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1

  我有幸拜讀了陶繼新專家的著作《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就被陶老師平實卻飽含人生哲理的話語所深深吸引,不覺看至深夜,還不忍將書放下。一本好書的確能啟迪人的心智。與陶老師平靜如水的心境相比,我感覺到自己的浮躁,與陶老師的“取法乎上”對比,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我第一次意識到教師是幸福的,也從中讀懂了怎樣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一、感恩生活,享受幸福教育

  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說過:“生活和幸福原來就是一個東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對於幸福的追求。”以前我曾抱怨過教師職業的無聊乏味,曾因為工作的重複而淡漠了樂趣。其實幸福是一種心態,我們要用感恩的心態對待教學生活,在平凡、瑣碎中,尋找快樂的種子。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我們就會覺得有這樣一個崗位是幸福的:當我們坐在舒適寬敞的辦公室裡工作時,我們應該想到還有多少人為了生計正在不辭辛苦的勞作著;當我們抱怨福利待遇差的時候,我們要想著,還有多少人在為找不到工作而愁眉苦臉。在這樣一個被譽為天底下最光榮的崗位上工作,我們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培養出無數有用的人才,這是我們莫大的榮耀,我們應該知足常樂。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來工作,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消極,學會享受生活,享受課堂,享受學生帶給我們的快樂。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生命就會充滿溫馨;長存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收穫更多幸福!

  回想在教學的生涯裡有多少次這樣的情景出現:感冒咳嗽時,學生將含片遞到我的手中,“老師您嗓子不好,含著它會舒服很多的。”因為批改作業這肩膀不舒服,“老師,我給你捏捏肩膀吧。”多少次,剛準備到處翻找紅油筆,給學生批批作業,一隻紅筆已經出現在我眼前,“老師,給你用!不用再找了。”這樣的事例真的是舉不勝舉,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感受,它是教師個人價值觀的體現。我們不能因為工作的重複而淡漠了激情。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不同於一般的愛,只有懂得感受教育事業的幸福的教師才是真正熱愛教育的老師。

  二、取法乎上,提升精神質量

  陶繼新老師特別注重讀書,注重讀書的質量,“取法乎上”四個字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仔細想想這話多麼精闢,以前我也很喜歡看書,可更多的是把書當成一種休閒方式,我喜歡看《知音》《女友》《小小說》之類的書籍,而對於《論語》《壓根就從來沒想過去讀,覺得那樣的書籍太枯燥無味了。在陶繼新看來,讀書是人類生存的必須,是獲取文化最關鍵的途徑之一,正像人需要吃飯、休息一樣,這是必須且必要的事情。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就是“在49歲的時候,我從《論語》選出85%以上的篇章背誦。”多麼聰明好學的陶老師,時刻為自己儲蓄文化,為心靈增加營養。讓我們這些年輕教師深感慚愧!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只讀是不行的,還必須有自己的思考,並把這些思考、想法、感受寫下來,日積月累,就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學校經常鼓勵老師讀好書,然後寫讀後感,後來我逐步意識到,能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就會對所讀書目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不會一本書讀過後很快就淡忘,對於書中有啟迪意義的話語就應該多讀幾遍,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才好,那樣的知識才會深入心靈之中,而不是浮於表面。

  讀了這本書後,我想我們就應該像陶老師那樣,及早在自己的精神倉庫裡儲存一些文化食糧,只有這樣,在我們年老時,才會發現自己的教學生活裡留下了多少幸福的回憶,才能做一個身心都倍感幸福的教師。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2

  幸福是人生的終極追求,所有人都不遺餘力地打點著自己的幸福人生。可是,能創造出真正的人生幸福的人卻並不是很多,因為真正的幸福不是身居高位,不是腰纏萬貫,不是門庭若市,不是金屋藏嬌,不是在酒吧裡輕歌曼舞,不是在茶樓裡迎來送往……真正的幸福不是豐富的感官享受,不是庸俗的精神放縱,而是道德高尚的靈魂高貴和內外和諧的心靈快樂。

  那麼,人應該怎樣打點自己的幸福人生呢?我認為,陶繼新先生的講演錄《打點幸福人生》給了我們最質樸、最理想的答案——善待他人,發展自己。

  善待他人,可以融洽人際關係、形成和諧團隊,能夠使友誼之花永遠芬芳、精神快樂地久天長;發展自己,可以改變生存狀態、提高精神追求,能夠使心靈之泉永遠豐盈、精神世界螺旋提升。要想享受到真正的人生幸福,我們就必須努力做到善待他人、發展自己。

  要善待他人,就應該與人為善、成人之美。我們應該與人為善,應該真誠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努力做到待人接物不輕狂、不虛偽、不敷衍、不愧疚。我們應該成人之美,應該友好地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努力做到慷慨大方地給予他人感情的理解、精神的安慰、生活的照顧、行為的支援。

  要善待他人,也必須襟懷坦蕩、寬容大度。我們應該向被撞後的蕭伯納和失盜後的羅斯福學習,必須用一顆寬容而又豁達的心悅納社會、寬容人情;我們也應該向能夠“感恩”批評自己的人和寬恕傷害自己的人的陶繼新學習,在為人處事中努力做到:多一份尊重,少一些輕慢;多一份感激,少一些埋怨;多一份謙讓,少一些執拗;多一份理解,少一些挑剔。

  要發展自己,就應該積極進取、志存高遠。人生只有在自覺追求中才能真正感到幸福,人生只有在遠大的理想和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的感召下才能收穫最大幸福。我們應該向“為六十歲做準備”的陶繼新和“人生從80歲開始”的冰心學習,既要堅定“會當凌絕頂”的信念,又要激發“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努力用迸發的激情點燃心中積極進取的火焰,爭取用高遠的雄心創造輝煌燦爛的幸福。

  要發展自己,就必須充滿自信、堅韌不拔。獲取幸福需要奮鬥,奮鬥的過程需要堅定的自信心和頑強的意志力。我們應該信奉“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並善於用自信開發潛能、創造奇蹟。我們應該向從不服輸的林肯學習,敢於迎接挑戰,勇於面對失敗和挫折,珍惜每一次機會,用決不放棄的態度和鍥而不捨的精神創造屬於我們的幸福。

  要發展自己,也需要從容淡定、寵辱不驚。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風風雨雨和潮漲潮落。我們應該向寵辱不驚的孫明霞、黃思路、王筱菲和生死不懼的莊子學習,努力做到用淡定的心態看待人生,用和諧的心境對待世界,得意時不大喜,失意時不大悲,努力修煉贏得起、輸得起的陽光心態,真正享受到心靈平靜、精神安逸的那份淡然、恬靜的幸福感。

  無論是善待他人,還是發展自己,都需要精神高貴、情趣高雅。只有精神高貴、情趣高雅,才能疏離庸俗、淡泊名利,才能完善道德人格、形成君子品格,才能真正做到善待他人、發展自己。要想精神高貴、情趣高雅,就必須豐厚文化底蘊、提高審美情趣、陶冶文化氣質。而文化底蘊的豐厚、審美情趣的提高和文化氣質的陶冶都離不開高品位的閱讀。高品位的閱讀可以涵養我們的浩然正氣,可以豐盈我們的精神世界,可以拓寬我們的生命維度,可以提升我們的生命質量;可以使我們精神高貴,可以使我們情趣高雅,可以使我們生活精彩,可以使我們人生幸福。

  善待他人、發展自己,樸實的話語裡傳達出了生命的大智慧。讓我們一起在善待他人、發展自己中實現生命的飛躍、享受幸福的人生吧!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3

  最近這段時間我總是在讀作者陶繼新老師寫的書名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該書有著他的三個講演錄,“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打點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捧著此書,感覺很奇妙,初讀時,興奮無比,感覺到一種心靈的平靜與靈魂的提升,越往下讀心頭越有沉甸甸的感覺,而且揮之不去。沉甸之外,感覺頭腦中一片綠地鋪展開去,綿延無盡。讀後不由思索,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幸福教師?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遠,若有若無。

  透過兩千五百年的風雨歲月,審視我們今天的教育,在我看來,現在的教育也曾強調“以人為本”。讀完《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才知自己思想多麼淺薄,大談“以人為本”的時候並不明瞭什麼是人之“本”,怎樣去“以人為本”。是啊,曾經提出的“學生參與度高、時間利用率高、目標達成率高”的課堂三維目標,對人生命質量的提高、對靈魂幸福指數的幫助能有多少?只不過是把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透過一種近於反覆訓練的方式做了一種規範和評價正規化。直接效果自然是提高成績服務於考試。

  我從事教育工作時間不長,但是我一直以來在思考學生的健康發展靠什麼?成績,顯然不是全部,因為我們成人之後的生存靠的是綜合素質能力;不是成績,顯然也不對,因為成績是敲門磚,沒有優異的成績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點。讀完《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大大提高了我我對我本身工作,對學生教育成績的認識。對學生教育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的結果,如此說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既要關注學生的成績也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直奔成績弱化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談成績說是素質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質教育的要義就是要關注生命健康、關注生命快樂、關注生命幸福、關注生命習慣、關注學生一生髮展的教育!

  陶繼新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中關於教師和學生相處學習的環境,我認為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在本書中提到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諧給予每個人的重要性,所以學生健康成長,老師、家長是引路人,“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和誰一起走”,老師與家長對學生的成長來講期望方向永遠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應該和諧,只有和諧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因此老師埋怨學生、家長埋怨孩子,老師埋怨家長、家長埋怨老師都是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當你學會讚美學生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家長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老師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孩子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學校的時候……,所以讚美在本書中有著很深的見解,我們也應該去將我們的讚美去發揮去應用去實踐!

  陶繼新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讓我真正體會和學習到了好多教師應該具備的很多知識和很多方法,讓我有著對教育對社會對人生的態度,對做人的樂觀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對我們身邊的孩子,關注孩子的心靈,尊重孩子的人格,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著太多的幫助。所以我認為這本讓我們教師隊伍增加知識儲備增強我們的好學興趣都有著太大的幫助。尊重孩子的學習環境已成為素質教育的主旋律,成為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只要老師懷著一顆愛心,處處留意,微觀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樹,那麼我們的學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我們用全部的愛細心呵護每一株稚嫩的幼苗。只要有愛的陽光,只要有愛的雨露,總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會成為參天大樹。那時才是我們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最幸福的時候。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4

  社會上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而這種幸福的感受從何而來,來源於那一種長期的修身養性,來源於精神上不斷超越,超越自我,逐漸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不斷打造幸福的人生,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體會。對於什麼是幸福,怎樣實現幸福,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讀書是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需。我們都知道人的生命形式有兩種,即常態的肉體形式和內化的精神和心靈維度。大詩人臧克家說過"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就很好地詮釋了生命的這兩種形態。對於常態的生命來說,空氣、陽光、食物和水是必需的養料;而對於精神和心靈維度的生命來說,它需要的養料來自於讀書。為我們教師肩負著一種特殊的歷史使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需要在精神和心靈層面涵養學生,透過對其潛能的開發,讓其擁有豐盈的知識與智慧,從而實現生命的飛躍。

  讀書是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需,那麼教師應該讀什麼書呢?讀書應有所選擇,經典能不斷滋養人的精神和心靈;而非經典的書不但不能滋養生命,反而會損害和破壞已有的文化積澱,產生負面作用。所以讀書要"有舍有得".捨棄那些三流的"下品",選擇那些一流的"上品".大家都知道猶太人很了不起,可你知道嗎,以色列這個猶太國家平均每人每年讀書64本,他們的孩子一出生就舔舐塗著蜂蜜的《聖經》,從小就知道書是甜的。這個民族能歷經磨難而不垮,處身包圍而不敗,與熱愛讀書至關重要。是經典滋養了愛因斯坦,馬克思這些猶太偉人,成就了以色列這個特殊的國度。俄羅斯也是一個愛好讀書的國家,人均年讀書55冊。在俄羅斯的車站碼頭機場,俄羅斯人捧著名著等車候機的場景是一道道靚麗的風景。恐怕俄羅斯的'崛起於此不無關係吧?我們也偶爾看見國人候車(機)時手拿書刊,可全是茶餘飯後的消遣之作。據統計我國人均年讀書不夠5冊,這就是現狀。如果教師還不喜歡讀書,或讀下乘之作,則何益之有?我們常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我想這好書就應該是經典。經典不會過時,因為他們的"思想是永恆的,他們的思想可以穿越時空,慰藉不同時代的天下蒼生".當我們每天都用經典來滋養我們的精神和心靈,那我們的生命將是何等燦爛。

  我們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們讀書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知道怎樣讀書。有的人會說讀書誰不會?我也曾這樣想,但現在看來,我們的讀書還真的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否則你也讀了不少的書,怎麼效果並不明顯呢?並沒有從根本提高你的生命質量呢?恐怕與讀書方法和原則把握不準不無關係吧。我們很多教師在備課上花了很多時間,可效果並不理想。原因就是教師只關注教材文字與教參文字,"沒有超越教材和教參的屬於自己精神文化的東西".我們是不是有這樣的經驗,特級教師的教案我們原封不動地拿來,可課堂上卻往往捉襟見肘,破綻百出。什麼原因?就是我們本身的文化素養不夠,不能盡得其妙矣。而一個文化積澱很厚的教師,他也會看教材和教參,但"他更關注課外更大範圍的文化".由於讀書他有了屬於自己的話語和思想,就能夠"旁徵博引,縱橫捭闔,進入教學如有神"的境界。

  最後,我想說:力圖要做到的只是我的想法和目標。只有把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讓閱讀深入我們的內心,滲入我們的靈魂和血液,這樣的閱讀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閱讀福。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5

  最近這段時間我總是在讀作者陶繼新老師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該書有著他的三個講演錄,“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打點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捧著此書,感覺很奇妙,初讀時,興奮無比,感覺到一種心靈的平靜與靈魂的提升,越往下讀心頭越有沉甸甸的感覺,而且揮之不去。沉甸之外,感覺頭腦中一片綠地鋪展開去,綿延無盡。讀後不由思索,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幸福教師?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遠,若有若無,一驚之下,一直在小範圍內不無自負、自信的我,不知所向。

  透過兩千五百年的風雨歲月,審視我們今天的教育,在我看來,現在的教育也曾強調“以人為本”。讀完《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才知自己思想多麼淺薄,大談“以人為本”的時候並不明瞭什麼是人之“本”,怎樣去“以人為本”。是啊,曾經提出的“學生參與度高、時間利用率高、目標達成率高”的課堂三維目標,對人生命質量的提高、對靈魂幸福指數的幫助能有多少?只不過是把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透過一種近於反覆訓練的方式做了一種規範和評價正規化。直接效果自然是提高成績服務於考試。

  我從事教育工作已經十個年頭了,我一直以來在思考學生的健康發展靠什麼?成績,顯然不是全部,因為我們成人之後的生存靠的是綜合素質能力;不是成績,顯然也不對,因為成績是敲門磚,沒有優異的成績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點。讀完《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大大提高了我對我本身工作,對學生教育成績的認識。教育是學校和家庭的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此說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既要關注學生的成績也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直奔成績弱化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談成績說是素質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質教育的要義就是要關注生命健康、關注生命快樂、關注生命幸福、關注生命習慣、關注學生一生髮展的教育!

  陶繼新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中關於教師和學生相處學習的環境,我認為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在本書中提到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諧給予每個人的重要性,所以學生健康成長,老師、家長是引路人,“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和誰一起走”,老師與家長對學生的成長來講期望方向永遠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應該和諧,只有和諧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因此老師埋怨學生、家長埋怨孩子,老師埋怨家長、家長埋怨老師都是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當你學會讚美學生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家長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老師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孩子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學校的時候……,所以讚美在本書中有著很深的見解,我們也應該去將我們的讚美去發揮去應用去實踐!

  陶繼新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讓我真正體會和學習到了好多教師應該具備的很多知識和很多方法,讓我有著對教育對社會對人生的態度,對做人的樂觀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對我們身邊的孩子,關注孩子的心靈,尊重孩子的人格,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著太多的幫助。所以我認為這本讓我們教師隊伍增加知識儲備增強我們的好學興趣都有著太大的幫助。尊重孩子的學習環境已成為素質教育的主旋律,成為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只要老師懷著一顆愛心,處處留意,微觀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樹,那麼我們的學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我們用全部的愛細心呵護每一株稚嫩的幼苗。只要有愛的陽光,只要有愛的雨露,總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會成為參天大樹。那時才是我們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最幸福的時候。做一個幸福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