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800字>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八篇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八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800字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家鄉人讀音如“端娘”節。是家鄉傳統的三大節之一,包棕子,賽龍舟,煮鹹鴨蛋,走親訪友,甚是隆重。

  用箬葉包好的棕子是饋贈親友的禮品之一。花式不多,味道也不是特別好,遠不如嘉興的棕子那麼遠近聞名。在訂婚期間,卻是男方家必須要贈送給女方家的最重要的禮品,也非常講究。略帶有一點觀賞性的棕子,是包一個特大的,下面帶著四個小小的棕子,美名曰:母雞帶小雞。

  在鄰村的弋陽縣境內,端午前後要賽龍舟。尤其是五月十三日,附近幾個大村莊,百十條壯實小夥子,頭包綵帶,身著開襟輕衫,搖旗吶喊,飛舞雙漿。兩岸山坡上,盡是圍觀的男男女,老老幼幼,場面甚是壯觀。我特別羨慕那站在龍舟頭上指揮的漢子,微風吹開了他的汗襟,露出古銅色虯勁的肌肉,似乎也有氣吞如虎的氣概。

  小時候我不喜歡吃棕子,去鄰村看龍舟太遠,印象中只記得看過一二次。然而對於端午的鹹鴨蛋,我卻是難以忘懷。

  離端午節還有一個多月呢!外婆便開始張羅賣鴨蛋了,她把親自挑到的個兒大、青殼的鴨蛋,仔仔細細地洗乾淨,放到事先預備好的臘肉鹹水中,就這樣“藏好”一個月,拿出來煮著就可以吃了。

  老實說外婆“藏”的鹹鴨蛋並不好吃,敲開它並不是汪曾祺所說那樣:“蛋黃微紅而多油”,相反卻總是發黑的。母親說是因為“藏”鴨蛋的鹹水煮沸後沒有涼透,鴨蛋被“燙”著了,所以會發黑。母親教過好多次了,外婆總是學不好,或許她把鴨放進去“藏”的時候,心情很急切吧!

  母親每年都帶我去外婆家過端午節,中午的飯很豐盛,有魚有肉。吃飯時,外婆會給我剝一個鹹鴨蛋夾到我的碗裡說:“乖,吃一個鹹鴨蛋,是青殼的,變聰明,考試就會考100分了。”我卻斷然地把它撥出碗外,說道:“婆婆,我不喜歡你的鴨蛋,黑黑的不好吃。”我忘記了外婆此刻的表情,也許只是笑笑吧!第二年她照例還是在我的碗裡夾鹹鴨蛋,照樣還是黑黑的。

  稍長以後,母親便教導我說:以後外婆給你鴨蛋,你就拿起來說帶回家吃,不要總是說鴨蛋不好鴨蛋不好,知道嗎?我點點頭。

  外婆又要剝鴨蛋了,我連忙說道:“婆婆,給我自己剝,我等下吃”。外婆高興地把鴨蛋遞給我。飯後我到屋外逛了幾圈,拿出鹹鴨蛋,小心地敲開,掏出蛋黃,扔掉了,回家把蛋殼高高地舉起對外婆說:“婆婆,你給的鴨蛋我吃了,好吃。”剎那間,外婆笑靨如花。

  外婆“藏”的鹹鴨蛋,多年沒有吃過了,今年是她的十年忌。她生前篤信基督教,願她在天堂過得很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之後,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湧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隻,將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裡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屍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每家每戶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裡面放各種配料,接著用線捆紮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時就可以吃了。吃粽子時,要先將線解開,剝開粽子葉,裡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著熱氣,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後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和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裡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裡有著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3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湖北武漢人特別重視的一個節日——端午節。為什麼武漢人會如此看重這個節日呢?因為愛國詩人屈原就是在自己的家鄉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這一天就是農曆五月初五。楚國人民永遠記住了他,每年的這一天都會投一些米粽到汨羅江裡,餵魚吃,不想讓屈原的軀體遭到任何傷害。於是,這便有了一個習俗——包粽子。

  買一些新鮮的竹葉,糯米,再配上一些豆沙,棗,燒雞,蛋黃,綠豆等,就可以開始動手了。通常,全家人都會像過年似的圍坐在一起包。首先,把竹葉裹成一個三角體,有點像漏斗的形狀,然後放一小把糯米到“漏斗”裡,再塞上一個紅紅的蜜棗,最後用扎藤把三角體結實的繞上幾圈,就完成了。別看這粽子步驟不多,真正做起來,還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呀!初學者不是扎不牢就是“漏斗”會漏米出來,要想包的好看還真要下一番功夫。將包好的粽子小心翼翼地放到鍋裡煮,過不多久就會聞到一股濃郁的竹葉交雜著米的清香,香味瀰漫了整個廚房。外婆召集大家圍坐在餐桌旁,然後解開粽子的扎藤,剝開粽葉,那一顆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在燈光下晶瑩剔透。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滿嘴的甘甜和清香。自己做的,果然味道不一樣,感覺比外面賣的更香一些。

  “加油!加油!”“嘿呦!嘿呦!”這不是在進行賽龍舟的活動嗎?咱們武漢每年的端午,社群都會組織一些身強力壯的男人們比賽划龍舟。在我的記憶中,天矇矇亮時,石橋上就人頭攢動,街坊鄰里早早地就等著給賽龍舟的隊員們喊加油了,哪怕站上幾個小時都不嫌累。看,龍舟划過來了。第一支龍舟向我們飛快地划來,船上個個都是皮膚黝黑的大漢,他們動作整齊劃一,平靜的水面頃刻間被他們的船槳濺的水花四起,每個隊員都是汗如雨下,和身上的河水混在一起,分不清是水還是汗。我在一旁驚歎他們的划槳技術,來不及加油助威,龍舟瞬間就駛過了石橋,奔向遠方了……

  當然,武漢過端午的習俗可不止這些:有的人家會把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當早餐吃;有的人家會給小孩子佩香囊,傳說有辟邪去瘟之意;有的會掛荷包與拴吉祥五色絲線……這樣的習俗數不勝數。

  粽葉的清香在我鼻間飄散,賽龍舟的吶喊聲縈繞我的耳旁,五色絲線裝點了我的色彩生活,武漢端午傳統文化將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4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後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後,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髮,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不知道為什麼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醜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後自投於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棕子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後,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棕子清香,於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

  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或者是槲葉,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裡,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乾,都早已泡好,勤勞的女主人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緻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

  第二天孩子們一起床,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的粽子,屋子裡,院子裡頓時都瀰漫著蘆葦葉和粽子的香氣。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圓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

  燻艾蒿,我們這裡離山遠,艾蒿都是從集市上買的,在端午節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隻在屋子裡點燃燻一下,至於燻的目的是什麼,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說是燻蚊子的,我想可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蜈蚣,蠍子什麼的,大概類似其他地方的燻五毒吧。

  端午節是中國人民的隆重節日,從20xx年起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xx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是一種提示。依水悟清廉,依山悟崇高,借生之樂悟慈,借死之祭悟悲,從而感念造化宏德,善待萬物有情。端午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人格,炎黃子孫的人格。端午文化遺產儘管小國富邦可以搶先從聯合國註冊,但她永遠屬於華夏兒女。

  中華民族傳承了端午!炎黃子孫記住了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5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後,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湧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隻,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裡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屍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裡面放各種配料,然後用線捆紮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時就可以吃了。吃粽子時,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粽子葉,裡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著熱氣,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一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後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都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跟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裡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裡有著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跟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6

  在我的家鄉,人們都喜歡春節,大人們喜歡春節的熱鬧,小孩子喜歡吃餃子、收紅包,但我不這麼認為。在我的印象中,中秋節、元宵節、清明節都不是什麼特別的節日,而端午節給我的印象最深。

  端午節最有趣。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一項習俗。說到粽子,我特別興奮。在我的家鄉,粽子是用泡好的黏大米包在竹葉裡,然後放入鍋裡蒸。這樣,大米中有了竹葉的味道,吃起來就特別的美味了。

  又是一個端午節,人們不僅會吃粽子,還會插艾蒿。天還沒亮,爸爸就把我從睡夢中喊起來,說是要帶我去割艾蒿。我隨著爸爸來到小河邊,看到已經有好幾位鄰居的叔叔在割艾蒿了。爸爸一邊跟他們打著招呼,一邊也割起艾蒿來。我學著爸爸的樣子,也割了幾棵。艾蒿上沾著露珠,聞起來有一點淡淡的清香。不一會兒,就割了一小捆。回到家,爸爸把艾蒿插到房簷上,密密麻麻的的一排,像一隊士兵在為我們家站崗。我問爸爸為什麼要插艾蒿,爸爸說這裡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呢。

  傳說古時候,有一個村子的人都特別壞,上天派一個神仙來調查,決定要懲罰他們。神仙駕著祥雲來到村子的上空,突然看到一個婦女帶著倆個孩子往村裡走,她懷裡抱著一個大孩子,地上卻領著一個小的孩子。神仙感到很奇怪,就落下雲頭,來到婦女面前,問她為什麼。婦女回答說,因為小的孩子是自己的,大的孩子是鄰居託她照管的,所以她要把大孩子照管好。神仙聽完,覺得這個婦女是個特別善良的的人,決定要救她,就對她說:“大姐你好,您是個善良的人,請您把這些艾蒿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天亮前插到你家的房簷上,就會保佑你家平安無事了。”說完,神仙就化作一股青煙回上天去彙報去了。婦女回到家,按照神仙的指示插好艾蒿,想到插艾蒿能保平安,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全村人,全村人都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插好了艾蒿。端午節的早晨,神仙再次來到這個村子的上空,決定放火燒掉這個村子,可定睛一看,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插著艾蒿,不知哪一家是那位善良的婦女的家。神仙知道是善良的婦女想救全村人,於是成全了她的美意。從那以後,人們就在端午節這天起早插艾蒿,以此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端午節不但有粽子這種美食,還有“插艾蒿保平安”這麼美好的傳說,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要傳承與人為善的傳統美德。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7

  每當快到端午節,媽媽和外婆採辦過節的東西時,我這個小饞貓就忍不住央求外婆多買點糯米。因為每次過節,外婆包的粽子總吃不夠。

  在我們這兒流傳一首歌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們這兒都要賽龍舟,家家戶戶還要包粽子、吃粽子,整個小鎮都飄散著粽葉香、糯米香。

  每到端午節,外婆就忙碌起來:到山坡上採摘粽葉、選糯米、泡糯米。一切準備就緒,外婆就坐在院壩裡包粽子,我們一群小孩就圍在一旁觀看。只見外婆隨手拿起兩片粽葉,疊放在一起,再熟練地左手一彎,右手一扭,粽葉瞬間變成了一個“小漏斗”,舀幾勺糯米放入“漏斗”中,再將“漏斗”上的粽葉往下折,蓋住糯米,迅速用一根細細的棉線將粽子紮緊,一個三角形的、胖乎乎的“小娃娃”便魔術般地誕生了。每每這個時候,我們都在一旁看呆了,手也不自覺地拿起粽葉學起來,每次把糯米撒的到處都是,手裡也長不出一個三角形。我洩氣地坐到椅子上瞪著外婆那雙靈巧的手,好奇地問:“外婆,你的手有魔法嗎?怎麼到了你的手裡三角形就立起來了?”外婆總是拍拍我的小腦袋,神秘地一笑。不一會兒,幾十個粽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誕生了。我興奮拉著外婆的手,嚷嚷著:“外婆,快!煮粽子了!”外婆慈愛地捏捏我的小鼻子:“小饞貓,就知道吃!”煮粽子的過程是最難熬的。一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過去了,我簡直度秒如年,坐如針扎,一會兒跑去廚房瞧瞧,一會兒又問外婆到底好了沒有?忽然,一縷純香撲鼻而來,我欣喜地跑進廚房,剛想揭開鍋蓋,外婆攔住我,說:“看你猴急!粽子一定要用細火慢慢煮,這樣才軟糯,耐心等吧!”我和哥哥姐姐們只好聽話耐心等待,忍受著棕香的折磨。

  “粽子好了!”隨著外婆的一聲吆喝,我們立刻撲到廚房,只見盆子裡的粽子一個個脹著肚子,冒著熱氣,好像在招呼我們快上。我們迫不及待地伸手一抓,“呀!好燙!”“燙死了!燙死了”我一看,哥哥姐姐們和我一樣的遭遇,一個個都使勁吹著被燙紅的手,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哈哈大笑起來。

  終於吃到粽子了。我們幾個迅速拿起粽子,剝開粽葉,白白胖胖的身體滾到碗裡,顆顆糯米飽脹、泛著油光,飄散著粽葉和糯米混合在一起獨特的香味。忍不住大咬一口,軟軟的、滑滑的、綿綿的,慢慢地嚼,還有一股香甜味。如果在蘸上白糖味道更好,更鮮美。

  現在粽子的口味越來越多,有臘肉、豆沙、蟹肉……。每到端午節,超市裡、商場裡都擺滿了各種包裝精美、各種口味的粽子。可我最愛的還是外婆親手包的粽子。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8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停留於香噴噴的粽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為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粽和涼粽。在母親的潛意識裡,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溫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於湖北秭歸,他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的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後,決心救人民於危難之中。於是,他乘一葉扁舟,踏著西陵峽的滾滾波濤,走進了自己立志為國的那座聖潔殿堂。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他實在迴天乏力。雖然他知道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他也決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樣的環境下,他難以力挽狂瀾。面對現實,他只能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嘆息。他只能將他的滿腔憂憤訴諸筆端,為後人留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後,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吧。但他愛國憂民的胸懷情操,卻隨著端午的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著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著楚江的驚濤駭浪,也照耀著中華大地,成為後世典範。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說,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和,處處和諧,他一定會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為天等的發展出謀劃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健康穩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那麼我們不妨尊重他的意願。假如願意,他可以在風景秀麗的龍角小天池邊築屋而棲,於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於端午佳節,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的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著品嚐母親親手精做的肉粽,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那是多麼溫馨的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

  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屈原悲劇再次上演,同時好好過端午佳節,靜靜懷念屈大夫,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