聽完木蘭的陳述,大家都豎起了拇指。

  木蘭笑著說:“誰說英雄一定是男孩。你們見過兔子嗎?那雄兔總是腳撲朔,雌兔總是眼迷離,可是兩隻兔傍在地上一起走,你們哪個認得他是雄兔還是雌兔?”

  “哈哈,說得不錯,女孩也可以當英雄啊!”人們都對讚歎著說。

改寫古詩作文 篇4

  辛棄疾信步走在寬闊的大馬路上,想寫一首關於村莊的詩詞。他想啊想,走啊走,不知不覺地走出了城門,來到了一座小小的村莊旁。

  村莊裡的小房子,並排地挨在一起,屋簷矮矮小小,上面還有清晨的露珠,“滴答”的一聲,一顆露珠滴落在青石板上,濺起了小小的水花,圓圓滾滾。

  村莊旁,有著一條涓涓細流的小溪,水清澈透底,水中的鵝卵石一枚枚都五光十色,色彩斑斕,靜靜地躺在水底,成為了小蝦兒溫暖的小巢。成群結隊的小魚兒在水中撲騰著,忽上忽下,有時躍出水面,有時又沉入水底,互相追逐者,打鬧著,玩得不亦樂乎。

  突然,辛棄疾聽見一間屋子裡傳來了人們互相歡笑的聲音,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對白髮蒼蒼,滿臉皺紋,牙齒都快掉光的老婆婆和老公公,面對面地坐在矮矮的小椅子上,正用婉轉動聽的吳鄉口音互相取笑呢!

  走出村口,不遠處有著老夫婦的三個年齡不一的兒子:

  大兒子正拿了一把鋤頭在小溪東邊的農田裡為豆子除掉旁邊的野草,看,他幹得多賣力呀!揮汗如雨,滿臉通紅;年齡中等的兒子正坐在一戶人家的門前,用細細的竹子編織著一個又一個的小雞籠;最天真可愛的是最小的小男孩兒,正趴在溪頭剝著蓮蓬……

  黃昏下的這個簡樸的村莊,寧靜、祥和而溫馨,辛棄疾情不自禁地吟出了這樣一首《村居》的古詩。

改寫古詩作文 篇5

  在一個夏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楊萬里走在那綠樹蔥鬱的小路旁,走著走著他就在河邊停下了。

  他看著河裡,原來是一隻小漁船在行駛,上面還坐著兩個小孩子,一個大一點的兒童身體是一件外套,裡面什麼也沒穿,褲子穿一條短褲,和他一起的人,他身著紅肚兜穿白外套,也穿著一條短褲,一個人支槳,在那用力地劃啊,小船在那不斷地向前行駛。

  划著,划著,兩個兒童停了下來,大點的兒收起了竹竿和船槳,小一點的孩子把傘撐了起來。詩人楊萬里內心產生了疑問,心想:現在也沒有下雨,太陽也不是很炎熱,不需要遮陽。”他壓制不住好奇心就朝兩小漁童喊:兩個小漁童你們撐傘是為了什麼呢?”我們是划船劃累了,看這,我們總不能停在這吧!就用傘當帆使用著呢!”小漁童回答到。

  詩人楊萬里默默地讚揚著:好一對聰明小漁童啊!”

改寫古詩作文 篇6

  夏天,楊萬里路過安仁縣,偶爾看到了有兩個孩子坐在一隻小漁船上曬太陽。

  在不知不覺中,船停了,這時楊萬里可清楚了,其中有一個小孩子穿著小紅衫,另外一個小孩穿著短袖短褲。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只見其中一位孩子從船中拿出了一把傘,楊萬里心想:咦,他們這是想幹什麼?現在又沒下雨,他們為什麼要撐傘呢?這真是太奇怪了,楊萬里情不自禁地上前問了問:你們這是幹什麼?現在又沒有雨,你們為什麼要撐傘呢?”哈哈哈,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們現在沒力氣搖船槳了,就用傘來借風力使船前進,嘻嘻。”小孩笑著說。

  楊萬里望著他們的背影笑了,心裡不禁感嘆:這兩個小孩真聰明!

改寫古詩作文 篇7

  秋天來到了洛陽城,一陣陣秋風吹過,樹葉變成了金色的地毯,果園的蘋果像小燈籠一樣掛在樹上,那田野裡是秋姑娘的頭髮隨風飄動,小鳥好像在表演一樣在空中變換著佇列。

  就在這秋高氣爽的時候,張籍離家當官已經5年了,想寫封信給家裡人,爺爺奶奶身體怎麼樣?爸爸媽媽呢還好嗎?妻子一個人當家辛苦了,孩子們怎麼樣?心裡一下子飛出了上千個問號,他馬上拿起筆寫信,不知不覺中,已寫了十幾頁了。

  過了幾天,突然有人對張籍說,有人去你家鄉,捎個信吧。張籍聽了一跳三尺高,馬上拿著信,跑到那人家裡。就當一切都準備好,要走時,張籍突然對他說:“兄弟請留步。”說完,馬上拿出信來看看,有沒少寫的。看完後,才放心了。

  在那天晚上張籍夢見自己最親最熟悉最唸的的家鄉夢見小時候自己玩耍的場景,夢裡露出甜甜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