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晚晴閱讀答案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量地做些閱讀題,就有可能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那麼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閱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杜甫的晚晴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晚晴
杜甫
村晚驚風度,庭幽過雨沾。
夕陽薰細草,江色映疏簾。
書亂誰能帙,懷幹可自添。
時聞有餘論,未怪老夫潛。
晚晴字詞解釋:
【杜臆】朝雨而晚晴,乃同日所作。何遜詩,“褰裳對晚晴。”
村晚驚風度①,庭幽過雨沾②。夕陽薰細草③,江色映疏簾④。書亂誰能帙,杯乾自可添。時聞有餘論⑤,未怪老夫潛。
(薰草映簾,晚晴之景。整書酌酒,晚晴之事。未有與俗相安之意。言時聞蜀人之論,未嘗怪此一潛夫也。本傳謂公在成都,與田夫野老相狎蕩。蓋能親厚於人而人共悅之,故有後二句。【洪注】老夫潛,只是說老潛夫,特倒拈以協韻耳。舊注因後漢王符有《潛夫論》,遂將論字屬自己,其說難通。)
①曹植詩:“驚風飄白日,忽然歸西山。”
②陸瓊詩:“庭幽花似雪。”
③《詩》:“度其夕陽。”《別賦》:“陌上草薰。”鮑照詩:“北園有細草。”
④【黃生注】江色映簾,夕陽返照故也。梁元帝詩:“疏簾度晚光。”
⑤《子虛賦》:“願聞先生之餘論。”孔融書:“乃使餘論遠聞。”《宋書·江夏王傳》:“如聞外論,不以為非。”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著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表現了作者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