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傳統> 精選弘揚傳統作文合集8篇

弘揚傳統作文

精選弘揚傳統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弘揚傳統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弘揚傳統作文 篇1

  “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是中國共產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的確,生活中的共產黨就是這樣做的。

  還記得20xx年四川那場大地震:“是共產黨員的,跟我來!”這是汶川縣藏族幹部、銀杏鄉沙坪關村黨支部書記龍德強,在得知自己的妻子和兄嫂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訊息後說的一句話。正是因為有了這句話,這個距震中僅14公里的村寨,沒有在地震中受到更大的損失,全村514名倖存者及時從時刻面臨死亡威脅的“孤島”有序地安全轉移。

  5月12日下午2時28分,沙坪關村在頃刻間被夷為平地,58人當場死亡,倖存村民極度恐慌,亂作一團。此時,遠在7公里外的羅圈灣溝四級電站檢查工作的龍德強,來不及掩埋一手撫養大的侄兒的遺體,冒著生命危險,淋著暴雨在巨石的縫隙中連跑帶爬趕到村裡。在村口得知自己的妻子和兄嫂遇難的訊息後,這個堅強的藏族漢子差點暈倒,失聲痛哭。他來到妻子遇難的地方,跪倒在地,留下一句“老婆,對不起了!我要去看鄉親們!”之後,揮臂高呼:“是共產黨員的,跟我來!” 在龍德強的帶領下,村上倖存的黨員幹部和民兵在餘震中,冒著不斷飛落的石塊,一方面攜老扶幼向外轉移,一方面冒著生命危險,在隨時可能倒塌的廢墟中儘可能地搜救每一位群眾。到晚上7時左右,全村4個村民小組、500餘名群眾全部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地帶。

  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這樣的共產黨員,舍小家,為大家,與人民心連心,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共產黨才能永葆青春,才能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並建設好我們的祖國。你看,共產黨建立90年,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用電器滿目琳琅,人民生活日新月異,人們怎麼不擁護這樣的黨呢?怎麼不熱愛這樣的黨呢?望著胸前的紅領巾,我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想:我要好好學習,為我們的黨,為我們的祖國增光添彩,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和人民。

弘揚傳統作文 篇2

  子規,聖人訓,首孝悌。

  我的'鄰居她正是這樣的人,她助人為樂,孝敬父母。

  她相貌非凡,有著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高大的鼻子上經常有著一副眼鏡,她的嘴巴也很紅,像櫻桃一般最重要的是她的心很美。

  又一次我回家,手裡拿了美術用品,錢,水杯,雨傘和剛買的墨水。後面還揹著書包,結果正好碰到她。她看見我時快速向我走來說:“拿這麼的東西啊!來,我幫你拿一些。”然後伸手幫我把美術用品和傘拿著。我見了連忙說謝謝。回到家了我吧門打開了她幫我把東西放進家裡,自己走了。我說了謝謝,她說:“不用謝”。

  還有一次,我聽見媽媽說鄰居的阿姨不小心撞到了媽媽連一聲對不起都沒有說就走了。過了幾天我聽了有的同學說阿姨的父母病了,還不輕呢。怪不得阿姨那麼急,於是媽媽和我想給那位爺爺送花,可都看不到阿姨,原來阿姨都去照顧爺爺了。

  阿姨的雷鋒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學習,這根蠟燭在我心中永遠燃燒著。

弘揚傳統作文 篇3

  我國曆史悠久,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豐富多彩。我最熟悉的是書法。

  書法分為正書、草書、隸書、篆書和行書五大類。

  正書,也叫"楷書""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所以得名,始於東漢。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孟)等。

  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始於漢初。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型。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和隸、楷之間的過渡。

  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它是為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像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始於漢末。

  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這是漢字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不過,作為書法藝術,都儲存下來並各自形成眾多的流派,出現了不少名家,擁有豐富多彩的藝術珍品。

弘揚傳統作文 篇4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今天,中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絡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程序,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弘揚傳統作文 篇5

  中華民族悠悠5000年的歷史長河,閃耀著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創造的璀璨文明。中國向來以“禮儀之邦”的美譽著稱於世。我們做為21世紀的少先隊員,做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應珍惜祖先們留給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繼承祖先們的優良傳統,讓禮儀洋溢在書聲琅琅的校園裡,讓禮儀永久地儲存在中華大地。

  現在,有許多同學追求名牌。高檔。華麗的衣著。在我的班級裡,就有許多同學穿著名牌的衣服向同學們炫耀,或對一些衣著不時尚的同學進行比較,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但我認為小學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快樂學習,而不是與同學進行一些攀比。我們小學生只要著裝得體,符合學生身份就可以了,我們應用禮儀,知識來完善自己的形象,而不是用時尚,華麗的衣著來衡量自己的形象。

  同學世朝夕相處的親密夥伴,更是攜手成長的友好同路人,我們對待同學,應該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同學之間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不要把錯誤推向別人。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跡。互相理解,寬容待人,才能使班級更團結,友誼更深厚。我們要對每一個同學都給予尊重,與周圍的同學和睦相處。( 天津管通建材 - 管通文學 www.tj-maike.com )

  讓我們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於未來,無負於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讓我們為這“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去追趕形象的春潮,沐浴禮儀的陽光吧!

弘揚傳統作文 篇6

  “言必行,行必果”,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形象的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

  誠信是商業行間比遵守的諾言,如果商業行間沒有誠信就無合作之言,誠信是溝通商業行間重要的橋樑。我看多一篇短文說:湖北有位建築商孫水林要再過年前,趕回武漢給先期回武漢的民工發放工錢。當晚,他提取二十多萬元現金出發。次日臨晨,一路面結冰,20多輛車連環追尾,他一家五口遇難。他弟弟為了完成他的遺願,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將工錢送給農民手中。他成為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他的演講詞:言忠信,行篤敬,古老相傳的信條,演一出現代傳奇,他們為遵守承諾,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場悲情接力。血液裡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獨一個。雪落無聲,但情意打在地上堅將有利。從他詞中體現出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

  尊老愛幼是中國人崇高的家庭倫理推測。星期天,父母去地幹活。小弟吃完飯後人就不見蹤影,最後還是老爸把他從河邊拉了回來。來到家裡爸媽把他訓了一頓。第二天早上,媽媽叫小弟起床,小弟說他頭痛,媽媽試了試原來是小弟發燒了,趕緊帶他去了醫院。小弟的屁股被針管無情的紮了一下,我在一旁扇風點火氣得小弟直流眼淚。午睡後,小弟醒來不見爸媽便問我。我說不知道我問他幹嘛,他的回答是我大驚,他居然說他想我媽了。媽媽回來後我告訴了媽媽我看見媽媽的眼裡有一種亮晶晶的東西。我知道那是感動。

  誠信,孝順,尊老愛幼等是中國古老有序的品質。我們做新時代人接班人應傳承和弘揚這種美德

弘揚傳統作文 篇7

  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剪紙、品茶、春節、放鞭炮、舞獅子等,我最喜歡的傳統文化就是過端午節了。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都要吃粽子,有的地方還進行賽龍舟的活動。這天,奶奶買了很多粽子。我剝開用葉子做的粽子皮,裡面是糯米和紅棗,吃在嘴裡軟軟的,黏黏的,甜甜的,非常好吃。我家還買了用五彩線編成的粽子和公雞,掛到門上,聽說這樣可以避邪。

  我想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我上網尋找答案。原來,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的貴族,他為國盡忠,卻遭奸臣毀謗陷害,被迫在五月初五這天含恨投江自盡。人們得知後,紛紛划船追趕拯救。大家爭先恐後,就演變成後來的賽龍舟。為了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魚吃掉,人們用竹筒裝糯米飯投入江中,後來漸漸改為用粽子包裹,再用綵線纏繞,形成了粽子。人們對屈原如此敬仰,不僅是敬仰他的文學造詣,更敬仰他的憂國憂民、磊落堅貞、大義凜然的嵩高品質。

  還有一些節日也是為了紀念古代的人物,比如,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晉文公的臣子介之推,七夕節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我們要將它們發揚光大,傳遍世界。

弘揚傳統作文 篇8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傳統美德源遠流長的國家,尊老愛幼,孝敬父母便是其一。百善孝為先,人行莫大於孝。這句諺語就是說明了華夏兒女對於孝道重視,這也是歷代聖賢都在提倡的。

  學習《三字經》中的<入則孝>中“冬則溫”——《黃翔溫床》: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年紀剛剛九歲,就知道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搭蚊帳,扇扇子,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把吸人的小蟲扇開。讓父母睡得更好。到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讓父母睡得更好。於是黃香的事蹟流傳到京城,號稱“天下無雙,華夏黃香”。

  寫著寫著,突然想起前些日子看到的一則新聞報告:由於經濟的發展,每個城市都在建設中,這便面臨一個問題——拆遷。一個年近90高齡的老太太曾經的老房子也在被拆範圍內,這便分得一套大房子。這套房子便成了“禍害”,老太太的幾個兒子因為這套房子反目成仇,更荒唐的是;其大兒媳將她婆婆關在一間破屋子裡,逼婆婆寫遺囑。飽受折磨的老太太不得不同意,大兒子就拿著這份遺囑見這位老人其他的兒子,他們深信不疑,要求見其母親,大兒子不讓見,最後將此事告上了法庭。透過法律的途徑將其解決,兄弟不和,老人在兒子家過的一點不好。

  看過之後感受很深,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父母給予我們一切,沒有父母偉大的愛,我們很難健康的成長。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對孩子是無微不至,勞而無怨。而當我們現在有能力,卻這樣對待父母,真讓他們含心!

  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