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立春的作文錦集八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立春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春的作文 篇1
“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這裡呀,春天在這裡。”
啊,“20xx年的春天,你來得太早了些……”今天是立春,不過據天氣預報說今天會下雪。聽著就很棒,剛立春就下雪,這場春雪來得多好。但是呢,20xx年的冬天連個雪渣子都沒有。沒辦法啦,只能期待今年的冬天了。不是立春燕子歸來麼,怎麼我光看見麻雀了,連燕子的剪刀尾都沒瞄見。莫非天氣太冷,可我連羽絨服都脫下了。好吧,我跟燕子又不是同類。春天是人們所向往的季節,人們總是在這個季節做好了自己的打算,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人們很快就得開始插秧、種田,小孩開始放風箏。其樂融融。
立春的作文 篇2
“春天什麼時候來呀?”小時候,我經常依偎在媽媽懷裡問,她總是微微一笑,俯在我耳邊說:“等立春,當你看見迎春花的時候,春天就來了。”
立春的清晨,我早早地醒來,一溜煙地跑進家樓下的小園子裡,一抹跳躍的黃色躍入眼簾,一朵,兩朵,三朵,四朵……迎春花托著她那細小的黃色身軀,也與我一同尋找著春姑娘的氣息,尋找著第一縷春天的陽光。忽然,一個又大又紅的身影從雲霧繚繞滿是白色的大山後面躍了出來,越升越高,露出了燦爛而又溫柔的笑容,白色的大山漸漸褪去了往日的冷清,展露出一片片生機勃勃的綠色。
我看見,陽光下迎春花的頭抬得越來越高,受了春風的打理後,本來雜亂無章的花群,變得井井有條,有的花瓣上還留著清晨的露珠,在陽光下閃著晶瑩的光,有的花蕊還在緊閉著,害羞不肯見人。
突然,在牆角里的陰影裡,我發現了另一株矮小的迎春花。陽光忽略了它,春風遺忘了它,它那幼小嫩綠的枝葉、鵝黃色的花依舊被一層冰霜覆蓋著。可是冰雪下,那耀眼的花兒卻依然開得鮮豔奪目。那一刻,它的光芒如陽光般燦爛。
我轉身跑進屋,疑惑地拽著媽媽就問:“媽媽,春天還未完全到來,冰雪還未完全融化,為什麼迎春花在立春就已經開放呢。”媽媽又是微微一笑:“因為它是報春使者,完成這個任務之後,就會凋謝!”聽完媽媽的話,我似乎覺得牆角的那抹黃色在春光中更加奪目了。
轉眼間,春天的好時光又要過去了,我又要經過長長地等待,才能在來年的立春看到那抹鵝黃。
立春的作文 篇3
1、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影象。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2、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牛”風俗活動用的“牛”。冬至節後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於約定的農壇上祭祀。爾後由縣執事(縣長)親手扶犁執鞭打“春牛”,以示春耕開始。接著由群眾作扶犁耕地狀。邊耕邊打“春牛”,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等吉祥話語。
3、迎春
為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曆書表為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抬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後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著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抬的獨木槓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
迎春的隊伍由四面八方擁向春棚前集中,然後到縣政府(縣衙)報喜迎春。
4、遊春、報春
迎春報喜後開始遊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後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遊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遊遍周圍村莊,大街小巷。
遊春的隊伍進入春場(檢閱場地)後,繞場遊兩圈,然後各自列隊站在安排的場地上。此時,恭請知縣老爺入春棚安坐,舉行報春儀式。按傳統的風俗,設有報春臺,身著奇裝異服的報子,手執紅黃各色彩旗,上場第一報——“風調雨順”,群眾同聲呼應;第二報——“五穀豐登”,群眾亦同聲呼應;第三報——“國泰民安”,群眾再同聲呼應。每來報者均有賞。
5、春社
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為甲日,後多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舉行。《禮·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始有春、秋二社,約在春分、秋分前後舉行。社日以祭神為主,併兼有鄉鄰聚會的意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昨。”唐代詩人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可見古人對祭祀社神十分重視,以後成為風俗流傳後代,成為一種祭祀活動,意為大地繁衍萬物,禱告祭祀,以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6、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開”等內容。還有人給門楣上張貼一段祝願之詞,表示迎春的志願。如果會繪畫的人,常給門楣上畫一幅《臘梅圖》。
7、戴春雞
戴春雞是陝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為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為“禳兒疹”,後者稱為“散疹”。
8、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綵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所以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簷下,修建燕子窩,只要你能在庭房檁條下或房簷的牆壁上,搭上一小頁墊板,上寫“春燕來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築起窩來。燕子是候鳥,春天飛到北方,秋天飛到南方。“不吃你家穀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窩兒子。”所以向陽人家都喜歡在自己院落房舍裡,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這天,人們都喜歡佩戴“燕子”,特別是小孩,父母早就給他(她)們準備好了,他們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興高采烈,雀躍有餘。
9、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流傳在陝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單貼在牆壁上,用來鎮壓驅防毒蠍。如寫:“穀雨三月中,天師到門庭。手執七星劍,斬殺蠍子精。”白水縣人民於穀雨雨節也有類似的.活動,如在黃表上寫:“穀雨日,穀雨晨,奉請穀雨大將軍。茶三盞,酒三巡,蠍子立刻化為塵。”用以驅除毒蠍。陝西西鄉一帶人民,每年在穀雨日天剛亮時,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蠍。
立春的作文 篇4
家鄉的立春,是綠的,家鄉的立春是快樂的。
我的家鄉在北方。
立春,積雪還沒融化,卻沒有冬天的寒冷,小河也解凍了,“嘩嘩”的響著,我家前的那條小河,名曰:“清水河”顧名思義那河水,清得透亮,響得歡快。河清得似乎一眼就能欲穿。
初春的小河,上面還飄浮著一些冰塊,而這些冰塊,白的似乎無一點瑕疵,沒有一絲汙點,就是一直這麼白著。
立春的中間,草木也生長完畢了,路邊隨處可見的小草,遠處密密麻麻的森林,大到一整座山,小到默默無聞的野草。都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似乎不用說,小孩們就開始玩耍起來,整個田野響徹著歡樂的笑聲,混雜著人們的呵斥聲直衝雲霄。
抓住了立春的尾巴,留意一下,你就會發現,熱起來了,樹更蒼綠了,動物多了起來,甚至夜晚會被吵醒。
下雨時,整個村都似鋪了一層蒲霧,青蛙和癩蛤蟆也出來了。
雨過後,村裡又恢復了寧靜,蚊子沒完沒了的冒出來,而這時,最讓人愜意的是莫過於開開空調了。
而家鄉的立春的夜晚,是那麼的黑,像一層化不開的墨,很是均勻的鋪在天空,給夜又添了濃重的幾筆。
早上,有時會有霧,那薄薄的水汽,那等的清涼,很讓我們全身心的放鬆。
這就是家鄉的立春,一個我最愛的季節。
立春的作文 篇5
立春,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
立春,一個綠草萌芽的季節;
立春,一個令人舒適的季節;
在家鄉,有一大片草地,花兒和草兒一家人似的聚在一起。剛走向草地,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一大片彩色的海洋,有草兒的綠,有桃花的紅,還有各種各樣的花兒五顏六色的衣服閃耀著我們的眼睛。慢慢接近草地,腳下猶如踩著厚厚的毛毯一般,如此軟綿,如此舒適,還真讓人有些心疼。走入草地的中央,就彷彿進入了花的世界,桃花被溫暖而柔和的春風拂過,不知不覺的幾朵桃花掉落在了你的手中,如天仙撒花一樣把手裡的桃花灑向空中,此時此刻,你的手上都還留有著這桃花的餘香。當你躺在軟綿而舒適的毛毯上時,輕輕的閉上眼,享受花瓣在你肌膚上的每一次撫摸,享受清爽而溫暖的春風拂過你的臉頰。再緩緩的睜開眼,望著碧空如洗的天空使得你的心靈格外的舒暢。
當然,在這生機勃勃的立春,怎能少得了蝶兒、鳥兒優美的舞姿和動人的歌聲呢?蝶兒在花叢中穿梭,鳥兒自由的向我們展示著它們的歌聲,這簡直如一幅美不勝收的水墨畫兒。
家鄉的立春,有濃郁的花香;
家鄉的立春,又舒適的綠毯;
家鄉的立春,有溫暖的象徵。
立春的作文 篇6
立春是一個節氣,是一個號令,是一個轉折,從這天開始,風柔了,天也暖了,隱隱約約,春的味道,甚濃了。
我來到屋外,試著去發現春的氣息,春的足跡。
看,園內的青草兒從大地黝黑的胸膛上探出了腦袋,懵懂無知地張望藍天,經受著還略帶寒意的東風,搖動著……它們將弱不禁風的野花苞簇擁著,在風中,小花骨朵兒爭先恐後地睜大好奇的眼睛,你們這是在和我一起探尋春的氣息嗎?
小河兒一如既往地安安靜靜,只是,在陽光照耀下開始清澈起來,淺淺的綠,亮亮的綠,偶爾泛起的幾縷漣漪,讓小河更閃更活了。而河底的小魚也痛快了起來,時而游到水面遛個彎,時而躍出水面露個臉,你們這是在和我一起測量春的溫度嗎?
瞧,河邊的大樹一動不動地將手臂指向南方,你這是早早地就在等待期盼著那群可愛的燕子來這邊築巢嗎?瓢蟲兒一整天都躺在剛冒尖的嫩葉上曬太陽,是這個冬天還沒睡夠還是如何?蚯蚓們早早地從冬眠的美夢中醒來,它們在泥土中鑽進轉出,是在為消耗囤積的脂肪,擁有完美身材而努力減肥嗎?你們這是在和我一起感受春的脈動嗎?
這時,一縷淡淡的幽香讓我駐足,一棵乾巴巴的臘梅撲向我的視野,而我卻差點因為她嶙峋乾癟,與她擦肩而過,只見她挺著瘦弱的身姿頑強地熬過了這一整個冬天的折磨,她光禿禿的,沒有滿枝的綠,唯有燦黃如蠟的嬌嫩的花兒嵌在枝頭,始終在風雪中抵抗著,抽芽著,在嚴寒中美麗著,在脆弱中堅強著,在天地間默默地站立著……
在尋春中,我忽然明白了,原來春的嬌柔中,也會隱藏著幾分剛強,幾分堅定,幾分希望,幾分活潑,人生亦是如此。世間萬物的變化都是極其細微,稍不留神就會被忽略。只有足夠細心,才會有許許多多奇妙幸福的感受。
立春的作文 篇7
立春是四季中最美的季節,古今中外不知多少人被她的魅力所折服,因為她不僅是美的徵,而且還是生命的使者。
立春來了,樹枝抽出了嫩綠的枝條,小草懶洋洋地睜開眼,花兒們也紛紛盛開了,紅的、藍的、黃的、紫的,千奇百怪,五光十色。花兒們發出陣陣醉人的芳香,引來一大群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景象可真美!
春雨悄悄來了,家鄉的萬物被春雨喚醒。比如說:玉米種、黃瓜種……探望嫵媚的世界,花兒開了,有牽牛花、茉莉花、黃菊花等好看的花兒,漂亮極了!草兒綠了田野裡一片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溫暖的春風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快樂。樹枝變的柔軟了。挺立在路旁不引人注目的鑽天揚,灰白的身軀泛出了淡綠色,梢頭吐出密密麻麻的芽苞,在溼潤的微風中輕輕擺動。嫵媚多姿的垂柳,飄起長髮,婆娑起舞,輕輕地人們肩頭上拂過。交錯的枝條上面,張出了嫩綠的芽苞,隨著吹拂的微風搖晃著頭。
我慢慢走到農田,田野上,麥苗返青,一望無邊,彷彿綠色的波浪。那金黃色的野菜花,在綠波中閃光。
望著眼前的景象我不禁心潮起伏,我們的祖國就像這立春的美景,處處生機勃勃,萬紫千紅。讓我們共同努力,讓美景永遠駐留,祖國母親永遠不會有“傷疤”!
立春的作文 篇8
不知不覺,已至立春,倘若不是看到日曆,還不覺這個冬天就這樣過去。這個冬天,不如往年一般的冷峻,沒有領略到難以忍受的嚴寒,反倒讓我體會到四季輪換之感,一日不同時候四季分明,不同時日四季隨意插播,如此任性的天氣,或許是對春城的另外一種詮釋。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古代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三侯過後,春天才真正意義上的到來。不過對於久居春城的人而言,冬春之季並沒有明顯的界限,東風送暖之意不濃,魚陟負冰之景更是不甚多見,“立春”這一節日,予人更多的是辭舊迎新之意,寓意迎接新的開始,醞釀新的希望。
“立春”,作為新一年的開始,予人一個美好的開端。世間萬物都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春天的到來,或復甦,或重生,都爭相以更好的形態來點綴著這個世界。而我們,不是也該如此!或適時警醒,或再接再厲,以全新的狀態,來面對新一年的生活。細想往昔,或有未盡之事,有歡喜,亦有遺憾,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藉著盎然春意,在春天播撒種子,為新的一年埋下新的期望,並自“立春”開始,以飽滿的熱情、以充沛的精力來經歷四季輪轉,迎接新一輪的挑戰!
“時光荏苒勿輕耗,艱苦奮鬥正當時”,望來年“立春”之時,我們都能夠收穫今年埋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