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複習題

魚我所欲也複習題

魚我所欲也複習題

  導語:魚我所欲也複習題包括哪些知識點呢?魚我所欲也是中國著名的育人故事,被人們廣泛的傳誦著。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魚我所欲也複習題,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惡(wù),所惡(wù)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wù)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bì)患者何不為(wéi)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bì)患而有不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wù)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則生,弗(fú)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爾而與之,乞人不屑(xiè)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wèi)宮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識窮乏者得(dé)我歟(yú)?鄉(xiàng)為(wèi)身死而不受,今為(wèi)宮室之美為(wéi)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qiè)之奉為(wéi)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wèi)所識窮乏(fá)者得(dé)我而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wèi)失其本心。

  一、文學常識

  此文節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主要代表,被後世尊為“亞聖”。

  《孟子》現存七篇,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成為儒家學者初學者初學必讀的書籍。

  《孟子》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著。其文氣勢磅礴,感情洋溢,邏輯嚴密,又長與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語言說明覆雜的道理,對後世散文的發展影響很大。

  二、實詞積累

  (1)欲:想要。 (2)於:比。

  (3)苟得:苟且有得,這裡指“苟且偷生”。(4)惡:厭惡。

  (5)患:禍患,災難。 (6)闢:通“避”躲避。

  (7)如使:假如,假使。 (8)為:做。

  (9)喪:丟掉,遺失。 (10)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11)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12)呼爾:吆喝著。

  (13)與:給予。 (14)蹴:用腳踢。

  (15)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16)萬鍾:形容位高祿厚。鍾,古代的一種量器。 (17)加:好處。

  (18)辯:通“辨”,辨別。 (19)奉:侍奉。

  (20)得:通“德”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

  (21)與:通“歟”語氣詞,嗎。

  (22)鄉:通“向”,從前。 (23)已:停止,放棄。

  (24)本心:天性,天良。 (25)何加:有什麼益處。

  三、相關成語

  捨生取義 嗟來之食

  四、相關對聯

  1貧賤不移顏回有丈夫之志 威武不屈天祥存英雄之舉

  2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依口味取捨 生同大義非能共存,據良心抉擇

  五、原文填空

  1、體現中心論點的句子是: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以“魚”與“熊掌”比喻引出中心論點的句子是: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3、為什麼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所欲有甚於生者。

  4、作者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論證論點,得出結論的句子是: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5、強調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6、強調“一簞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卻關乎生死的句子是: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7、作者讚頌無人認識的路人和貧賤的乞丐寧願餓死也不接受帶有侮辱性的施捨,說明“所惡有甚於死者”即義重於生的句子是: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儀而受之。

  8、結尾“此之謂失其本心”照應開頭哪句話?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六、問答題

  1、此文節選自《孟子·告子上》,它論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是什麼?

  義重於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捨生取義。

  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捨生取義。

  3、什麼是“義”呢?

  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他認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羞恥,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義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路。一般指公正的道理或正義的行動。

  4、孟子是怎樣提出和政論他的主張的?

  把生命比做魚,把義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況下,用舍魚而取熊掌設喻,由此及彼,由淺入深,自然引出“捨生取義”的主張。

  5、為什麼用比喻形式說理,而不直接提出來?

  這樣說理形象通俗,易於接受。

  6、第一段分幾層論述?分別從哪個角度論述?

  三層:

  第一層:“魚,我所欲也一一捨生而取義者也。”用比喻引出中心論點“捨生取義”

  第二層:“生亦我所欲一一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

  用生與死進行對比論證為什麼要“捨生取義”。(指出人間有比生更寶貴的東西,就是義,也有比死更可怕的東西,就是不義。)

  第三層:“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賢者能勿喪耳。”

  激勵眾人,此心人皆有之。

  7、文中至今流傳的一個成語是? 捨生取義。

  8、作者說“捨生取義”之心“人皆有之”意圖何在?

  激勵眾人崇尚道義。

  9、論點提出以後,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明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則捨生取義”的論點後,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捨生取義”,是因為人皆有“欲生不為苟得,惡死有所不闢”的思想。然後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麼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儲存而不喪失。接著舉例說明,人既使在飢餓時仍有羞惡之心,自古以來就有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人。最後,文章陡然一轉,“鄉為身死而不受”,現在“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又是為了什麼呢?難道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先前為了“義”可以“捨生”,現在卻為了高官厚祿和物質享受就舍掉了“義”,這種行為不是應該停止嗎?

  總之,這段文章是說,能做到“捨生取義”是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辨禮義而受“萬鍾”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

  10、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有比死亡更令人厭惡的東西是什麼?

  義 不義。

  11、為什麼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為什麼有的災禍不能躲避?

  因為苟且偷生的事往往違背道義,如果背棄信義去做,就會為人所唾棄。

  因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義。

  12、“賢者”和普通人的區別在於什麼?

  能否固守道義。賢者能堅持操守,勿喪失。

  13、“一簞食……乞人不屑也”。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舉例論證。

  14、“一簞食……乞人不屑也“。化用成語故事是: 嗟來之食。

  15、用這一生動的事例的目的是為了證明什麼?

  “一簞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卻關乎生死。如果帶有侮辱性的施捨即使是無人認識的路人和貧賤的乞丐寧願餓死也不接受,說明“所惡有甚於死者”既義重於生。

  16、“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此之謂失其本心。”段主要運用什麼論證方法?作用是什麼?

  對比論證;舉例論證。

  作用是從反面論證“萬鍾”亦不該接受。

  與“一簞食,一豆羹”段進行對比,從正反兩方面印證了“捨生取義”。

  17、孟子在文中表揚了哪些人?斥責了哪些人?

  表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人;

  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貪圖享受、見利忘義的人。

  18、如何看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義”字是一種充塞天地之間的正氣,無處不有,但當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時,大多數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19、對孟子“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的評價。

  他認為每一個人一生下來就有仁、義、禮、智等善心,在文中這種思想顯然有它的進步性。但是這種結實沒有強調後天教育和社會環境對人的作用。在文中闡發了唯心主義的性善說,說什麼羞惡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不合事實的。此類糟粕,應予剔除。

  20、從古到今,無數的事例驗證“捨生取義”的人可以流芳百世,見利忘義的人遺臭萬年。請舉例一一加以驗證。

  捨生取義之人如,文天祥、史可法、譚嗣同、李大釗等。

  見利忘義的人如,呂師孟叔侄、秦會、洪承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