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400字4篇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400字

關於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400字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400字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400字 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看到婆婆在廚房裡包粽子,我便走過去,也想學包粽子。婆婆先教我卷粽葉,只見婆婆拿起一大一小兩張粽葉,把它們疊在一起,捏住兩端一卷,便成了一個漏斗形。我也學著婆婆的樣子,輕鬆捲成了漏斗形,接著我又在“漏斗”裡放入了一大勺的糯米,再放上一塊香噴噴的肉,接著又用糯米蓋上。只剩最後一步了——扎繩。我一隻手緊握住粽子,另一隻手去拿線,突然,“漏斗”底下開了個小孔,兩三粒米漏了出來。我急忙扔下線,兩隻手用力握住了小孔向上折了一下,封住了小口,這才阻止了急急忙忙要“離家出走”的米。我又拿起線,在粽子上繞了好幾圈,在確認繞得很緊了後打了個結。婆婆見了,開心地說:“你已經學會啦,以後家裡包棕子的活就交給你啦!”我愉快地要受了這個任務。今天,我和婆婆一起包了整整一鍋粽子。

  粽子煮好了,剝開粽葉將粽子放在盤中,好似一個白娃娃。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我心裡充滿了甜蜜。

  包粽子與學習一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既不能馬虎大意,也不能急於求成,否則就可能會前功盡棄。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400字 篇2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幾顆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極了,沒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還順利。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淘氣的小孩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包的粽子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比較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種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退縮,不能氣餒。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許多像樣的粽子。

  當我們坐在一起,嘗著自己親手做的粽子時,覺得今天的粽子特別甜。因為,這是我勞動的收穫!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400字 篇3

  黃老師曾經答應教我們包粽子,今天黃老師終於通知我們去她家包粽子了,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黃老師家。黃老師要求我們先做半小時作業再包粽子,我們只好服從“命令”了。漫長的半小時終於過去了,這時我們幾個同學都興奮得想大顯身手。

  黃老師從廚房端出了米、粽葉、麻繩,我們幾個同學立刻圍在桌子旁抓起麻繩、粽葉擺弄開來。黃老師對我們說別急,先認真看她包,看完後我們再包也來得及。黃老師可真是包粽子的能手,只見黃老師先拿起兩片又寬又長的粽葉,熟練地捲成喇叭形,再用小勺舀了幾勺米,裝進了“喇叭”裡,然後右手抓住粽葉放在左手拍幾下,黃老師告訴我們這是為了讓米實一點,粽子會更好吃點。最後再左一包右一裹,用麻繩一系,一個有稜有角的棕子就完成了。

  現在輪到我們了,我想原來包粽子這麼簡單,就這麼幾步有什麼難呢,我原以為很複雜呢。可是我包了半天要麼包得是扁的,要麼是圓的,總是包不成形,最後勉強包了一個粽子米粒還露在外面,其他同學也和我一樣顯得笨手笨腳。黃老師見了又教了一次,我們耐著性子再包了幾遍,終於包得好點了。我們望著有稜有角的粽子很開心,雖然包得還不是很結實,但卻是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

  經過今天包粽子,我明白了:很多事表面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400字 篇4

  我吃過不少粽子,也常看大人們包粽子,可就是沒有親手包過一次。今天我終於可以大展伸手、如願以償了。

  外婆從冰箱裡拿出幾匝粽葉、蘆葦葉、糯米、一盆用醬油浸著的鮮肉和一盆梅乾菜,餡料一切都擺好了。

  我先把蘆葦一折,做成一個圓錐形,然後往小圓錐裡放一點糯米,再挑一點鮮肉,接著再蓋上一些糯米。我小心翼翼地用蘆葦葉按在糯米上,三角粽的形狀出現了。我把蘆葦葉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蘆葦葉卻不聽我使喚:葉子碎了,米也倒了出來。外婆過來幫我的忙,她一繞一紮就把我的第一個迷你粽紮好了,樣子看上去真是“醜陋”呀,我想第二個包得好看些。我第二個準備包一個像大人包的那樣的大粽子,可是兩三張棕葉疊在一起後,棕葉會動來動去,米會漏出來,我只能改包一張棕葉的小粽子,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第二次包果然不再那麼“醜陋”了。我把長長的棕葉繞在粽子外,棕葉不但沒碎掉,輪廓還挺好看的,連線都是我獨自紮成的,像是那個不大美觀的粽子的“後代”做了“整容手術”,外婆見了我的第二個粽子都讚不絕口,我心裡樂開了花。

  包完粽子後,外婆把粽子燒了進去,不一會兒,就盛了出來。我挑出了我包的粽子,解開線,嘗上一口。啊,粽子格外鮮美。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