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兵馬俑> 精選參觀兵馬俑作文彙編6篇

參觀兵馬俑作文

精選參觀兵馬俑作文彙編6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參觀兵馬俑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1

  今天我遊玩了西安的兵馬俑和華清池,不過今天我先介紹兵馬俑,因為我深深被它們迷住了。

  導遊說,兵馬俑的前面三排,都是從土挖出來的以前被埋在地裡的罪犯,鞋子尖越高,官位就越大。一眼掃去覺得兵馬俑都是一樣的,像個威武的戰士,可當你仔細看時,他們的表情都不一樣,有傷心的、開心的、痛苦的、難過的、哈哈大笑的……我們表面上看兵馬俑是沒有顏色的,但在幾萬年前,他們都像真人一樣,有著黑黑的頭髮,粉紅的臉蛋……

  兵馬俑可真有氣勢呀,我們的老祖先可真了不起呀!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2

  導語:去參觀兵馬俑有什麼感受?如何寫成作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一想到要去兵馬俑,世界的第八大奇蹟,我就激動萬分。一大早就起來了,飛快地吃完早餐就出發了。

  爸爸公司的司機開車送我們去的,路上大約一小時左右。路上,我一直在納悶,有著世界第八大奇蹟美稱的兵馬俑,會有著怎樣的神奇?可,一進大門,我就被它的壯觀驚呆了:威武的秦始皇塑像就站在面前,讓站在他面前的人顯得特別的渺小。

  兵馬俑是建在驪山山腳下的,驪是西北的一種個兒不大,跑的卻非常快的馬。我們首先進入了展廳,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展出的一種馬車,那種馬車說是官員的家眷乘坐的,馬車裡面冬暖夏涼,是最早的空調。哦,這裡的馬差不多都是當時真馬的一半大小。

  然後我們來到一號坑,壯觀的兵馬俑馬上映入我的眼簾,坑裡的兵馬俑形態無一相同:有的眺望遠方,似乎在思念遠方的親人,不知能否和親人見面;有的在低首沉思,似乎在思索一條策略能夠萬無一失,打敗敵人;有的握緊拳頭,等著出征的號聲,等著為國效力!走近他們身旁,似乎還能聽到他們微弱的呼吸聲。

  兵馬俑,凝結著我們中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文化。真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啊。

  聽說星期天臨沂體育館將舉辦西安兵馬俑展,我以前在書上讀過關於兵馬俑的介紹,早就想親眼看看兵馬俑了,爸爸說:“明天帶你去看兵馬俑,讓你開開眼界!”我高興地說:“正合我意!”

  清晨,我和爸爸坐公共汽車來到臨沂體育館。就看見館門前人山人海,非常熱鬧。來到售票口,我看見有老師帶著學生來的;有父母領著自己的孩子來的;還有的小學生和中學生是自己來的。他們都是慕名來觀看兵馬俑的風采的。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到前面,交上了票,進了展廳。

  我和爸爸先參觀了展廳中間的一張展臺。臺上有幾個秦朝的立射俑,高約半米,外形十分威武,英姿颯爽。左邊和中間的幾個立射俑,左手拿弓,右手拿箭,昂首挺胸地站著,瞄準敵人,時刻準備放箭。可右邊的就不一樣了,這些立射俑全部向後面看著,似乎後面有敵人進攻,他們神情嚴肅,嚴陣以待,好像要把後面進攻的敵人一網打盡。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3

  溫州博物館向我們展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我高興極了,迫不及待的去參觀。

  我沿著樓梯向兵馬俑展覽館走去。一走進展覽館,一條橫幅鋪展在我的眼前,上面寫著: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大型國寶文物珍品展。繞過橫幅,就進了展覽館。一進大門,我就看見櫥窗裡擺放著被挖掘出來的生活用品。這些生活用品最吸引我的就是那銅做的鼎,那叫銅鼎,我一看就蒙了,這麼大的銅鼎是幹什麼用的呢?我一看介紹,就嚇了一跳,這麼大的銅鼎最早是煮飯用的鍋,這個“鍋”煮出來的飯夠多少人吃啊!

  看過銅鼎,我們再來看看陶棺。陶棺很深,全部用石頭砌成,把陶棺的石蓋蓋上,就成了長方形。據說,這個陶棺是用來放死去的珍禽異獸的。

  看完了生活用具再來看看人俑。我們首先看到的人俑是百戲俑,這個百戲俑,因為時間長,又受到了重烈的壓擊後,缺了一隻手和一隻腳,不過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他正在跳舞,這些百戲俑姿態各異,解說員說他反映了秦宮廷娛樂生活的一個側面。

  再走進去,我們會發現一個叫立車的文物,它是有四匹馬,一個馬車組成的。這個立車是銅車馬中的一輛,長2。25米,高1。52米,重1061公斤,聽說秦始皇去郊外,就坐這輛馬車。過了立車我們會看見三個士兵俑,旁邊兩個是跪射俑,他們打仗的時候是跪著拿弓箭,中間那個是立射俑,他是站著射箭的。走過這三個人俑,我還看了其他的兵馬俑。

  這次兵馬俑展讓我體會到了古代秦國人非常聰明、勤勞,同時也為我們中國人的智慧而感到驕傲!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4

  早聽說秦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我夢裡都想去看一看兵馬俑。今天終於如願以償,學校組織我們去博物館觀看秦兵馬俑展覽。我們很快就來到目的地一一定州市博物館。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神態各異的兵馬俑:有神態威嚴、性格堅毅、足智多謀的將軍俑,姿態優美、英俊瀟灑的跪射俑,神態靈敏、英姿勃勃的騎兵俑,還有行動敏捷、機智勇敢的騎兵鞍馬俑和胸部寬闊、肌肉隆凸、腹背壯實、輪廓優美、前腿如柱、後腿如弓、英武矯健、躍躍欲試的鞍馬。其中,我最喜愛將軍俑。他身穿盔甲,手持鋼槍,眼睛裡充滿了自信。從他的面部表情,我們可以讀出當年艱苦的環境、殘酷的戰爭所歷練出的那種勇敢、堅毅、沉著、無畏的精神。此時此刻,我想起了法國總統希拉剋說過的這樣一句話: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兵馬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直到今日我才領略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秦俑美,美不勝收,它美得深沉,美得崇高。它不像那些雖然能震盪人心,但旋即歸於消沉的藝術,它的美具有永恆的魅力。

  點評:小作者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了各種秦俑的造型特徵,觀察很細緻;從將軍俑的身上,小作者體會到很多種精神一一自信、勇敢、沉著、堅毅,還有無畏,有想法!而秦兵馬俑的魅力,就在小作者的觀察和想象中得到了切實的展示。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5

  兵馬俑,一本神秘的厚書,一首百讀不厭的詩篇,更是一個被講了無數遍的傳奇故事。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前法國總理希拉剋參觀後這樣評價道:“世界上有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

  聽聞秦始皇兵馬俑千人千面,型別眾多,個性鮮明。今天,有幸可以見到實物。那威嚴的軍陣與磅礴的氣勢讓人無法忘卻。這是1號坑,據導遊介紹,它的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它的兵馬俑也是最多的。他們身披戰甲,手拿弓劍,腳穿戰靴,整裝待發,氣勢非凡。屋內黯淡的光線、陰冷的空氣無不訴說著歷史的厚重。

  在過道間穿梭,凝望著他們堅毅的面龐,想象著他們的南征北戰、浴血奮戰的場景,不由得揭起一抔黃土,感受著們的氣息。

  環顧四周,定目細視。

  我的正前方整整齊齊地排列了三排威武的“士兵”,每一排大概有二三十個,神態各異,全都面向前方,似乎正在為後面的軍隊開路。後邊有兩輛漂亮華麗的馬車,由4匹馬拉著,車頂雕刻著的花紋已經模糊,但仍然阻擋不住它的美觀。不知誰寫的一首《青玉案兵馬俑》湧上了心頭:

  千秋幸甚燒陶土,傭兵馬,從雄武。

  一併七千生栩栩,面顏無改,心聲欲吐,豪氣寒刀斧。

  奈何派做阿房住,只為冥王載歌舞?

  今見重光猶待鼓,總聽擂動,即行衝發,一樣驅胡虜。

  這一天的相遇,或許,我會銘記一生。這是我人生中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親眼參觀秦兵馬俑。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6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特別喜歡跟著語文課本里的名山大川去旅遊。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尋找一件當地有特色的物品留作紀念。色彩斑斕的蝴蝶、滿面笑容的`火山石爺爺……這些可愛的小紀念品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我在書本中學習自然美景,在風景中體會文化精華。

  新學期開學,翻開新的語文書,那篇《西安兵馬俑》深深地吸引了我,課文詳細地介紹了兵馬俑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製作工藝,這些那些精美的圖片讓我對西安古城充滿了嚮往。

  國慶節的時候,媽媽帶我去古城西安專門去參觀兵馬俑。進入博物館,我站在高處鳥瞰,看到坑裡規模宏大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那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我被震撼著、感動著,手中的相機“咔咔”地拍個不停,用手裡的相機記錄著這裡的一切一切……

  從博物館出來,我發現路邊在賣按比例縮小的“兵馬俑”模型,做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到它們我想,如果我買上一套帶回去給同學們看一看,摸一摸,他們一定對這些“小號兵馬俑”愛不釋手。

  從西安滿載而歸,我把拍攝的兵馬俑照片仔細地整理出來,做了有關兵馬俑詳盡情況的幻燈片,並把一套兵馬俑模型帶到學校,跟語文老師建議我為大家介紹有關兵馬俑的內容。在語文課上,我為同學放映幻燈片,向大家講解:“身材魁梧,頭帶鶴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的是將軍俑,神態自若;體格健壯,體形勻稱,身穿戰袍,披掛鎧甲,手持兵器的是武士俑,威武強壯;身著短甲,下穿緊口褲,左手握弓箭,右手執韁繩的是騎兵俑,緊張嚴肅……”同學看到一張張精彩的照片,彷彿身臨其境,從不同角度欣賞到了神采奕奕的兵馬俑,體會到了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同學們有的聚精會神,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歡呼雀躍:“太棒了,真過癮!”當我把小兵馬俑模型拿出來時,同學們更是驚訝不已,他們沒想到不僅能看到兵馬俑的精彩照片,還可以親手摸一摸小兵馬俑。小兵馬俑在同學們手中小心翼翼地傳遞,大家仔細地研究著這些造型各異的兵馬俑髮型頭飾、衣著打扮。同學們感慨萬千,這些兵馬俑,不僅僅是一件件藝術品,更是人類智慧和文明的結晶,象徵著我們泱泱古國的燦爛文化。看到同學們欣喜萬分的樣子,我也高興地笑了。我不僅自己大飽眼福,也讓同學們分享了我的旅遊快樂。課後,同學們紛紛上網查詢有關資料,從不同方面瞭解兵馬俑,學習到了許多課本外的知識。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我們的學習不能侷限在教室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可以透過許多方法來學習知識。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們要學會分享,共同學習,才能更好地品味中國古老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