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兵馬俑> 精選寫兵馬俑的作文合集5篇

寫兵馬俑的作文

精選寫兵馬俑的作文合集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兵馬俑的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兵馬俑的作文 篇1

  暑假,是童年的搖籃,暑假,是童年的太陽,暑假裡我們快活得像一隻只小鳥,自由飛翔。每年的暑假,媽媽都會帶我去遊山玩水。今年,媽媽計劃帶我去西安,這座世界聞名的歷史古都。

  7月11日早上5:30就起床了,因為我們要趕早班機。坐著車大約6:30來到機場,換號登機牌,吃了點麵包就匆匆忙忙過了安檢,來到登機口,來到的時間剛剛好,正好趕上做大巴,接著又上了飛機,一切都很順利,準點起飛,我們的西安之旅開始了。

  經過2個多小時的飛行,飛機9點40分準時降落在西安咸陽機場。時間還早,我們沒有去賓館直接乘坐包車來到了秦始皇兵馬俑。對這世界文明的八大奇蹟之一早有耳聞,可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今天我終於可以親眼見證這歷史的奇蹟。

  我們先跟著導遊來到了博物館,裡面有兩千多年前發掘出來的青銅馬車、兵馬俑、兵器……聽導遊介紹,當初銅車馬被髮掘的時候,已經碎成了1千餘片,經過專家整整8年的修復,我們才能看到現在眼前的展品。博物館中的每一件展品都很精緻,很漂亮,那精湛的手工藝是我們現在所無法比擬的,導遊說很多參觀完兵馬俑的遊客都有這樣的感嘆:“看完兵馬俑,我們真是越看越慚愧,越看越倒退,越看越想流眼淚。”雖然說只是一句戲言,可也充分地說明了兩千多年前秦代工匠的高超手藝。

  接著我們五個人進入了發掘的現場。先來到了兵馬俑1號坑,一號坑是最大的,一走進門,豁然開朗,數千個兵馬俑有序地站立排列,就如馬上要出征一般,非常壯觀。據統計在一號坑中已發掘並修復兵馬俑6000餘個,戰車6乘,駕車馬24匹,還有青銅劍、吳鉤、矛、箭、弩機、銅戟等兵器。我一邊看,一邊不自禁地嘖嘖稱讚。接著來到二號坑,這裡比一號坑小,但也有陶俑陶馬1300多個,戰車80多輛。三號坑是最小的,有68個兵馬俑和4 輛馬車,別看它小,導遊介紹,根據兵傭的排列位置,可以看得出這裡相當於是秦代部隊的指揮所。參觀完了,我還陷入在深深的震撼中,感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為自己是華夏子孫而自豪。

  今天的兵馬俑遊真是很有意義,讓我收穫良多。我的西安之行還有3天,相信這次的西安遊將是一次快樂之旅、也更是一次學習之旅。

寫兵馬俑的作文 篇2

  今年暑假,我和很多好朋友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夏令營,去西安領略當地的風景和文化。幾天的行程中,最讓我開闊眼界的,是秦兵馬俑之遊。夏令營第三天,我們按行程參觀了秦兵馬俑。天氣十分炎熱,我們在夾得讓人窒息的人堆裡足足排了半小時的隊。頭頂著暴曬我們的白亮得讓人睜不開眼的烈日,四周毫無遮蔽,但它卻比不上我們對知識的渴望那種熾熱。

  好不容易入了館,一股寒涼的氣息撲面而來,我們邊細細聽導遊講解,邊走進了1號坑。1號坑是開發最大的坑,也是最早挖掘出來的坑。1號坑是步兵營,也是軍隊最前端計程車兵。他們面對著東方,面對著敵人襲來的方向,泥質人俑的擺放設計,能讓幾千年後的我們,還能深深體會秦人對勝利的渴望。兵馬俑兵士的容貌各異,表情豐富,身材魁梧,竟能與真人的身高體型一致!它們的髮型、鬍子、鎧甲、武器、足履,無一不嚴格參照真實社會情況,按照不同的等級又有非常相異的細節。比如連兵馬俑的鞋子都有很大學問,我們從中還知道,兵馬俑的鞋尖越高,那麼代表他的官職就越大,所以有“趾高氣昂”這一說法。

  1號坑也是兵馬俑數量最多的一個地方,每個兵馬俑臉上的表情都不一樣,有的十分鎮定,沒有半分神情;有的面帶微笑;有的十分嚴肅;有的十分恭敬。這些表情使得兵馬俑千人千面,栩栩如生。

  別看從黃土裡挖掘出來的兵馬俑個個顏色灰青,其實最製造兵馬俑的時候,許多人俑身上還是有顏色的。他們主要有紅、綠、藍、黃、紫、褐、白、黑八種顏色之分。比如紫色最尊貴,也最少有,它代表著貴族。我就常想想,那些擁有著威嚴霸氣的神色的兵馬俑,當初就是穿著紫色鎧甲的貴族吧。

  那為什麼現在的兵馬俑,看上去都是清一色的?據說,是我們的文物發掘和保護技術沒有到家,在開掘的時候,兵馬俑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出土幾十秒內就被風化了,顏色瞬間消失,聽到這裡,真讓人無限唏噓。

  還有一個奇怪的細節:就是每個兵馬俑手型。它們都好像都握著東西,但是細細看來又空無一物。那為什麼他們要做出這麼奇怪的手勢呢?原來他們手上最初的確是握著武器的,到了後來,傳說項羽因為要與劉邦爭奪皇權,所以把這裡所有的武器都拿走了,雖然半信半疑,但也可見兵馬俑至今給人們留下的各種懸念,仍讓人陶醉。

  在銅車展廳裡,我們看到了出土的精美絕倫的銅車。在銅車馬1號車上還有著一個奇蹟:大家都知道,金的熔點與銀的熔點是不一樣的,所以到今天,仍難以讓金和銀熔在一起的,但是古代的人卻做到了。一號車上便有這個奇蹟,馬脖子上的項圈便是證明,讓人不得不感嘆中國古代先民的高深智慧!

  這次遊覽,讓我見證了奇蹟。感嘆其實古人所擁有的智慧一點也不比我們現代人差,而今天的國人在科研文化領域,卻遠不及古人,然而為了能復原文物的面貌,瞭解我們文化的根基與源流,我們一定還要繼續探索,要相信,古人能做到,我們也必能做到。

寫兵馬俑的作文 篇3

  一想到要去兵馬俑,世界的第八大奇蹟,我就激動萬分。一大早就起來了,飛快地吃完早餐就出發了。

  爸爸公司的司機開車送我們去的,路上大約一小時左右。路上,我一直在納悶,有著世界第八大奇蹟美稱的兵馬俑,會有著怎樣的神奇?可,一進大門,我就被它的壯觀驚呆了:威武的秦始皇塑像就站在面前,讓站在他面前的人顯得特別的渺小。

  兵馬俑是建在驪山山腳下的, 驪 是西北的一種個兒不大,跑的卻非常快的馬。我們首先進入了展廳,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展出的一種馬車,那種馬車說是官員的家眷乘坐的,馬車裡面冬暖夏涼,是最早的空調。哦,這裡的馬差不多都是當時真馬的一半大小。

  然後我們來到一號坑,壯觀的兵馬俑馬上映入我的眼簾,坑裡的兵馬俑形態無一相同:有的眺望遠方,似乎在思念遠方的親人,不知能否和親人見面;有的'在低首沉思,似乎在思索一條策略能夠萬無一失,打敗敵人;有的握緊拳頭,等著出征的號聲,等著為國效力!走近他們身旁,似乎還能聽到他們微弱的呼吸聲。

  兵馬俑,凝結著我們中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文化。真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啊。

寫兵馬俑的作文 篇4

  今天,我來到了兵馬俑參觀。

  來到俑坑,我便看到了四大排的陶俑,有的手上拿著兵器,有的正騎在馬上,還有的面對著面正靜靜地對視著。它們的身上有一些部位不知道哪兒去了,有的少了一個頭,有的掉了一隻手,還有的缺了一條腿,就好像是多年的戰爭給它們帶來了殘疾。

  既然說它是一個奇蹟,那就一定有某處古代人辦不到的地方。仔細一旦,每一個陶俑的身上都有一些誒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說,有的頭上紮了辮子,有的戴了帽子。它們手上拿的兵器也不一樣,有劍,有矛,有盾,有弓……

  我和爸爸先描寫了展廳中間的一張展臺。臺上有幾個秦朝的立射俑,高約半米,外形十分威武,英姿颯爽。左邊和中間的幾個立射俑,左手拿弓,右手拿箭,昂首挺胸地站著,瞄準敵人,時刻準備放箭。可右邊的就不一樣了,這些立射俑全部向後面看著,似乎後面有敵人進攻,他們神情嚴肅,嚴陣以待,好像要把後面進攻的敵人一網打盡。

  我再向左拐走大約100多米,終於,看到了一個英勇的泥人,可以看得出來,那個就是威風凜凜的老將軍。這就是所謂的秦始皇。再看看這個老將軍的後面,排著成千上萬的兵,個個都排得齊齊的,沒有一個彎一點,這可能就是以前打仗時隊伍吧。再向前走多一陣子,還有那兵、馬等的古時打仗的軍馬,還有那弓箭、盾、劍、刀等東西。雖然在地下埋了幾千年,但它們仍然光亮,鋒利。正在這個時候不知不覺,烏雲已經遮了半個天,爸爸說,兒子該回家了。我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坐上了車子,往家的方向開去,啊!我不知道中國還有這些歷史文物,真為我們的中華民族驕傲和自豪。

寫兵馬俑的作文 篇5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臨潼出土,它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這次,我隨媽媽一起旅遊,有幸看到了它,真是無比激動。

  秦兵馬俑規模極大。目前共已發掘了四個傭坑,除了四號坑還未發現秦俑的跡象,其餘三個坑總面積約為二萬平方米。其中一號坑面積最大,為一萬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坑裡傭也最多,已經修復的約有六千多個。傭坑上方建起了一個大廳,站在臺階上往遠處看,秦俑排列得很整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方陣。

  秦兵馬俑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有將軍傭、武士俑、馬傭,有駕車傭、跪射傭、跪坐傭……光說這些就夠你看的了。

  兵馬俑排列得很有規律。前三排兵傭都是袍傭,不披鎧甲,而後面的兵傭基本上都是身穿鎧甲的。子第五列和第七列中都有馬傭,而且都有一個駕車傭。兵傭排列整齊,形態一致,個個注視著前方,好像在分析戰況,也好像在思念自己的家鄉與親人。他們手持武器,牽著馬匹,好像正等著號角響起,隨時準備上馬衝殺。我站在臺階上,感覺他們是那麼逼真,我甚至能感受到他們的呼吸。我還發現兵傭扎頭髮的方向是一致的,好像他們心中的目標也是一致的。

  據當地導遊介紹,兵俑剛挖掘出來時全是彩色的:紅頭巾,黃臉、黑眼珠,栩栩如生。可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兵傭全是灰色的,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兵馬俑一出土,暴露在空氣中,被氧化了,顏色也就自然而然的不見了。我隨著人流往裡走,看到一部分兵馬俑被土蓋住了,覺得很奇怪:出土就出土了,為什麼還要用土蓋住呢?問過導遊我才明白,原來工作人員給部分兵馬俑上了色,再蓋上土,以儲存它原來的樣子。

  我邊走邊看,心裡又有了疑問:為什麼前面的兵馬俑那麼完整,而後面的卻是零零碎碎的呢?導遊說兵馬俑剛挖掘出來時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那麼整齊,而是倒的倒,碎的碎,沒有一個是像樣的。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是工作人員辛辛苦苦用汗水和激情一塊塊拼接而成的。我聽了不由地肅然起敬。

  在參觀途中,我還知道了關於兵馬俑的小故事。1974年一天,臨潼縣一些村民為了抗旱而打井,挖了一段時間,村民們嚇呆了,他們在井底看到了一個彩色的陶製人頭,活靈活現。後來經專家鑑定,這個陶製人頭來自於兩千多年前的秦代。科考小組經過長時間的挖掘研究發現,這是秦始皇的兵馬俑陪葬坑。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正式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是絕無僅有的,它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的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與英雄氣概。它是中國的一大奇蹟,我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