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粽子的作文合集九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粽子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粽子的作文 篇1
啊!新的一天開始了,媽媽做好早餐,出去買粽葉,花生,肉和蘑菇。買回來後把米裝進盤子裡。我正在吃早餐,看見那些東西,就知道,媽媽要包粽子。
寫完作業,我看見媽媽正在包粽子弟弟妹妹在鬥象棋,我就到媽媽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我們先把頭這到一個地方,再把左右兩邊壓上去,接下來在裡面放配料,在‘封閉’好那個口再用繩子綁好,煮好了,就可以吃了。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啊!粽子味道香,又好吃,你們想吃嗎?
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只要你嘗試,什麼事是難倒你的?
粽子的作文 篇2
整整七天的工作日,對有雙休習慣的上班族來說,工作的第六天就已經產生對工作厭怠的表現,對假期的期待。今天,終於迎來了連續七天工作日後假期的第一天。
老媽說,今天包粽子給我吃。彷彿已經聞到了一股清香的氣味,使人精神氣爽,除了心疼老媽受累之外。最喜歡吃老媽包的粽子了,雖然吃的不多。每次老媽辛苦了一整天,而我只能吃一個裡面的三分之一。如果哪天我吃了半個,那也是在老媽苦口婆心地勸誘下。深深眷戀著這種情懷,久久的在心頭縈繞……
端午節是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的中國漢族四大傳統節日。在普通人眼中,端午節無非就是吃粽子、賽龍舟。不可否認,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不會包粽子,只有少數居住在鄉村裡的老人家才會裹粽子。這也反映出年輕一代不太重視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中華文化的精髓漸漸地被下一代遺忘,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垃圾文化。
端午節,粽子已成為超市、賣場促銷的主角。過去都講究自己包,現在沒幾個人願意包了,都願花錢買現成的。當粽子成了地地道道的商品後,這個節日就已經失去了它固有的氣息。這也促使粽子走上了高階路線,身價倍增,大有步豪華月餅後塵之勢。幾十元的月餅,在豪華包裝下變成幾百元,甚至是上千元。而今年的某一品牌粽子禮盒標價是468元,一盒裡面裝有10個粽子。算下來,一個粽子將近47元。粽子經過包裝之後,變得精巧無比,但卻沒有了自然風味。端午節吃這樣的粽子,不倫不類,真讓人有種堵得慌的感覺。
同時,因為商家們的炒作,也讓過節變成了“過劫”!有些不法的商家,為了追求粽子外觀色澤鮮綠,在浸泡粽葉時加入了工業硫酸銅和工業氧化銅所至。人體如果過量攝入銅,就會引起銅中毒。這種症狀不易覺察,一旦發病,就有可能致癌。為此,也有不少人感嘆,端午節,我們吃的是粽子還是毒品!
對於老百姓來說,吃粽子不僅僅是因為它包含著端午節,更在於它的製作與風味,還有就是它的新鮮和特別的粽葉味道。筆者有一個怪癖,不管是清明,還是端午,從小不食外面賣的點心,只吃媽媽親手做的。我特懷念小時候,在祖父家過節,不僅能吃媽媽親手做的粽子,而還有一個媽媽親手做得香袋,可香了。還懷念那些一身土氣,但本質樸實,親切宜人的鄉里鄉親。
南方因為盛產竹子,所以就地取材,都是以竹葉來縛粽的。而北方人則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因為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最欣賞老媽包粽子時那種熟練的技巧:先把粽葉捲成漏斗狀,勺子裡舀入適量調配好的糯米,放一塊肉,或者是放點適量的綠豆,再舀點米。然後把它一折一卷包裹成型,用繩子緊緊扎住粽腰,結實得像一塊三稜角的石塊。
小時候在祖父家,一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煮粽葉,泡糯米,包粽子。小院內,巷子裡都飄散著濃濃的粽子香。就連空氣中也清香四溢。解開粽繩,那綠中帶金黃色彩的粽肉,升騰著陣陣熱氣,散發著一股特有的粽香。慢慢地咀嚼,那裡有童年的歡樂和溫馨的親情!而現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讓一切都變了味道,包括所有的佳節。我們除了吃些不健康的“劫日食品”外,我們還剩下什麼值得紀念和回憶的?
又是一年端午節,物是人非。孩提時代的盼望,端午節的心情早已不再。但那淡淡的粽葉和艾蒿的清香,依然能讓人浮想聯翩!
在這個節日裡,檀檀想對親們說:有種友情,事過境遷依然純樸;有種信任,事隔多年依然懷念;有種問候,清清淡淡卻最真誠;有種友誼,無須掛齒,卻心領神會;祝所有的親們都能擁有一個好心情!端午快樂!
粽子的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媽媽決定今天包粽子。媽媽先買來優質的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和粽子葉。首先,先提前將蠶豆、紅豆、花生泡上,這樣利於煮蒸。再將粽子葉放在水裡泡。媽媽說:葉子泡泡就新鮮了。媽媽把葉子兩頭剪掉,把不好的挑出來。接著,開始包了。拿兩三個粽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拿一個花生堵住漏斗的口,再把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放到葉子裡,接著包住頭部,不讓大米漏出來,最後用線將粽子系的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到媽媽包得這樣嫻熟,我好生羨慕,就對媽媽說:“媽媽,你教教我吧!”媽媽笑著點點頭。
我連忙搬了一個小凳子,坐在媽媽身邊,跟著媽媽學了起來:我也先將粽子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就慌里慌張的將大米等東西裝到裡面,當我用粽葉裹它們的時候,它們卻從漏斗下面竄了出來,“傻孩子,沒用花生米堵口吧。”我仔細一看,哎呀,都怪我粗心。重新再來吧,我又拿起兩片粽葉圍成漏斗形狀,我先用花生堵住下面的口,再往裡面填滿東西,最後放上一粒蜜棗,開始用粽葉裹的嚴嚴實實,接著用繩子把粽子繫上。我滿心歡喜,驕傲地讓媽媽看,可“砰”一聲就開了,米散了一地。媽媽說:“你係得太鬆了,一定要將繩子繫緊。”我再次拿起兩片粽葉,重新包了起來,這一次我認真掌握了包粽子的要點:圍漏斗,堵漏口,填東西,裹嚴實,繫結實。一個完美的粽子包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直到包完為止。
最後,媽媽將粽子放到鍋裡煮。幾個小時後,香甜可口的粽子,終於出鍋了。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情格外的美好!
粽子的作文 篇4
粽子裡的童年“奶奶,今年端午節還包不包粽子啊?”我就像是粘在奶奶腿上一樣,趕也趕不走。“還早呢,再等幾個月吧,端午節還沒到呢。”我一聽到這個訊息,立馬癱坐在地上了,還放聲大哭起來“奶奶,包,包,粽子”我說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奶奶一看,急了“好好,奶奶給你包,乖乖,越越,不哭不哭”……幼時,總是那麼遷就我,所以我們家每年端午節都比別人家早上個十天半個月的,可讒死鄰居家的小弟弟了。
奶奶跑了許多山路,才來了質量最好的粽葉,把糯米洗好後,那上線,準備開始包粽子。奶奶的手法嫻熟,這兒插一片粽葉,那兒又插一片兒,看得我眼都花了。我也學著奶奶的架勢,開始包粽子,可每次都手忙腳亂的。結果,粽子不但沒報成,還撒了一地的糯米。奶奶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裡唸叨著“小祖宗哎,你給我省省事兒吧。”我看了則在一旁傻笑“才不呢……”如今和奶奶一別已有幾個月了,記得我臨走時,奶奶對我說:“越越,奶奶下次還給你包粽子……”
粽子的作文 篇5
這天已是放寒假的第一天了,大家都高興萬分,都顯得無憂無慮,在操場上,在空地裡,都可以看到玩耍的孩子,都可以聽到一串清脆的笑聲。
這天,我在外婆家,弟弟和妹妹也在,可是不知為什麼變得那樣的無聊,因為我們沒有像小時侯那樣天真了,幼稚了,我們根本想不出來有什麼好玩的遊戲,只知道那些遊戲太幼稚了。
這個時候,外婆走了出來,說道:我們來包粽子吧!正好我現在有時間包,今天一次性包完算了。我們都非常地贊同外婆的意見,大家爭先恐後地說:我要包,我要包。心裡想著:太好了,總算有事情幹了,包粽子一定很有趣。
先把粽子外面的一層皮擦乾淨,再把米給淘乾淨,再準備好捆粽子的繩子,還要準備好粽子的夾心,就可以開工包粽子了,以前,我不包,便只傻傻地看著大人包。
現在我想自己動手包了,可是,我連包粽子的第一步還不會,經過媽媽的指導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放米了,也不可隨意的放米,米放進去之後,一定要用力地按緊,要不然粽子就變成米飯了,不會聚在一起了。第三步就是把粽子包好,再用繩子繫好,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可是,看看簡單做做難呀!我嘗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我非常地沮喪,我垂頭喪氣地對媽媽說:媽媽,我粽子包不好。媽媽說:沒有關係,你照著我做。我學著媽媽的方法做,總算一個粽子包好。
外婆表揚了我,我高興極了。
粽子的作文 篇6
端午節,我夢寐以求的節日,因為奶奶答應了我要教我包粽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與眾不同。
清晨起,梳洗完畢後,餓得飢腸轆轆的我跑到餐廳,只見餐桌上擺著的並不是豐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我立刻氣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廚房氣勢洶洶地問奶奶:“奶奶,今天誰來家裡做客呀?還是什麼特別的日子?怎麼不做飯,難道就吃這些葉子”“傻丫頭,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怎麼忘了?”“走吧!傻丫頭,全家總動員!”“幹什麼去?”“包粽子唄!”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粽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麼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著頭皮去蠻幹。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奶奶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雖然聽得迷迷糊糊的,但還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粽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在美。接著,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再見了,我的粽子。”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奶奶送入了蒸籠裡。
“哇!好香!”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裡別有一番滋味呀!
粽子的作文 篇7
端午節又快要到了,每到這個節日,就是我最高興的時候,因為在端午節會吃我最喜歡的粽子。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而粽子也是這個節日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還記得小時候的端午節,父母會在頭一天晚上就開始煮粽子,經過一晚上的蒸煮,糯糯的粽子就煮好了,剝開粽葉,粽子散發出粽葉的清香和糯米的甜味。那時的粽子大多是白粽,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口味,只是單一的糯米包裹在粽葉裡,但是那也絲毫不影響粽子本身的香味。剛出鍋的粽子,沾上白糖,一口咬上去,甜到了心裡。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也產生了很多的變化,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口味和花樣,更大地滿足不同口味的人們的要求。現在的粽子主要分為甜和鹹兩種。最常見的甜粽子是在裡面放入蜜棗,不用再沾白糖,整個粽子都已經有了甜味,還有很多人喜歡的紅豆粽,沾料除了白糖外還有更細膩的蜂蜜。鹹粽子的樣式也有很多,有鹹肉的,綠豆的,蛋黃的等等,每種口味都有喜愛的人。粽子的樣子也是各不相同,有以前類似於三角形的,有呈長條狀,還有的像圓柱形。
總之,人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把粽子這一傳統食物變成了更適合時代的美食。
粽子的作文 篇8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我來給大家講講端午節的來歷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訊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划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裡餵魚,希望江裡的雨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在這一天裡,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人們在這一天裡會打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等。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眼看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於是在昨天,爺爺家包好了許許多多的粽子。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爺爺家,剛一進門就聞見了那淡淡的香味。我隨著香味來到廚房,從鍋裡拿出一個粽子放在碗裡。我剝開粽葉,看見那白白的粽子上還在冒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葉的香味。小學六年級作文:端午節,吃粽子作文600字小學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節日作文及各類中小學生作文。糯米在陽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棒極了!我迫不及待的朝上面咬了一口,頓時,蜜棗那淡淡的甜味溜進了我的嘴裡,這種味道只有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才能嘗得到。
我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禁不住想起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們應該學習他那種愛國的精神,長大後做一個做一個對祖國有用,能為祖國儘自己一份力的人。
粽子的作文 篇9
端午節到了,一大早,艾蒿和長蒲就掛在家家戶戶門前,整個村子瀰漫著艾蒿的清香。
我在一個水鄉長大,從小就特別喜歡看龍舟比賽。水手們穿著制服,隨著敲鑼打鼓的聲音齊刷刷地向前劃去。“敲,敲,劃!”“嘿嘿,划起來!”那首歌的聲納喊叫聲還在我耳邊迴響。可惜澧水已經好幾年沒見過這麼熱鬧的場面了。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吃黃武和用艾葉洗澡。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能聞到熟悉的味道。奶奶說洗完艾葉就永遠不會中毒了。
端午節不吃粽子,就不像端午節了。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也缺乏情感上的信任,所以也許不會有思想。這一天村裡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我小的時候很希望自己親手做粽子,但是那時候大人不讓,說對他們來說是一團糟。今年端午節正好是學校放假,我就纏著奶奶教我做粽子。我一直以為做粽子就是兩個粽子葉子加糯米和餡料,一個袋子,然後用繩子捆起來。太簡單了,根本幫不了我。
這次按照奶奶的指示:先把粽子葉兩邊重疊,使重疊部分變成小漏斗狀,然後把泡好的糯米放入粽子葉中。但也要注意裝,先裝三分之一,再裝兩三個準備好的餡料:肉、鹹蛋黃、大棗等。然後在上面鋪一層糯米。我正要用粽子蓋糯米,糯米像調皮的孩子一樣跳出來,根本不聽我的話。這是怎麼做到的?我匆忙跺腳。還好奶奶給我拿出了一些糯米,然後我就處理掉了。最後,把上面的葉子折起來,用線捆起來。
我覺得奶奶的領帶很老土,不好看。於是,我把粽子綁成一條大領帶後,主動做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繩子,也很結實。你完了!我拿起粽子準備放進碗裡,卻不小心拉了一下掌繩的短部分,只聽“咣噹”一聲,粽子葉子散開,糯米撒了一地。
看著奶奶和媽媽就像變戲法。一個又結實又漂亮的粽子從他們手裡滑落,我卻連一個都包不好,又羨慕又著急。我的力氣突然上來了,只好把粽子包起來。仔細看,好好學習,一切都有回報。幾次失敗後,我終於成功包裝了一些粽子。
直到這時我才知道,做粽子也是一門手藝,真的是“見物易做事難”。要把它變得漂亮又結實,真的不容易。也許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