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包餃子日記3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日記寫什麼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包餃子日記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包餃子日記 篇1
好長時間沒有吃餃子了,我央求媽媽星期天包餃子吃。
星期天早上,媽媽從菜市場買來幾斤餃子皮。然後把粉絲、肉、韭菜等切成末,混在一起當餃子餡。看著媽媽在那包餃子,我也按耐不住,不由地心動,央求媽媽讓我也學著包餃子。於是媽媽讓我把手洗乾淨,開始教我。媽媽告訴我先把餃子皮的邊緣沾上一圈水,然後取適量的餃子餡放進去,最後把餃子皮對摺粘上就行了。為了好看,在邊緣捏出褶皺型花紋
輪到我試一試,前兩步馬馬虎虎還行,第三步就有些問題了。我折時,不小心把餃子包成了“小籠包子”。我不認輸,就重來一次,結果還是和媽媽包的差距很大,仍然像小籠包。我就這樣練習了十幾次,終於包出幾個稍微像樣的餃子,但是很偏,連站也站不起來。媽媽笑著說:“看看,我包的餃子是一個個威風凜凜的將軍,而你包的卻是幾個老弱殘兵。”接著,媽媽又鼓勵我說:“不過不要緊,熟能生巧嘛!才學包餃子就達到這水平不錯了!”受到鼓勵,我更加認真起來,包的餃子也越來越好、越來越快了。
餃子下鍋了。不一會,我就聞到一陣陣清香。餃子煮熟了。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我感覺這是世上最好吃的餃子了,體會到勞動後的成就感。透過親手學包餃子,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任何事都不是十分容易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認真努力、循序漸進。
小學生包餃子日記 篇2
今天,是我第一次包餃子。
帶上圍裙,先用奶奶擀好的麵皮兒包餡兒,我剛要捏住餃子的左邊,右邊就又冒了出來,捏住右邊,左邊就又冒了出來……就這樣,我顧著頭,顧不著尾。我問媽媽這是為什麼,原來,我包的餃子餡兒太多了。
我吸取了教訓,這一次包的.時候,我少弄了一些餡兒。這次,它就被我關在了暗無天日的餃子皮“牢房”裡面。它好像在“牢房”裡東撞撞,西碰碰,頗有衝出“牢房”的架勢,可最後,它還是沒有逃出我的“魔掌”。
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幾個頑皮的小餃子出世了。
“哦!終於完成了!太好了!太好了!”看著自己包出的一個個小餃子,我心裡可高興了,在家裡興奮得手舞足蹈。“咦?是不是少了點什麼呢?”想了想,“哦!”,我一拍腦袋:“我應該給它加一圈花邊,讓它變得更漂亮點。”
我拿來了一個碗,用碗沿兒在一個個餃子邊上壓出了一個個美麗的花邊。現在看來,這些小餃子真的像一個個穿著美麗的裙子小花仙子。
全部完工以後,我讓爸爸媽媽看,他們看了之後對我讚不絕口,都誇我長大了,懂事了。
誰知,我那可愛的小餃子,一下鍋,有的餃子“身負重傷”;有的餃子“被迫投降”;有的餃子被滾滾熱水分離成了:皮兒、餡兒,兩個大陣營了;……
這就是我第一次包餃子的經歷,你也想試一試麼?那就趕快向我一樣動手吧!
小學生包餃子日記 篇3
我雖然不是北方人,但是我很愛吃餃子。
在縣城裡,爺爺答應給我買餃子,但又沒買,弄得我很掃興。到了鄉下,如果不到趕集的日子,是很難買到餃子的。為了滿足我的願望,媽媽打算買來麵粉自己包。可媽媽去了集鎮上幾趟,都未能買回麵粉,最後還好,在一個同事家裡借到了一點麵粉解了燃眉之急。這可把我樂壞了。幾天來籠罩在我臉上的愁雲頓時煙消雲散了。有了麵粉,我們開始忙活起來。爸爸剁肉餡,媽媽和麵粉,我去洗擀麵棒。準備工作做好後,我們就包起餃子來。首先,桌面上鋪上一張潔淨的紙,然後在上面撒上一些乾麵粉,以防止麵皮粘在紙上。接下來,媽媽就在上邊擀出了一塊麵皮,但沒有集市上賣得那麼薄,然後就用湯匙取了一點肉放在麵皮中間,再將麵皮對摺起來,使之成半圓形,最後把圓邊用力捏緊。一個胖乎乎的,樣子看上去有點像元寶的餃子就做出來了。爸爸和我見了,頓時哈哈大笑起來,覺得這餃子傻乎乎的。就在這時,可能是這幾天天氣突然邊冷得緣故,媽媽也許著涼了,忍不住打了個噴嚏。桌上的乾麵粉都被吹散了,有一些濺到了桌對面的爸爸和我身上。爸爸和我身上頓時披上了一層白霜。此刻,爸爸和我笑不出來了,媽媽卻笑了起來。
包餃子真有趣。在我看來,包餃子有時比吃餃子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