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則關於動物的寓言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是民間口頭創作。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經常採用寓言闡明道理,儲存了許多當時流行的優秀寓言。
獅子輸血
獅子病了,需要輸血,就吩咐狐狸出去找輸血的動物。狐狸十分狡猾,欺善怕惡。它走出小洞,將大的自田鼠蝙蝠起,小的至蜜蜂螞蟻為止,提了幾千幾百,送到獅子面前輸血。雖然自朝至暮不斷輸血,螞蟻蜜蜂因血盡而死的很是不少,但獅子的病,並沒有起色。
一隻百靈鳥飛到獅子面前說:“大王,若是這樣輸血,殺生很多,與大王貴恙並無益處。依臣之見,只要三人,便可治大王的病。”
獅子說:“誰?”
百靈鳥說:“大王洞後,藏有一隻大虎;大王洞前,跪有一頭大狼,他們平時吃著小動物,身上有的是血。只要他們肯在身上一割,足治大王的病。便是捉我們的狐狸,它的血也多出我們千倍。大王捨近求遠、舍易求難,微臣實在莫測高深。”
獅子將信將疑,姑且把虎、狼、狐狸提了來輸血。果然不到一半,病就好了。先生說,這就叫拜羅漢八百,不如求佛一尊。
蒼鷹與麻雀
一隻蒼鷹翱翔天際,無意中見到一隻麻雀。
蒼鷹輕蔑地對麻雀說:“可憐的鳥兒,你的視野只能那麼低,活著有什麼意思?”麻雀卻反問蒼鷹:“高處有什麼?”蒼鷹略微思索後回答:“高處有一種空曠的無拘無束的美。”麻雀笑了:“那你知道低處有什麼嗎?”說完就怡然自得地飛走了。蒼鷹怔了怔,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去體驗一下低飛的感受。
幾個落差之後,蒼鷹見到了它從未看見過的'美景:此起彼伏的群山、清澈見底的湖泊、鬱鬱蔥蔥的森林……
蒼鷹頓時感悟:原來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美麗!
鷹和蜣螂的挑戰
鷹是一種兇孟的飛禽,而蜣螂是一種小蟲。
一次兔子被鷹追逐,在走頭無路的時候碰到了蜣螂,便向它求救。
蜣螂鼓勵兔子和鷹講理。
但鷹卻蠻橫地吃掉了兔子。
蜣螂從這個悲劇中悟出:同鷹是無理可講的,必須勇敢地和它做鬥爭。
於是,蜣螂經常等候在鷹巢下面,只要鷹一生蛋,它就飛上去,把鷹蛋推滾起來,把它打碎。
鷹到處躲避不成,最後只好飛到希臘神話中最高的神宙斯那裡,請求宙斯為它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繁殖後代。
宙斯便叫鷹在自己的膝上生蛋,以為這樣就安全了。
但蜣螂毫不懼怕,它知道這一訊息後,便帶了一個糞團,飛上天去,將糞團拋在宙斯的膝上。
宙斯忙掩面捂鼻,慌忙站了起來,膝上的鷹蛋也落地粉碎了。
寓意:
小人物可以向強者挑戰,可以蔑視宙斯這樣所謂天上的“最高神祗”,只要不屈不撓,堅持戰鬥,最終定會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