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合集五篇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合集五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認識“廬、瀑”等9個生字,會寫“吳、含”等12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做到有感情地背誦。

  3. 能從詩句中體會詩人情感,大致領悟詩意,有主動誦讀我國古代優秀詩篇的興趣。

  4.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5. 能查閱並初步使用有關資料。

  教學重點:

  1.想象《望廬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詩意。

  教學難點:

  1.想象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卡、圖、音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回家蒐集李白、杜甫的資料。預習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兩首古詩,領悟詩意,做到感情朗誦、背誦。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1.小朋友,誰能把自己喜歡的詩歌背給大家聽?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新的古詩。(齊讀課題)

  2.透過預習,你們知道這兩首古詩的作者是(李白、杜甫)。你們對李白、杜甫有哪些瞭解?

  二、 學習《望廬山瀑布》

  1.藉助拼音自讀詩,遇到難讀的字可問老師、同學。

  2.同桌互讀生字、詩歌,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學生自願上臺認讀生字,並當小老師教讀。

  4、開火車讀生字。

  5、你們發現這四個生字有什麼特點?

  (廬和爐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戶字,偏旁不同。瀑與水有關,是三點水,右邊是暴字。)

  6.抽生讀詩,其他生評議。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7、齊讀詩,想想:廬山瀑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句詩體會到的?

  8、藉助圖畫和自己的想象,小組內交流讀懂的詞、詩句的意思。師隨機指導。

  (第一、二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遠望香爐峰,在陽光照耀下,峰頂煙霧裊繞升騰;瀑布飛流而下,像條大河在山前高掛。生紫煙的“生”字,給人以動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應,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寫瀑布從山頂飛流而下的景象。詩人想象它好像是銀河從高高的天空飛落下來,描繪了廬山瀑布的雄偉氣勢。)

  9、小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詩句意思。

  10、質疑,提出沒理解的詞。釋疑。

  如:生——升騰、升起。

  川——河流。

  紫煙——紫色的雲霧。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詩意後,你有何感受?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2、抽生讀,評議。比賽讀。齊讀。

  13、練習背誦。

  三、 學習《絕句》

  1、自讀詩,把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師教讀。

  (注意:嶺是邊音、後鼻韻、三聲。)

  3、開火車讀。

  4、同桌檢測讀。

  5、抽生讀詩。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6、齊讀。

  7、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詩。(可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學情況。

  (我透過讀,知道了第一、二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春光明媚,一對黃鸝歡唱於濃濃翠綠的柳枝上;水光雲影,一行白鷺展翅飛翔於藍藍的天空。詩中寫了兩種鳥、兩個背景,據說,這種鳥能給家園帶來喜慶、祥和的氣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詩人從視窗望去,西山綿亙,白雪皚皚。而在門前不遠的江岸邊,停靠著等待遠航東吳的大船。這兩句,一寫千年雪之山鑲嵌在視窗,一寫行萬里之航船停泊在門前江中。)

  (我透過畫明白了《絕句》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明麗的田野風光,表達了詩人安適愉快的心情。)

  9、抽生讀、唱、說、畫,評議誰學得最好?

  10、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1、齊朗誦

  12、練習背誦。

  四、 拓展訓練

  1. 背兩首古詩

  2. 回家蒐集古詩,背一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學習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1、 背誦古詩

  2、 向同學推薦自己蒐集的古詩

  二、 寫字教學

  1、 認讀要寫的字。

  注意:窗、嶺、鳴、銀、泊的讀音。

  2、 說說你記住了哪個生字?怎麼記的?

  3、 擴詞練習。(吳字除外)

  4、 自己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看左右結構的字、上下結構的字、上中下、左中右結構的字分別有哪些?寫的時候這些字該怎樣擺才美觀?

  5、 自己把生字描一描。你發現寫哪些字要小心?

  (如:含字上面是今字,不要寫成令字;而嶺字右邊是令字,不是今字。銀字右邊頂上不要多寫一點。泊字的白要寫得瘦長一些,流字也不要忘記寫右邊的一點。柳字不要忘寫中間的一撇。)

  6、 你們覺得自己哪個字寫得漂亮,就到黑板上來寫一寫,並說說怎樣寫好的?

  7、 自己寫,每個生字寫兩個。師巡視

  8、 同學之間互相評議所寫的字。

  9、 完成我會填的作業。讀一讀。

  三、 作業:

  1、每個生字各寫三個,各組兩個詞。

  2、能默寫本課詩的就默寫。

  板書:古詩兩首

  望廬山瀑布 絕句 唐

  生 含 李白

  川 杜甫

  疑

  18、雷雨

  教學目標:

  1、 認識“壓”等四個生字,學寫“垂”等12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雷雨前、中、後的景象。

  3、 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1、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 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課件、圖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觀察天氣變化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生字,看圖學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出示雷雨的課件,問:小朋友,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夏天什麼時候的景象呢?

  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 你們想了解雷雨的所有景象嗎?請自己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全班齊讀。

  (注意:垂是翹舌音。壓是多音字,在本課讀一聲。)

  3、 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4、 擴詞練習

  5、 說記字方法

  6、 抽生分自然段讀文,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評議

  三、 學習課文

  1、 自由讀文,想想本課寫了雷雨的那些景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

  2、 出示雷雨前的圖,誰看著圖來說說雷雨前的景象。誰來讀讀雷雨前的景象,從他的讀書聲中,你們有什麼感受?(壓抑)讓我們一塊來看看此時的景象。播放雷雨前的課件,你現在有什麼感受?帶著這種感受再讀一讀,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評議。是啊,雨前的氣氛真可怕,想讀的小朋友一起來讀讀。

  3、 不一會兒,雨下起來了,出示圖,看,雨中的景象怎樣?誰來說說?

  誰來讀一讀,你們有何感受?(雨下得真大。)從哪兒感受到的?誰再來讀讀。配雨聲齊讀。

  4、 漸漸地,雷聲和雨聲都小了,天也亮起來了,雨後的景象又是怎樣的呢?看圖說一說,誰來讀一讀,你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把看到的、聽到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吧。(可畫畫、可表演、可讀讀等)上臺展示。

  5、 雨後的景色多美啊!小朋友,請你們看著畫面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感吧。齊讀。假如你是那隻鳴叫的蟬,是那隻坐在網上的蜘蛛,或者是那隻快樂的青蛙,你會說些什麼?自己動筆寫一寫。

  6、 雷雨真是神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天氣時好時壞,變幻莫測,十分有趣。不過,只有細心的小朋友才可以感受到。你們願意做細心的孩子嗎?讓我們一塊兒來觀察,把觀察到的情況記錄下來,寫成日記吧。

  四、 拓展訓練

  1、 感情朗讀

  2、 觀察天氣,寫日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1、 讀文

  2、 讀好日記

  二、 寫字教學

  1、 認讀生字

  注意:垂、沉、陣、蜘蛛、蟬都是翹舌音。彩是平舌音。

  2、 擴詞訓練(蜘蛛、蟬不擴詞。)

  3、 說記字方法

  4、 寫字指導

  (1) 自己分析所有字的結構,觀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 自己動筆描,說說:你的發現。

  (如:垂字的中間一橫最長,最後一橫最短,其餘兩橫長短差不多;壓字不要丟掉點;彩字的三撇要對齊)

  (3) 請小書法家上臺表演自己寫得好的字並說寫的技巧。

  (4) 自己書寫生字,每個兩個。

  (5) 互相學習、評價。

  5、 完成讀讀抄抄。

  6、 作業:

  1、 抄寫有關天氣的優美文章。修改自己的日記。

  2、 每個生字各寫三個,組兩個詞。

  板書:雷雨

  前:悶、壓抑、可怕

  中:雨越下越大

  後:清新、愉悅

  19.最大的“書”

  教學目標

  1. 認識“質,勘”等10個生字,會寫“冊,巖”等12個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3. 激發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 識字,寫字。

  2. 讀好人物的對話。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書,每個小朋友都有許多,今天,咱們卻要去認識一本非常特別的書,特別在哪裡呢?想知道嗎?

  板書課題:最大的“書”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想知道答案嗎?請自由讀課文。注意不容易讀準的字多讀幾遍,把每句話讀通。

  2. 認讀生字

  1) 生字都認識了嗎?誰能當小老師?(明確:“質”是翹舌音,“冊”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

  2) 開火車認讀生字

  3) 同桌互相抽讀“我會認”中去拼音的生字,糾正讀音

  4) 搶讀生字

  5) 對同伴說說你已經認識了哪個字,是怎樣認識的?可以怎樣記住其他字?如:“巖”: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巖”;我去過重慶的紅巖村;我還知道有部小說叫〈〈紅巖〉〉。“冊”,教科書封面上寫有“二年級下冊”。

  6) 和同桌合作朗讀課文,爭取把帶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讀正確,讀正確。

  7) 以同桌為單位進行“朗讀擂臺賽”,一人讀一句,做到讀正確,流利。

  三.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課文

  1)讀了課文,你知道“書”為什麼要加引號了嗎?“書”指的是什麼?

  2)為什麼把岩石稱為“書”呢?

  3)讀這本“書”有什麼用呢?

  2、讀中學

  1)自由讀。好問的川川透過問,學到了好多有關地質方面的知識。你想知道他問些什麼,學到些什麼嗎?請趕快再讀一讀課文吧。

  2)夥伴對讀

  找自己的夥伴讀一讀“川川”和“叔叔”的對話,想想,你學到了什麼?

  川川學到的,你學到了嗎?說給大家聽一聽。

  3、演中悟

  1)二人小組合作演一演

  角色選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讀對話,分角色朗讀,熟悉人物的語言特點

  創編動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話都沒說,你能設計出爸爸的動作神態嗎?

  合作演一演

  2)集體評一評

  哪個角色演得好?為什麼?

  4、猜中想

  1)(讀學習小夥伴的話)你能猜出川川長大以後想幹什麼嗎?說說你的根據。

  2)你能猜出叔叔是怎樣獲得這些知識的嗎?你想學他嗎?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出示小黑板去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讀

  地質 勘探 岩石 一冊 厚厚的 腳印 波痕 刨根問底 煤炭 寶藏

  3. 搶讀

  二、寫字指導

  1、齊讀要求會寫的字。

  2、分小組學習討論怎樣識記生字。小組派代表交流識記得最好的生字。

  3、自己觀察書寫生字時哪些筆畫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錯。

  4、全班交流觀察結果。

  5、師重點指導。

  厚:上下都無點

  底:上下都有點

  寶:下邊是“玉”不是“王”。

  印:右邊是單耳,不是雙耳。

  埋:左邊是土字旁,與“理”區分。

  6、學生自由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佔位。

  7、選容易的字先描紅,臨寫一個。

  8、向老師請教難寫的字。

  9、自己練寫1個。

  10、同桌欣賞,評議所寫的字,指出優點和不足。

  11、師相機指導。

  三、積累運用

  1、看看課後“我會填”中紅花裡的字,你發現規律了嗎?你會填嗎?

  學生自主填好後,開展組詞遊戲。如:

  寶石——石頭 化石——石英

  高山——山嶺 大山——山川

  大地——地球 土地——地圖

  2、詞語積累

  認真 奇怪 閃光 透明 寶藏 足跡 刨根問底

  1)本課中的問句和感嘆句比較多,找出來讀一讀,體會不同的語氣。如:問句:哪裡有書啊?

  這岩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這能說明什麼呢?

  感嘆句:它們都是字呀!

  太好了,太好了!

  你看,這兒有樹葉,有貝殼,那兒還有一條小魚哩!

  四、實踐活動

  課文中的學習小夥伴讀到“岩石就是書啊”這句話時,深有感觸地說:“真沒想到!”實際上,讓我們“真沒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課外讀一讀〈〈自然百科全書〉〉一類的書籍,看看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2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9各字。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體會大自然的奧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圍事物、發現科學知識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如何掌握辨別方向的方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匯入

  小朋友,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會怎麼辦?

  可要是 你在茫茫野外迷了路,那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去了解幾種在野外辨別方向的好方法。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小朋友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教周圍的同學。

  2、讀課文給同同桌幫助正音。

  3、小老師教讀生字。

  明確 “針、忠、盞、稠”四 個生字都是 翹舌音。

  4、開火車認讀生字。

  5、積累生詞識字

  (1) 默讀全文,畫出 自己喜歡的生詞。

  (2) 交流自己所選的生詞,在積累生詞中鞏固識字。

  6、找反義詞識字

  如:南—北 稠—稀 快—慢

  7、聯絡實際識字,如:“針”,我是在讀《鐵杵成針》的故事中認識的。

  8、選自己讀得最流暢的一節展示給同桌聽,請他評價。

  9、抽生分節課文,教師注意就比較難讀的字詞進行指導,如:指南針、辨別、忠實、一盞、枝葉稠的、枝葉稀的等。

  三、 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哪幾種天然的指南針?

  2、學生彙報,老師板書

  (1) 太陽 (2)北極星 (3)大樹 (4)雪

  3、提問設疑,小組研讀

  (1) 怎樣利用太陽、北極星、大樹和雪辨別方向?

  (2) 各小組至少確定一種方法,練讀、評讀、仿讀、研討,並準備彙報。

  4、彙報朗讀,全班交流

  小組代表朗讀課文,藉助自制圖片,彙報辨別方向的方法。

  相互質疑、釋疑,對講得不明確或不準備的地方,教師給予點撥、糾正。

  四、 拓展延伸,引導發現

  1、大自然中還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針呢?

  2、在今後的生活中細心觀察,注意發現還有哪些辨別方向的方向。

  五、 藉助圖片,引導背誦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檢查生字

  2、檢查背誦

  二、指導寫字

  1、齊讀要求會寫的字。

  2、觀察字形、書空筆順。

  3、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佔位,提出難以寫好的字

  “盞”:上半部分可以借鑑“淺”字的右邊進行書寫的遷移,要強調這裡的兩橫更加向右上方斜了,皿字底應儘量寫扁,下橫要長,起托住全字的作用。

  禾字旁:(1)上撇要短而平,最後一筆捺變點。

  (2)旁在左邊時,字形一般為左窄右寬。

  4、生臨寫一個字,圈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一個字,告訴同桌是怎樣寫好的請同桌指出寫得不夠好的字,該怎樣寫好。

  5、臨寫第二個字

  三、積累運用

  1、詞語積累

  野外 溝渠 嚮導 忠實 指點 分辨 辨別 永遠 高掛 天然 大自然 北極星 指南針

  2、小組開展“一字開花”的活動,進行開火車擴詞比賽

  別:特別 分別 別處

  指:指揮 手指 指南針

  方:方向 地方 千方百計

  導: 積:

  忠: 慌:

  四、作業

  分學習小組合作收集資料,瞭解其他身邊的自然科學知識,如:為什麼森林能夠淨化汙水,無花果真的沒有花嗎,等等,課餘交流。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圖片激趣,揭示課題

  多媒體出示課件,觀看圖片。

  師:我們剛才看到的都是關於手指的圖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五課《手指》。

  (二)、作者簡介:

  (課件出示,學生默讀)

  豐子愷(1898~1975)現代散文家、畫家。浙江崇德縣(今桐鄉縣)人。長期致力於藝術教育事業,美術和文學創作。他的漫畫、書法自然瀟灑,風韻別緻,稱譽藝壇。他的散文,先後結集出版的有《緣緣堂隨筆》、《車廂社會》、《緣緣堂再筆》、《率真集》等。他厭惡人世間的虛偽、卑俗、自私,讚美兒童的真誠、純潔、聰明,兒童在他“心中佔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豐子愷的散文感情真率自然,語言樸素灑掊,形式靈活多樣,信筆所至,妙趣橫生,於平易瑣細中寓深意,在淡泊飄逸中見真情,如同他的漫畫、書法一樣,寫意傳神,別具風采。他還勤於翻譯工作,譯過屠格涅夫、柯羅連柯、夏目漱石等人的作品,將並日本長篇古典文學名著《源氏物語》譯成中文。

  (三)、談話匯入、整體感悟: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啟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雅自在,顯示著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於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下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四)、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五)、自學感悟,讀文明理

  1、默讀課文,畫出本文的中心句。

  (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學生自由讀書並標畫相關語句。

  3、抓住以下關鍵句進行分析、交流:

  ①拿筆的時候,全靠它推動筆桿;遇到危險的事,都要由他去試探或冒險;穢物、毒物、烈物,他接觸得最多;刀傷、燙傷、軋傷、咬傷,他消受的機會最多。

  這句話是對食指的描寫,運用了排比的句式,寫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奮賣力、敢於探險、不怕犧牲的性格特徵。

  ②他永遠不受外物衝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著養尊處優。

  中指所處的獨特位置,受到無名指和食指的保護,所以才有“曲線優美”的姿態,“養尊處優”的性格。這裡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寥寥幾筆,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態和高傲的特點。

  ③舞蹈演員的手指不是常作蘭花狀嗎?這兩根手指正是這朵蘭花中最優美的兩瓣。

  作者運用設問的句式,強調了舞蹈演員的手指常作蘭花狀,這蘭花狀的姿態是優美的,而無名指和小指則是最優美的。

  ④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這句以手指的全體比喻人的全體,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達的主旨。可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蘊含的道理。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5、聯絡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手指名稱優點缺點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無名指、小指

  6、彙報交流:

  ⑴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⑵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

  ⑶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⑷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絃、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六)、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作者透過描寫五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反覆朗讀品味課文最後一段;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真的“無愛恨在其中”嗎?

  3、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麼?

  課堂練習: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材簡析:

  科學技術的發展,幫助人類不斷探索宇宙的奧秘,也在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本冊第六組課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神奇的科技世界。如《太陽》一課講述了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以及與美麗可愛的地球的密切關係。選學課文《妙不可言的位置》這一篇科學常識文則進一步告訴我們為什麼地球和太陽有這樣密切關係的道理。

  學習目標預設:

  1、認識本課生字詞,透過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弄懂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明白“地球的位置妙不可言”的緣由。

  3、培養學生探索奧秘的興趣,激發熱愛家園、保護地球的意識與行動。

  學習重難點預設:

  瞭解地球所處位置的妙不可言。

  利用資料交流等手段,引導學生裝真正感受地球位置的妙不可言,同時引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太陽系行星的資料、圖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預設:

  一、揭題匯入

  1、認識幾組數字

  1.496×108公里1.082×108公里480攝氏度

  2、《太陽》一課講述了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以及與美麗可愛的地球的密切關係,選學課文《妙不可言的位置》則進一步告訴我們為什麼地球和太陽有這樣密切關係的道理。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掃清閱讀障礙

  1、自由讀短文:畫出不會讀的字查字典,不理解的字詞聯絡上下文或討論理解。

  2、認讀生字詞(同時解決部分詞義)

  認讀生字詞

  宇宙、奇蹟、誕生、液態水、觀測、籠罩、天堂、地獄、照射、水蒸氣、照射、紫外線、輻射、妙不可言

  解決部分詞義:

  誕(dàn)生:出生。

  輻射:從熱源沿直線向四周發散出去。

  妙不可言:很奇妙,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3、指名逐節讀文,正音。

  三、深入學文,明白道理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為什麼說地球所處的位置是妙不可言的?

  (邊讀邊劃出相關語句,留下閱讀思考的痕跡)

  2、瞭解文章的大意。思考:為什麼說地球所處的位置妙不可言?

  3、反饋交流:

  ⑴比地球靠近太陽的行星,水被揮發。

  ⑵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不遠不近,有液態水————生命必不可少的條件。

  ⑶比地球遠離太陽的行星,水以冰的形式存在。

  四、拓展延伸

  1、聯絡課文《太陽》,談談地球出現生命的原因

  2、課外收集的有關太陽系行星的資料,請學生結合課文,再談談自己的一些收穫或交流自己學會的新知

  五、小結

  啟發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的家園————地球,為環保做實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四字詞語感受大象的勇猛、溫和、聰明而有靈氣。

  2、瞭解泰國獨特的風情與文化,感受泰國人與大象和諧相處的境界。

  3、領悟課文的表達方法,學著寫一段先概括後具體的段落。

  教學重點:

  瞭解人與大象的親密關係,感受人象之間的和諧融洽。

  教學難點:

  領悟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初識泰象

  1、顯示大象圖片,這是什麼動物?板書象,你在哪裡看到過它們?看到它,你想到哪些詞語來形容?(龐然大物,巨大無比,力大無窮等)

  2、板書與象共舞,誰與象共舞?一看到這四個字時,你有什麼感覺?

  可是,真的就有這樣的事情,它就發生在我國南面的泰國。

  3、簡介泰國。問:你對泰國瞭解多少?

  師補充:泰國是一個風光美麗、文化獨特的國家。它素有“永珍之國”的美稱!腿粗如柱,身似城牆的龐然大象,在泰國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徵。每年11月的第三個週末,都要在產象最多的素輦市舉行盛大的象節。今天,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泰國,“與象共舞”!

  二、詞語引路,初步感知

  1、以課件展示如下詞語

  (1)朗讀這些詞語。

  (2)讀了這些詞語你們發現了什麼?

  (3)咱們給這些詞語歸歸類?

  大象勇猛的詞語:衝鋒陷陣、攻城守壘、以一當十、以一抵百;

  大象神態的詞語:熟視無睹、 不慌不忙、悠閒沉著、 晶瑩溫和;

  大象動作的詞語:小心翼翼、悠然而去、屈膝點頭、彬彬有禮、

  翩翩起舞、舞之蹈之、搖頭晃腦、踮腳抬腿;

  詞語朗讀指導。第一組:讀出大象的勇猛來。指讀,齊讀。

  第二組:這樣的大象你還害怕嗎?讀出大象的種種神態,彷彿大象就在眼前。

  第三組:讀到這些詞語,你的眼前就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詞語裡面隱含著一幅幅畫面,一邊讀詞語,一邊想象畫面,你就會讀出詞語含著的意思與感情,現在我們試試,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讀。

  現在叫你用幾個詞語來形容大象,你腦中積累的詞語是否比剛才更多了。

  2、讀了這些詞語,大家又讀了五遍書,說說你對泰國的大象留下什麼印象?

  3、老師有個問題:在泰國,人和大象的關係到底是怎樣的?這也是導讀中的問題。板書:人 象 (和諧,親密)

  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嗎?你有什麼理由來證明?

  三、整體研讀,感受和諧

  1、默讀課文,在每段中找到能說明人象和諧親密關係的句子,畫上波浪線。等下把理由說給同學和老師聽。

  2、交流句子。

  預設

  ①大象對人群已經熟視無睹。板書:熟視無睹

  點撥:(熟視無睹)什麼意思?熟視無睹到何種程度?為什麼這樣熟視無睹。(不再害怕,戒備,而是對人產生了信任的感情)

  ②象是泰國的國寶。

  點撥:泰國人對大象存有親切的感情,一點兒也不奇怪,為什麼不奇怪?大象為這個國家,為人民做了哪些事情?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象是泰國的國寶從國寶這個詞,就可以知道泰國人對大象的喜歡,尊重。 板書:國寶

  ③在泰國,人和象之間沒有距離。

  點撥:沒有距離到何種程度?這個人包括哪些人?

  泰國人對於大象是

  板書:平靜坦然

  ④大象為遊客表演,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為人作按摩,(信任大象。)

  有趣的是,它偶爾也會和人開開玩笑。(多麼可愛頑皮的大象,給遊客帶來多大的快樂呀,從中我們也感受到人和大象是多麼親密和諧)

  板書:(表演、按摩、開玩笑)

  ⑤表演的尾聲,也是最……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四、重點研讀,“與象共舞”

  1、課文寫了這麼多內容,為什麼題目單單叫做“與象共舞”?(因為與象共舞最能體現人和象的和諧與親密關係。)在板書中做上箭頭。

  2、好,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一段。課件出示這一段句子:最使人難以忘懷的……在歡樂的音樂聲中,象群翩翩起舞……如果大象會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們獨特的笑顏。

  3、哪一句最能體現人和象之間的親密,和諧?(指一生朗讀,用黃色字樣標出)

  說說你的感受。(隨即點撥)

  人群和象群,這個人群包括哪些人?為什麼大家都要上去和象一起跳舞?

  (被歡樂的氣氛感染,看到翩翩起舞的大象,產生對大象由衷的喜愛,情不自禁想親近大象,遠遠看著不過癮,只有和它一起跳舞才能充分表達對它的喜愛)

  此時,在遊客的眼中,一隻只大象就像( )

  4、指導朗讀: 把你的感受帶進去,再讀這個句子。

  而翩翩起舞的大象,有了人群的加入,顯得更加的——興奮、高興。從哪裡看出?此時在大象的眼中,舞動著的人們就像( )

  5、讓我們走進人和象的內心,出示填空題,訓練說話。

  此刻,如果你就是與象共舞的遊客,你會激動地想

  如果你就是在舞動的大象,你可能會想

  師:這一舞,舞出了快樂,舞出了信任,舞出了和諧,舞出了融洽。

  6、帶著各種感受,有滋有味地再讀這一段。

  7、這一段主要寫什麼?哪一句話概括了主要意思?課件顯示句子。你發現這個段落的結構特點了嗎?先概括再具體。(板書)先概括地寫最難忘的是看大象跳舞,再具體地寫大象怎樣跳舞,人和大象怎樣共舞。這就是先概括再具體的寫法。我們回到上文看看哪些段落也是這樣的結構?找出來

  課件一句一句出示概括的句子:象是泰國的國寶。

  在泰國,人和象之間沒有距離。

  據說象是一種聰明而有靈氣的動物。

  有四段都是採用先概括再具體的寫法。使條理非常清楚。

  五、總結課文,遷移寫法

  1、老師小結課文。

  這節課我們細細研讀了課文,深深感受到了泰國獨特的風情:人象共舞,和諧融洽的場面。想看看這些畫面嗎?老師找了幾張,讓我們細細地欣賞,靜靜地感受著。可能你對人和大象的和諧親密會有更深的感受。

  2、這節課我們還學到了一種寫法:先概括介紹後具體描寫。如課文的2-5小節。

  3、課堂練習

  人和大象的關係是多麼和諧融洽啊!

  板書設計:

  與象共舞

  ↓

  和諧親密

  人←———→象

  平靜坦然 熟視無睹

  國寶 表演、按摩、開玩笑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入境悟情,並學會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2、 理解課文“放魚”與“得到啟示”部分的內容,體會課文蘊含著的深刻的做人道理,從而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教學重點:

  品詞品句,體會父親要“我”把魚放回湖裡去的原因。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倒數第二段話的含義,透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使學生受到道德的薰陶,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匯入

  1、師簡述課文主要敘述順序。

  2、提問檢查上節課學習內容(釣魚部分)

  (1)“我”釣到一條怎樣的魚?

  (2)釣到這條魚後“我”的心情怎樣?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得意,欣賞)

  3、指名配樂讀,生邊欣賞畫面邊體會當時作者與父親的愉悅心情。(播放課件:“我”釣到魚的過程。)

  二、 思維拓展、遷移

  過渡:是啊,在這麼美的夜晚,釣到這樣大的一條鱸魚,真是一件人生快事啊,如果你就是當時文中的那個小作者,想想看,你準備怎樣處理這條魚?(把你的想法寫在紙上)

  1、生寫自己的處理方法在紙條上。

  2、抽生說說自己寫的內容。

  3、指名部分學生把自己寫的紙條貼在黑板上。

  三、 學習“放魚”部分

  過渡:同學們的處理方法豐富多彩,但文中的“我”的父親卻叫“我”把魚放回湖裡去。下面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一遍課文後面的內容,找出放魚的內容。

  1、抽生說放魚部分的段落(4-9自然段)

  (1) 自由讀這部分內容,邊讀邊思考:(課件出示思考內容)

  a、請找出父親動作詞、神態詞、語言,聯絡這些詞語想想父親是怎麼想的?

  b、找出描寫“我”心理變化的詞句,體會“我”當時心理的變化。

  (2)抽生解決“思考”中的問題。

  (3)小組內分角色練讀。

  (4)指名朗讀,抽生,師適當點拔。

  (5)抽兩小組分角色朗讀。

  2、最後“我”放了“魚”嗎?為什麼要“放”?“我”願意“放”嗎?從哪些詞語看出我不願意放?

  3、討論:為什麼父親一定要“我”放魚回湖?

  (1)抽生彙報。

  (2)師。

  四、 學習“得啟示”部分

  過渡:儘管“我”極不情願地放魚回了湖,但這件事卻影響了“我”的一生,我從中得到了一個終生受益的啟示。作者受到什麼啟示呢?

  1、自由讀課文第十自然段,邊讀邊把你不理解的作上記號。

  2、抽生說自己不理解的句子。(相機出示課件)

  (1)齊讀句子一,想想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話?(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誘惑人的“魚”。)

  (2)還有不理解的句子嗎?(句子二,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勇氣和力量。)

  a、聯絡課文內容“放魚,留魚”來理解第一句話。

  b、你能聯絡生活中的事例來說說這段話的意思嗎?

  3、看課件(播放生活中的例項1、2、3),邊看邊想:誘惑人的魚是什麼?道德的“是”與“非”又是什麼?

  4、拓展,昇華

  生活中有許多這些誘惑人的“魚”,如果再一次讓你處理剛才你釣到的這條大魚,你現在又會怎麼處理它?寫在紙條上。

  (1)抽生讀自己寫的內容。

  (2)指名把寫的紙條貼在黑板上。

  5、師。

  6、齊讀最後兩段話。

  五、 延伸:

  說說自己學了這課文後得到的啟示或感受。

  板書設計:

  29

  放 釣 留

  魚

  的

  啟

  示

  是 非

  道德 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