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複習教案

《魚我所欲也》複習教案

《魚我所欲也》複習教案

  導語:孟子強調“正義”比“生命”更重要,主張捨生取義。以下是由應屆畢業生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魚我所欲也》的複習教案,歡迎閱讀!

  《魚我所欲也》 複習教案

  一、【學習目標】

  1.辨析和比較古今詞義的異同。

  2.進一步掌握古文中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

  3.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瞭解古人說理論事的多種方式。

  4.體悟作者豐富的內心情感和詩詞中蘊含的節奏美。

  二、[教學重難點]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2、對論證方法的理解。

  第一課時

  一、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孔假的門人,是孔子之後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遊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於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善於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二、基礎知識

  (一).給下列加線字注音

  所惡( ) 一簞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

  (二)、一詞多義

  1.與

  通“歟”,語氣詞 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給 例句:呼爾而與之

  2.而

  連線兩個動作,承接連詞 例句:蹴爾而與之

  轉折連詞,卻 例句: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3.於

  比 例句:所欲有甚於生者

  對於 例句:萬鍾於我何加焉

  4.是 這種 例句: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這種作法 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

  5.得

  得到,擁有 例句:二者不可得兼

  通“德”,感激 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6.爾

  助詞 例句:呼爾而與之

  代詞,你 例句: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將進酒》)

  7.為

  為了 例句: 鄉為身死而不受

  做 例句: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三)、通假字

  1.“闢”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闢也

  2.“辯”通“辨”,辨別。例句: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3.“得”通“德”,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例句: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4.“與”通“歟”,語氣詞。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5.“鄉”通“向”,從前。例句:鄉為身死而不受

  (四)、古今異義

  1.鍾

  古義:一種量器

  今義:計時的器具或中空的響器

  例句: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2.是

  古義:代詞,這種

  今義:判斷動詞,是

  例句: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五)、詞類活用

  名詞作動詞 得: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六)、特殊句式

  1.判斷句

  例句:魚,我所欲也。“也”,判斷句標誌。

  譯文:魚,是我所喜愛的東西。

  2.省略句

  例句:鄉為身死而不受。“為”後面省略了介詞的賓語“禮義”,“受”後面省略了賓語“施捨”,全句省略了主語“我”。

  譯文:從前我為了“禮義”寧願死也不接受施捨。

  三、背誦課文及註釋

  第二課時

  一、分析層次

  第一層(從開頭到“捨生而取義者也”):提出本文的論點。作者先講一個生活常理,即在魚和熊掌不可以同時得到的情況下,一般要“舍魚而取熊掌”,以這個生活常理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義無法同時兼顧的情況下應該“捨生而取義”的結論,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層(從“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惡有甚於死者”):對論點進行具體的分析與闡釋。第一層中用比喻論證的方法引出論點,雖然很巧妙,但比喻畢竟不是嚴密的論證,第二層就直接對論點進行較深入的分析與闡釋了。

  第三層(“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作者進一步指出,其實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賢者”才能做到“捨生取義”,是因為“賢者”能夠保有“本心”而已。

  二、問題探究

  A、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觀點是什麼?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1. 作者開頭寫魚和熊掌的目的是什麼?

  以魚和熊掌為喻,引出論點“捨生而取義”。

  2.“魚”和“熊掌”各比喻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魚”比喻“生“,“熊掌”比喻“義”。以比喻引出論點,化抽象為具體,深入淺出。

  3. 作者是怎樣正面闡述自己的觀點的?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辭也。”

  4.“甚於生者”和“甚於死者”各指什麼而言?

  “甚於生者”指“義”;“甚於死者”指“不義”。

  5.從第一段看,作者為什麼可以“捨生”並不去做“不義”之事?

  因為作者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厭惡的有甚於死亡的。所以他為了“義”可以“捨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義”之事。

  6. 作者是怎樣從反面申述觀點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而這為生而無所不為的卑鄙無恥的做法,對於一個“所欲有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的人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7. 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8.為什麼“賢者能勿喪”?

  “義”是充塞天地之間的正氣,無處不有,但面臨生死考驗時,賢者能固守“義”,而其他人做不到。

  9. 第一段作者採取的論證方法是什麼?

  比喻論證、道理論證。

  10.第二段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舉了哪兩個事例?目的是什麼?

  運用了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來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俸祿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說明“義”的重要性,從而論證了“捨生取義”這一中心論點。

  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關係人的生死時,“行道人”和“乞人”為什麼“不受”?舉這一事例有什麼作用?

  “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惡之心”,認為“義”重於“生”。

  作用是透過事實證明“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並襯托出“萬鍾而不辯禮義而受之”的錯誤。

  12.“萬鍾”、“一簞食、一豆羹”、“義”三者哪一個更重要?

  “萬鍾”指位高祿厚,是身外之物;“一簞食物,一豆羹”決定的是生命,它比“萬鍾”更重要。但二者與“義”比起來,“義”最為重要。

  13.說明“鄉為……今為……是亦不可以已乎?”這一句式的修辭方法及其作用。

  綜合運用了排比、對比、反問的修辭方法,寫出了一些人在窮困危急的情況下可以拒絕別人的施捨,而在和平安寧的社會環境中卻見利忘義的事實,擺出同一人今昔判若兩人的表現,突出了這種現象的嚴重性,引人深思,表達了孟子對這種做法的堅決否定,從反面說明了“萬鍾”亦不應受之,應以“義”為重,再次印證了“捨生取義”這一中心論點。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雄辯力量。

  14.那些“萬鐘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當初寧可餓死也不願受辱,現在卻為了身外之物而不顧廉恥,孟子認為這是什麼原因?

  “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認為,這種人原來也有捨生取義之心,後來因為貪求利祿而喪失了。

  15.“此之謂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麼而言?有的人為什麼會失去“本心”?

  “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惡廉恥”之心,即“義”——“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即貪戀身外之財,為自己謀取私利。

  16.本文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

  “魚”和“熊掌”;“生”和“義”;“重義輕生”的人和“貪利忘義”的人;不食“嗟來之食”的人和“萬鐘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

  17.文中“鄉為……今為……”作對比,擺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結合實際談談孟子所列舉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義。

  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危難之際,能夠寧死不屈,捨生取義,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際,卻不顧廉恥、不擇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違法亂紀為親戚朋友謀取私利,這就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他們確實喪失了原來的立場和品德。這些現象在今天仍存在於某些領導、幹部身上。文章不但對當時的貪官汙吏有揭露和批判意義,而且也提醒後人要時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貪圖爵祿而做不合禮義的事情。

  18.歷史上許多志士仁人把捨生取義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貢獻。舉例說明。

  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對元統治者的威逼和利誘,寧死不屈,寫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語,並寫出氣壯山河的《正氣歌》。

  四、寫作特點

  1.議論嚴密,層層深入。

  文章圍繞“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立論,從正面論述生死與“義”的關係,指出捨生取義是人的本心;從反面論述見利忘義是喪失人的本心,從而再次重申文章論點。結構嚴謹,層層深化。

  2.善用比喻。

  開篇以魚和熊掌設喻,引出中心論點。第二段以“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喻守義不辱,形象生動。

  3.善用對比。

  第一段正反對比闡述“義”重於“生”的道理,從反面假設推理,又從正面事實說明人能不貪生,不避患。第二段舉例論證,以正反兩個事例進行對比,說明人們對待利慾引誘的不同態度,批判為追逐個人名利而喪失羞惡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論點。

  第三課時

  一、理解性默寫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 , , ; , 。開頭以'魚'和'熊掌'為喻,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請寫出原句: , , ; , 。

  (3)《魚我所欲也》中出現的成語有: 、 ;由此我們可聯想到與本文觀點相關的孟子曾說過的三句話: , , 。

  (4)《魚我所欲也》中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 , 。

  (5)孟子認為能做到捨生取義的人是; , 。

  (6)孟子認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 。

  (7)在孟子看來,什麼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的? , 。

  (8)不辯禮儀的接受萬鍾是為了:( , , ?

  (9)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 ; , 。

  (10)、聯絡:本文觀點廣為後人所贊同,請找出本文觀點並寫出與之一致的兩句詩。

  觀點:

  詩句:(1) ,

  (2) ,

  (11)、應用:本文孟子用“ 捨生而取義 ”來表現他的人生追求(選擇)文天祥《過零丁洋》中體現這種追求的詩句是:“ , ”。

  (12)、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一文中,用取譬設喻的方法來闡述道理。其中“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二句,則重點從捨生取義的角度,進一步證明了本文“捨生而取義”這個中心論點。

  答案:

  一、《魚我所欲也》

  1、理解性背誦:

  (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生,亦無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3)捨生取義、嗟來之食;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5)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6)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為宮室之美而受之;為妻妾之奉受之;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7)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

  (8)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9)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2、捨生取義

  (1)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應用: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拓展延伸

  1、.對比閱讀以下幾則材料,聯絡課文說說它們各自表現出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材料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

  2. 歸納至今為人們所樂於運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盡信書不如無書。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還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語,搶答說出哪些熟悉的成語是出自《孟子》的。例:專心致志、與人為善、捨己為人、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等。

  六、總結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幾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隨著“取義”之路,開拓了一條精忠之道。縱使路途再漫長,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終因遭毀謗,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懷著悲憤投入汩羅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獄中寧死不屈,捨身取義,留名千古。魯迅以筆代槍,在文壇掀起千層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動人詩句。對於今天的我們,親歷生與義的重大抉擇也許很難得,但我們的人生不乏選擇。我們一直在選擇,謹慎地選擇。

  名詞作動詞 得: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六)、特殊句式

  1.判斷句

  例句:魚,我所欲也。“也”,判斷句標誌。

  譯文:魚,是我所喜愛的東西。

  2.省略句

  例句:鄉為身死而不受。“為”後面省略了介詞的賓語“禮義”,“受”後面省略了賓語“施捨”,全句省略了主語“我”。

  譯文:從前我為了“禮義”寧願死也不接受施捨。

  三、背誦課文及註釋

  第二課時

  一、分析層次

  第一層(從開頭到“捨生而取義者也”):提出本文的論點。作者先講一個生活常理,即在魚和熊掌不可以同時得到的情況下,一般要“舍魚而取熊掌”,以這個生活常理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義無法同時兼顧的情況下應該“捨生而取義”的結論,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層(從“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惡有甚於死者”):對論點進行具體的分析與闡釋。第一層中用比喻論證的方法引出論點,雖然很巧妙,但比喻畢竟不是嚴密的論證,第二層就直接對論點進行較深入的分析與闡釋了。

  第三層(“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作者進一步指出,其實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賢者”才能做到“捨生取義”,是因為“賢者”能夠保有“本心”而已。

  二、問題探究

  A、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觀點是什麼?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1. 作者開頭寫魚和熊掌的目的是什麼?

  以魚和熊掌為喻,引出論點“捨生而取義”。

  2.“魚”和“熊掌”各比喻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魚”比喻“生“,“熊掌”比喻“義”。以比喻引出論點,化抽象為具體,深入淺出。

  3. 作者是怎樣正面闡述自己的觀點的?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辭也。”

  4.“甚於生者”和“甚於死者”各指什麼而言?

  “甚於生者”指“義”;“甚於死者”指“不義”。

  5.從第一段看,作者為什麼可以“捨生”並不去做“不義”之事?

  因為作者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厭惡的有甚於死亡的。所以他為了“義”可以“捨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義”之事。

  6. 作者是怎樣從反面申述觀點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而這為生而無所不為的卑鄙無恥的做法,對於一個“所欲有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的人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7. 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8.為什麼“賢者能勿喪”?

  “義”是充塞天地之間的正氣,無處不有,但面臨生死考驗時,賢者能固守“義”,而其他人做不到。

  9. 第一段作者採取的論證方法是什麼?

  比喻論證、道理論證。

  10.第二段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舉了哪兩個事例?目的是什麼?

  運用了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來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俸祿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說明“義”的重要性,從而論證了“捨生取義”這一中心論點。

  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關係人的生死時,“行道人”和“乞人”為什麼“不受”?舉這一事例有什麼作用?

  “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惡之心”,認為“義”重於“生”。

  作用是透過事實證明“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並襯托出“萬鍾而不辯禮義而受之”的錯誤。

  12.“萬鍾”、“一簞食、一豆羹”、“義”三者哪一個更重要?

  “萬鍾”指位高祿厚,是身外之物;“一簞食物,一豆羹”決定的是生命,它比“萬鍾”更重要。但二者與“義”比起來,“義”最為重要。

  13.說明“鄉為……今為……是亦不可以已乎?”這一句式的修辭方法及其作用。

  綜合運用了排比、對比、反問的修辭方法,寫出了一些人在窮困危急的情況下可以拒絕別人的施捨,而在和平安寧的社會環境中卻見利忘義的事實,擺出同一人今昔判若兩人的表現,突出了這種現象的嚴重性,引人深思,表達了孟子對這種做法的堅決否定,從反面說明了“萬鍾”亦不應受之,應以“義”為重,再次印證了“捨生取義”這一中心論點。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雄辯力量。

  14.那些“萬鐘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當初寧可餓死也不願受辱,現在卻為了身外之物而不顧廉恥,孟子認為這是什麼原因?

  “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認為,這種人原來也有捨生取義之心,後來因為貪求利祿而喪失了。

  15.“此之謂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麼而言?有的人為什麼會失去“本心”?

  “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惡廉恥”之心,即“義”——“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即貪戀身外之財,為自己謀取私利。

  16.本文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

  “魚”和“熊掌”;“生”和“義”;“重義輕生”的人和“貪利忘義”的'人;不食“嗟來之食”的人和“萬鐘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

  17.文中“鄉為……今為……”作對比,擺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結合實際談談孟子所列舉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義。

  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危難之際,能夠寧死不屈,捨生取義,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際,卻不顧廉恥、不擇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違法亂紀為親戚朋友謀取私利,這就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他們確實喪失了原來的立場和品德。這些現象在今天仍存在於某些領導、幹部身上。文章不但對當時的貪官汙吏有揭露和批判意義,而且也提醒後人要時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貪圖爵祿而做不合禮義的事情。

  18.歷史上許多志士仁人把捨生取義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貢獻。舉例說明。

  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對元統治者的威逼和利誘,寧死不屈,寫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語,並寫出氣壯山河的《正氣歌》。

  四、寫作特點

  1.議論嚴密,層層深入。

  文章圍繞“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立論,從正面論述生死與“義”的關係,指出捨生取義是人的本心;從反面論述見利忘義是喪失人的本心,從而再次重申文章論點。結構嚴謹,層層深化。

  2.善用比喻。

  開篇以魚和熊掌設喻,引出中心論點。第二段以“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喻守義不辱,形象生動。

  3.善用對比。

  第一段正反對比闡述“義”重於“生”的道理,從反面假設推理,又從正面事實說明人能不貪生,不避患。第二段舉例論證,以正反兩個事例進行對比,說明人們對待利慾引誘的不同態度,批判為追逐個人名利而喪失羞惡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論點。

  第三課時

  一、理解性默寫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 , , ; , 。開頭以'魚'和'熊掌'為喻,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請寫出原句: , , ; , 。

  (3)《魚我所欲也》中出現的成語有: 、 ;由此我們可聯想到與本文觀點相關的孟子曾說過的三句話: , , 。

  (4)《魚我所欲也》中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 , 。

  (5)孟子認為能做到捨生取義的人是; , 。

  (6)孟子認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 。

  (7)在孟子看來,什麼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的? , 。

  (8)不辯禮儀的接受萬鍾是為了:( , , ?

  (9)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 ; , 。

  (10)、聯絡:本文觀點廣為後人所贊同,請找出本文觀點並寫出與之一致的兩句詩。

  觀點:

  詩句:(1) ,

  (2) ,

  (11)、應用:本文孟子用“ 捨生而取義 ”來表現他的人生追求(選擇)文天祥《過零丁洋》中體現這種追求的詩句是:“ , ”。

  (12)、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一文中,用取譬設喻的方法來闡述道理。其中“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二句,則重點從捨生取義的角度,進一步證明了本文“捨生而取義”這個中心論點。

  答案:

  一、《魚我所欲也》

  1、理解性背誦:

  (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生,亦無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3)捨生取義、嗟來之食;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5)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6)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為宮室之美而受之;為妻妾之奉受之;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7)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

  (8)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9)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2、捨生取義

  (1)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應用: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拓展延伸

  1、.對比閱讀以下幾則材料,聯絡課文說說它們各自表現出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材料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

  2. 歸納至今為人們所樂於運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盡信書不如無書。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還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語,搶答說出哪些熟悉的成語是出自《孟子》的。例:專心致志、與人為善、捨己為人、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等。

  六、總結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幾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隨著“取義”之路,開拓了一條精忠之道。縱使路途再漫長,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終因遭毀謗,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懷著悲憤投入汩羅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獄中寧死不屈,捨身取義,留名千古。魯迅以筆代槍,在文壇掀起千層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動人詩句。對於今天的我們,親歷生與義的重大抉擇也許很難得,但我們的人生不乏選擇。我們一直在選擇,謹慎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