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長城的作文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寫長城的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寫長城的作文 篇1
傳說:“十口金钁露著袢,十口金鍋露著沿,百樣草藥到處見。”這是流傳在八達嶺上的歌謠。怎麼回事呢?有一段故事傳說。
秦始皇修長城時候,徵集了全國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還好說,特別是南方人來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飽,勞動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閻王小鬼把死在長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廟裡登出戶口。城隍爺開啟戶口簿,挨個一查,說;“這些人都不到死的歲數,不能登出。”小鬼回稟閻王,閻王來找城隍說理,說他們已經死了,填了長城餡,為什麼不給登出戶口?城隍說:“他們壽數未盡,根本就不該把魂拘來。”倆人各說各的理,誰也不服誰。沒辦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聽了倆人爭執的理由,官司一時不好斷,就讓他倆先回去,然後讓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調查。太白金星變化成一個老頭,來到長城上一瞭解,確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萬。死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吃不飽,二是活太重。同時還了解到修長城是為了防禦外族侵略。太白金星迴天稟告了玉皇大帝,玉帝為了拯救民工,加速長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爺和藥王爺下凡。老君爺造了十口金鍋,十把金钁,這兩樣可是寶貝。那十口金鍋煮上飯,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們再也不餓著肚子幹活了。那十把金钁更是厲害,不管多大的石頭,用金钁一比劃,一塊四稜見線的大石條就出來了,民工們再也不用費力開鑿石條了。藥王爺為了治民工們的病,就在長城內外撒下了許多藥籽,長出了許多草藥,什麼柴胡啦、知母啦、蒼朮啦,不下幾十種,民工們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這幾樣寶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萬里長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鍋,十把金钁,老君爺沒收回去,一直就在八達嶺埋著,光聽說露著沿,露著袢,就是誰也找不到。藥材可是到處都有。
回頭再說閻王爺和城隍爺的官司。修長城的民工,陽壽未盡,本來就不該死,不應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斷的是城隍有理,閻王無理,閻王的官司打輸了。所以後來,人們給城隍修了廟,叫城隍廟,給玉帝修了廟,叫玉皇廟,也給老君修了老君廟,給藥王修了藥王廟,唯獨沒人給閻王修廟。不知旁處有沒有,反正圍繞著長城八達嶺一帶沒有閻王廟。
寫長城的作文 篇2
這個暑假,我們全家去北京遊玩,讓我最難忘記的就是長城了。
一大早我們起來後,匆匆地吃過早飯,便向八達嶺長城出發了。一路上陽光燦爛,風和日麗,還看見了許多綠油油的小樹小草,還有一些高大的立交橋和名勝古蹟。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八達嶺長城的腳下。向上看去,長城就像兩條巨龍盤纏在一起,非常神奇。長城的旁邊還有一片綠林,看上去非常壯觀。再上長城近看,有一塊石碑立在上面,上面有毛主席題的“不到長城非好漢”。
長城上面每三百米就有一個堡壘,城牆外沿有成排的垛子,還有一些方塊,可以用來觀察和攻擊敵人。長城還很險,我只敢一步一步地上。許多外國友人也慕名而來,他們上的飛快,可能是太想看到美麗的景色吧!
有機會我還會來的!
寫長城的作文 篇3
我們的祖國像一個大花園,它照耀著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我們的祖國也有許許多多美麗的名勝古蹟,比如:好似一條長龍盤繞在大地上的長城、華麗的故宮、美麗的清明上河園。其中,我最想去的就是長城。
長城在北京,它是春秋戰國時期修建的。長城十分長,()遠遠望去,它就像一條巨龍盤繞在群山之中。長城有六千三百千米,它可是我國偉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奇蹟之一;這是不是非常雄偉呀!我真為這麼偉大的祖國而自豪呀!
我想大家一定都聽過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吧,喜良和孟姜女是多麼可憐呀!
來到長城腳下,遠遠望去,山一座連著一座,連綿起伏,一片蒼翠,如同一條綠色的海。一座座山巒,好似海洋中的浪花,一浪接著一浪,長城像巨龍穿行在大地,保衛著祖國。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像給長城鑲上了一道金邊。
登上長城,極目遠眺,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長城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外沿有兩米高的垛子,垛子上方有方形的燎望口和射口,供燎望擊用。
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長。每隔一段距離,山峰上都有一座高大堅固的烽火臺,此時此刻,我彷彿看到狼煙和聽到‘衝啊!’‘殺啊!’的吶喊聲。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牆上的條石,很自然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寫長城的作文 篇4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們一行人就來長城遊玩。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延慶縣,是開放最早的一段長城,城牆全長3741米,八達嶺長城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此段長城修築工程非常宏大,城牆高大堅固,敵樓密集。城牆隨著山峰的走勢,蜿蜒起伏,如巨龍盤繞。 剛剛要進長城的時候,有一座石碑,上面是毛主席親筆寫的“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優美字型。
那裡積滿了人,大家都想在這合影。我們也“不甘落後”地拍了幾張照片。因為有霧,所以八達嶺長城顯得更加嚴嵩巍峨。我們開始向上爬。這爬不要緊,一爬嚇一跳。長城的地竟然是歪斜的,所以身子不能往後,如果摔下去,那可不得了。我們每爬到一個城樓,都要停一停,吃吃東西。只不過我比他們都了個動作,就是用力踏踏地板。
你問我為什麼要踏?因為不是有個故事,說孟姜女哭倒了長城嘛,我越來越發現孟姜女厲害了,可以把這麼堅硬的長城哭倒。休息片刻後,我們繼續向前爬。我們一直爬到一個高點後,就停下了。風呼呼地刮,我們抬頭向下看,因為霧氣的'關係,眼下的長城似乎少了一節。該回去了。我們向下走,可走得我膽戰心驚的,我牢牢的抓住我的“救民稻草”———鐵欄杆才勉強的往下走。
這次長城之旅我玩的很高興,更讓我想到,這綿延曲折的長城如巨龍騰飛於重山峻嶺之上, 這座巨大,浩瀚的工程,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古代建築工程的傑出代表。
寫長城的作文 篇5
今天,我和老媽一起去北京長城遊玩。
到了八達嶺門口,我和老媽因為是團隊,所以不用買票。上了長城,第一眼就是陡峭的階梯。我向上爬,越爬越高,高的我都不敢向下看。一個沒站穩,就會從那麼高的地方摔下去,而且那時是雨天,欄杆很滑,抓都抓不穩,因此我是抓著階梯上去的,真讓人膽顫心寒。
接下來爬的是斜坡,加上了木杆。你可以在木杆上爬,這樣就防滑了。爬完後,我和老媽來到了一塊平地,平地兩旁都是各種各樣的小店。有賣紀念品的,有賣掛件的,也有賣吃的。我呢,買了一個紀念幣,刻上名字和日期,就帥多了!
終於到長城的一個點了,我和老媽卻要原路返回,因為導遊只給了我們一個半小時遊玩。我只有帶著捨不得的心情和老媽離開長城。
真是戀戀不捨。下次有時間,我還會來玩長城的。
寫長城的作文 篇6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乘著詩興,隨著湧動的人群,我們一行四人來到了長城腳下。
記憶中,長城給我的印象始於圖片,綿延曲折,蜿蜒盤旋。隨著教授《長城》一文,更激發了我對它的嚮往。如今,近在咫尺,少卻了戰火喧天的壯響,罷卻了鼓角爭鳴的餘音,長城卻依然以它特有的雄姿,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仰望長城,猶如一條正在舞動的巨龍,飛騰在崇山峻嶺之間。
歡呼著,我們邁開了攀登萬里長城的腳步。烈日下,長城厚重的歷史一頁頁展現在眼前。平整的方磚,巨大的條石,錯落有致的射箭口,傳遞軍情的烽火臺,觸手可及。置身歷史,我們無一不在慨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衣服已經溼透,汗水掛滿臉頰,雙腿舉步維艱。我們彼此鼓勵著,終於登上了第八個烽火臺——八達嶺長城的最高點。
俯瞰山下,鬱鬱蔥蔥的樹木間,中華巨龍騰雲駕霧,鱗爪飛揚。望塞外,想當年,戰亂紛飛,曾幾何時,長城在守疆衛國中作用非凡。觸控巨龍身上留下的斑斑痕跡,城牆上的齒形垛口和烽火臺由近及遠,成千上萬,漸漸地消失在視線之外,消失在蒼茫的龍脊上。眼前彷彿又看到狼煙四起,廝殺不斷;耳旁猶如聽到鼓聲陣陣,號聲沖天。戌邊將士獻身疆場的情景歷歷再現。“媽媽,媽媽。”女兒喚醒了沉醉的我。拉著她的小手,從萬里長城談到華夏文明,從巨龍的騰飛談到炎黃子孫的上下五千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時間不再流逝,胸襟逐漸開闊。
長城——中國的歷史符號,厚重而沉默。它目睹了多少王朝的興衰沉落,記載著多少生命的開始與結束,凝聚了多少亙古不變的真理。這些,都會在每一個讀它的人心中湧現。
寫長城的作文 篇7
今天清晨,我們隨團來到了八達嶺長城。
遠看,八達嶺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於群山之中。八達嶺長城以地勢複雜,敵樓眾多而著名。它的牆體平均高度為7.8米,底寬7.5米,頂寬5.8米,可以五馬並行。最高的敵樓----北八樓海拔高度為888米。1987年,八達嶺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外遊客的旅遊景點。
我們來到山腳下,乘滑車從北一樓到北五樓,從北五樓開始攀登。長城的臺階真高啊!這些臺階都凹凸不平,我想:因為人太多,所以才會使臺階不平整。爸爸拉著我努力往上爬,每到一個敵樓我們就可以休息一會兒,不知不覺,我們到了最高峰北八樓,我已經汗流浹背。"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終於登上了八達嶺長城。
它。長城是那麼雄偉,壯觀,在無數造長城的人當中,有幾個活下來 所以我們要愛護長城,因為這是世界文化遺產。長城是北京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
著名的萬里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蜿蜒曲折,蟠伏在中華大地上。萬里長城,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建築工程,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
萬里長城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西到甘肅省的嘉峪關。它縱橫河北、北京、山西、內蒙古、寧夏、陝西、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曲折綿延長達6700公里,約有1.3萬華裡,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人們提到長城時,往往會把它同秦始皇聯絡起來,其實在秦以前的戰國時代,有許多諸侯國,像燕、趙、魏、秦、韓等,都在修築長城,以便相互防禦。後來,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把各諸侯國修築的長城連線起來,並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才成為長達萬里的、雄偉壯觀的長城,也可以說是秦始皇統一後的一項重大的軍事防禦措施。不過,在秦以後的許多朝代,對長城又不斷地進行修建,直至明代。可以說萬里長城這項偉大的工程,到了明代後期才算最後完工的,也就形成了長城今天這樣的規模和麵貌。
雖然只有短短几分鐘可以觀看長城,但它己經在我的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