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關於小動物的寓言故事350字

小動物的寓言故事

關於小動物的寓言故事350字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當時一些思想家把寓言當成辯論的手段。

  牧羊人和狼

  從前有個牧羊人,經常把羊群趕到山間草地上 放牧,當羊在草地上吃著青草時,他就坐在一棵大樹 下守候著,不讓一隻羊丟失。

  有一大,牧羊人像柱常一樣照看著羊群吃草,突 然發現遠處蹲著一隻狼,兩隻眼睛緊盯著羊群。牧羊 人心裡想:“這狼一定是想尋找機會來吃我的羊。”他 嚇得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地住視著,卻不見狼有什 麼行動。直到傍晚牧羊人要把羊趕回家時,那隻狼寸 站起來離開草坪,消失在叢林中。

  第二天,牧羊人發現那隻狼又來了,而且蹲得離 羊群更近些。牧羊人越加不放心,一直提防著它,但 不見它表現出任何企圖,只是一動不動地蹲在那兒。

  這以後兩三天,狼都接連著來,而且蹲得越來越 近,直到第十大,牧羊人暗自恩忖:“這隻狼大概不吃 我的羊。假若它是一隻吃羊的狼,一開始它就該來吃 了。現在已經是第十天了,它仍是這樣靜靜地恭候在 旁邊,難道它也想養羊嗎?為什麼老是蹲在這裡?”

  牧羊人心裡懷疑,就問狼道:“你為什麼總是蹲 在這裡看羊?你守在這裡已經十天了,是十天,對 嗎?”

  “對。”狼溫柔而有禮貌地回答,“我喜歡看羊。”

  牧羊人聽到溫和的聲調,看見它那副彬彬有禮 的樣子,心裡在琢磨:“這隻狼不同於一般的狼,比較 和藹可親,一定是隻好狼。”接著問:“是什麼原因使 你這麼喜歡看羊呢?”

  狼回答說:“因為我的孩子小時候也像小羊羔似 的,身上長著一縷縷可愛的絨毛。”

  “如果是這樣,你為什麼不守候在你的可愛的孩 子身邊?”

  “我的孩子死光了。”

  “你的孩子死光了?”

  “是的。”

  “怎麼死的?”

  “森林失火燒死的。”

  “唉,真讓人同情。你大概太想念你的孩子了,所 以每天守在這裡。”

  “對啊。我簡直無法形容我恩念孩子的心情,每 大都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寸好,所以把羊當作我的孩 子看侍。”

  “天哪,這太可憐了!”牧羊人發自內心地說,“如 果看羊能使你消愁解悶的話,你可以每天都來,坐近 點也行,我不會計較的。”

  “感謝你。”狼說,“我一定每大都來看羊。”

  從此以後,這隻溫馴的狼每天都來坐在羊的旁 邊,有時還兩眼淚汪汪的,像在哭泣,這更使牧羊人 對它同情憐憫了。

  最後,狼終於取得了牧羊人的信任。有幾天,牧 羊人覺得睏倦,想睡個午覺,就請狼幫忙看守一下羊 群,狼總是照看得很好,羊沒有發生什麼危險,這使 牧羊人對狼就像對自已一樣放心。

  有一天,牧羊人要進城買東西,對狼說:

  “我有點事情,要進城買東西,你幫我照料一下 羊群好嗎?”

  “好啊。”狼說。“我一定保證你的羊群安全。”

  可是牧羊人寸離開沒多久,這隻“溫順”、“善 良”、“使人放心”的狼就撲向羊群,把羊咬死,美美地 飽餐了一頓,然後溜走了。牧羊人回來,發現死了許 多羊,而狼已經逃之夭夭,寸知道上當了。狼到這裡, 才露出了它的兇殘本性。

  狼與狽

  從前有一隻狼,他做狼有一點點的成功,雖然不是狼首,但卻也掌有一定的職權。再加上他性格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更是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為所欲為。

  事情湊巧,在狼的管轄範圍內正好居住著一隻性格與狼極為相似的狽。這隻狽整天無所事事,專門推敲一些不用出力還能賺到好處的事情。

  本來狼與狽也不認識,雖然他們的祖先曾“狼狽為奸”過,有著深厚的家族緣分,但是這隻年輕的狼與狽,因為環境的不同,沒有結識的緣分。

  然而故事就是故事,是故事就會有巧合。本來相安無事的狼與狽的地盤突然間就多了一塊肥肉,而這塊肉的擁有者既不是狼的也不是狽,而是一隻乖巧的兔子。

  看到肥肉的狼與狽,本性難易,二者都有佔為己有的野心,對著肥肉虎視眈眈,而對於這些,那隻可憐的.兔子卻渾然不知。天真的兔子看到來觀看肥肉的狼,還認為狼是來幫她守護肥肉的,而對於狽的貪婪目光,兔子也認為他只是看看而已。這隻可憐的兔子永遠也想不到,狼狽的故事會故伎重演。

  有一天,當天真的兔子因有事外出幾天的時候,狼與狽終於在肥肉旁認識,並協商了一個陷阱,一個為兔子埋下的陷阱。然後狼與狽若無其事的繼續著自己的偽裝。

  過了幾天,兔子外出回來。毫無防備之心的兔子並沒有去看肥肉的安危,而是繼續著自己的本分,當突然有一天,兔子王國裡的公民有意無意的說出狼與狽曾經一起呆過時,兔子還不以為然的認為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天真的兔子永遠想不出卑鄙的狼與狽會做出什麼可怕的事情。

  事情就這樣慢慢的發展著,當狼微笑著拿著刀朝兔子慢慢走過來的時候,兔子才一個機靈,狼拿刀幹嘛?難道所有的傳言都是真的?畢竟狼有點做賊心虛,他拿著刀,只削到了兔子的尾巴,不然兔子的尾巴也不會那麼短了,也因為雖然兔子天真,但畢竟她也是從狼群裡走過的,所以她也多少有一點點的戒備,所以當狼持刀走到她身邊時,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心慌,而是氣憤的默默應戰。

  看到兔子的尾巴短了,兔子的同夥們也大概知道了原因,作為同夥,又是朋友,同伴們都替兔子打抱不平,於是一場心戰在並不擅長也並不願意的兔子身上拉開。

  終於有一天,當狼真的拿刀駕到兔子的脖子的時候,兔子才知道萬事並不是一個“忍”字可以解決的。兔子也明白了,忍有的時候可以換取一個風平浪靜,但卻也有更多的時候是會被對方看作是你無能,更是軟弱,更助長了對方得寸進尺的囂張。

  於是,兔子痛心的拋掉一切美麗的幻想,不再企圖世界一切都美好,也不再設想天空會時時都一片晴朗。兔子放下悲哀與軟弱,開始處處設防狼,並開始正當的反擊。

  畢竟邪不勝正,狼站在真理面前也自知理虧,只是性格決定他永遠不會真正認錯,只是收斂了自己的德性,並廢棄了與狽的“完美計劃”。

  再說故事的第二個主人公狽。狽本來就是一個無所事事,整天想找個小便宜的地痞,而且還明知道自己成不了大器,卻也不甘心的那種。本來他認為這次與狼合作,一定可以得到自己嚮往已久的東西,所以他也下了一點點的本錢。然而事情卻出乎他們的意料,他們並沒有他們的祖先幸運,非但沒拿到肥肉,還在狼哪裡虧了本,於是也悶悶不樂。

  於是沒得到好處的狽,有事沒事的就故意找狼一點點小麻煩,偶爾二者的見面也是煙火味燻人。

  終於,狼與狽有了一個正面交鋒的機會,在場的還有兔子。開始狼與狽還勉強的偽裝,裝腔作勢的給兔子看,但當談到事情的正題時,狼與狽都本性大露,二者刀槍相交,但不好明說火藥發洩的原因,因為坐在一邊的兔子曾是他們共盟的物件,而這些卻都收在了兔子的眼裡,因為這隻兔子不再是以前的那隻天真的兔子,她是曾被無數次推上斷頭臺的那隻兔子!即使他再純真,她也會在經歷了無數次的生死中感悟到世界的那份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