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600字【3篇】

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600字

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600字【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600字【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600字【3篇】1

  星期六,我和媽媽一起包蛋黃肉粽。

  先要準備材料,糯米、鹹鴨蛋、棕葉,棕櫚繩。我把一大盆糯米到上老抽,這老抽一倒入糯米時,沒有異象,都迅速流到下面去了,可是一攪拌,整盆米都變成深紅色的了,恰似用紅水渲染上去,糯米也象一堆碎石子。

  我低著頭,身體挺直,眉頭緊鎖,目不轉睛地看著媽媽打鹹鴨蛋,因為只用到鹹蛋黃,媽媽讓我做的工作就是幫她把蛋清與蛋黃分離出來。媽媽先是示範給我看,媽媽說,把蛋打在分離勺子裡,蛋清就會從孔中流出,留下蛋黃。

  我把手握緊,發洩心中的緊張情緒。我用兩指拿著鴨蛋,在碗邊重重一敲,迅速把鴨蛋移到勺子上,指甲插進蛋殼,用力往兩邊一掰,蛋殼分成兩半,蛋掉在勺子上,蛋清流了下去,蛋黃留在勺子中間。此刻,我背上一堆冷汗,那邊媽媽卻不慌不忙地在攪拌糯見她用勺子往前一頂,再用勺子將邊緣的米捲到中間來又一頂,一推,米簡直像搖晃的水,盪來盪去。

  米拌好了,蛋也打好了,現在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拿起兩片在棕葉,這葉子的葉莖最多有半米長,蒼翠欲滴,媽媽把兩片葉子又疊起來,再捲成一個三角碗狀,往裡面倒上一勺米,用勺子整平,然後放入蛋黃,用米蓋住,再拿起一大塊肉放在米上,小的部分肉朝關,大的朝後,用米蓋住,把棕葉從後往前折上去,用棕櫚繩子繫緊,然後泡進水裡,瞧見她熟練的動作,應該是個包粽子的老手吧。

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600字【3篇】2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裡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裡,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為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裡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裡,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使我受益匪淺!

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600字【3篇】3

  今天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著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麼,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於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後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麵糰。揪出一小團的麵糰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後,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奶奶從籃子裡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然後就像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然後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麵和土豆絲了。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麵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麼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奶奶做完這個菜後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於開始做食餅筒了,從每一盆菜裡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很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能放假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說晚上還有粽子等著大家一起吃呢。今天不僅嚐到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製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