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節賽龍舟優秀作文4篇

端午節賽龍舟優秀作文

端午節賽龍舟優秀作文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賽龍舟優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賽龍舟優秀作文1

  端午節前夕,我縣在濉溪的溪口大橋至萬安大橋一段約1000米的河面,舉行了“第二屆龍舟賽”,是為了宏揚愛國主義精神,有17支龍舟參加了比賽。

  早上,天下起了濛濛細雨,大家正擔心龍舟賽事,不久,天公又作美,太陽公公又露出了笑臉。我和媽媽一起來到吊橋旁,我以為我們來得早,放眼望去濉溪兩岸彩旗招展,早已聚滿了看龍舟賽的人,觀禮臺上還有五個電氣彩虹門,上面寫滿了祝福語。

  上午9時許,縣委書記、縣長等領導為龍舟點睛。之後,隨著裁判員敲響鑼鼓,比賽正式開始。選手們在鏗鏘有力的鼓點指揮下,奮力劃漿,濉溪河沸騰起來了——飛濺的浪花聲、鑼鼓聲、划艇員的“海喲海喲”鼓勁聲,“加油,加油”的吶喊聲彙集成一支交響曲,響徹濉城上空。

  一支支龍舟在水中疾馳,節日的氣氛瀰漫在濉溪兩岸。

  寧老師告訴我,裹粽子,划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後來,演變為中華民的一種傳統習俗。特別是划龍舟能體現我們中華兒女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今天我就在濉溪的龍舟賽真切地看到了我們建寧兒女拼搏向上的精神風貌。

  經過激烈角逐,溪口鎮代表隊、林業局代表隊獲了了一等獎。比賽結束了,我看到濉溪仍奔湧不息地奔向大海,龍昂揚向上力爭上游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蓮鄉人民。

端午節賽龍舟優秀作文2

  也許,端午節對很多紹興人而言,只是單純的包包粽子,陪老人聊聊天,但這一點也體現不出端午節的風俗。唯獨那年的龍舟比賽,讓我真真切切地領略到了端午節的魅力所在!

  記得那年端午,雖正值六月初,但酷署便提前來臨了。瓜渚湖畔,豔陽高照,柳枝隨風搖曳,岸邊黑壓壓的一片滿是人群,連個落腳歇息之地也沒了。

  我走在岸邊,只見此刻的`人們,一個個都踮起腳跟,伸長脖子,唯恐落看了什麼,頗像一隻只爭食的雛鳥。而我也學著他們,踮起腳來東張西望,可就是什麼也看不到!也罷,擠進人群的我搶佔了“觀景臺”,這才發現原來湖邊停泊著五艘龍舟,每艘龍舟前都有一個栩栩如生的龍頭,五彩的龍鱗,怒瞪的雙眼,都是那樣的惟妙惟肖。龍舟上的漿手們則穿著統一的服飾——上衣紅豔,帶有龍紋;下褲青藍,好似龍爪。

  “加油,加油!”在一聲聲吶喊助威聲中,比賽終於拉開了帷幕。每位漿手都萬眾一心,很有節奏地拉開臂膀,向終點進發,比賽一時間竟難分勝負。

  隨著比賽的進行,漿手們的體力消耗十分巨大,臉憋得通紅。可時間不等人,漸漸地比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五條龍舟你追我趕,互不相讓。此刻的漿手們顯得十分疲憊,已然沒有原先高漲計程車氣,只見他們滿頭大汗,揮汗如雨,顯然他們已是強弩之末。儘管如此,他們為了比賽的勝利,顧不上擦汗,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奮力直追,卻一點兒也不為酷熱的天氣而放棄絲毫,最終,堅持到最後的“紅隊”一舉奪魁,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喝彩!

  我想,端午節賽龍舟比賽比的不僅是輸贏,拼得不止是精神,更是展現了紹興的民風民俗。因為這樣,才使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才使得這份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被世人所忘卻!

端午節賽龍舟優秀作文3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

  早晨,我吃過粽子,就跟著爸爸來到閬中嘉陵江邊,天空下起濛濛細雨,但絲毫沒有影響人們看賽龍舟的心情,只見通往江邊的條條道路上,人們像潮水一樣向江邊湧來,嘉陵江兩岸人山人海,有的人坐在樹上,有的人爬到車頂上、閣樓上,還有的小孩坐在大人的肩上。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擠進了堤岸第一排最佳觀賽點。

  九點一到,隨著裁判的號令聲,八條龍舟頭咬著尾、尾連著頭,從上游魚貫而下,嘉陵江兩岸頓時沸騰起來,鑼鼓聲、音樂聲、歡呼聲,譜寫了一部雄偉的交響曲; 雨景、龍舟、人群,構成了一幅絢麗的圖畫。每條龍舟的顏色不一,紅色、藍色、白色、橙色……每條龍舟威武壯觀,活像一條條真龍在江上嬉戲。

  比賽到了緊要關頭,人們的心也緊張起來,只見龍舟的指揮者站在自己的船頭,喊著號子,划槳健兒們沉著、鎮定揮動著臂膀,整齊如一地拼命划著。紅舟劃破江水,迎著浪花,遙遙領先,橙舟、白舟也加快了速度,緊隨其後,其餘幾條舟被甩在了後面,不一會兒,紅舟、白舟齊頭並進,最後還是紅舟不負眾望得奪了第一。 嘉陵江兩岸又一次沸騰起來!

  這次賽龍舟可真精彩,明年我還要來看。我愛端午節,我更愛龍舟賽!

  唯一一個寫了賽龍舟的小記者,場面描寫更是精彩!

端午節賽龍舟優秀作文4

  小時候,總聽媽媽給我講屈原因為楚平王而投汨羅江,從此便有了端午節,我也似懂非懂地知道了:原來端午節是由屈原而產生的。

  相傳屈原是一個愛國詩人,投江後,汨羅江畔的百姓們紛紛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因此有了賽龍舟的習俗;百姓們把飯糰等投入江中,因此有了吃粽子的習俗,百姓們把兄雄黃酒倒入江中,因此有了喝雄黃酒的習俗。

  記得前不久,我還了南湖邊,看龍舟競渡,那兒人山人海,一派熱鬧的景象,南湖邊上圍滿了人,不用說他們就是來看龍舟競賽的,只見不遠處湖面上,停泊著大大小小的的龍舟,龍舟選手們嚴陣以待,不過一會兒就上了各自的龍舟,他們一個個精神抖擻,似乎真的是要打撈屈原。一眨眼的工夫,他們就開始了,隨著“嘿咻嘿咻”的口號聲。他們有節奏地划起龍舟,這使我不禁想象起了當時百姓們紛紛去打撈屈原時的情景……

  這些龍舟一個個身長十幾米,船頭是一條龍頭,船尾是一條龍尾,船頭有一個擊鼓手,負責擊鼓,打節奏,以此激勵隊員們,船尾有一個舵手,手上拿著一隻槳,以此來控制方向,中間是船員他們是主要的隊員,就是他們使龍舟前進的。看著這些龍舟,我的心中忽然滑過一個念頭:在《端午寄情》班隊課上,徐州騁說一條龍舟上有20~22人,我眯著眼一數,加上船頭和船尾兩個人,不偏不倚正好22人,我剛數完,龍舟就飛快地駛向遠方,似乎是刻意,準備讓我數的……

  雖然端午節已經過去,可是在我的內心深處,還是保留著對端午的無限嚮往和那個我小時候聽過的古老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