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釣蝦》閱讀理解答案

《釣蝦》閱讀理解答案

《釣蝦》閱讀理解答案

  釣蝦

  魯彥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漸漸淺了,清了,從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處的河底。早晨的太陽從東邊射過來,石洞口的蝦便開始活潑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連一根一根的蝦鬚也清晰地看得見。

  這時和其他的孩子們一樣,我也開始忙碌了。從柴堆裡選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燈上“又要忙啦!釣來了給誰吃呀!”母親每次總是這樣的說。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門。

  把鉤子沉在岸邊的水裡,讓蝦兒們自己來上鉤,是很慢的,我不愛這樣。我愛伏在岸上,把釣竿放下,不看浮子,單提著線,對著一個一個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牽動那串著蚯蚓的鉤子。這樣,洞內洞外的蝦兒立刻就被引來了。它頗聰明,並不立刻就把串著蚯蚓的鉤子往嘴裡送,它只是先用大鉗撥動著,作一次試驗。倘若這時浮子在水面,就現出微微的抖動,把線提起來,它便立刻放鬆了。但我只把線微微地牽動,引起它捨不得的慾望,它反用大鉗鉤緊了,扯到嘴邊去。但這時它也還並不往嘴裡送,似在作第二次試驗,把鉤子一推一拉地動著。我便把線搓動著,一緊一鬆地牽扯,使鉤尖正對著它的嘴巴。看見它彷彿吞進去了,但也還不能立刻提起線來,有時還須把線輕輕地牽到它的反面,讓鉤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後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彈著水,到了岸上。

  把鉤子從蝦嘴裡拿出來,把蝦兒養在小水桶裡,取了一條新鮮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輕輕地用右手拍了兩下,拍死了,便把舊的去掉,換上新的,放下水裡,第二隻蝦子又很快地上鉤了……

  “你這孩子真會釣,這許多!”大人們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這樣稱讚說。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裡已經裝滿了。

  “看你怎樣吃得了!……”母親又歡喜又埋怨地說。

  她給我在飯鍋裡蒸了五六隻,但我照例地只勉強吃了一半,有時甚至咬了半隻就停筷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裡的蝦兒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夠養得活。母親只好把它們煮熟了,送給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給人家釣,還要我賠柴賠鹽賠油蔥!”她老是這樣地埋怨我。“算了吧,大熱天,坐在房子裡不好嗎?你看你面孔,你頭頸,全曬黑啦!”

  但我又早已拿著釣竿、蚯蚓,提著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邊去了。

  夏天一到,沒有什麼比這更快樂,空水桶出去,滿水桶回來。

  直至秋天來到,天氣轉涼了,河水大了,蝦兒們躲進石洞裡,不大出來,我也就把釣竿

  藏了起來。但這時母親卻惡狠狠地把我的釣竿折成了兩三段,當柴燒了。

  “還留到明年嗎?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還要釣蝦嗎?明年再釣蝦不給你讀書啦,把你送

  給漁翁,一生捕魚過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時,我的新釣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長,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麗,釣來的蝦也比上年的多。母親老是說著照樣的話,老是把蝦兒煮熟了送給人家吃。

  (選自散文《釣魚》,題目有改動,文章有刪改)

  1.讀完全文,請你簡要寫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邊釣蝦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文章第二段中連續使用了一系列動詞,請你說說這些動詞有什麼作用。(4分)

  3. 比較魯彥《釣蝦》與下面四篇課文的語言特色,根據要求完成相關表格的填寫。(表格第一欄僅填寫一項字母序號)(4分)

  A.《安塞腰鼓》(劉成章) B.《端午的鴨蛋》(汪曾祺)

  C.《海燕》(高爾基) D.《那樹》(王鼎鈞)

  ⑴與《釣蝦》語言特色最接近的課文

  ⑵《釣蝦》與你所選課文的共同語言特色

  ⑶抄錄《釣蝦》中能體現其語言特色的一個句子

  4.你喜歡文中的母親嗎?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的看法。(5分)

  《釣蝦》閱讀理解答案:

  1.①孩子好玩的天性;②可以享受跟蝦鬥智的樂趣;③釣到的蝦多,可以得到大人們的稱讚;④釣到的.蝦多(母親拿“我”的蝦和鄰居分享),讓“我”有成就感;⑤在河邊和其他的小夥伴們一起釣蝦的自在和快樂。

  2.①寫出“我”做釣竿動作的嫻熟;②寫出“我”想出去釣蝦的迫切心情;③寫出“我”對自己動手做釣竿的喜愛和自豪;④寫出農村孩子的能幹。

  3.(1)B

  (2)樸素(樸實、質樸、散淡),自然(清新),細膩。平淡而有味。

  (3)示例:△伏在岸上往下望,連一根一根的蝦鬚也清晰地看得見。 △在水缸旁陰溼的泥地,掘出許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裝了,拿著一隻小水桶,就到牆外的河岸上去。 △但我只把線微微的牽動,引起它捨不得的慾望,它反用大鉗鉤緊了,扯到嘴邊去。 △“看你怎樣吃得了!……”母親又歡喜又埋怨的說。 △母親老是說著照樣的話,老是把蝦兒煮熟了送給人家吃。

  4.示例一:(5~3分)

  我喜歡母親,因為:①從母親勸“我”別出去釣蝦,心疼“我”“曬黑”,可以看出她的慈愛;②從母親老是埋怨甚至折斷釣竿,卻始終放任“我”出去釣蝦,可以看出她的寬容;③從母親老是把煮熟了的蝦送給人家吃,可以看出她的大方及跟鄰里的和睦相處。

  示例二:(2分)

  我不喜歡“母親”,因為她嘮叨,“我”每次出去釣蝦,她都要說上幾句。(我不喜歡“母親”,因為她嚴厲,她曾惡狠狠地折斷“我”的釣竿,當柴燒了。)

  示例三:(1分)

  我不喜歡“母親”,因為她吝嗇,她老是埋怨“我”只是給人家釣,讓她賠柴賠鹽賠油蔥。