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1500字> 【精華】春節的作文1500字彙總5篇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精華】春節的作文1500字彙總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的作文1500字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1

  在位於北緯30.36°、東經117.28°的秋浦仙境大王洞的西南面,有一個神奇的小鎮,叫牌樓鎮;這個神奇的小鎮,孕育了一個靈秀的村莊——濟公村。每到春節,這裡都會上演一幕幕舌尖上的好戲。

  好戲一:山粉圓子

  大年三十慶團圓。這第一道菜,必得圓圓滿滿。所以,農家主婦們喜歡將年 夜 飯的第一道菜定為山粉圓子。這不僅是因為它圓滿,還因為它美味。這道菜說簡單也簡單,製作起來,總共只有那麼幾道工序;說難也難,新手做山粉圓子,不是做成了一鍋糊,就是做成了一個硬邦邦的球,球裡面滿是白色的山粉粒子。

  我的大姨是山粉圓子製作的高手。首先,她會做出一碗紅燒肉,燒紅燒肉的時候她將肥肉裡面的油儘量熬出,然後,加入瘦肉、醬瓣和姜蒜。這時,鍋裡的肉油汪汪的,亮晶晶的,還不時做出“呼吸運動”,鼓出一些小泡泡,散發出豬肉的濃香,讓人垂涎欲滴。大姨利用燒肉的間隙,和起了山粉。她把山粉倒在盆子裡,邊倒入現開的水,邊用筷子攪拌,讓水和山粉充分融合。這可是一道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工序。如果開水多了,山粉少了,做出來的山粉圓子就會像一鍋粥,夾不起,吃不上;如果開水少了,山粉多了,做出來的山粉圓子就會像個硬硬的石頭,嚼不爛,咽不下。但是,我的大姨總是恰到好處地掌握了水和粉的比例,做出的山粉軟硬適中,呈現一種半透明的琥珀色,讓人心曠神怡。這時,合成工序開始了。大姨用湯匙將和好的山粉舀入“咕嘟嘟”冒著氣泡的紅燒肉中,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慢煮上十分鐘,好讓山粉圓子入味,起鍋時,會再撒些小蔥蒜,味道便更上一層樓了。等一大盤子紅燒山粉圓子上桌,吃一口,嚼勁綿軟,滑爽異常;咂咂嘴,豬肉的濃香和山粉的清香匯合成的鮮香,充溢了你的口腔和鼻腔。這時,

  你就會感受到做一個牌樓人是多麼的幸福。

  好戲二:薺菜

  薺菜,俗名地兒菜,長在鄉間的小路邊、菜地旁,每到春節,我們家都會去挖些薺菜。迎著並不寒冷的風兒,頭頂和煦的冬陽,踏著輕快的腳步,哼著也許不成調的小曲,我們出發了。大家先去尋找一塊長有薺菜的地塊。爸爸用他的火眼金睛尋找著薺菜,妹妹負責提籃子,我和媽媽手拿菜刀、剪刀挖薺菜。薺菜的莖和葉一般緊緊地貼在地面,我掀起它的莖和葉,找到它的根,輕輕地一剪,一棵完整的薺菜便收入到了妹妹的籃子裡。一棵,兩棵,一把,兩把,籃子裡的薺菜不斷地增多,而我的手也開始發酸,腿也開始發麻。爸爸說:“你確實需要這樣的‘勞動改造’,要不然,你就不知道勞動的滋味。”終於,小籃子滿了。妹妹拎著籃子驕傲地走在前面,我們拎著工具暢快地走在後面,渾身輕鬆。

  回到家,外婆把薺菜仔細地洗淨。這時的薺菜早已不像剛才那樣灰頭土臉,變得青絲秀美。然後,大家迫不及待地備好一鍋肉湯,把一大把薺菜丟入鍋中,讓它們在鍋中愜意地翻滾。這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原先褐色的菜葉變成了碧綠色,原先碧綠的菜葉變成了翠綠色。這是一種多麼神奇的變化呀!夾起一筷子燙熟的薺菜放入嘴巴,嘴裡立刻好像有一支名為“清香”的爆竹被點燃了,薺菜的鮮香在口中游走,齒縫、上顎、舌根,無處不留下了它走過的痕跡。再輕輕地咬一口,薺菜的汁水盡數地噴湧出來,讓人感到口舌生津。把薺菜嚥到肚子裡,從舌尖到喉嚨以至腸胃,全都唱著響亮的歌。

  用薺菜包餃子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咬一口,薺菜汁水馬上流到你的嘴裡,那是何等的美味啊。如果再佐以老醋和蒜泥,那更是錦上添花,妙不可言了。

  好戲三:風味醃菜

  說起醃菜,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飯店裡上米飯的時候,就會附送上一點醃蘿蔔什麼的。可是一碟小小的醃蘿蔔也是有學問的。大姨說:“醃醃菜的人,手上的汗毛不能太多,汗毛太多,說明汗腺發達,醃出來的菜會發酸。”看來,“萬事皆學問”這句話真是不錯啊!

  醃菜的種類很多,有醃豆角、醃黃瓜、醃蒜子、醃刀豆、醃蘿蔔、醃辣椒、醃白菜、醃洋生薑,還有醃雪裡蕻,甚至還有醃蒜苗,各有風味,各有特色。白嫩嫩的醃蘿蔔清脆可口,非常下飯;褐色的醃蒜子酸中帶甜,清熱下火;火紅的醃辣椒,刺激味蕾,提神醒腦。每次過年,大姨都會做出一瓶瓶的醃菜送給我們品嚐。吃下的是小菜,感受的是風味,收穫的是快感,品味的是生活!

  有網友說,過年就是胡吃海睡。可我不同意,品嚐人們透過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來的美味能叫胡吃嗎?辛勤勞動後的小憩又怎麼叫海睡呢?

  在皖南的池州貴池區牌樓鎮的濟公村,有著一群勤勞的人,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演繹出了一幕幕舌尖上的好戲。對此,我銘記在心,終身不忘。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2

  過幾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關於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著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裡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裡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杆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裡,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著一隻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豔,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製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緻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麼。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牆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牆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著大魚咧嘴笑,有身著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著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麼。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著兩條黑亮的辮子,穿著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裡神情專注的剪著窗花,旁邊一隻小花貓在耍弄著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裡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悅。常常盯著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裡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為小夥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麼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裡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牆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臺,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後,把一面牆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裡面插上香點燃,香菸嫋嫋升騰起來。蠟燭臺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著出神,想不出這麼多好吃的放在這裡,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著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著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著堂哥們來家裡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裡男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說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麼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對於家裡等女孩子們來說,結婚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按祖上的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和家譜照面的,所以即使春節回父母家也是過了初三,那時供奉的家譜已經收起。在先祖的眼裡,嫁出的女兒也許真像是潑出的水,不值得眷顧吧。現在的人們不再講究過去的老規矩了,在春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們都可以回家。但許多人還是遵循過去都做法,也許認為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神聖的,不想去破壞吧。

  許多,有的年代久遠,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記憶都包含著濃濃的親情,散發著濃郁的節日氣息;一串串記憶,把一個個閃光的片斷穿起,匯成美麗的生活畫卷。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3

  過幾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關於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著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裡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裡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大年三十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童年的春節,還有一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杆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裡,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著一隻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豔,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製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緻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麼。

  ——春節的年畫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牆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牆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著大魚咧嘴笑,有身著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著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麼。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著兩條黑亮的辮子,穿著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裡神情專注的剪著窗花,旁邊一隻小花貓在耍弄著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裡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悅。常常盯著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裡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為小夥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麼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裡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春節供奉的家譜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大年三十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牆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臺,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後,把一面牆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裡面插上香點燃,香菸嫋嫋升騰起來。蠟燭臺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著出神,想不出這麼多好吃的放在這裡,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著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著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大年三十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著堂哥們來家裡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裡男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說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麼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對於家裡等女孩子們來說,結婚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按祖上的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和家譜照面的,所以即使春節回父母家也是過了初三,那時供奉的家譜已經收起。在先祖的眼裡,嫁出的女兒也許真像是潑出的水,不值得眷顧吧。現在的人們不再講究過去的老規矩了,在春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們都可以回家。但許多人還是遵循過去都 都做法,也許認為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神聖的,不想去破壞吧。

  春節的記憶有許多許多,有的年代久遠,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記憶都包含著濃濃的親情,散發著濃郁的節日氣息;一串串記憶,把一個個閃光的片斷穿起,匯成美麗的生活畫卷。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4

  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每逢春節都會有很多獨特的習俗,比如吃年夜飯、看春晚、穿新衣、放鞭炮、壓歲錢。必不可少的當然還是貼春聯。說起春聯,

  詩中的桃符就是指春聯。過年時,每家都要換下舊春聯,貼上新春聯。

  自從我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書法起,每年春節,寫春聯、送春聯成了我的必修課。親朋好友都向我索要春聯。

  牛年春節書寫春聯我覺得更牛氣。前年我是習楷書,去年我又開始練習隸書,用楷隸兩種字型各書寫了一幅唐詩作品,參加了全國書法七級的資格考試。因此今年的春聯我全部採用隸書書寫。經過幾年的書法練習,我覺得自己讀帖、臨帖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對分析、處理字型結構佈局的能力也大有長進,分析和運用基本筆畫的技巧更熟練,因而今年春聯寫得較得體,隸書的特點也表現的較逼真。

  在書寫春聯中,我也加深了對春聯寓意的理解。注意對不同的人送不同的春聯。例如我給快90歲高齡的太太送了這樣一幅春聯:上聯是“春風惠我財源廣”,下聯是“旭日臨門福壽康”,橫批是“吉星高照”。意思是:陽光普照全家,祝老人幸福、健康、長壽,全家快樂。太太高興極了,笑得合不攏嘴。

  今年我特別注意讀春聯,在寫春聯中去解讀春聯,值得一提的是領悟欣賞了三幅獨特的趣聯。其一是“上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橫批為南北”。巧用數字和諧音,補缺的手法,表明了一種意思。字面看上聯缺“一”,下聯少“十”,橫批沒“東西”。我理解應為“缺衣、少食、沒東西,這家人很窮。其二”上聯是壹壹壹壹壹壹壹壹壹,下聯是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缺橫批。字面上看,上聯很多“壹”可以理解很多為豐富,即豐衣(壹)壹,下聯足夠多的“拾”可以理解為足食(拾),“豐衣足食”正好配為橫批。我理解這幅對聯要表達的是:有衣、有食、豐衣足食,生活很富裕。其三是“上聯長長長長長長長,下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缺橫批。這是妙用多音詞不同讀音構成的一幅趣聯。真正意思的讀法是changzhangchangzhangchangchangzhang,下聯zhangchangzhangchangzhangzhangchang”。據說這是一位從事豆芽生產的人寫的對聯,他希望自己生產的豆芽天天長(zhang),天天長(zhang)長(chang)。我給配一個橫批應該是:越長(zhang)越長(chang)。

  透過學習春聯、書寫春聯。使我懂得了中國的漢字十分豐富。春聯是中華文化的藝術精品。傳承著中華文化的悠久的歷史,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節日裡春聯襯托了節日的喜慶,溝通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作為炎黃子孫,我愛中華民族文化,我喜歡學習、書寫春聯。

  “歡度春節”這些標語在電視機廣告上經常可以見到,也正是這些標語為春節添上了歡喜的氣氛。

  每個人都在春節前上街購物,買件新衣服,新鞋等等。而我也不例外。聽說這意味著新的一年能換然一新,來一個好運。我覺得春節也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當然對於我們來說是好的,有假放,有利是收。而對於清潔工來說,新年可是很辛苦的一段時期,他們在春節期間要打掃的垃圾增了很多。其實我們在開心的同時也不要破壞東西和亂扔東西,我們“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所以我們不要在公共場所玩的時候,不要亂扔東西,只有這樣才能使清潔工人也能做到“歡度春節”。政府也為人們能做到“歡度春節”,特意舉辦了一個煙花晚會。這個晚會是在十九那晚舉行的,那晚有許多人到來,人們甚至要擠到出公路去了。煙花開始放了,首先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束束多彩多姿的煙花射上天空,再在空中爆,好象一朵朵美麗的鮮花。接著又有在空中爆開時的姿態多樣的煙花。人們在觀賞的期間還不時傳出一陣陣的“哇”聲。

  但是在煙花晚會完了,人們散去之後,牌坊(地方名)卻變成了“垃圾場”了,垃圾是隨地都是。這是清潔工人可忙個很,他們個個都彎低腰撿垃圾。我當時看到這樣的情景想:那些清潔工撿完後一定是很累的了,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也要做得那麼累,真是很痛苦!所以我們不要亂扔東西了,使清潔工人也能做到“歡度春節”。到大年初一那天,我很高興得的和家人到廣州玩玩。當我們來到廣州後,廣州給我的感覺是一個繁榮國際大城市,街上往來的人很多,但他們也比較是守規的。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們能自覺得把不要的東西扔到垃圾桶裡,雖然也要一小部分人是不大守規矩的。但和我的家——肇慶相比可有一定的差距了,雖然肇慶比以前有所進步,也能在電視上宣傳一下環保和提出了一些規章制度,但我覺得還是不夠。這些規章制度還不是對廣泛的人民起作用,而我們本身的環保意識還不夠強,必須加強教育,而只有加強教育才是提高人民的環保意識的主要途徑。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5

  過幾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關於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著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裡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裡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童年的春節,還有一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杆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裡,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著一隻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豔,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製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緻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麼。

  ——春節的年畫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牆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牆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著大魚咧嘴笑,有身著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著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麼。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著兩條黑亮的辮子,穿著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裡神情專注的剪著窗花,旁邊一隻小花貓在耍弄著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裡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悅。常常盯著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裡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為小夥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麼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裡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春節供奉的家譜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牆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臺,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後,把一面牆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裡面插上香點燃,香菸嫋嫋升騰起來。蠟燭臺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著出神,想不出這麼多好吃的放在這裡,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著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著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著堂哥們來家裡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裡男

  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說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麼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對於家裡等女孩子們來說,結婚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按祖上的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和家譜照面的,所以即使春節回父母家也是過了初三,那時供奉的家譜已經收起。在先祖的眼裡,嫁出的女兒也許真像是潑出的水,不值得眷顧吧。現在的人們不再講究過去的老規矩了,在春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們都可以回家。但許多人還是遵循過去都做法,也許認為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神聖的,不想去破壞吧。

  春節的記憶有許多許多,有的年代久遠,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記憶都包含著濃濃的親情,散發著濃郁的節日氣息;一串串記憶,把一個個閃光的片斷穿起,匯成美麗的生活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