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節舞龍的作文(精選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描寫春節舞龍的作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春節舞龍的作文1
過新年呀,咚咚咚咚鏘,喜洋洋呀,咚咚咚咚鏘,鞭炮聲聲鑼鼓響,咚鏘咚咚鏘!大街小巷喜洋洋呀,幸福得生活甜呀甜又香,咚鏘咚鏘咚咚鏘!
今天是正月十六,我和媽媽一起去看舞龍舞獅得表演。我們在路上遇到宋夢博和她得媽媽,我們一起往前走。到濱河公園得大門口,表演得人很多。他們都穿著花花綠綠得衣服,有得在敲鑼打鼓,有得在扭秧歌,有得在舞龍舞獅,有得在耍旱船,有得在抬花轎,好熱鬧啊!宋夢博得媽媽為我在旱船旁邊照一張像,還為我和宋夢博在大鼓旁邊合一張影。
我們玩一會兒,高高興興地回家。
描寫春節舞龍的作文2
新年可以收壓歲錢、穿新衣服、放鞭炮,但最有趣得是看舞獅子表演。我至今還記得去年廣州之行得情景。那天無雲,街上人多得擁擠不堪,十分熱鬧,大家都滿面紅光,喜氣洋洋。忽然,響起鞭炮聲,我循著有聲音得地方走去,發現原來是舞獅子得隊伍在賽獅呢!那頭獅子做得十分逼真,張著血盆大口,眼睛還一眨一眨地,特別有神采,大家更是讚不絕口。舞獅子得人很有默契,“獅子”有時搖搖頭,有時跳來跳去。
這時,有幾個人搬來雲梯,大家更加興奮,“獅子”開始走雲梯,邊走邊晃腦,人們拍手叫好,“獅子”到頂,竹杆上掛著生菜,獅子一下子就撲向生菜。我十分奇怪,問:“媽媽,獅子為什麼要搶生菜?”媽媽耐心得告訴我:“那是利用諧音,把生菜說成‘生財’。人人都希望能生財呀!”原來是這樣,我頓時明白。啊!中國傳統文化真是千姿百態,太有意思!
描寫春節舞龍的作文3
“咚咚鏘,咚咚鏘。”這是哪兒傳來得鑼鼓聲響,敲得何等激烈呢?咦,怎麼發生什麼大事,馬路上得行人咋人山人海呢?現在才剛到吃飯得時間,這些人都記著幹嘛去呢?“?”在我得心頭油然而生,我得好奇心越來越強,我不顧上吃飯,便放下飯碗,與外婆一起隨著人潮來到一座廟會里,鑼鼓聲越來越響,就在這裡面。哦,我以為幹什麼呢,原來就是元宵快到,“舞獅”耶!我跟著外婆慢悠悠得來到裡面,哇,裡面金碧輝煌,燭火通明,四面八方得村名們也都來觀看錶演舞獅子。
放眼望去,站在火燭前得一排大漢都是幹什麼得?手裡拿著鑼鼓等樂器,“咚咚鏘,咚咚鏘”大漢們開始奏樂,只見三個老頭兒,兩個穿著花花綠綠得褲子,而另一個則是手裡拿著紅球,也就是獅子球。開始舞獅,兩個穿著花褲得老頭鑽進獅體,褲衣剛好合身成只大獅子,鼓聲鑼聲撮合在一起成舞獅聲,人拿著獅球吆喝一聲,獅子就跟著獅球跑起來,獅子好像怒火,雙腳在地上蹬得地動山搖,接著便是前面雙腳抬起來,然後就追著獅球奔個不停,好像在說:“這球本來就是屬於我得,快還給我!”最後就直接上去搶,可人卻偏不給,還說:“如果還給你,那麼你就得和我好。”於是獅子就答應。人就牽著獅子,來到佛殿得老爺(佛)得面前拜三拜,也不知道幹什麼,難道是想讓老天給他們做約定。哈哈!猜不透哦猜不透呀!
看這個舞獅,我想起兒幼時與夥伴鑽在被窩下一起舞獅,那時還小也不知是啥一回事,就學著大人一起舞著舞著,轉眼間便長大,現在回想起來真有點好笑!哈哈!
描寫春節舞龍的作文4
時間逐漸帶走了我對春節的記憶,除了城區的大街小巷旁掛滿的火紅燈籠在提醒我春節的到來,縉雲縣城的年味著實淡了。不過,即使如此,細細找尋一番,縉雲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卻總有那麼幾個還依著傳統,熱熱鬧鬧地過著年,而“舞龍”便是我心心念唸的節目。
記得兒時,父母總是不亦樂乎地帶我走訪各個村落,去找尋龍的尾巴,於是乎,我變得越發盼望過年,盼望著鞭炮聲響徹夜;盼望著紅燈籠掛屋簷。今年當然也不能例外。
把車停靠在舒洪鎮鎮口,我便匆匆下了車,來得及時,正欲踏出車門,遠遠便聽到如雷貫耳的鞭炮聲,緊接著,便是震天的鑼鼓與嗩吶,人們聽到這聲,不知怎的,都不約而同紛紛聚集在空地兩旁,自覺地為表演者讓了道。
站了塊好地方後,緊接著,便是等龍的到來了。隨著樂聲步步逼近,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個大塊頭——“龍頭”,它足有三米高,讓我不得不仰頭張望,更為注目的是它的眼睛,栩栩如生,瞪得人直生怯。龍身也好生威武,長得有上百節,而短的也七八十節有餘。那鱗片鍍著金邊,頂上鑲著幾朵花,中間點上燈,遠看那燈光,也似龍在灑脫地跳著舞。
遊街完畢,便是重頭戲,只聽扛著龍頭的人們有勁兒地“嘿呦”喊著,立刻開始變換不同的姿勢,那龍身左右搖擺,看得在場人們紛紛叫“好!”,不一會兒,人們又繞了個圈兒,有序地盤起龍身,和著樂聲,場面別提多熱鬧。
我喜愛春節,更喜愛這縉雲村落中的春節,它樸實,它熱鬧,給縉雲這座小山城添上了最美的一筆。
描寫春節舞龍的作文5
大年初一的'早上,人們正在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時,我看了一場令我震撼的舞龍表演。我只能用驚心動魄、感慨萬千來形容自己的感受,真是太精彩了!那條龍彷彿活了過來,瞪大了銅鈴般的大眼睛,歡騰跳躍,好像也在歡慶春節呢。
那天,我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只見十幾個叔叔舉著一條黃色的長龍。舞龍的叔叔們身著黃色的演出服,腰間束著一根紅帶子,頭帶黃帽,身材挺拔,眼神堅定自若。突然,我身邊的老爺爺自顧自地說了一句:“這些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看那頂天立地的樣子。”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這時,一陣敲鑼聲打斷了我的思緒,舞龍開始了。
只見舞龍人舉著金燦燦的長龍,行雲流水般繞場轉了一圈,然後慢慢加快了腳步。緊接著,他們越走越快,舉著長龍左掄右揮。那長龍在半空中不斷翻轉、跳躍、衝奔、扭動,之後直衝雲霄……滿場觀眾都不約而同地仰望著天空,擔心這條長龍好像真的掙脫要飛走了。接著,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這時,人群中又走出了一個叔叔,手舉“火球”,在長龍面前抖動,龍頭直衝“火球”奔去,搖頭擺尾,張開了大嘴,似乎鐵了心要把“火球”吞進肚子裡。這時,“火球”停住了,長龍也停住了,都直勾勾地看著對方。只見黃龍突然飛奔而來,向“火球”撲了過去,“火球”卻不慌不忙地定住,臨危不懼,不躲、不跑,也不跳。黃龍離“火球”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突然,“火球”凌空一閃,躲過了危機。那條長龍並不甘心。於是,舉“火球”的叔叔把龍頭往上一頂,縱身一躍,龍嘴裡出現了一個正在燃燒的“火球”。人們怔住了,醒悟過來之後,爆出瞭如山洪奔瀉的掌聲,此起彼伏……
好一個舞龍,舞出了中國人的精氣神,舞出了充滿希望的未來!
描寫春節舞龍的作文6
龍,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精神傳承的代表,已經紮根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潛意識裡,它已經融入我們的靈魂,它無處不在。
那龍,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生物呢?傳說中它“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總之,在它的身上,我們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熟悉的形象。
據我瞭解,早在漢代,就有雜記記載了這樣壯觀的場面:為了祈雨,人們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龍。到後來,尤其是在喜慶的日子裡,人們會舞長龍,宣洩歡快的情緒。
我們家鄉的舞龍習俗更是這樣。在每年春節,人們都會穿著美麗的新衣服,湧向街頭。在舞龍隊伍的必經之路上,懷著期待、喜悅的心情,等候舞龍隊伍的到來。當天漸漸暗下來的時候,遠遠地,傳來一陣陣敲鑼打鼓的聲音。人們屏息凝視,伸長了脖子,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突然,一顆燃燒的龍珠在黑暗中升起,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絢麗的軌跡。龍來了!一顆猙獰而威嚴的龍頭直奔龍珠而去。身隨頭動,在空中盤旋,升騰。雷鳴般的掌聲,歡呼聲在人群中爆發出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歡快和喜悅的表情。漸漸的,龍來到了我的眼前,“哦,原來這樣精彩的表演是龍身下揮舞龍杆的小夥子們共同完成的”。他們身強體壯,身姿矯捷。頭裹黃巾,穿著黃色對襟衣,燈籠褲,腰扎紅色綢帶,正興高采烈的隨著龍身起伏,舞動呢!你看,那龍忽然動了起來,兩隻眼睛直射出兩道光束,繞著龍珠盤旋飛轉。時而騰空躍起,時而俯衝直下,猶如真龍在雲中飛舞。動人心魄,姿態萬千。隨著鼓聲越來越急促,“龍”的動作也變得激烈起來。當龍快要咬到龍珠時,周圍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當龍身舒展時,人們都不約而同的出了口大氣。鼓掌聲,歡呼聲,連綿不斷。
此時夜已深了,可是人們都還捨不得離開。好像所有人的心都凝聚在那舞動的巨龍上,讓人久久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