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教學效果分析

岳陽樓記教學效果分析

岳陽樓記教學效果分析

  《岳陽樓記》全文記敘、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動靜相生,明暗相襯,文詞簡約,音節和諧,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對比,成為雜記中的創新,在教學上所佔的地位也比較高,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岳陽樓記》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

  《岳陽樓記》教學反思

  學校領導統一要聽九年級老師的課,從週一開始每天聽兩個老師的課,今日週三,輪到了聽我的課。中午第二節,三班的語文課。

  多年課堂教學的磨鍊,心理素質強了好多,對領匯入班聽課已能泰然處之,但具體如何上一節有領導在場的課,心裡上還是和平常不一樣的。

  要講《岳陽樓記》,今天早起從夢中猛然醒來,是因為睡夢中得到一個好的題目《另闢蹊徑,成就經典》。為此興奮起床,頭腦裡便一直在思考如何順著這一想法而下筆成文。起的還是不夠早,沒寫幾句兒就到了早餐時間。

  對於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幾篇文章,可謂篇篇經典,每一篇都是一座山峰,峰峰厚重俊美。雖每年都在品讀,可是越讀越覺高不可攀。每讀一回,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和啟示。對於《岳陽樓記》這篇一問世就名振天下的美文,歷經千年而吟誦不衰,必有後人取不盡的法寶。我對此深有體會。

  今天這節課,要學文章的第五段內容。

  制定了兩個教學目標:1,學習課文第五段,識記段落中重點詞語的含義。2,理解作者的真實感情,理解作者的胸襟和遠大報負。

  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方面,也是經歷了一場頭腦革命才能做到脫繁就簡,簡單明瞭。以往制定目標都是採用“拿來主義”,照搬前人的經驗,制定所謂的“三維目標”,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漸漸懂得,在一節課中如果能達成一個目標,實現“一課一得”也是了不起的作為。面對一問三不知的學生,定的目標越多,越會駕空課堂,自己抬高自己,無疑於面臨難以下臺的尷尬局面。

  因此從這學期起,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允許自己只規定一個,最多兩個。事實上,一個目標足矣。

  在這節課上,重點內容是讓學生掌握住文段中重點詞語的意思。一是為了應對考試,現實面前必須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與鞏固。在農村中學,語文課上僅僅給學生講思想,講情懷,真的很難。

  還想讓學生體會到,學習不是一件飄緲的事情,學習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學習古文,理解文章詞語的含義,是走向作者情感世界的必經之路。以往的課堂教學,忽視了這個最基礎的環節,跳過字詞直接講“高大上”的東西,現在想來真是有點“形而上”了。因此,從本學期開始,很想從地面做起,重視文章中最基礎的元素,帶著學生在語文的尋美之路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對於第二個目標的設定,是想讓學生透過理解作者的真實感情進而理解作者的胸襟和報負,以實現本文主旨的一個昇華。在前兩節課中,學生在我的引導下,已經明白作者寫作此文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寫風景”而是為“寫情懷”。因為對岳陽樓下的洞庭湖勝景,“前人之述備矣”。作者自然不願重複前人之語,他要說的是賞景之人的“覽物之情”。透過三、四兩段的陰晴變化所產生的心情變化,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經過細細品讀已明白了這一點。而在這節課中,我想讓學生透過品讀第五段內容明白作者的真實感情是和“遷客騷人”們的思想感情不一樣的。透過細讀本段文字以理解作者苦苦探求“古仁人之心”進而理解作者的胸襟和抱負。最後理解文章真正的寫作目的,既是應邀而作,也是表明心志,還要與朋友共勉,而佈局謀篇又不落俗套,這樣的構思真是一舉多得。堪稱岳陽樓之絕唱。

  心裡想著,達成教學目標之後,還要進行一個小拓展,給學生回顧有關“唐賢”們寫的一些關於岳陽樓的詩詞及有名的對聯,作為補充擴大學生的視野。

  心裡這樣想著,美美的就去上課了。

  以上是為本節課的教學設想。

  想象和現實總是有些出入,自己做好的充分準備。在備課過程中,還是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學生的實際情況。

  把學生的接受水平想高了。

  心想著這篇文章,已經帶著學生讀了兩節課了,對最後一段的內容,學生應該提前學習,或是因為好奇心而早就熟知了吧?事實是,課堂上你帶著他們學到哪裡,就到哪裡,九年級的孩子學習時間真的很緊張,根本沒有課餘時間來預習的。結果,在課堂上,僅是第五段的重點詞語部分,就佔用了很多的時間。而到進入“理解作者情感”這個目標的學習時,課堂上已經沒有時間了。只稍稍點了一下,就下課了。

  課後,細下心來,想想時間都“花”在哪裡了?這節課上得也太薄了吧?

  上課後的三分鐘內,學生自背課文。按計劃是沒有安排學生自主背課文三分鐘的。因為電腦突然關機,臨時決定讓學生背課文,我在這個空檔裡開機,開啟課件。準備好了,三分鐘也過去了。開始提問學生背課文,想讓學主動發言,就耐心的等待,真有三個女孩子勇敢的站起來,順利的背完了課文,師再評價一番。之後開講。再齊背課文。課前熱身完畢,開講。這個環節,少說也花去了八九分鐘了吧?

  學習第五段重點詞。其實好多詞語課下註解都有,只要細心一看就可以搞定的。可是還是有幾個不好理解的詞語,比如“之”的用法;比如“然則”;比如“進”和“退”。中間如果哪個詞語解釋有誤,就需要耐心的做一個更正。在中間還加了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個句子的翻譯和用法的解釋。等等等等之類的詞語。真沒想到,這麼一小段,僅詞語解釋這一項竟然引出這麼多的問題,這是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還沒有檢測句子的翻譯呢!如果再提問,恐怕一節課時間都不夠呢?可憐的孩子,就怕老師的追問,說實現,現在上課基本上在演“獨角戲”,學生最怕老師提問,一提問,準擱車。

  以孩子現在的學習狀態,不敢再追問了。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分的過去了。後來,沒辦法,直接自問自答好了!

  因此,本節課制定的`兩個目標,依然只實現了一個,而對於理解作者情感這一目標,還是到下節課吧。

  以上是為對上課過程的粗略再現。

  課後,很認真的聽取了兩位領導的意見。對這一節課的課後反饋,站在教學進度方面考慮,他們還是覺得教學環節按排不是很合理。我笑問他們,要給這節課定個什麼位?是優質課,還是常態課?心裡很清楚,如果是講公開課或是優質課,這樣的課堂效果很明顯不會很出採。但領導明確表示,這是常態課!我想,常態下的課堂教學恐怕就是這個樣子吧!

  其實這些天來,我一直在深深反思自己的課堂效果。有很多的不如意在折磨著自己的內心,多年的語文教學,對課堂教學,竟然越來越惶恐不已了。對自己鍾愛的語文課課堂,內心充滿了敬畏之情。面對眼前的學生,自己如何授課才算是高效的?或是有效的?

  走過了花紅柳綠的青青世界,現在只盼望欣賞秋日的靜美。不想再在課堂上搞花架子,很想實實在在的教好語文課。不在乎一堂課講了多少內容,而是想讓學生實實在在的學了多少知識;不在乎一堂課趕了多少進度,而是想讓學生在一堂課中有了多少收穫。很想在課堂教學突破自己,很想最佳化自己的教學內容。可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實在是太缺少深思了,以至於課堂進度如蝸牛般緩慢爬行。

  這節課,給了我很大的一個警示,最佳化教學內容是上出一節好課的一個突破口。

  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說來也是很沒底氣的。在制定第一個教學目標時,對文段中的重點詞語的解釋,沒有選擇的就直接用了下載的PPT。如果在重點詞語的選擇上,能夠進行最佳化,把一些有特殊用法的詞語讓學生解釋出來,而對一般的詞語忽略過去,可能會節省出大量的時間來突破教學難點。兩位領導提出的建議很是可取,以後要精簡教學內容,爭取上出高質量的語文課。

  教學環節再緊湊起來,課堂效率可能會提高很多。在教學過程中,要想達成教學目標,不該引申的知識點可以少說或者不說,這樣也可以節省大量的教學時間。可是細想下來,這樣的引申純屬隨性而為之。這不正顯示出教師的基本功了嗎?想到了如果不說出來,該有多憋屈吧?哎,還是照顧一下自己的情緒,該出口時就出口。幫助孩子整合一下小知識,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兒。比如這節課對“互文”手法的引入,自我感覺是不錯的一個知識整合。

  在以後的教學中,細心備課是教師上好課的不二法門。精選教學內容,掌握學情,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等等。這對哪個學科的教師,也許都是一個值得深思的作業。王君老師曾經說過,如果把每節課都當成公開課來上,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會走的更遠。雖記不清君老師的原話了,但她表達的就是這樣的意思。這也正是我接下來要做了。卸去了班主任工作的重擔,在如何上好課方面,好好修煉修煉吧!

  真正的學習與反思,才剛剛開始,學習王君老師,努力上出好的課,做一個好的人。

  以上是為今天這節課的課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