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精華】國學作文錦集10篇

國學作文

【精華】國學作文錦集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學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學作文 篇1

  誦讀國學既使我們這些小學生了解了我國的經典文化,又弘揚了民族精神,所以我們學校,在每一學期的寒、暑假,都會舉行“國學誦讀活動”

  我們五年級,誦讀的是《國學》(又稱《老子》、《道德經》)學校要求誦讀到第12課就可以當上“小狀元”我為了想名副其實的當上小狀元。在假期,我看著原文與譯文慢慢的背誦與理解,終於在這假期的一個月中誦讀完了這12篇課文……

  我經過好幾個學期的背誦與理解,終於一次又一次的當上了小狀元,大家知道嗎?當上小狀元是多麼的光榮!也是多麼的有收穫,既背誦了國學,又得到了這個榮譽的稱號,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誦讀《國學》能知我國經典文化、能揚民族精神常識、能品《國學》妙韻味!

  真是受益匪淺,所以,大家在寒、暑假期間,要多背誦國學喲!

國學作文 篇2

  中國是一個很古老的國家,她擁有與其他國家不一樣的東方美。因為她有自己非常特殊而又非常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中國古典文化,不知折服了多少人。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弟子規》裡的句子。全書短短的只有360句話,卻詮釋了做人的深刻道理。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以前,我吃飯是很挑食的,什麼胡蘿蔔、蘑菇都不喜歡吃。現在,我已經開始吃蘑菇了,因為每種食物都有它獨特的營養。

  老師說:受持讀誦,靜定其中;日日滋養,智慧增長。

  每天都要用一些時間,讓自己完全靜下來,大聲朗讀那些中國經典書籍。如果每天都這樣去讀書,時間久了,就會增長你的智慧。書讀多了,自己的知識量也就增加了。

  中國的文化是多麼博大精深,雖然沒多少字,但是你要把這薄薄的《大學》、《弟子規》全部學精學透,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喲!

國學作文 篇3

  國學,乃華夏民族千年之文化底蘊、乃華夏民族千年之精華,它見證了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氣節。其底蘊的優厚,使得現在的人們依然感到心曠神怡,當讀到一篇好的古文時,自己的心也就在一剎那感到了內心深處的淨化,超凡脫俗。

  有人問我,問我怎樣比喻國學?我這樣回答:“國學就像一壺好茶,有著青山綠水的韻味,越品,越能品出好的茶味,回味無窮。”的確如此,如同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一般,真是人間最享受的事。就從我華夏曆史最早的一部經典《大學》說起,他給我的印象是最深的一部,他以人的修身為核心。

  提出了:“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至和、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生養性不只是內醒的過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和完善人格修養的過程;以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本書我想這也是古人當中君子們都有的寶貝吧。

  發揚先天固有的德性,革新舊的思想和習氣,以求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也就是《大學》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含義,在後面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讀了以後雖然周圍沒有其他聲音,可是卻會讓人感覺氣勢浩蕩,激情澎湃,讓人引起共鳴。雖然現在是強大先進的社會,資訊科技、電子技術十分先進。

  燈取代了蠟燭、手機取代了書信、汽車取代了馬車、高樓大廈取代了小平屋。但是,古人的這些言論,這種修身養性的精髓,現在人能做到嗎?發自內心的,大多數古人要兩袖清風得多、要高風亮節得多。現在回想古時的大同世界,是多令人難忘的時光!再向古人一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不得不感到與眾不同。在竹林中,小溪潺湲,柱子高聳,高山流水的曲調送入雙耳,茶已泡得濃香純,我眼睛已緊閉,在這詩文的意味下回望那遠古的大地……

  我夢想著來到了曾經壯觀的好水雲南滇池,那真是“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孫髯在大觀樓題的長聯,深情描繪了著壯觀景色,“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真是振奮人心,氣壯山河!可是,現在的滇池啊,唉!我也夢想來到西湖,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也沒有了漂亮的面貌了。曾經的世界不在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歷史不能重演,“高山流水”彈完了,茶也幹了,這時我睜開了雙眼,我知道我們不得不面對這千瘡百孔的世界。這意味悠長的國學啊!一時是品不完的,有朝一日,我再泡一壺好茶,來再好好品一品、讀一讀。

國學作文 篇4

  美輪美奐的舞臺,多彩多姿的表演,國學藝術之花在這個殿堂綻放。

  看,一曲《水調歌頭》描繪了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表達了蘇軾對人間生活的熱愛之情;聽,一首《滿江紅》展現了岳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而《少年中國說》描繪了中華少年的豪言壯志——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精彩激烈的對決由此展開,每一個問題無不展現著國學經典的魅力,月亮、梅花、泉水……每一句古詩,每一首詞賦,都刻畫的那麼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而家則是永恆的話題,每一個思鄉的遊子,都會借遙遙明月寄託相思,父母之愛也給了每一位想家的遊子切切故鄉情的感念。

  每一位國學小名士的精彩表演,讓我又一次在國學經典的藝術殿堂裡漫遊,詩詞歌賦讓我更加愛不釋手,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繼續在國學經典的海洋裡遨遊,讓傳統經典伴隨我成長。

國學作文 篇5

  正值年少青春的我,對未來充滿憧憬和期冀。近日,也提到,我們青年人,肩負著祖國強大復興的偉大使命,我們應當傳承五四精神,勇敢、奮鬥和拼搏,做一個追夢人。我深受激勵。我懷揣著一個夢想,希望透過學習知識來實現。學校正是我實現夢想的風帆,它使我從一間破舊泥磚房一步步踏向我夢想已久的殿堂。家人的辛勤付出給了我機會,讓我能夠接受教育,學校的學習生活,讓我學到了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國家的資助政策就像冬日的暖陽讓我倍感溫暖,我將攜帶我的夢想,勇敢地向前衝。

  在學校裡,我自由地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感到無比的充實和幸福。爸爸媽媽的在外省工作,常年不在家,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關心我和我的學習,但我並不覺得難過,也不會因為爸媽不在身邊管教我而為所欲為或者墮落。我嚴格要求自己,抓緊時間努力學習,讓他們放心,我深知他們做的工是多麼累。日日夜夜和學習打交道,我的自我約束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鍛鍊。我一直保持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即便遇到多大的'困難,我也不會放棄我的學業。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對學習,我永遠不覺得倦怠,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去做一件事,儘管反反覆覆做同一件事,但是自己會有不一樣的認識和收穫,不斷的增長知識。儘管三點一線看似枯燥無味的校園生活,可能也會荊棘叢叢,遭遇失敗,我也不會消極等待,在趕往夢想聖殿的路上,沿途的風景還是令人回味的。

國學作文 篇6

  記得初讀《論語》和《孟子》時,是16歲,還是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傢伙。從老師嘴裡得知,“四書五經”那玩意兒是相當有份量的東西。出於某種需要,大體看了遍《孟子》和《論語》。

  讀完《論語》,閉目細思,覺得孔子經常一本正經地說一些大話,是個挺可愛的老天真,自己那幾個學生老掛在嘴邊,說這個能幹啥,那個能幹啥,像個老太太數落孫子一樣,很親切。總得說來,我喜歡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想盡一切辦法去他那裡讀書,因為那裡有一種“匹克威克俱樂部”的氣氛。

  《孟子》,我覺得孟子很偏執,表面上體面,其實心底有那股邪火。比方說,他提到墨子“無君無父,是禽獸也”,如此立論,已然不是一個君子的作為。至於他的思想,我不贊成。有評論家說他思想縝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的基本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時候及不了人了,就說人家是禽獸、小人,這股兇巴巴、惡狠狠的勁兒實在不討人喜歡。至於說到修辭,我承認他是一個好手,別的方面就沒什麼。

  我就這麼讀過了孔孟。我的這些看法也只是惹得老師生氣。用老師的話來說,就如“春風過驢耳”,因為我只是晚生。

  對於朱熹的“格物致知”,我是很佩服的,用陰陽五行就可以格盡天下萬物,包羅永珍。朱熹說,往井底一看,就能看到一團陰森森的白氣。他老人家解釋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此乃太極圖之象。出於好奇,晚生我也往井裡看了看,卻看到的是我的人頭。我想可能是由於宋朝的井太深了,看不見人頭。當然,用陰陽五行來解釋肯定是行不通的,要用到一定的幾何光學。當然,要朱熹一下子推出幾何光學,這也是不可能的。可怪的是咱們民族有幾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不容易出自然科學家。

  《百家講壇》捧紅了劉心武,承認了他紅學家的身份。而研究《紅樓夢》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是我覺得這不甚妥當。等到層層揭開了她的面紗後,她的神秘光環也就消失了。紅學熱把她逼進了死衚衕,不給她任何喘息的機會。

  晚生看國學便是如此,不知您意下如何?

國學作文 篇7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山東省國學小名士誦讀電視大賽》,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古詩大比拼。

  ”請說出帶有江或湖的詩句,不能重複。前幾輪選手們都對答如流,隨著詩句越說越多,有的選手開始重複敗下陣來。最終一位大姐姐贏得本關第一名。我挺佩服她的沉著、冷靜,不慌不忙就把詩句背了出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日裡她要下多少功夫呀!我覺得自己和她相比遜色的多了,以後可得多讀。

  接下來,“美德大考驗。”透過就餐考驗她們謙讓的美德。

  餐桌上有六個人,但每次上的食物數量只有五個,看看他們六個人怎樣分食。還考驗她們和長輩一起進餐時的禮貌用語等,她們表現的都特別棒,我是自嘆不如。

  透過觀看《山東省國學小名士誦讀電視大賽》,讓我覺得經典誦讀對我們的重要性。

  誦讀、熟背詩文,讓我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經典文化的薰陶。

  培養我們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幫助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心地向善,提高修養。提升我們語文水平,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

  同學們我們一起培養對經典誦讀的興趣吧!

國學作文 篇8

  國學經典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國學經典中對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我內心的關係等內容都有著十分系統的記載。在國學各個學術流派存在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充滿人文智慧和道出人生真諦的記述。其蘊含的哲理,不僅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本,還是一國安邦濟世之基。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把它稱之為“國學”譬如《三字經》是啟蒙的範本。它最重要的特點是條理清楚,文理明暢,概括精闢地傳授歷史文化知識,倫理道德知識,團結友愛的重要性,被譽為“袖裡通鑑”《百家姓》可使我們瞭解到中華民族姓氏的起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的最久遠,運用人數最多的兒童國學啟蒙讀本,是中國文化的小百科全書。至於《弟子規》所包含了中國文化所提倡的忠,孝,仁,義,禮,智,信等品德修養,在這些優秀的書籍忠,我們可以回溯源文化傳承的命脈,吸取中華民族博大的文化。

  在國學的經典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領略“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聆聽聖賢的教誨對我們來講是件莫大的幸事,對我們的工作,學習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以國學為基礎的教育培養了一代一代的文化巨人與治世之臣。然而“五四”之後,中國開始學習西方德爾科學知識,摒棄中國祖先自己留下的國學。中國也開始逐漸西化,一切都以物質為基礎。現代的教育只是對人的智力與技能方面的開發加大重視。然而對於人的德育與做人做事方面卻不管不顧,1個再有才能的額外你如果沒有德行也會在社會上處處碰壁,不會得到幸福的人生,而我們的祖先都早已教會我們,這些道理都寫在國學裡面。現今如果我們重讀國學,用心去讀,認真品味,能夠滌盪內心深處的汙垢。

  我國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傳世名篇。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內涵,所以,作為新世紀的我們要多加學習國學,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領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驕傲,繼續併發揚中國傳統關係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有很多人不知道人生到底要最追求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白白的浪費了大好的青春年華,奪走了許多的冤枉路。而國學著作中闡述的人生哲理是人們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在迷茫。

  既然國學經典中蘊藏著這麼多中華民族的瑰寶,那就讓我們一起勤勉,共同學習國學!

  ——09園藝1 張新聖

國學作文 篇9

  在我還對周圍一切都懵懂無知的時候,母親就常在我耳邊經常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稍稍懂事時,母親又給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從此以後我便深深地迷上了國學經典。

  上了小學後,我每次做作業都很不認真,甚至是邊做邊玩。母親很生氣,在暑假時和我溫習了之前學過的《論語》,論語中有一句“學而不知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深深觸動了我。它告訴我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僅靠認真,學習不會有多大的進步;只掌握思考方法,卻不認真,成績也不會好。只有兩樣具備,才能取得好成績。每當我做作業時,思想準備又“開小差”時,我都會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果然,在新的學期,我的成績越變越好,母親也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心裡很高興。

  9歲半時,我開始有些叛逆,愛對父母亂髮脾氣,於是,爸爸買了一本《弟子規》給我讀。當我讀到“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這幾句時,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對之前的所作所為後悔。

  去年的母親節,因為我讀了《遊子吟》,所以我過得很有意義。那是因為母親還沒下班,我就偷偷地把飯煮好,又煮了幾個菜,等母親下班回家,我一聽到母親用鑰匙開門的“咔咔”聲,就把飯菜用罩子罩起來。看見母親疲憊的臉,我的心酸酸的,淚珠差一點就掉了下來。母親看到了我煮的菜,很感動,緊緊地抱著我,像怕我跑掉似的。吃飽飯後,我拿出我的“秘密武器”捶背玩偶!我用它那圓圓的“錘子頭”幫母親捶背。我看母親落出心滿意足的微笑,心裡太高興了!

  後來,我在學校又參加了“中華頌”之類的朗讀比賽,都是因為平時多看了國學之類的書,我才能一次又一次的獲得好成績。

  國學經典誦讀,您不但給我學習、生活帶來了幫助,還讓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您是我生命裡一盞明亮的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來的路就算再崎嶇坎坷,我也會迎難而上。我愛您!

國學作文 篇10

  “國學……國學,國學是什麼東西呀?”我一路都在想這個問題。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到了學習班門口。

  一進門,我就聽見一陣陣朗朗的讀書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

  “不會吧,像唱歌。”這就像一盆涼水澆了我一個透心涼。這時,給我開門的那個老師說:“那是吟誦。”“吟誦是什麼東西。”我的心裡又生出個疑問。看大家都跟著老師認真地讀,我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下課時,我帶著滿腹疑問跑到老師跟前問老師:“吟誦,國學是什麼意思?”老師告訴我:“國學在中國古代,指的是國家一級學校。現如今國學之意是指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與學術。吟誦是漢文化圈中的人們對漢語詩文的傳統誦讀方法。”

  聽了老師的解釋,古人誦讀詩歌的方式好特別,我希望自己能多瞭解點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