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說課稿>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梅花魂》說課稿2篇

語文五年級《梅花魂》說課稿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梅花魂》說課稿2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梅花魂》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梅花魂》說課稿1

  一、先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這篇回憶錄,以倒敘的手法給孩子們勾畫出了一位遠在異鄉的老華僑也就是“我”的外祖父與梅花之間的那份深情。梅花身上秉承的堅強、氣節正是老華僑的化身,也是老華僑眷念故土的寄託。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以梅花魂喻國人之氣節。透過“我”的記憶,追溯了我、外祖父關於梅花發生的五件事,雖然在敘述上有詳有略,但無論是外祖父贈梅,望梅、還是護梅,其實都是在揭示梅花身上蘊涵的魂魄,影響“我”要做一個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文中細緻的描寫了外祖父愛梅花的每個動作、神情,讓孩子們能在閱讀中從細微處體會出這位老人愛梅花,在梅花身上寄託了這分愛祖國的情誼。

  文章結構嚴謹,做到了前後呼應,首位相連。開頭由梅花想到已故的外祖父,結尾是看到梅花圖而想到外祖父那顆眷戀祖國的心。這樣不僅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而且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使我們不難發覺藏在梅花下的那一位身在異鄉的華僑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

  2、教學目標:

  ⑴ 知識目標: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瞭解課前後照應,首相連的特點。

  ⑵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外祖父酷愛梅花,眷

  念祖國的情感。

  ⑶ 情感目標:瞭解梅花的品格,做一個有梅花品性的人。

  接下來看教學重難點。

  3、教學重點:反覆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外祖父愛梅花,並在愛梅花中寄託愛祖國的感情。

  4、教學難點:體會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做一個有梅花品性的人。

  二、教學方法

  1、教師教法:針對五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本單元的文字特點,我選擇了以下教法。

  圖文結合法:讓學生透過觀察插圖中人物神情,勾畫對應文字,來體會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對故土的眷念。

  聯想理解法:為使學生旁徵博引,學以致用,聯絡學生課外閱讀的如王安石的《梅花》詩等名作,舉例說說中華民族具有梅花高潔氣節的人,幫助學生體味梅花傲雪的精神,產生讚揚並學習這種品格的動機和願望。也使學生明白外祖父愛梅花即是愛祖國這一思想感情。

  讀中品,品中悟:朗讀是與文字對話的工具,教師利用深情並茂地朗讀,用飽滿的真摯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同時激發學生朗讀的願望。在反覆誦讀品味重點句子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用情感驅動學習,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把人家的秉性變成自己的,從而產生與主人公相同的思索和共鳴。

  2、學生學法有:

  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互相傾聽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僅避免了教師教學的單一性,同時還不斷豐富了文字的情感內容。

  圈點勾畫,談體會:文字中的重點詞句是幫助學生體驗情感的載體,所以學生的體會都是在教師引導下從圈點勾畫的地方中產生的。

  三、第二課時教學流程

  我將從以下五個環節安排教學。初讀課文,理清思路,品梅花秉性,悟愛國深情,成民族氣節,題文結合,寫法呈現,課堂小結,課外拓展。

  (一)、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語言匯入:梅花向來都是文人墨客筆下讚頌的物件,“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樣優美的詩句可謂字字含情,句句鏗鏘。文中我的外祖父對梅花更是情有獨鍾,圍繞梅花作者回憶了哪幾件往事呢?(師板書:護圖,送圖,贈絹)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創設是為幫助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文字的主線,同時又有助於把握課文重點,為進入精讀鋪墊。)

  (二)、重點說品梅花秉性,悟愛國深情,成民族氣節,我把這一重點分成三不來完成

  第一步:品花,悟魂。

  文章既然以“梅花”為題,所以在教學中我首先帶領學生品梅花,為悟情鋪路。課前學生收集了相關的寫梅花的名句,對梅花有了自己初步的感知,課堂上給他們展示自己積累的機會,透過他們之間的相互交流,提煉梅花的特質。隨後,我又引導學生尋找勾畫文中描寫梅花的詞句,透過反覆誦讀,讓學生緊扣關鍵詞,從“冷豔、幽芳”,從4個愈和3個最中更深層次的體會梅花的魂既是梅花的精神,也就是堅強耐磨的氣節。在這一步的“品”中,我意在讓學生愛花,贊花,懂花。

  第二步:品爺孫事,悟華僑情。

  因為有了整體感知環節的鋪墊,學生已經明瞭課文發生在爺孫倆身上的五件事,這一步的“品”就是要學生從這五件事情中人物的語言,神情、動作體會當事人的內心活動,從而實現悟情的目的。

  教學中,我將引領學生體會事件中主人公老華僑的不同情感變化。將五件事歸為“落淚、生氣、鄭重其事”三種情緒表現,同時把“品落淚”作為重點。

  讀全文,找找外祖父幾次落淚,分別在什麼情況下流淚?幾次落淚給我的感受有什麼不同?根據生的交流侍機板書三次落淚。第一次叫我讀唐詩宋詞時,讀到思鄉的詩句時情不自禁流淚。此刻外祖父想到了些什麼?由此幫助體會外祖父時刻牽掛祖國,心繫祖國的內心世界,同時在教師深情的朗讀感染下指導學生讀出外祖父的傷感、憂鬱之情。第二次,當我告訴外祖父回國的訊息時,他嗚嗚大聲哭了起來。從開始看見外祖父哭,我傻傻地笑,而現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麼,讓學生補充省略號的內容。聯想此時的我會想些什麼?第三處在送別時贈送我手帕時淚眼朦朧,這裡對外祖父的外貌作了特寫,讓學生讀描寫外貌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生會想到外祖父老了,已無法達成回國的願望了,但他的心會隨我一同回去,回到他魂牽夢繞的祖國。)

  這一環節,緊緊扣住了外祖父三次落淚的情景,讓學生透過人物身份和不尋常的舉動感悟到海外遊子的愛國心。作者在描寫這幾次落淚時也伴隨了自己不同的理解。學生感悟時也有一個逐漸深化的過程。另外每次展開的學習活動也不同。第一處是讀中悟,第二處是想象悟,第三處是談體會。活動實現了由積累到表達感悟的過程。

  對於文中其餘兩件事情的品讀和感悟,我放手讓學生透過合作學習,透過勾畫重點詞句去獨立領悟,同時提示學生可以把兩件事做一個對比,從差異中體會人物的內心。學生能從“訓斥、玷汙、大發雷霆”等舉措和用詞中感受到外祖父的生氣,對比先前的慈愛,不難領會出對“梅花”圖的珍惜,更能感受到老人對花的愛惜之情。後來,老人鄭重地將心愛的珍藏贈與我時,孩子們回憶先前的嚴厲,再讀老人對花的讚賞,那麼自然清晰地理解了花與老人之間的情在何處。

  第三步,花魂寓人,品民族氣節。

  文字的精髓,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文字的語言、內容、情感成為學生自己的特徵,“讓學生主動做一個具有梅花秉性的人”這是我本堂教學希望達到的最終目的,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道理好懂,品質難求,所以這一步“品”一定要是學生自主的“品”,主動的“品”,教師只能無痕的引。

  所以,在學生從外祖父愛花的身上悟出了他愛國的情節時,老師用板書中的“花 —— 國”做引子,讓學生結合品花品情的過程去尋找為什麼梅花能成為國的象徵?在討論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學生會再次讀祖父贈梅的那番話,會和文中的“我”一起尋找具有和梅花一樣特質的中國人,領會梅花身上的秉性其實就是蘊藏在中華民族身上堅強的民族氣節,梅花的品質正是中華民族的靈魂,這樣整篇文字的理解又成功濃縮到了文題上。

  這一環節以文字為起點,又從文字中拓展,學生在每一次尋找有梅花魂的中國人的過程中,在每一次被這些人物的感動和欣賞中,把梅花的秉性也漸漸根植在自己的內心裡。

  (三)、在給大家簡要說說題文結合,寫法呈現。

  從題中的花入手,到悟出花魂一樣的民族氣節,學生對於文章為什麼以《梅花魂》為題已經心中有數,教師再次將二者結合,通讀全文,讓學生尋找文字的寫作特點,引出“首尾呼應”,再次深化“主題”,明確花魂貫穿全文,承載著老華僑深切的愛國情感,承載著千千萬萬中國人堅強不屈的民族氣節。

  (四)、在教學的結語部分,我給學生一個暢想的空間,給他們一次做英雄的機會,希望他們和我一起愛花、愛國、根植梅花的魂

  (五)、在課外拓展的`空間裡,我不希望學生的感悟隨著文字教學的結束而消失,所以讓他們去尋找自己最崇拜的英雄,尋找隱含在這些人物身上的民族氣節,學做這樣的人。

  四、最後說我的板書:

  在板書設計中,所有的內容都在於揭示梅花魂之所在,不論是花還是愛國的老人,他們的身上都蘊藏著屬於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民族氣節,也是我和學生們要去體驗和追尋的目標。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梅花魂

  花 堅強不屈 國愛

  吟詩(流淚)

  護圖(生氣)

  傷懷(流淚)

  送圖(鄭重)

  贈絹 (流淚)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梅花魂》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梅花魂》是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文章。該單元雖然體裁不同,但各自表達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物相同的思鄉、戀鄉、愛國之情。本課是歸國華僑陳慧英所作,透過回憶自己和外祖父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經歷,一個個小故事,表達了對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懷念,歌頌了華僑外祖父心繫祖國、眷戀祖國的深厚情感。課文在寫作上有以下特點:首尾呼應,結構嚴謹;語言凝練,中心突出;借梅花來表情,蘊意深刻,在教學中應注意把握,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

  二、說教學目標

  圍繞本文特點及新課程標準中三維目標的要求,確立如下幾個教學目標:

  1、認識並掌握生字,讀寫、積累新詞

  2、瞭解課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通讀全文。

  3、理清課文脈絡,概括主要事件。

  4、理解梅花品格及梅花魂的含義,體會華僑老人愛梅愛國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1、體會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義。

  2、理解華僑老人愛梅花,並在愛梅花中寄託的深刻愛國感情。

  四、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進行預習,獨立學習新課內容,熟讀課文,利用字典、聯絡上下文解決字詞障礙。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興趣。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寒梅傲雪的圖片,在《紅梅贊》的歌聲中(配歌詞)教師語言匯入:梅花自古以來都是文人墨客筆下讚頌的物件,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這樣優美的詩句可謂字字含情,句句鏗鏘。引入課文。

  (二)、檢查預習情況,正字正音並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品梅花之秉性,悟愛國之深情

  1、學習第三自然段。

  在我的印象中,外祖父一向和藹可親,可是有一次他大發脾氣,使我又害怕又奇怪,我為什麼害怕,為什麼而奇怪?學生讀課文談體會,生交流中談到害怕的原因是我玩耍時不小心弄髒了墨梅圖,外祖父拉下臉訓斥媽媽。老師追問:從哪裡看出外祖父愛惜這幅墨梅圖?生抓住:惟獨、分外、碰不得、訓罷……抹淨。這些詞句體會。當交流到奇怪的原因是一枝畫梅,有什麼稀罕的呢?

  2、品味爺孫倆難忘的一課,學習4—13自然段

  有一天,媽媽告訴我回國的訊息,當我詢問外祖父是否回去時,外祖父竟嗚嗚地哭了,離別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把我叫到書房裡,給我上了人生中難忘的一課,(出示插圖)他對我說了些什麼呢?外祖父說得話有幾層含義,結合課文,談談你對梅花秉性的理解。

  梅花的秉性集中在2—4句:這裡指導扣關鍵詞:4個愈和3個最。由梅花而聯想到中華民族許多有氣節的人物,老師追問:你聯想到哪些英雄人物?他們和梅花有什麼聯絡?接著讓學生在對這兩點理解的基礎上再聯絡到外祖父,他不僅僅是說給我聽,而是表白自己的心跡,他就是這樣一個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國人。

  3、體會外祖父深情地流淚:學習2—15自然段,抓愛國主線

  外祖父讚譽梅花頂天立地、堅貞不屈的秉性,可是有件事卻時刻牽掛著他的情素,每當想起就不禁潸然淚下,讀全文。

  找找外祖父幾次落淚,分別在什麼情況下流淚?幾次落淚給我的感受有什麼不同?此刻外祖父想到了些什麼?由此體會外祖父時刻牽掛祖國,心繫祖國。並指導朗讀讀出外祖父的傷感、憂鬱之情。

  (四)、推敲課題,學習寫法

  1、設疑:文章為什麼以《梅花魂》為題,換成其他題目可以嗎?為什麼?

  2、讀讀開頭和結尾,想想他們有什麼聯絡?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結束語:梅花有魂,人有情,外祖父就是那千千萬萬僑居在海外的遊子的縮影。那份對祖國真摯的情感將不斷鼓舞著我們。

  (五)、作業佈置:

  1、假如你是課文中的小女孩鶯子,在外祖父訓斥媽媽、抹淨梅圖時,你會想些什麼,做些什麼呢?寫下你的感受或行動。

  2、選擇課文中讓你感動的語句。

  (六)、板書設計

  梅花魂

  (民族魂)

  黯然分外失聲

  淚下愛惜痛哭

  愛國心

  臨別含淚

  送圖遞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