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裡的微感動作文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角落裡的微感動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角落裡的微感動作文1
小小角落,多半蒙塵,也總是不起眼東西存在的地方。身體微小的父親給我的印象微小,怕也是他總把身體躲在不被人看到的角落。父愛亦如此,默默躲藏。
在我們村裡,人們總以為男孩可以傳承香火,而女兒呢?養大嫁人是白養。我們的家裡亦不過如此。弟弟是家裡的掌上明珠。爸爸經常外出打工,在家裡基本都是一言不發,我也很少跟爸爸說話。
初二的上期,開家長會。那天,爸爸也剛好回家,半年不見的他,似乎又蒼老了許多。我冷冷地看他一眼,說:“下午家長會,你能來嗎?”他似乎有些詫異,家長會我沒讓他去過。他點點頭。
“爸,你回來了。”弟弟一聲大叫,打破了父女倆尷尬的氣氛。“下午家長會,老師讓你去!”他說:“我去你姐的班,我答應她了。”弟弟有一臉的不高興,午飯都不怎麼吃。爸爸就給我說:“我先到弟弟的班裡看一下,就去你班裡。”我一下感覺到,我沒有希望了。班會開始的時候,我更加清楚,爸爸不過是搪塞一下我罷了,他不會到我的班裡了。班會開始後,儘管我不停向教室的各處張望,但是我知道不會有結果的。後來我乾脆不再張望。回到家裡,我沒有去責問爸爸,其實我都沒怎麼看他。
第二天去上學的路上,好朋友琪琪對我說:“昨天伯伯還特意穿了新衣裳哩。”我不解的問:“你在哪裡看到他?”“就在教室的角里。”
放學後我特意走過去,看著爸爸,問:“你昨天開班會咋躲在角里呢?”他低下頭,像做錯事的孩子,不知所措地站著,輕聲說:“我不是去的晚了嗎?”
後來,我會偶爾凝望教室的角落處,似乎那裡仍有爸爸的存在,有淡淡的暖意流進我的心裡。角落裡的東西,或者太微小吧,用心才能感到寶貴。
角落裡的微感動作文2
上了多年學,無數篇文章在我眼前飄過,許多早已塵封在記憶的年輪裡了,但是有這樣一篇文章卻讓我記憶猶深。
一位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腦子糊塗了,周圍的人都不認識了,就連相伴多年的老伴也不認識了,看見外孫外孫女也總是趕他們走,以為在搶她的飯吃。她惟一認得的,只有他的女兒。
有一年中秋,家裡來了一位客人,女兒下廚燒了一桌子的好菜來招待客人,不料在餐桌上,老人卻趁人不注意,偷偷拿了三個月餅藏在口袋裡,捂著口袋竊喜不已。在客人面前,全家人尷尬不已,女兒放下筷子埋怨老人,老人卻把硬是把女兒給拉到了一旁,原來,她是要把剛剛桌上”偷”來的月餅全給女兒吃啊!
看到這裡,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曾經,我認為一個人的腦子糊塗了,那就意味著他已經告別了這個情感豐富的世界,徒留一個軀殼而已。沒想到這位老人卻在遺忘這個世界時,固執地把那份母愛藏在大腦某個角落裡。她忘記了全世界,也從未忘記對女兒的愛。我不禁為偉大的母愛熱淚盈眶。
想想自己每次寫母愛的文章,筆下機械地重複著母親送傘,揹著自己看病的故事,心裡感覺其實早就平淡無味了,母親的關懷是已被我們這群不懂事的孩子玩膩的玩具一樣,無所謂地丟在那沾滿灰塵的角落裡,不在不得已的時候絕不拿出來秀一秀,曬一曬。
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她對我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我卻常常在自己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大肆向母親理直氣壯地’開庭辯論”,吵鬧,無中生有,把歪理說成是明理都是我常用的招術。即便是母親生病的時候,我也只是淡淡地看一看,想著母親那麼強壯,沒幾天就生龍活虎了,從沒想過她也需要安慰和照顧…
一滴淚,落在我越發冰涼的手上,這些我幹過的”好事”此刻化做千萬根冰針刺痛著我的良心,是啊,現在回頭好好想想,我錯了,還錯得離譜,母親的愛閃耀在生活的每個角落裡,時時準備著為孩子奉獻自己的一切,為我們搭建好了永遠的避風港。
我想,以後絕不能讓這悔恨的淚再次滴落了。
角落裡的微感動作文3
其實感動就是那麼簡單,源於微笑蔓延於整個生命。
——題記
前幾天,媽媽買了條項鍊,可開心了。把自己激動得,讓這個人看看,讓那個人瞧瞧。
晚上睡覺前,總得找個地方給它放起來。但後來她發現,如果項鍊擺在桌子上後,早上起來,總髮現它會自動纏繞成一團。為此,她不停地在為自己的項鍊尋找一個合適的“家”。爸爸給她出了個主意。這個建議聽起來很不錯,她便像小朋友一樣,一路小跑地進入了洗漱間。
早上一起床,我眯著那半睡不醒的眼,一路神遊般地走進洗漱間,無意間瞥見了那串項鍊,安安靜靜地待在牆角處的小掛鉤上,再想想昨晚,媽媽那可愛的行為,我笑了,並且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後來我細細想了想,我認為這是一種,無論面對自己的年齡有多大,永遠都保持著一顆小少女心的感動。永遠對待生活都細心關注的感動。媽媽不會因生活的瑣碎,而失去對自己的熱愛,喜歡乾淨,喜歡漂亮。
有一回,我發現窗臺牆角摞了兩摞書。細細一看,都是媽媽讀過或正在讀的書,種類很多,很是豐富。這是一種不懼年齡,不被年齡所牽絆的生活態度,願意不斷提升自己,接受新的知識。這個世界,如今在變得不斷科技與前沿化,她上回和我大姨三姨帶姥姥到醫院檢查身體,現在的醫院裡,到處都立著大型機器,它們各有各的用途,她和大姨三姨都不太會使用這些新東西。後來她回到家,第一聲感慨便是,自己不敢老,也不能老。是啊!不能被自己的年齡所牽絆,要不斷地踐行活到老,學到老。
永遠享受自己所擁有的,珍惜自己所珍惜的,我想,這樣心態就會從容些。自然,便願意去發現生活角落中那一點點的感動,讓自己充盈,就很好。
角落裡的微感動作文4
菜場,城市中最有生活氣息的地方,恰學校傍著菜場,每每放學,總要橫穿菜市場,佐料,血水,魚腥充斥著每個下午。
在這裡,不乏精明的菜商,更不缺“睿智”的顧客,人與人之間的不誠信的戲劇,隨時都可以上演。
那天,滴了些微雨,菜場的地況越發泥濘,還有些黏糊,走在這樣的路上,心情不免煩躁。一陣不適時的風吹過,肉的腥,配料的刺鼻一股腦兒,全鑽進鼻子裡,嫌棄的感覺驀地蔓延全身。但這骯髒的味道中和了些許清新——香菜味。順著氣味,目光定在了菜場的一隅,一個老頭身上,帶著白麻手套,但是手指頭已經泛黃,一身補丁的廠工服,老布鞋上沾滿了泥,坐在一個掉絲兒的馬紮上,腳前一張綠色的塑膠布上擺著足有半尺高的生菜,上海青,香菜,都是綠油油的,每棵菜都張著臉笑,鉚足了勁的綠!
一個肌膚雪白頭髮金黃的外國人走過來,與老人黝黑布滿褶皺的臉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個,菜、多少錢”,外國人指著香菜,用蹩腳的中文費力的問,一臉的期待。看向菜的臉很喜歡。
老人伸著兩隻手指,朝他比劃著。
“自己種的,土裡?”外國人說完了這句話,彷彿用盡了所有的力氣。殺死了一系列的細胞。
老人點點頭,從旁邊的塑膠袋裡找了一個比較乾淨的,那一把塑膠袋五顏六色,但是整理的很整齊。老人認真的稱秤,稱好,又抓了一把香菜,裝好,遞給外國人,伸出三個手指頭。
外國人會意,拿著綠油油的青菜香菜,笑眯眯的。從錢包裡掏硬幣。他只顧著找硬幣,一張一百的票子飄落,他自己沒發現。
老人接過硬幣,旁邊的一個菜商看見了,堆滿了笑,小聲說道,“老頭,今天發事了,中午加盤好菜。”
老人笑笑,從地上撿起那張鈔票,遞給外國人,淡淡的,說,“你掉的錢。”外國人,很是吃驚,然後開心的笑,衝著老人豎起大拇指。“謝謝,thankyou……嘟嘟囔囔滿意的走了。
看到這些,我突然沒來由的心中一陣溫暖,那些角落裡的人,角落裡的事,不經意間在某個時刻,攪動你的心扉,讓人不能自已……
角落裡的微感動作文5
冬天的陽光,見縫插針的,照到了牆邊角落裡,透出細微的感動。
陽光潑灑大地,依舊寒冷的週末,讓來往的路人裹緊了衣服。公交車到站,獨自一人走在路上,陽光直射在身上,暖暖的,但是我並沒有太多的感覺。冬日裡的陽光好像冰霜裡的燈,本在學習重壓下的我更加低落。縮緊脖子,雙手抄進口袋,快步疾行到通往奶奶家最快的那條路,那條路透過一個角落,角落裡常常晦氣盤踞,尤其到了夜裡,倍顯黑暗。角落裡總讓我有些畏懼。
到奶奶家吃飯,下車,穿過角落。白天敞亮的的時候透過,也總要加快腳步。恐怕粘上什麼不好的東西似的。時間一地點點撥動,在奶奶家過的很快,抬頭看時間,又快上課了。急急忙忙的趕回去。不慎,把書本落在奶奶家中。起初並沒有在意,直到奶奶電話響起……
“你是不是忘書了。”電話中奶奶的聲音慈祥中有著急。“奧,沒關係。放那兒吧。”我漫不經心的回答道。心想,從來不缺學習的東西。“我已經讓爺爺送過去了,沒有書怎麼能成。”奶奶說道。掛了電話,每走幾步謹慎的的回過頭去看,期盼能望見爺爺寬厚,緩慢的身影。然而背後是空蕩的街道。慢慢已經走過角落,到車站。一邊向遠方眺望,關切車輛的來往。另一方面又望向角落,生怕爺爺在車輛來之時,到不了車站。心中難免有些焦慮,慢慢已依稀望見乘坐的車輛,另一邊角落裡散放著一絲涼意,霎時間,齒輪與鏈條碰撞的聲音湧入耳中,轉頭看時,熟悉寬大的身影駕著腳踏車從角落裡出來。是爺爺,內心有一陣驚喜!
爺爺使勁的睜大他那雙老花眼,努力的在人群中尋找我的蹤跡,看到我搖起的手,嘴上露出慈祥的笑容。我衝到爺爺身邊。爺爺把右腳從腳蹬挪開,右腳從右邊跨到左邊,右腳先著地,左腳緊接著從腳蹬上離開,隨著慣性,又往前小跑幾步,正好停到我身邊。停下車子,從車籃中中掏出我的書。額頭上都冒汗了。謹慎的雙手捧到我身邊,才釋然的笑笑。接過書本,我的心突然有點說不出來的滋味。我很不放在心上的一件事,爺爺卻如此慌慌的像有什麼大事一樣的趕過來。爺爺又反覆叮嚀我讀書身體之類的。我揮手告別,爺爺催促我離開,怕我晚了。我目送爺爺離開,到角落。爺爺一邊走一邊頻繁的回頭望向我,喜歡的不放心的比較複雜的眼光。又推車過了角落。
那一刻,冷漠的角落裡泛出一絲暖意,爺爺的出現和頻頻回首,讓我心中升起暖意,狹隘的角落裡有了一份微微的感動。
暖,湧上心田,感動,在角落裡微微散開,爺爺的愛在角落,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