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努力與成功的作文三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努力與成功的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努力與成功的作文 篇1
15歲,剛就讀高中的麥可喬丹,雖然熱衷於籃球,但卻因為身高失勢而無法順利進入校隊。原本以為憑自己的本事可以進入校隊,喬丹為此大哭一場,卻沒有放棄。待在僅是陪打的第二隊裡,麥可喬丹加緊練習,為了自己的夢想,總是第一個到場,最後一個離開。週末的時候,更是和他的哥哥及同伴練球練個沒完。這種習慣後來帶到NBA。而如此的苦練持續了一整年,終於,隔年他的身價暴漲,再加上過人的籃球技巧,校隊的大門再也無法拒絕他了。
麥可喬丹的苦練精神,為他的基本功帶來絕好的基礎。於是在高中畢業以前,他就憑著過人的籃球技藝以及刻苦耐勞的精神被大學籃球隊網羅。而幾年過後,他成為了全世界的人們眼中,籃球界的超級巨星—飛人喬丹。
成功的背後,總是佈滿傷痕。然而胡適說過:“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想要得到多少成就,就相對的必須付出多少努力。
郭臺銘先生剛創辦鴻海科技公司時,一天花十八個小時工作;王永慶先生年輕開米店時,為了送米騎壞了三臺腳踏車;林懷民先生為了編舞,三天兩頭熬夜尋找靈感;J。K羅琳當初投稿哈利波特時被退件了十二次;周杰倫犧牲了自己的童年學鋼琴……天分也許不是人人皆有,但在成功的過程中,努力並且堅持到底的精神才是重點,而資質往往只是個媒介。
王溢嘉先生曾在音樂家與職籃巨星這篇文章寫道:“即使你的資質再好,若沒有經過琢磨,也是一塊沒有甚 麼價值的璞玉。如果你因為自覺在某方面不如人,而且相信勤能補拙,願意比別人花更多心血去練習,使他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那麼有一天物換星移,情況變的對自己有利時,這種良好的'習慣就更能使你脫穎而出。”
也許在夢想這條充滿荊棘的路上,我們會被扎傷很多次,但是,沒有哪個農人在歡呼收割前是不需要播種及耕耘的。沒有哪位成功人士在完成夢想前是不須經過挫折和淚水的。而每一個例子都告訴我們,也應證了胡適先生的智慧:“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努力與成功的作文 篇2
努力是成功的橋樑,可能你努力了也沒有成功,但是它會讓你與成功的距離拉近。努力不一定會成功,可是你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的,成功只給那些努力的人。我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在上了初中之後,我的數學是最好的,我在班級中也有“數學學霸”之稱。同學問我:‘“你為什麼數學這麼好,我對他們的回答只有兩個字——努力。”
我也想過我的數學為什麼會這麼好,我的家人也沒有教數學的,我又想了想,只能是努力吧。我有一次上數學補課班老師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題,是昨天最難的題,而這一次也是一樣沒有人會做這道題,老師給我們講了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我強烈要求老師再出一道這樣的題。老師又出了一道,同樣也是沒有幾個人算對,在這30人中只有我和我後桌的一個男生做對了。我好像找到了規律,於是,我又要求老師出一道類似的題,並且讓老師變一下符號,因為前兩個是一樣的符號兒,我想變一個號兒,看一下規律的變化。這次也不例外全班30多人全軍覆滅,沒有一人算對,其他同學都很沮喪,而我卻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因為我感到自己找到方法了!
我開始總結規律,老師在上面講題,我在下面演算,老師講了些什麼,我什麼也沒有聽見,像一個聾子一樣,更像一個只會算數的呆子在那兒奮筆疾書,我寫了四張紙,無數次的重算無數次的失敗,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找到了其中的規律。而且算了多遍,答案都正確,我異常興奮。因為我成功了,我的方法很簡單,我給了周圍的人看,他們都會了,我有一種成就感。因為全班只有我先推算出來,發現這個規律的是的。
我開始和同學們一樣不會做數學題。可是,我學會了努力,學會了堅持,學會了思考,朋友請相信我,只有這樣才能縮短我們與成功的距離。
努力與成功的作文 篇3
今天,走在路上,我偶然看見一個小孩,他正在玩著一個小玩具,他的父母親正在整理一天以來所收到的廢品,可見,這一家的家境不算富裕,但一家人其樂無窮,我不知道為何,心裡突然升起一股酸楚感。
我繼續往前走,又看見一個小男孩,他揹著一件樂器,一看就像是去學特長班的,他後面跟著兩位家長,兩位家長一看就是有學問的,舉止談吐文雅,他們一邊走一邊給孩子佈置晚上的學習任務,孩子揹著這件樂器,這風中搖搖擺擺,我心裡心裡升上的那一股酸楚感更強烈,。
我不知道在童年是被別人督促著學習好,還是自由自在的玩兒,享受童年帶給你的童真、童趣、與童樂。
大家很清楚,一個人童年歡歡樂樂的度過了,到青年、中年、老年會變成什麼樣子。早起的鳥兒捉蟲多,這句諺語我們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我不知道被動著學,到最後會成為什麼樣。
很顯然,以上兩種方式都是極端的,如果把書比喻成人,我認為一棵大樹,要想志存高遠,就要吃得了別人吃不了的苦,幹得了別人幹不了的活,做的了別人做不了的事,許得了別人許諾不了的承諾,才能成為一棵真正的參天大樹、綠色戰士。
中國的教育不只是要靠教師的改革,更要靠學生的覺醒,只有學生真正想學,愛學,中國的教育及社會才能做出巨大的發展,更多的諾獎獲得者才能出現在這片神秘的東方大地之上。
只有走適合自己並正確的路,人生才能綻放出最大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