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杜鵑圓舞曲》教學反思

《杜鵑圓舞曲》教學反思

《杜鵑圓舞曲》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杜鵑圓舞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杜鵑圓舞曲》教學反思1

  《杜鵑圓舞曲》是一節欣賞課,其中包含兩個知識點:3/4拍節奏和圓舞曲的特點。三年級學生在這方面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都很有限,而且圓舞曲相對於他們來說非常新鮮,不易理解。因此,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能感受樂曲不同的情緒以及舞曲輕快活潑的特點是本課的關鍵。要在欣賞過程中,讓學生愉快輕鬆地獲得知識,瞭解樂曲結構都具有一定難度。這就要求教師立足學生,深入淺出,為學生創設一個優美輕鬆的學習環境。

  在備課時,我在教學設計上下了功夫,特別是教學環節的銜接和完整性以及問題的設計、重點、難點的處理上。我在教案的設計上意圖以音樂本身的特點元素為主,在語言的邏輯性方面斟酌了好幾遍,力求讓學生能明瞭教師的意圖,並能主動參與。

  《杜鵑圓舞曲》的學習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完整聆聽;其次是分段細聽;最後在完整聽,瞭解曲式結構,並能總結出圓舞曲的特點,學生基本能夠把握。在初次聆聽的時候,我要求所有同學閉上眼睛,隨音樂的感覺自由擺動肢體,發揮想象,讓他們透過聽覺來體會感受音樂的情緒,這樣做的教學效果非常棒,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們總結的感受也很到位。我想,音樂課不是語文課,也不是其它學科,我們無須用過多的語言去介紹,去講解,應就音樂的本身去引導孩子聆聽感受、表現創造,這才是孩子們需要的音樂課堂。

《杜鵑圓舞曲》教學反思2

  《杜鵑圓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約納森的一首手風琴曲。曲調優美,音樂形象生動鮮明,它以輕快、活潑的節奏和清新、流暢的旋律,描繪了一副生機盎然的景象,婉轉的鳥鳴和輕鬆的三拍子節奏,形成了溫和迷人的氣氛。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我採用了三段式欣賞法:第一遍聆聽,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是活潑、歡快的,節奏是輕快的,聽了讓人身心愉悅。第二遍聆聽,我讓學生閉上眼睛,到音樂中去想象杜鵑鳥的活潑與靈活,為森林增添了春意,體會春天的.生機勃勃。第三遍的反覆聆聽,我繼續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邊聽邊在腦海中描繪出一副你喜歡的生機盎然的春天圖。為了讓學生更好感受音樂的美妙意境,我不僅讓學生在腦海中描繪,還讓學生拿起手中的畫筆,邊聽音樂邊在紙上描繪出自己所想象的春天圖。頓時,許多形象生動的春天景象展現在了大家的眼前。學生真實感受了春天的美。

  一節課下來,學生在聽、思、畫中感悟了春天。找到了春天的美。透過這三段式聆聽教學,學生在循序漸進中進入了音樂的美麗殿堂。

《杜鵑圓舞曲》教學反思3

  《杜鵑圓舞曲》是根據挪威作曲家約納森創作的一首同名鋼琴曲移植的手風琴曲。三拍子的樂曲旋律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還不能很好地掌握。我採取了從杜鵑叫聲切入教學的方式進行,並將教材中的手風琴版本換成了管絃樂的版本進行欣賞。

  一年級的孩子好動,沒什麼耐心。所以,在初聽環節,我截取了第一段進行教學:找一找,你是否聽到了杜鵑的叫聲。如果聽到了,和它一起來唱一唱。在孩子對音樂有初步印象後,我安排了全曲的聆聽,並請學生想象:杜鵑不唱歌的時候,在幹什麼,用手指畫一畫它優美的舞姿。音樂很長,孩子們難免會厭倦,於是,我也與他們一起感受:輕輕晃動身體,和他們一起畫。一些表現力強的孩子也會主動地隨著我一起感受。我還會加上形象的語言,描述我所感覺的杜鵑形象:呀,杜鵑飛到那邊去啦!它轉了個圈往下飛了……有人說,在孩子欣賞的時候,我們不能去打擾他們,不要加上語言的描述,應該給他們想象的空間,可是,他們真的能隨著音樂的高低變化想象到杜鵑飛上飛下的情景嗎?我不知道。我只是覺得,既然要讓學生感受到,就必須引導他們怎樣去感受。

  偶爾加上語言輔助孩子去欣賞,未嘗不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