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錢學森閱讀答案
導語:為了讓更好的鞏固《錢學森》課文,下面小編蒐集整理了《錢學森》閱讀練習題和答案,希望能幫到大家!
錢學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廣闊無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輪正劈波斬浪駛往香港。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人,邁著穩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陣陣海風不時掠過他那寬大的前額。眺望著水天一色的遠方,他屈指一算,已經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多麼希望腳下不是輪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艙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隨後赴美留學,師從美國著名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成為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當時,錢學森享受著(A)的待遇,有(B)的生活和(C)的工作條件。可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說:“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在隆隆的禮炮聲中誕生了。這一年的中秋之夜,錢學森和十幾位中國留學生一起歡度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他們一邊賞月,一邊傾訴思鄉情懷。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這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一個中秋節,他們談論著祖國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興奮。
此刻,錢學森埋藏心底很久的願望越發強烈起來:早日回到祖國去,用自己的專長為祖國建設服務。他向留學生們袒露了心跡。留學生中有人勸道:“祖國剛解放,要錢沒錢,要裝置沒裝置,現在回去搞科學研究,只怕有困難。”錢學森誠懇地說:“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於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聽說錢學森準備回國,美國海軍的一位高階將領說:“錢學森無論到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絕不能讓他離開美國。”
然而,錢學森回國的決心一刻也沒有動搖過。經過五年的漫長歲月,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終於踏上了歸國的航程。∥
錢學森回國後,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製和發射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
1.在文中選詞填空。
( )長歲月 ( )的步伐 ( )波斬浪 ( )的前額
( )天一色 ( )的條件 ( )越貢獻 ( )的'待遇
2.填近義詞或反義詞。
近義詞:誠懇——( ) 得意——( )
反義詞:誕生——( ) 埋藏——( )
3.根據意思在文中選詞填空。
(1)大海寬得沒有邊際。( )
(2)做夢都在思念。( )
(3)坦誠地向別人說出自己的想法。( )
(4)掰著指頭算時間。( )
4.按時間順序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提示填空。
(1)美國海軍的一位高階將領不讓錢學森離開___________,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錢學森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揣摩短文的篇章結構。
按照時間順序,第1自然段應放在最後,可是作者卻把它放在了開頭。這是一種________的寫法。這樣寫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答案:
1.漫 穩健 劈 寬大 水 優越 卓 優厚
2.近:懇切 滿意 反:消失 暴露
3.(1)廣闊無垠 (2)魂牽夢繞 (3)袒露 (4)屈指一算
4.這篇文章主要寫錢學森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隨後赴美留學,師從美國著名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併成為他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了。錢學森在美國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可是他沒有忘記祖國。這年中秋之夜,錢學森將自己回祖國的心願向留學生袒露。在周總理的關懷下,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踏上了歸國的航程。回國後,他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製和發射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
5.(1)美國 錢學森無論到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
(2)他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製和發射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6.倒敘 突出錢學森的形象,激發讀者閱讀錢學森事蹟的興趣
(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