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精選】吃粽子的作文4篇

吃粽子的作文

【精選】吃粽子的作文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吃粽子的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吃粽子的作文 篇1

  每到端午節,大街小巷就瀰漫著一股粽葉的清香,特別是飄著鮮美肉味的鮮肉粽,頓時會吸引住我的腳步,纏著奶奶和老爸給我買上幾個。在端午節前後,幾乎每天早飯我就吃鮮肉粽。

  我從書上了解到,端午節起源的傳說有好多種,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楚國的屈原。屈原主張楚國聯齊抗秦,但楚王聽信讒言,拒絕了他的主張,結果導致楚國危在旦夕,屈原在五月初五悲憤投 汨羅江自盡,百姓為了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蛟龍和魚類吃掉,就往江中拋入大量粽子。原來吃粽子還有那麼一段歷史故事呢!

  不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不再限於端午節吃粽子,一年四季到處都有賣粽子的,所以我也常常能吃到我愛吃的粽子。儘管現在粽子品種越來越多,什麼火腿粽,蛋黃粽,豆沙粽,棗泥粽,栗子粽,赤豆粽-------,但我最愛吃的還是鮮肉粽。剝開粽葉,一股香噴噴的氣味直衝鼻子,一口咬下去,糯糯的,鹹甜可口,鮮肉肥瘦相配,真是美味無比。

吃粽子的作文 篇2

  端午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那麼,端午節為何要吃粽子呢?

  專家日前對此進行了解釋。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民俗專家趙之珩介紹說,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狀有稜有角,內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魏晉時期,周處所撰的《風土記》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中,也記載了屈原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於水中祭弔的事。 到了唐宋時代,粽子已成為節日和民間四季出現於市場的美味食品。長安有專門製作粽子的店,而且技藝也相當高。當時粽子餡已有多種果仁,其味道比只有黍米好多了。到了宋代,就有"艾香粽子",是用艾葉浸米裹的。陸游的"盤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將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艾香粽子"。

  明弘治年間,就用蘆葉裹粽子,粽餡也多了,有蜜糖、豆沙、豬肉、松仁、棗子、胡桃等等。到了清乾隆年間,林蘭痴《邗江三首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條,這種粽子流傳至今。現代粽子以浙江嘉興最負盛名。如今,粽子與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餅一起,被稱為中國的三大節令食品。

  民俗專家介紹,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不但盛行不廢,而且流傳到日本、和越南等國。

吃粽子的作文 篇3

  端午吃粽子作為全國性風俗最早始見於西晉周處撰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到了唐、宋時,粽子已 經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食品。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端午節的粽子品種繁多,在黔西南州最受歡迎的是肉粽、板栗粽、 火腿粽等,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調節,如加入桂圓、蜜餞等甜口味的粽子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對於端午節 吃粽子的由來,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將它視為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在我州民間,還有一種說法是紀念一位藥 王,因為民間說法五月是“毒月”,這位藥王就將藥材包裹在粽子裡分發給群眾們吃,人們吃了粽子後都一直平平安 安,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每個端陽節的時候包上粽子,除了具有紀念意義,更是希望自己及家人都平平安安。

  掛艾條和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有一種奇特的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 草本植物,它也是一味中藥,能提神醒腦、殺蟲滅菌。每年端午節,黔西南州家家戶戶都會在門頭上掛上艾條和菖蒲 ,菖蒲可以驅魔祛鬼保平安,艾條則代表招百福,更可使身體健康,在安龍等地,尤其是婦女,在端午節這天都會隨 身帶上一兩片艾葉,據說能僻邪驅瘴。

  飲雄黃酒。神話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出蛇身的原形,因此,黔西南州民間認為雄黃酒能讓蛇 、蠍、蜈蚣等毒蟲畏懼,於是在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讓身體健康。

  “遊百病”。“遊百病”是黔西南州端午節一種很特別的習俗,就是端午節當天人們總要到中草藥市場逛一逛, 看看各種中草藥,聞一聞滿街的中草藥味道,順便帶上一些菖蒲和艾葉回家掛在門口,據說這一聞就能驅除百病。

  佩戴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每年的端午節,大人們就縫製一些小動物掛在孩童的胸前,以祈求驅邪避災。在香囊中有的塞入艾葉,有的 撒上一點雄黃,以避除穢惡之氣,因此民間有“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

吃粽子的作文 篇4

  今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節有很多習俗,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端午節不僅要吃鹹蛋、鱔魚、粽子、紅莧菜、喝雄黃酒,還要帶香囊、彩蛋和綵帶,門前要掛上艾草。這些寓意可大了,比如掛艾草和灑雄黃酒,不僅僅可以驅鬼辟邪,還可以驅蚊蟲,還有莧菜吃了可以讓人在夏天少出汗。而粽子呢,它還代表著美好的祝願:包粽(包中)!哈哈,我要祝我的姐姐早日考上一個好的中學。

  今天端午節,媽媽買了三袋粽葉和兩斤糯米,一切都準備好了,但是我總覺得差了點什麼。突然我恍然大悟地叫了一聲,我這個“肉食動物”,怎麼可能吃素呢!於是我慢慢的悄悄地放了幾大塊五花肉“埋”在糯米盆裡。啊,想想都美滋滋的。

  開始包粽子了,我三下五除二的`學了媽媽包粽子的技巧就開始自己包。結果可想而知,簡直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僅沒包成肉粽,米還撒了一地,還被媽媽發現我“藏肉”了。不過媽媽只是輕輕一笑,說:“楊炯需不需要我的幫助呀?”我傲氣的說:“不需要。”我又包了幾個粽子,還是沒有成功。

  看著我包的東倒西歪的粽子,它們好像在說:“楊炯,要是你想包好粽子,就要虛心地向媽媽學習,知道了嗎?”於是我悄悄的拍了一下媽媽說:“媽媽你教我吧。”媽媽把包粽子的過程,全部都慢慢的說了一遍,並且手把手的教了我一次。這次我信心滿滿的說:“我會了。”我快速的包了幾個粽子,雖然不算是很標準,但是比我之前包的好太多了。我回想了一遍媽媽包粽子的口訣,又包了幾個,已經跟媽媽的粽子差不多了。突然,我的心裡衝出來一首詩:

  包粽子,(現)楊炯,

  五月五日包粽子;

  包的粽子不好看,

  虛心向人來求教,

  包得一手好粽子。

  這就是我的端午節。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而且還學會了要虛心向人請教學習。這個端午節對我來真是太有意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