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我愛國學作文集錦九篇

我愛國學作文

我愛國學作文集錦九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愛國學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愛國學作文 篇1

  原先在我的眼裡,國學就是一本無聊的書,但是自從我進了國學誦讀班,國學就不再是一本無聊的書,而是有趣的、充滿睿智的知識海洋。那天,朋友邀我一起去上國學課,我極不情願地答應了。走到教室門口,看到教室裡坐得滿滿的學生,我遲疑了,媽媽見狀,沒容我都想一把把我推了進去。我只好坐下來,聽老師講課。

  這是一位已經退休的女老師,瘦瘦的身材,鼻樑上架著一副眼鏡,和藹可親,咱們都尊敬地叫她段老。段老知識淵博,課講得非常生動活潑,聽著聽著,我就像著了魔似的,全神貫注的聽了起來。《論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不再無聊、不再枯燥了。老師有時候講得幽默,逗得咱們哈哈大笑;有時候講得繪聲繪色,咱們聽得津津有味;還有的時候講得一本正經,咱們聽得專心致志。唐詩,宋詞裡描寫的景象就像一幅幅圖畫一樣展開在咱們面前;聲律啟蒙,使咱們朗讀起來就像唱歌一樣,韻味十足。

  我逐漸喜歡上了國學;而國學也教給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和規矩。如“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又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即淨手”,這些道理和規矩在老師長期的講授和咱們不斷的誦讀中耳濡目染,已成為我自覺的行為習慣。我喜歡國學,我要堅持學下去,永遠在國學的海洋裡遨遊。

我愛國學作文 篇2

  常常聽老師說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知道字面的意思,但卻不懂其中的內涵。 假期裡,我觀看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大賽後,對“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才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感覺受益匪淺。

  大賽形式多樣,全方位地考察選手的綜合素質。參加比賽的選手,都是從全省各地選拔出來的國學小名士,他們知識可謂豐富,大腦可謂靈活,對各種經典詩句幾乎能脫口而出,倒背如流,我感覺他們的腦子裡有數不清的詩句,選手們對詩句的理解和把握也很深刻透徹,他們對國學經典的熱愛讓我驚歎不已,更讓我敬佩的是他們對待比賽的態度,不論年齡大小他們都十分淡定的迎接每一次激烈的比賽,不在乎輸贏,只在乎過程,他們的心理素質很讓我欣賞。

  生活中的我,也背了很多古詩詞,但是都是在老師和家長的要求下背的,主動性較差。看了這次大賽,心中不禁產生了很多疑問,古詩到底是什麼?不相干的字連在一起,讀起來卻朗朗上口,怎樣才能像全國小名士那樣脫口而出,出口成章?帶著疑問結合每期大賽內容與媽媽的交流,才讓我若有所思。於是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後要主動自覺地去背一句句優美的`古詩,用古人的智慧的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做一個熱愛經典的人。

  要想真正懂古詩,就要理解古詩句的境界,有些古詩不只是字面上描寫的風景、人物、心情等那麼簡單,它背後隱藏著很深奧的人生哲理。比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詩句提醒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光陰,時間用金錢是買不回來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這句詩告訴我們做凡事都須艱苦鍛鍊,不斷磨礪,才能取得成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詩是勸告我們小時候要努力,不然長大了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學習古詩,還要理解古詩句的意境,讀著讀著,眼前就出現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比如“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愛喝酒的人一般是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喝悶酒的,他們願意有一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裡積鬱已久的話傾訴出來。尤其是當著美景良辰,月下花間,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一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一肚子話沒處可說,只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邀請明月和自己的身影來作伴了。“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盪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緻。妙哉!妙哉!從這裡可以看出,作者心情非常高興。理解了古詩的意境,背起來就容易多了。

  整個寒假,每天都觀看一期國學小名士大賽成了我的必修課,透過看《國學小名士》,我對古詩詞加深了理解。古詩詞已不再是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了,而是一種人生哲理,一種海闊天空的意境,一種天馬行空的馳騁。我也從此真正喜歡上了古詩詞。

我愛國學作文 篇3

  近期,同學們都在為國學知識競賽做準備,這次比賽內容涉及《論語》、《詩經》、《大學》、《中庸》,其範圍之廣讓我們措手不及。我也不例外。特別是《論語》裡面的“之”“乎”“者”“也”“矣”等詞讓我頭都大了,還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子,因為註釋不全面,既饒口,字又難寫,我花了好長時間才理解。由於我對文言文接觸很少,學習過程中多次碰壁。灰心、喪氣開始瀰漫在我心頭……可是,我真的會放棄嗎?對於這種拗口的文言文,雖然不像白話文那樣淺顯易懂,但只要細細品味、琢磨,定能從短短几個字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的是學習的方法:只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而一無所得;只一味地進行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缺乏信心。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見解,培養自己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讓自己進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告誡我們的是做人的道理,要選擇別人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要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

  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善於取長補短才能有所成就。在學習之餘,品味國學的魅力,感受孔老夫子帶給我們的思想啟迪和心靈震撼,提高我們的國學素養,真是讓人受益匪淺。

我愛國學作文 篇4

  我們知道,國學裡面有著中國璀璨的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深深的去學習,那麼同學們最喜歡的國學是什麼呢?

  我喜歡的有《論語》,因為論語裡邊有孔子的一些講座,他告訴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記得其中有一篇《學而》,這一篇主要寫的是讀書與做人的關係,強調了嚴於律己,仁愛他人。在《論語》中,孔子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慢,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種踏實態度和質樸的精神長期影響著一代一代的中國人,成為中國傳統思想的文化中的精華內容。

  我還喜歡的一本書是《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已到手,我就迫不及待的讀起來,這本書收錄的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代表篇章,他們分別從讀書的方法,待人接物的態度,和朋友交往的方法、做人的骨氣、求學的志向,愛國的情感等方面對少年朋友做了具體而細緻的指導,旨在把同學們培養成為有禮貌,講道理,品行端,情操美、志氣高、眼界闊、心胸廣的一代新人,在繼承民族優秀傳統的同時,弘揚民族文化,真正做到古為今用,而且所選文章都是剔除了封建思想糟粕的精品,節節語言精妙,手法獨特,富有哲思,啟人心智,相信還會對提升同學們的文學修養與氣質內涵大為有益。

  這兩本書,旨在使我們能夠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該怎麼做的道理。這就是我喜歡的兩本書,我從中還學到了許多知識。

我愛國學作文 篇5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誦讀經典。就說我們實驗小學吧,只要進了資訊教室,就會聽到大家在誦讀《論語》《大學》等經典。 我是502班的學生,雖然我一年級不在這個班級,但我每天在家都要讀《三字經》,都快背出來了。

  從二年級開始,我們就跟著孫老師一起讀《論語》。到現在,只要孫老師在開始領幾句,我們就能背下去了。我們班有許多人都喜歡孫老師上的課,因為孫老師很幽默,但也有些人不喜歡,這些人大多是成績偏低的學生。 這次,聽孫老師說,網上有一個比賽,是關於經典的,我們班很多人參加了比賽,我也不列外,可我只得了27.5分。我發現有很多題目我都不會做,所以,我以後一定要多讀經典。

我愛國學作文 篇6

  坐著小船在歷史的海洋中倘徉,不知不覺來到岸邊。這裡沒有大風大浪,只有沙灘特有的溫暖。俯身撿起一個美麗的貝殼,仔細觀察竟發現了文字,“人之初,性本善……”我不由念出聲來。再看看其它貝殼,都是國學經典,從此,我的成長便和它們緊連……

  新奇。厭惡

  幼兒園大班時,我學習了漢語拼音。因為悟性不高,所以我的漢語拼音很差。一次,爸爸帶我去書店,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百家姓》,也許是上面的許多有趣插圖,我對它充滿新奇,每天抱著,雖然不認識字,但我可以想像插圖中的人物,沒有思想的束縛,我自由地漫步在奇妙的想像世界中。我當時以為小故事就是《百家姓》的內容,後來媽媽告訴我了我真正內容。於是,我的惡夢開始了。父母每晚都讓我拼幾個姓氏,我總是不會。無數個夜晚,我都是在哭泣中入睡的,對《百家姓》我十分厭惡。

  有趣。喜歡

  再次接觸國學,是小學。第一本書是《三字經》,它包含許多小故事,有趣,朗朗上口。無數箇中午,我坐在學校的走廊邊。大聲誦讀,微風拂過,送來縷縷花香,蝴蝶從身邊飛過,心中雜念全消,沉浸於“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中,我佩服孟母的教子有方;感動於“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我學習黃香的善良孝順;自愧於“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我銘記孔融的尊長謙讓------它像一位老師,向我傳授做人的道理,知識。

  溫暖。喜愛

  如今上了初中,再讀國學,感覺又回到了小時候,有一種遇到舊相識的溫暖。國學經典,短小而精練,蘊含著許多人生哲理;生動而有趣,包含著許多感人故事。更多的,還有古人們人生的態度,透過這些書,可以看見作者遠離塵器,視金錢為糞土的坦然心。每當浮躁不安時,我總會想起“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恬淡,在潛移默化中滋潤著我的心靈,彷彿一隻溫暖的大手,撫慰著我,引導著我。國學,是古人智慧結晶,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愛國學,愛它的新奇、有趣、溫暖。

我愛國學作文 篇7

  我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我非常喜歡看書,特別是國學書,初次接觸國學是從去年媽媽給我買得一套"中華上下五千年"開始的。

  在這部書裡我知道了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社會里,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在這種專制的統治下,在中華這片土地上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多少君王的更替,每當一個朝代更替時總會有一場腥風血雨的戰爭,不知道有多少英雄兒女血灑沙場,為了那把象徵至高無上皇權的龍椅丟掉了生命。

  透過看國學書我知道了歷史上的許多的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等和他們的文學作品。我最喜歡蘇軾了,在唐宋八大家中,蘇軾家族就佔了3大家,分別是蘇軾的父親蘇洵、蘇軾的弟弟蘇轍和蘇軾本人,記得我看到這樣一段記載,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到了黃州,一家20幾口人住在廢棄的驛站裡非常狹窄,於是蘇軾自己蓋了五間大房子,房子的四壁都畫上雪景,他還給這所房子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雪堂”因為是被貶到黃州去的所以他沒有俸祿生活很困難,於是蘇軾帶領全家在東面的一塊高坡上開墾土地種田,因此他給自己取名東坡居士。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太多的歷史人物都有著他(她)們自己的故事、事蹟或作品,雖然我現在只是三年級的小學生,有很多的國學書籍我還看不懂,但是我喜歡國學的心是不會變得!

我愛國學作文 篇8

  寒假中,我閱讀了《我愛國學》這本書,深有感觸,期中最令我感動的一篇文章就是《大孝無言》。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馬鵬飛從小被父母遺棄,只能與他雙目失明的奶奶相依為命。所有的家務活都是他幹,家裡被他收拾的乾淨整潔,一塵不染,為奶奶準備的急用藥物樣樣不缺。還會給奶奶打針。他做的可口飯菜只留給奶奶吃,自己經常捱餓,有時偷偷的吃些醬油拌飯。()他還經常對奶奶說:“奶奶,今後我就是你的眼睛”。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在這麼艱苦的環境下,學習還很認真,考試成績總是排在班上前幾名。這是一個多麼孝順,多麼懂事善良的孩子呀!

  想想我們自己,總是要求父母一次一次的滿足我們的要求,而我們從來沒有為父母想過,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其實父母要的並不多,只要我們好好學習,健康成長。說來說去還是為了我們好。所以我一定要孝敬父母,現在我雖然掙不了錢,但我可以給勞累的媽媽泡杯熱茶,給疲憊的爸爸捶背,給他們掃掃地,擦擦桌子,及時認真的完成好自己的作業,減輕他們的一些負擔,讓他們享受到家庭的溫暖。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知識,明白了很多道理。

我愛國學作文 篇9

  國學——乃中國的瑰寶。讓每一名炎黃子孫從小就汲取華夏五千年的精髓,瞭解歷史,可讓我們學會遵守禮儀,知榮明恥,刻苦學習,從而涵養高尚的人格,促進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

  學習是學生最重要的職責,不能總是給父母提無理要求。我們要像國學書中所提到的:孫敬,蘇秦,車胤,孫康等那樣。孫敬勤奮,刻苦好學,他讀書到深夜也不肯休息,十分困,就在房樑上吊一根繩子,把頭髮系在繩子上學習;蘇秦年輕時學問不好,他常被別人欺凌,他想憑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讀書到深夜,常常犯困,他便準備了一把錐子,困了就刺一下,終於,蘇秦學有所成,聯合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反抗秦國,佩六國相印;車胤和孫康家境十分窮困,車胤抓螢火蟲來借光讀書,孫康借大雪的光亮來學習,最後都學有所成。看看這些古人,他們求知若渴,在那樣貧困,惡劣的情況下,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克服困難,堅持不懈的發奮學習,他們的學習精神多麼可貴呀!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盛,則國強”,由此可見,國家的富強直接關係到了少年的強與弱,只有少年強盛了,國家才能興旺,繁榮。

  透過學國學,我明白了學習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至關重要。啊!國學,一個瑰寶。是你讓我明白了人生一個又一個的哲理,是你讓我明白了有知識才可以獲得尊重,我永遠不會忘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